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十八章 临行之前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十八章 临行之前

    秦颂自信的语气不似装出来的,这让一向自视甚高的王世雄受到了“伤害”,想他在陇安寨里折腾了这么久,也不过是弄到一份关于金兵的粮草账册而已,秦颂比他小两、三岁,一开口却声称要送给抗金主将吴玠一场胜利,这让王世雄觉得很不爽!

    “你倒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你小子见过几十万大军在方圆近百里的战场上面搏命厮杀的场面吗?你读过《孙子兵法》和《武经总要》吗?你知不知道在主将面前乱夸海口,会被当成扰乱军心的奸细砍头治罪!”

    面对王世雄愤愤的诘问,秦颂心里觉得有些温暖。卡Kа酷Ku尐裞網这个家伙,明明是在担心秦颂病急乱投医,却用警告的语气说话,心眼倒是不坏。

    “你就放心吧,这段时间我在镇上做了一些准备,只要能够面见吴玠,到时候我就有办法让他相信我说的话。吴玠算得上关陇之地的抗金英雄,家父为了保卫陕州以身殉城,我是忠良遗孤,当得让他见上一面!”

    秦颂这话,倒也没有夸大。如今吴玠虽然贵为关陕抗金的第一将领,手上权柄显赫无量,但他只要不是被虚名冲昏了头脑,只要听说了秦颂的身份,肯定会亲自接见一番。

    不为别的,只为秦颂忠良遗孤的身份。卡Kа酷Ku尐裞網

    作为一名骤升高位的边将,吴玠随时都要防备来自身后的阴谋算计,他平日里跟什么人来往需要十分小心,该避嫌的时候就要避嫌。

    然而,秦颂作为判官秦桢仅存的后人,在身份上有着“忠诚”的属性加成,吴玠如果对他避而不见,反倒让人觉得他怠慢忠良,是否心中有不可告人的想法。

    还是那句话,在这个没有网络和无线通讯的时代,个人的声望主要通过人们口口相传。以秦颂的身份,就算他没有什么真本事,但只要求到大宋任何一位统兵将领门前,谁都不会轻易赶他离开。

    对于武将而言,能不能打胜仗还在其次,关键是要让朝廷和皇帝相信他是忠诚可靠的!

    秦颂说动了王世雄,他同意隔一日便带秦颂走山中隐蔽小径前往大散关,到时候再想办法帮他见到主将吴玠。

    两人在破庙的遗址附近说完话,秦颂自个返回李家院中歇息,王世雄无处落脚,径自走夜路进了灵宝峡。

    艺高人胆大。

    王世雄有一身功夫傍身,加之曾经多次进出灵宝峡,就算是摸黑走夜路,也不用担心他的安全。卡Kа酷Ku尐裞網

    翌日上午,秦颂按照约定在李家院中开始新年的第一堂课。

    这一次,镇上的孩童基本上全来了。

    孩子们有些惊喜的发现秦先生用来授课的教学工具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用来写字的破门板变成了一块平整光洁的黑板子,原本用来书写的焦木棍变成了白色的小圆棒。

    秦颂现在的身份已经不同以前,虽然只是百多人的头领,但可以调动的人手和资源却要强过当初在破庙之中。用来写字的手指粗细的粉笔以及黑色的木板都是赵新良等工匠按照他的要求,前些日子便做好了的。

    粉笔制作起来并不复杂,只是把白石灰和黏土混合在一起,趁湿用手搓成圆棍状,再烘干即可。

    黑板的制作稍微麻烦一点,主要是镇上没有现成的生漆,需要派人去陇安寨里面采购。赵新良制作的木板不仅光洁平整,而且严丝合缝,等到外出采购盐巴的杨明发将生漆带回来,后面的工序就很容易了。

    秦颂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面用正楷书写了一首诗,然后转身对着孩子们,用严肃的语气说道:“今天是开年第一堂课,我要教给大家一首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名篇!这首诗里面提到的龙城飞将军指的是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卡Kа酷Ku尐裞網下面大家跟着我一起朗诵……”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随着秦颂将诗一句一句的吟诵出来,孩子们用稚嫩的嗓音跟着他一起大声的复诵。

    在秦颂的记忆中,还有不少热血激荡的诗文,比如李白的《胡无人》,杜甫的《前出塞》等等,但他觉得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王昌龄的这首出塞诗不仅文字浅显易懂,而且字数较少,朗朗上口,让孩子们记忆起来比较容易。

    他虽然不是专职的教书先生,但也知道教书育人是个严肃的工作,任何时候都来不得半点浮躁和偏悖。

    又过一日,秦颂正在教孩子们背诵杜甫的《春望》时,李大勇兴冲冲的从外面冲进院子,大声嚷嚷着:“秦先生,杨家大哥带着两车粮食回来了!”

    秦颂闻言,一脸淡定的说:“嗯,我知道了。你带几个人过去接应,尽快将粮食运进粮库。我这边还在教孩子们背书,等会下课再过去。”

    李大勇这几天被秦颂派到山口外面去望风,一来可以尽早发现杨明发等人是否返回,二来还可以提前预警,万一发现金兵的踪迹,也有转移的时间。

    别看秦颂当着孩子们和李大勇的面表现的若无其事,实则心里亦感振奋。虽然他已经打定了前往大散关“化缘”的主意,但杨明发等人顺利归来并且完成任务,就给他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进山的道路有些崎岖,马车拉不进来,镇上能出力气的壮丁被李大勇喊着一起往外走,大家靠着肩挑手抬,花了近两个时辰,总算是把几千斤粮食从山口外搬进了粮库。

    有这些粮食打底,镇上一百多口人又能坚持近一个月的时间。

    虽然出山买粮食的人是杨明发,但买粮食用的银钱却是秦颂提供的,所以当粮食运进来之后,镇上的百姓自然不会忘记秦颂的一份功劳。

    等到各家吃过一顿饱饭之后,秦颂在二毛家的院子里跟杨明发、李长顺、赵新良和王本田四人碰头开会,主要是告诉大家明天他要出门一趟,在他离开的时间,镇上的事务就由这四人共同商量着来处理,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可请杨老汉帮忙参详。

    从二毛家回到李家院子,秦颂又给李大勇和李香灵交待一番,主要是提醒兄妹两人照顾好李氏的生活起居,不要让外人与她接触,确保李氏可以在家中安心的静养。

    李氏近来已经不再胡言乱语,情绪比之当初稳定了不少,这里面肯定有秦颂帮着安抚的作用。

    当天晚间,夜深人静时,王世雄再度前来。

    秦颂拿出准备好的卤肉和白面馒头,请王世雄饱食一顿。这些吃的是杨老汉特意让老伴给秦颂准备的,昨天听说他要出门,杨老汉便叮嘱老伴给颂哥做一些顶饿的吃食,当作路上的干粮。

    王世雄吃东西的时候,看见秦颂正拿麻布将一块两尺长、一尺多宽的木板包住,便压低嗓门问道:“这就是你准备送给吴玠的见面礼?”

    秦颂点点头,自信的说:“吴玠不缺金,不缺银,他现在最缺的是能够帮他出主意的高明幕僚!我这块木板可是大有玄机,到时候你就知道了。”</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