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十三章 身体力行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十三章 身体力行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毫无疑问,王世雄有成为神队友的巨大潜力。卡Kа酷Ku尐裞網「^追^书^帮^首~发」

    秦颂在宋军营内忙着积攒人脉关系,王世雄就帮他在大后方储存粮食,有了如此犀利的一位“助攻”,原本还没有被秦颂纳入日程的一个设想,便提前出笼了。

    秦颂将王世雄和李长顺喊到一起,跟他们商议,准备成立一个民办的团练组织。

    秦颂说:“金军如今虽然占据关陕之地,但却残暴不仁,不得人心,民间多有义士和好汉揭竿反抗,然而因为组织不得其法,各行其是,牺牲甚是惨烈,长此以往,终将偃旗息鼓,泯然而终。”

    王世雄面露沉重之色,叹息说道:“朝廷的大军尚且难敌金军,民间这些自发的抵抗团伙又岂能成事?如今女真人在关陕大肆收买宋人作为奸细和内应,很多胸怀大义的壮士没有死于女真人的刀剑之下,反而死在了宋人自己手里。”

    猎户出身的李长顺愤愤说道:“以我看,那些出卖消息的奸细已经不是宋人,他们比女真人还要可恶,统统应该下地狱!”

    “我想筹建一个民练队伍,将散落在各处的抗金义士组织起来,主要以‘协宋’、‘护民’、‘锄奸’为宗旨,尽力为驱除金贼而贡献力量!”

    秦颂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王世雄没有反对,但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若是按照你的设想筹建民练,需要花费大量的银钱,还需提供粮草兵甲,而且要有秘密训练的场地。”

    秦颂对此早有思考,马上说:“资金的问题,我想通过三个途径进行解决。”

    “居然有三个途径?”李长顺用不可思议的语气发问。

    秦颂举起右手,伸出食指,杀气腾腾的说道:“第一,自己动手搞一批!针对那些投靠了女真人的富家大户下手,把他们历年刮的民脂民膏搜出来充作军资。第二,发动民众捐一些。普通百姓的日子虽然不好过,但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大家都来添砖加瓦的话,也能解决很大一部分的缺口。第三,向朝廷要一笔。只要我们在关中搞出动静,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抗金事业,伸手向南面的朝廷要资助也就理直气壮,就算皇帝再怂,也得给咱意思意思!”

    王世雄大笑:“哈哈……这个‘怂’字说的妙!只要你能把军资的问题解决好,后面的粮草兵甲也就不是问题。手里有了钱,动点脑子,无论是向宋军还是西夏那边都能买到武器和兵甲,甚至还能搞到战马!就算是从伪齐刘豫的手中暗地采购粮食和兵甲,也未必没有可能。”

    “王兄,四处联络的任务还得靠你。咱们一开始不求人数,只收那些跟金军有血海深仇的好汉和义士,哪怕他们的武艺不高,也比那些平日里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青皮混混要好。”

    “李大哥,你对后山的沟沟壑壑熟悉,最近辛苦一些,带着人过去多转一转,寻找可以安营扎寨的山坳和藏兵的洞窟,等王兄将人招来以后,需得马上操练起来。香泉镇虽然地处偏僻,但有了上次金兵忽然来袭的教训,这里也算不得安全。”

    王世雄和李长顺对于秦颂的计划都很支持,在开完这个秘密的小会之后,便立即分头行动。

    秦颂本人也没有闲着,他也有很多事情需要筹划和忙碌。

    每天上午,他会按时给镇子里的孩童授课,而授课的内容也在识字背诗的基础上,增加了算术和手工。

    下午,秦颂会一路小跑前往灵宝峡,请薛式教他个一招半式的入门功夫。

    到了晚上,秦颂坐在昏黄的油灯前面,忙着起草各种章程,整理和记录脑海中那些来自前世的知识,然后使用只有自己才能看得懂的方式抄写在纸上。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得趁着现在事情少的时候,把能够回忆和想到的内容全都记下来。等以后他需要用到的时候,这些文字就是一把把通向记忆深处的钥匙和索引,会帮助秦颂找到正确的路径。

    为了在这乱世夹缝中生存,秦颂现在如履薄冰,恨不得将一天当成两天来用。

    时间一晃到了四月中旬,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吴岳山中厚厚的积雪已经融化不见,原本呈灰褐色的山坡全都绿了起来。

    从灵宝峡内穿越而过的河床因为积雪融化,水位上涨不少。

    秦颂带着五十个扮成民夫的士兵在灵宝峡内围堰蓄水,开荒平整田地。

    虽然王世雄用吴磷赠送的那笔金银一次性的买回来了足够两百人吃上一年半载的粮食,但随着他从山外招人过来,粮食又要成为问题。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上一世,作为太祖思想的忠实拥趸,秦颂自然不会放着吴磷送给他的五十名亲兵天天在灵宝峡内“放羊”。

    从农民转化过来的士兵,守土的决心和意志最为坚定。

    反过来,让训练有素的士兵从事农垦,效率也会成倍的提高。

    出身于陇右的这些吴氏亲兵,他们当初也是农家子弟,只不过因为跟随了吴玠和吴磷,才成了专职的军士。如今秦颂这位世家公子都挽起裤腿和衣袖在刚刚平整出来的河边田地上辛勤劳作,他们又有什么资格摆出兵老爷的姿态?

    离开军营之前,吴磷可是特意有过交待,要求这些士兵像侍奉他和吴玠那样用心侍奉秦颂,谁要是阳奉阴违,一旦被秦颂退回来,直接开除军籍,赶回老家种田去。

    一个是跟着秦颂暂时干农活,一个是滚回老家当一辈子农夫。只要脑袋没进水,该如何选择,还用想吗?

    秦颂带着一帮军汉在灵宝峡内屯田,镇上的乡亲们都看在眼里,他们对于秦颂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很感动,而感动的结果就是全镇上下,除了不能下地的杨老汉,其余的老少爷们和妇孺儿童全都出动,年轻有力气的去烧荒垦地,年迈体弱的采集野菜、纺线织布,就连放了学的孩童都忙着给劳作的大人送饭送水。

    山外宋金再次开战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而山里面却是一片农忙景象。

    秦颂每天都会派两个机灵的士兵扮成樵夫,守在山外负责警戒放哨。为了防止金兵在开战之前突然来镇上再次扫荡,秦颂在一个月内已经搞了三次紧急撤离的演习。

    第一次演习之前,秦颂把镇上所有人集合在一起,用非常严肃的口气告诉大家,各家的坛坛罐罐值不了几个钱,金兵根本就是一群披着人皮的畜生,跟他们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只有保住了人,大家才有未来和希望!

    为了确保紧急撤离时不落一人,秦颂制定了详细的方案,精确到了每一个人头,而五十名训练有素的士兵加入也让整个行动变得更加快速有序。

    事实证明,没有任何准备会是多余的,迟早都能用上。

    四月底的时候,正在田里组织民众劳作的秦颂,忽然接到警讯,山外有一支人数过百的金军正向着香泉镇的方向逼近。

    秦颂镇定自若,立即让人敲响铜锣,通知民众紧急转移。

    经过此前三次演练,民众们对带上什么物资快速撤离已经非常熟悉,大家放下手中的农具,扶老携幼,沿着规划好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逃进了后山之中,然后藏进李长顺找到的两个很深的山洞。

    山洞里面不仅有火把,有储备的粮食和淡水,甚至连如厕的地方都已经开辟出来。

    秦颂带着几个人在山洞的外面盖上树藤作为掩护,然后返身来到山顶,默默地看着气急败坏的金兵放火焚烧镇上的房舍。

    陪在秦颂身旁的李大勇气的须发皆张,眼眶充血。

    秦颂安慰他说:“我们现在就像石块下面的幼苗,虽然软弱无力,但一定可以顽强的活下来,迟早有一天,会把压在身上的石头顶开!”

    在镇上肆虐的金兵,不敢进入后山,因为他们人数不多,而且对这里的地形并不熟悉。千夫长完颜喀厉给他们下达的命令是四处抢劫粮食,不是让他们进入山区寻找躲起来的宋人。

    这队突然来袭的金兵,当天傍晚就撤走了。不过秦颂没有带着民众马上返回香泉镇,而是在山里面又躲避了几日。

    正当大家开始不耐烦的时候,金兵竟然杀了一个回马枪!

    若是秦颂大意自满,带着民众出山,却是正好被这帮狡猾的金兵撞个正着。

    仅此一事,让秦颂在民众和士兵的心目中再添威望。

    金兵再度撤走,秦颂带着乡亲们返回镇上。

    看着满目残垣断壁,许多人流下了伤心难过的泪水。此时不需要任何人进行煽动,大家对于金兵和女真人的仇恨,早已刻骨铭心。

    上一次虽然死了五人,但总归是少数。这一次却不同,所有人的家园都被金兵焚毁了。

    秦颂站在一根石碾子上面,大声的激励大家:“房子烧了怕什么?没了草屋,咱们自己动手盖砖房!只要大家始终拧成一股绳,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倒我们!大家把这仇记牢了,以后我要带着大家连本带利的一起讨回来!”</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