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十九章 四方震动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十九章 四方震动

    张浚带着三百随从抵达了兴元府的府治南郑。「^追^书^帮^首~发」

    说实话,张浚心里一直对兴元府这个称呼不怎么认同。因为相比于兴元府,汉中这个称呼才能显得出这块钟灵毓秀之地的历史悠久,更能凸显出这块夹在秦岭和巴山之间的盆地的重要性。

    大秦帝国横扫六合的关键一步便是从关中出兵,先占据了汉中,接着吞并蜀国,拿下了两个粮仓和兵源之地。

    汉高祖刘邦躲在汉中积蓄力量,七年之后挥兵北上,过大散关,将楚霸王项羽的大军赶出了关中!刘邦的帝国建立之时,他毫不犹豫地取名为汉,可见对汉中有多么的重视。

    汉末刘备半生寄人篱下,从冀州涿郡起兵开始,直到进入蜀中,夺下汉中,在汉中设坛自立为王,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无数的历史证明,无论是南下还是北上,汉中这块地方都是必争之地。

    汉中的改名源于唐德宗。“泾原兵变”时,德宗来到汉中,时逢春暖花开,气候宜人,加之所经之地百姓夹道相迎,箪食壶浆,让德宗对汉中倍增好感。为了振兴朝廷,德宗改年号为兴元。在汉中期间,德宗遥控指挥关中官员平定叛乱,等他离开汉中返回长安时,立即下诏改汉中为兴元府,不久之后再次下诏升兴元府与京兆府同级,并免去汉中百姓税赋徭役一年。

    在华夏过往的历史中,以帝王年号命府名,正是从兴元开始。

    历史有时候透着诡异,大宋的皇帝赵构今年定都杭州,而年号则为绍兴。卡Kа酷Ku尐裞網唐德宗平叛成功,以年号命名复兴之地汉中为兴元。赵构驻跸在越州,定都杭州后便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下诏从建炎五年正月起改元绍兴,并升越州为绍兴府。

    赵构将越州改名为绍兴,多少有效仿唐德宗的意思,只是他真的能中兴大宋吗?

    如果远在陇安寨的秦颂知道张浚对兴元府这个名称不满意,估计会举双手赞成。

    兴元,兴元,南宋小朝廷灭亡之后,那个横跨亚欧的短命大帝国,可不就是叫“元”吗!

    到底是上天早有暗示,还是鞑子在霸占了神州之后发现了兴元府这个“秘密”?蒙古骑兵灭宋时,走的就是汉中至蜀中这条线路,他们对于兴元府绝对不会陌生吧?

    不提兴元府名称这种不着边际的事情,却说张浚在南郑安顿下来不久,就从北面就传来了吴玠率军在和尚原大败金军的好消息,这让张浚欣喜若狂。

    为了确认战绩的真实性,张浚立即派了助手赵开走褒斜故道赶赴大散关前线,名义上犒劳慰问部队,实际上是核实军功。

    赵开字应祥,是蜀中普州安居(今四川遂宁)人,元符三年进士及第。

    作为张浚的左膀右臂,刘子羽主要负责替张浚处理政务,而赵开则是替张浚理财。让负责理财的副手赶到前线慰劳,对于在和尚原苦苦支撑的宋军将士而言,是个不错的消息。

    县官不如现管,只要赵开给负责后勤转运的官员打个招呼,前线的近万士兵就不用为军饷粮草发愁。

    吴玠是个坦荡之人,他没有故意在赵开面前哭穷装困难,而是领着赵开亲之去验证从战场上割下来的金人头颅,还有大量缴获的金人的武器兵甲。

    赵开看过之后,面露钦佩之色,对吴玠说道:“此战之胜,犹如及时甘霖,不仅对德远公尤为重要,对于整个大宋而言,也有扭转乾坤的意义。”

    吴玠谦虚说道:“些微之功,当不得应祥兄如此称赞。金军虽败,然主力犹在,今年之内宋金之间还有一场大战!”

    赵开鼓励吴玠说:“晋卿放心,在粮草军饷方面,我一定会尽力支持!”

    确认了前线的战绩不是虚报,赵开便打算立即返回南郑,结果杨政押着完颜咯厉从吴岳山区回到了和尚原。

    当亲眼见到一个活生生的女真百夫长时,赵开就觉得十分惊喜了,但他得知秦颂在陇安寨设计一把火烧死了三百女真骑兵时,已经不能用惊喜来形容。

    只要把这个完颜咯厉押送到杭州去,朝堂上那些怀疑张浚的人,就会自动闭嘴。因为想要在战场上面抓捕一个活着的女真头目实在是太困难了,女真士兵之所以战力凶猛,就在于他们视死如归,从来不肯接受被俘的命运。

    而秦颂的出现和作为,则比献上完颜咯厉更加有价值和意义。

    一个年纪尚不及弱冠的忠烈之后,带着一群家破人亡的老百姓躲在山林中,还想着给宋军悄悄的运输粮食,还想着帮助宋军打金军,这说明什么?

    说明当今天子得人心,说明关陕汉人心向大宋,说明张浚治理下的关陕大有可为啊!

    赵开不知道吴玠已经给张浚写信介绍了秦颂,更不知道张浚甚至打算把小姨子介绍给秦颂,但他知道此时一定要把关于秦颂这个年轻人的情况问得清清楚楚,不然回到南郑可没法向张浚交差。

    吴玠对于秦颂这次搞出来的动静,自然是非常满意的。秦颂不仅帮他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且还帮他牵制了金军一部分兵力,这让他对于接下来跟金军再度交手更加充满信心。为了报答秦颂,当着赵开的面,吴玠不吝各种溢美之词,把秦颂夸成了一朵花。

    赵开听说秦颂此前还特意赶赴军营献上了新式地图,还替宋军抗金出谋划策,心里对秦颂的好奇简直到了不见不行的程度。

    “晋卿,可否派人将秦颂从吴岳山中请过来,本官想带着他一起回南郑。这样的绝世璞玉,岂能遗落在山野之间!”

    吴玠将问询的目光投向杨政,杨政摇头回答说:“只怕要让上差失望了。我离开吴岳山时,秦颂已经带着队伍向西而去,据说是要到小陇山一带进行拉练。”

    “哦,既然如此,那就只好等下次了。”

    赵开带着一些遗憾,押着完颜咯厉,踏上了返回南郑的路途。

    距离和尚原数千里外的金国中都,当年迈的大金皇帝完颜吴乞买收到来自关陕的战报后,勃然变色,大骂完颜撒离喝是一头该死的蠢猪,竟然以十万大军都攻不下不到一万宋军把守的和尚原。更加令皇帝生气的是,金国人已经占据的城寨,竟然被一个毛头少年领着一群没有武器的宋人给攻占了!

    大金之立国以来,几时遇到过这种令天下耻笑的事情?

    都说皇帝一怒,伏尸百万。完颜吴乞买虽然老迈,但虎老威犹在,他立即给完颜宗弼和完颜撒离喝下令,委任完颜宗弼为西路讨宋主帅,在今年第一场雪飘落下来时,不仅要见到那个胆大包天的宋人项上人头,更是要收到攻入汉中的消息!

    银川,兴庆府。

    一直密切关注着关中宋金战况的西夏党项人接到了来自关中的密报,西夏国主李乾顺得知金国人竟然在和尚原吃了败仗,心里莫名的竟然有些庆幸和开心。

    自从金国人从北方忽然崛起,短短的十几年时间,竟然灭了北宋,同时也将西夏逼的直不起腰来。

    相比于残暴无信的金国,李乾顺其实更愿意跟当初的辽国和大宋打交道。然而大金实在是太凶残了,西夏根本就不是对手,只好夹起尾巴低头作小,向金国称臣。

    对于金军攻入陕西,占据了关陇之地,整个西夏没有几人感觉高兴和开心。

    以前西夏还跟宋朝有大段的边境接壤,每年都能通过边境贸易换回来急需的各种物资,现在西夏跟宋朝已经没有一寸领土接壤,延续了上百年的局面被彻底的打破,今后西夏的经济就要完全被金国操控,这简直是要了党项人的老命。

    以西夏所处的地理位置,最好的情形就是站在金国和宋朝的边上,看着两个大家伙年年打个头破血流,然后坐地起价,等着双方来收买。

    李乾顺对于在金国占领区出现了一个宋人带头造反并不感兴趣,西夏国内年年都有野心膨胀的家伙在图谋造反,也没见哪一次能对他的地位构成什么威胁。

    地处青藏高原上面的吐蕃诸部落原本只与西辽、西夏、大宋和大理等国接壤,金国人夺下关陕和陇右之地后,再往西就与吐蕃人的地盘交界了。

    吐蕃人虽然对于开疆拓土的兴趣没有金国人那么强烈,但历史上他们不止一次从高原上冲下来,杀进了关中,甚至是长安。

    如今东面忽然来了一位强大的邻居,这让紧邻陇右的阿柴和思麻等部落变得紧张起来。

    金国人的侵略性实在太强,万一他们继续骑着战马往西打,湟中河谷这片肥沃的土地可就危险了。

    当阿柴和思麻部落的吐蕃头人在听到金国人兵败和尚原的消息后,也是松了一口气。既然金国人在秦岭一带遭遇了宋军的强烈反击,一时半会是没有精力继续西进了。

    当四方都因为和尚原之战的结果而震动时,反应迟钝的南宋朝廷也终于有了动静。</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