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六十七章 原来如此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六十七章 原来如此

    何衡原在曹掌柜的陪同下走进雅间时,秦颂一点都不觉得惊讶,他只是放下酒杯,面色平静地看着低头红脸的何衡原。

    雅间里面安静无声,隔壁偶尔传来食客行酒令的喧哗。

    何衡原硬着头皮向秦颂躬身行礼,然后大声的说:“方才是我何衡原做错了,恳请秦兄原谅!”

    这个认错态度,倒还可以。

    秦颂露出微笑,淡然说:“既然何公子当面认错,之前的不愉快便翻过篇了。”

    何衡原上前两步,从袖子内抽出何彊的名帖,递到秦颂的面前。

    “家父在家中备下了子午仙毫,请秦兄过府品茶!”

    “好,早就听说子午仙毫乃汉中名茶,如今酒足饭饱,正好去你家做客!”

    秦颂起身,对兄长秦铭说:“我和何二公子去了,大兄若是还想在街上逛,便带着护卫们同去。”

    秦铭摆手说:“你去忙吧,我待会带着你的人直接回家了。”

    何衡原陪着秦颂从望江楼出来,早有一辆宽敞的马车在旁等候,马夫见自家公子陪着另外一位公子同行,便急忙摆好上马凳,掀开车帘,恭请客人上车。

    前往县衙的路上,秦颂没有问何衡原今天没事找事的原因,他知道进了县衙后堂,何彊会亲自向他解释的。

    能够当机立断派惹了事的儿子来酒楼里面大声致歉,足见何彊也是个聪明人,而且家教严格,不是那种乍富之家。卡Kа酷Ku尐裞網

    何氏一族既然能够培养出何栗这样的状元公,家族底蕴肯定不浅,要知道大宋朝的时候,虽然科举考试的各项制度已经完备,但跟明朝的八股科举还是有许多区别的。

    在宋朝,寒门子弟可能有机会考中进士,但被皇帝亲点为状元却不太可能,因为皇帝需要拉拢士族世家,所以给谁状元是要看政治平衡的需要。

    进了县衙后堂,何彊降阶相迎,将秦颂这个晚辈领进客厅。何衡原得了他老子的示意,没有跟进来碍事。

    一番客套寒暄过后,何彊笑着说:“衡原这次在望江楼内冒犯于你,纯粹是他受了损友蛊惑,想要替自己的表兄虞允文出气。前些时日,允文从梓潼过来看望我,我见他学问根底扎实,便动了惜才之心,特意带着他去宣抚处置使行辕拜见张大人,并提议让张大人收下允文作为第二个弟子,结果……”

    秦颂一言不发,耐着性子听完了何彊的解释,只是何彊并不知道秦颂此时的心思早就飞到了梓潼。

    刚才何彊提到虞允文时,秦颂吃了一惊。若何彊提到的这个虞允文是被后世毛太祖称赞过的“千古一人”,那今天的这场误会可就赚大发了!

    虞允文是谁?

    那是整个南宋一百多年里面最厉害的一位大牛啊!

    后世太祖在读史书时看到一个人的事迹后,忍不住在书上批注:“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能得伟人如此赞赏,说明虞允文无论做人、做官、做事,都到了一种极致,堪称典范和楷模。

    秦颂对于虞允文的事迹,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他知道宋朝三百多年历史,既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也有浩气长存的文天祥,更有不畏强权力挽狂澜的虞允文!

    若问秦颂在这个时空中最想结交和认识的人是谁?那非虞允文莫属。

    虞允文今年二十二岁,只比秦颂大三岁,若是按照秦颂熟悉的轨迹发展,虞允文要到四十四岁那年才能中进士踏入仕途,而他现在则是名不见经传的“在野”人才,还是那种“成长属性”爆高,一旦招募成功,就不会背叛甚至不掉“忠诚度”的全能型人才!

    只要想一想虞允文来给自己当辅助的各种好处,秦颂那个嗨呀,简直陆到飞起!

    不动声色的意银一番,秦颂听完了何彊的解释,当他得知何彊与虞允文的父亲虞祺乃是姑表兄弟,而虞祺与已故状元何栗当初同科考中进士,也就对何衡原在酒楼里面故意搞事的行为完全能够理解了。

    在何衡原看来,他的叔叔何栗那是铮铮铁骨的大宋名臣,而他的表兄虞允文则是满腹经纶有望成为何栗的年轻才俊,结果却被张浚轻视了,这口气自然是要从张浚唯一的弟子秦颂身上来出。

    秦颂觉得有必要跟何家人搞好关系,不为别的,就为了以后通过何家这条线,跟虞允文搭上关系!

    “何大人,刚才听完你的话,我觉得令郎与我其实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完全就是一场误会!何大人与我师尊颇有渊源,而师尊又愿意回护彬甫兄,如此说来,大家理应相互扶持提携才是!”

    何彊见秦颂丝毫没有得理不饶人的意思,心里对秦颂的修养和气度颇为赞赏,他抚掌说:“难得辅仁如此明白事理,若是不嫌弃,今后我便以长辈自居,将你和允文一样视作子侄辈。卡Kа酷Ku尐裞網”

    老何今年四十多岁,秦颂尚不及弱冠,以长辈自居并不算占秦颂的便宜。

    秦颂于是起身向何彊行礼,口中说道:“秦家初来汉中,无根无靠,今后一切还请何世叔多多关照!”

    “哈哈……秦贤侄且放心,有我在汉中一天,自然不会让秦家吃亏。”

    从县衙后堂出来,秦颂的心情大好,他没想到今天不仅免费吃了一顿大餐,而且还找到了跟虞允文结交的线索,只要时机成熟,跟虞允文见面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还是来时那辆马车,何彊给小儿子下了命令,让他负责将秦颂送回去。

    马车里,何衡原好几次想要张口问秦颂究竟跟他老子谈了些什么,可是看到秦颂一脸沉思的表情,只能生生的忍住。

    秦颂见何衡原坐在旁边小动作不断,便笑着说:“是不是觉得特不自在啊?令尊已经将事情全都告诉于我,我现在对你没有什么成见,只是好奇你怎么一下子就能认出我来?”

    何衡原有些郁闷的回答:“那几个家伙,都是本地大户人家子弟,平时经常来望江楼聚会吃酒,我是昨天晚上在酒桌上听他们提到了你。原本我也不认识你,但酒桌上有人看到你昨日曾经雇佣马车出城,他将你和你兄长的衣装、身高和面貌都说的清清楚楚,我便记住了。”

    秦颂又问何衡原:“那你现在有没有想明白他们为何要撺掇你跟我起冲突?”

    何衡原想了想,回答说:“这些富家子弟,可能是想讨好新来的兴元知府吧。张大人在川陕已经三年,迟早要被调回朝堂,那时何家在汉中就没有上官照应,如果挑动新来的知府跟县令起了嫌隙,败退的必然是县令。何家在汉中的势力虽然不厚,但也有不少产业,到时候就会被他们夺去。”

    秦颂点头说:“嗯,能想到这么多,说明不是很笨啊。”

    何衡原翻了个白眼,心里头有羊驼在奔行。

    什么叫做“不是很笨”?

    难道我脸上刻着“纨绔”两个字?

    秦颂无视了何衡原的白眼,他的年龄虽然比何衡原还小一岁,但心理年龄和处事的智慧却跟张浚这样的大官是一个水平,所以他有心想要指点何家二公子一番。

    “何兄,若是从人心险恶的角度来分析,那些背后怂恿你跟我起冲突的家伙,甚至希望借着这次的事情,把张大人拉下水!假若今日在望江楼上,你喊来一群人跟我带来的人动了手,甚至见了血,再严重一些可能有人因此而死,马上就会有人把消息传到临安,那些原本就不想让张大人入阁的人,便会拿这件事情大做文章,弹劾张大人师德不严,没有教导好弟子,以至于弟子在公共场合纵凶杀人!”

    何衡原听了秦颂这番话,脸上的颜色都变了。他觉得自己待在汉中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被人算计。

    “这帮王八蛋!没有一个好鸟!”

    “吃一堑,长一智。你别急着找他们理论,因为他们绝对不会承认这件事,报复的事情要等待何时的机会,到时候我会提示你的。”

    “你怎么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

    “以你的性格,没事都要搞出事情来,被人阴了一把,还能忍着不反击?”

    “好吧,我服你了。以后尽量躲着你,请你千万别整我啊!”

    “瞧你那点出息!咱们是一伙的,干嘛要整你?我没事闲得蛋疼了?”

    “噗,你怎么说粗话!”

    “说粗话是一个男人雄壮的表现!北方娘们,就喜欢说粗话的男子,你要是文文绉绉的像个娘炮,人家还看不上你呢!”

    “娘炮是什么炮?”

    “娘炮就是娘娘腔的意思!何老二,听人说话要抓重点,别在这些细枝末梢上面抠字眼!”

    秦颂和何衡原一路拌嘴,不知不觉就到了住处。

    何衡原看着宽大的府门,咂舌说道:“我一直没想明白,吴晋卿凭啥要对你这么好,竟然将自己的府邸借给你家居住!”

    秦颂懒得跟他解释,转身就往大门里边走。

    “何老二,你这几天就安生待在家里,别跟那帮子驴球货搅和,过阵子我带你去个有意思的地方,保证让你长见识!”</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