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七十三章 族人投奔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七十三章 族人投奔

    河南,熊耳山靠近伊水的一道山梁上,两伙人此刻正在对峙。免-费-首-发→【追】【书】【帮】

    人多的一方,正是孟、汝、唐三州镇抚使,兼知河南府转武略大夫,兼阁门宣赞舍人翟兴的部属。

    人少的一方,则是秦颂秘密派往河南伊阳的翟猛和十名亲随。

    负责巡逻山寨周围的一名头目,面带警惕之色,用生硬的口气喝问:“你们是什么人?为何靠近凤牛山寨!”

    翟猛越众而出,对这头目抱拳行礼,然后用纯正的关中话回答:“回头领的话,鄙人是关中京兆府泾阳县翟庄人氏,跟在我身边的这些都是族内宗亲,我们听闻翟大叔率领族内子弟在伊阳山中结寨抗金,所以特来投奔!”

    也是巧了,这位负责巡山的头目正好姓翟,名叫翟晑,是龙门镇翟氏子弟,他虽然不能确定翟猛的身份真伪,但却知道关中京兆府确实有翟家的一个分支。

    翟晑听了翟猛的解释,脸上的表情变得缓和一些,抱拳向翟猛回礼,然后说道:“这位兄弟,因为山寨附近常有伪齐刘豫派来的奸细刺探军情,所以我现在不能带你进入凤牛山寨!不过,你和你带来的人可以在这里稍事休息,容我派人将此事禀明统领,请他老人家定夺。”

    翟猛不以为意,马上招呼兄弟们在道旁干净一些的石头上坐了下来,然后让大家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自顾自的吃起来。

    说实话,翟猛对于伊阳山这边的抗金民练的组织性和警惕性有些没看上,若非他已经通过两天暗中观察,确认面前这支巡视的队伍是从凤牛山寨里面出来,他都不会带着人现身。

    凤牛山的人防备刘豫派来的奸细,翟猛还要防备伪齐的奸细假扮成翟兴的部下在伊水附近截杀意欲投奔之人呢!

    这趟出远门,从香泉镇上与大统领分道之后,翟猛就格外的警惕小心,生怕路上遇到危险,把跟随他的十名兄弟带入险地。

    幸好大统领给的行军地图发挥了重要作用,翟猛带着人按照地图上面标绘的路线行进,虽然道路崎岖难行,但也没有碰到金兵,就连拦路的山贼盗匪都甚少遇见。

    兄弟们一路急行,风餐露宿,虽然辛苦了些,但却没人抱怨喊苦,只因去年在小陇山的那场长达数月的拉练比现在还要辛苦,大家连那么苦的拉练都坚持下来了,现在不过是重温一下而已。

    翟晑留了二十人在这里“陪着”翟猛,为了表达善意,他还命令手下给翟猛这伙人送水喝。

    山寨内,义军统领翟兴正与儿子翟琮和部属杨伟等人议事。

    翟琮主要负责后勤供给,他皱着眉头汇报说:“山寨中目前有军民五万余人,其中能持械作战的壮丁有一万五千多人,其余则为家属和附近民众。我们的粮食本就不足,虽然从前年开始就在寨内屯田蓄粮,但还是入不敷出。今年春播,又用去了一批粮食作为种子,若是不想办法解决粮食缺口,只怕坚持不到秋粮入库!”

    听完儿子的汇报,翟兴也是紧皱眉头,心中担忧不已。

    粮食是凤牛山的根基,如今伪齐刘豫已经在伊阳县城内屯驻了三万大军,又在鸣皋山、鸣皋镇和伊阙镇等地分别派驻了部队,将凤牛山团团围困,若是不能解决寨内五万军民的吃粮问题,不等刘豫的伪军打来,只怕山寨自己就要散伙。

    杨伟见翟兴面露愁容,便开口说道:“启禀统领,属下以为解决粮食问题,无非两种办法,一曰开源,二曰节流。我有个亲戚在伊阳县内十分富裕,家中更有存粮数万石,若是统领同意,我可以出山去跟他联系,劝他资助一些给我们用度。”

    翟兴问杨伟:“如今伊阳县城已被刘豫的兵马所控制,就算你能混进城内与那亲戚取得联系,又如何将粮食弄出城?”

    杨伟回答说:“我那亲戚虽然住在城内,但田亩庄园都在城外,因为担心伪齐的士兵抢他粮食,所以只将少部分粮食存放在城内的粮囤,而大部分粮食则被他隐藏在农庄附近的地窖里面。”

    翟琮有些好奇的问杨伟:“如此隐秘的事情,你又如何得知呢?”

    杨伟回答说:“因为上次杨进为祸时,我曾出手救了这个亲戚和他的家人,所以他一直想要报答我。”

    杨伟提到的杨进,便是四年前被金军收买叛变的一个民练统领,当时因为他的忽然叛变,导致翟兴的弟弟翟进不幸遇伏被杀,而翟家军也因此损失惨重。

    这杨伟跟杨进虽然都姓杨,却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人,所以提到杨进叛乱的旧事时,并没有什么忌讳,显得十分坦荡。

    既然杨伟有法子搞到粮食,翟兴便同意派他带五十人悄悄出山,前往伊阳县城秘密联络他那亲戚。

    杨伟领受了命令,却又向翟兴建议说:“我这次出去弄粮食是为开源,但统领也需做好节流的准备,万一我没有成功,到时候只怕要将寨子里的老弱妇孺清理出去,不然整个山寨都不保。”

    翟兴闻言,勃然大怒,厉声训斥杨伟说:“怎可如此鼠目寸光!这些老弱妇孺虽然用了一部分粮食,但他们吃的本来就少,而且还在寨内做了许多事,包括种田织布,若是将他们赶出凤牛寨,我们就会丧失人心,今后还有谁会暗中支持我们,还有谁来投奔我们?”

    翟琮见父亲一点不给杨伟留面子,便急忙出语缓和说:“杨统领只管下山弄粮食,我们这边也会想别的办法,实在不行,还可以发动军民前往熊耳山里采摘野菜和野果充饥。”

    杨伟于是沉着脸离开了议事厅,心里却在盘算着不为人知的计划。

    其实,他刚才说的话,没有几句是真的。

    杨伟在伊阳县城有个富贵亲戚不假,但那亲戚如今已经彻底倒向了伪齐刘豫,而杨伟本人也被那亲戚暗中策反了!

    至于杨伟建议将寨子里不相干的老弱妇孺赶出去,其实也是心思歹毒,他的目的就是想让翟家军失去人心,从而得不到伊阳一带民众的支持。

    只可惜,翟兴虽然年过六旬,但却不是老糊涂,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把人往寨外赶。

    参加议事的几名属下已经离去,议事厅内只剩翟兴和翟琮父子两人。

    翟琮小声安慰父亲说:“粮食的缺口其实没有我方才汇报的那么严重,我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想引起大家的重视,减少一些浪费。”

    翟兴没有怨怪儿子小题大作,而是揉着太阳穴叹息说:“孤木难支啊!若是朝廷的军队迟迟不能打回来,咱们困守山中,终究不是那奸贼刘豫的对手。”

    父子两人,心有戚戚,坐着没话可说。

    正在这时,翟晑派来报信的人从寨子外面赶到了。

    “启禀统领,我们在伊水岸边发现了十一个关中汉子,他们自称是京兆府泾阳县翟庄子弟,听闻统领在河南抗金的威名,特来投奔!”

    “咦,泾阳翟庄子弟?”翟兴露出几分意外神色,他实在没有想到这种时候竟然还有翟氏分支的子弟敢来投奔他。

    翟琮提醒翟兴说:“父亲,此事还需慎重对待!”

    翟兴点头说:“嗯,吾儿说的有理,这些人的身份尚未确认,需防备他们是金国人派来的奸细!这样吧,先等到天黑,你带人去寨外,将他们悄悄的接进来,然后安置在北边那处地窖里面,若是他们能够证明自己的身份,我会亲自接见。若是有问题,你就看着处理吧。”

    翟猛一伙人被晾在山寨外头,从中午一直等到了晚上。

    不过,翟猛和他的手下一点都不着急,他们似乎预料到可能要吃人家的闭门羹,因此围坐在一起,跟着翟猛学习认字,看那神情和态度,竟然非常的认真和投入!

    实际上,在复兴军开展识字的活动从去年就开始了。

    去年冬季,秦颂回到天云寨,除了给军民上大课,还极力鼓动军民在闲暇时认字,除了寨子里的老年人,争取人人扫盲,不当“睁眼瞎”。

    毋庸置疑,秦先生在天云寨军民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那是十分巨大的,没有人觉得他提出的“扫盲”行动是自讨苦吃,因为大家对于读书认字其实都很渴望!

    翟琮带着人来接翟猛他们时,发现这十一个关中汉子竟然在黑暗中相互提问,背诵着《千字文》!

    这个发现,让翟琮内心莫名的惊诧。任何金国奸细,也许有耐心从中午一直等到晚上,但围坐在一起相互考问千字文的内容,这种夸张的事情,估计他们想破头也干不出来吧?

    “鄙人翟琮,是凤牛寨翟统领的长子,敢问兄台如何称呼?”

    “我是翟猛,如果按照翟家族谱排序,该喊你一声兄长!”

    在夜色中,翟琮带人将翟猛一行十一人“护送”进了凤牛寨。

    “寨子里面地方有限,仓促之间还没腾出空房安置你们,请各位兄弟先在这地窖内歇脚,等确认了身份,自有好酒好肉招待!”</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