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一百二十一章 父辈有旧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百二十一章 父辈有旧

    到了广都,秦颂本以为需要费一番周折才能见到宇文虚中的儿子宇文师瑗,没想到拜帖递进去不到半刻钟,宇文师瑗便带着儿子宇文绍彭亲自来到大门口迎接!

    这是个什么情况?

    以秦颂现在的身份名望,貌似还没有达到让宇文师瑗一家倒履相迎的程度吧?

    充当向导的施柱子也是目瞪口呆,他实在搞不懂宇文家的人是在闹那样。不是说好的闭门谢客吗?

    你们这样搞,让我很没面子啊!

    我才提醒秦公子做好吃闭门羹的心理准备,结果你们仿佛早就等着秦公子上门一样,这根本不合常理啊!

    事出反常必有妖,秦颂心中暗暗警惕,面上却对前来相迎的宇文父子露出诚恳的笑容。“小子不请自来,登门叨扰,心中已是忐忑。宇文前辈亲自出门相迎,还带着令郎,让我实在汗颜啊!”

    宇文师瑗看上去不到三十岁,身材高大挺拔,儒雅中透着几分硬朗。他用西南官话对秦颂说:“别人若是前来,我肯定不会与他见面,可你是桢兄后人,我这当长辈的岂会怠慢!”

    秦颂有些惊讶,听宇文师瑗这话的意思,他似乎跟秦桢交情很深?

    宇文师瑗拉着秦颂的手,转头对身后旁站着的儿子说道:“这是你秦家二哥,还不上前见礼!”

    宇文师瑗的儿子看起来不到十二岁,正眨着好奇的双眼打量秦颂,听父亲让他行礼,便规规矩矩站在秦颂正面,两手抱掌前推,躬身向秦颂作揖,口中说道:“绍彭拜见秦家二哥。”

    秦颂也一丝不苟的向面前的少年回礼。

    寒暄之后,宇文父子将秦颂引到前厅就坐,施柱子和护卫秦颂的十数人则被安排到别处休息吃茶。

    “宇文前辈跟家父相识?”秦颂故意露出好奇神色,试探问道。

    宇文师瑗眉头一皱,“何止认识!当初你父亲在汴梁参加大考时,就住在我家!我时常随你父亲一起去参加各种文会,彼此以兄弟相称。怎么,你父亲没有对你讲过这些事情?”

    秦颂脑海中跟秦家相关的记忆都是一些碎片,并不完整,他依稀记得秦桢在二十多岁去汴梁参加科举会试时,曾经向有名的学者官员宇文虚中请教过,却不知秦桢当时竟然是住在宇文虚中的家里面,而且还跟宇文师瑗交情深厚。

    “父亲常年在外任职,我自记事起,便由长兄代为教导,所以不知世叔竟然与家父为莫逆之交。”

    宇文师瑗摇头叹息,“唉,靖康之变后,我便与你父亲失去联系,谁曾想他竟然在陕州以身殉城。和你父亲相比,唉,不提了……”

    谁和秦颂的父亲相比?

    听宇文师瑗话里的意思,只怕是暗指宇文虚中。

    父为子纲,子不言父过。宇文虚中如今做了金国的礼部尚书,却让家人陷入到了被人指责甚至是叱骂的尴尬境地。宇文师瑗作为儿子,不仅要辞官明志,还要承受来自家族的巨大压力,心里有些怨怼也是人之常情。

    秦颂推测,此时宇文师瑗应该还没有跟宇文虚中取得联系,所以并不知道他父亲在金国充当王牌卧底的苦衷吧?

    “世叔,宇文老前辈替大宋出使被金人扣留,错不在他,就算他如今在金国出仕,只要没做伤害大宋的事情,大节其实并不亏。秦桧被女真人俘虏数年,莫名其妙的逃回临安,朝廷还是让他担任了宰相!”

    “唉,但愿如此吧!不谈这些扫兴之事了。跟我说说,你这次怎么到了成都?”

    秦颂这次来拜访宇文虚中的后人,主要是想跟他的后人搭上关系,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建立起可以信赖的交情,等到危险临近时,想办法把宇文虚中的后人转移到天云寨,这样就可以保护到他们,不至于让宇文虚中绝后。

    然而,实际情况却大大出乎秦颂预料,原来宇文师瑗跟秦桢关系深厚,这却让秦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手脚!

    既然两家关系靠得住,时间充裕,秦颂就有了新的想法。

    秦颂略微斟酌一下,便从长安城破,秦家遭逢剧变详细说起。

    当宇文师瑗听到秦家十八人死在金兵的屠刀下时,气得浑身颤栗,须发皆张,脸上露出痛苦不堪的表情。

    陪坐在父亲身侧的宇文绍彭虽然年幼,也是紧紧咬着嘴唇,眼眶泛红,看起来很是难过。

    当宇文师瑗听到秦颂用俘获的女真头目将秦家被掳的人全都换回来时,长长吁了一口气,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卡Kа酷Ku尐裞網“天可怜见,桢兄在泉下有知,一定会为有你这样的子嗣感到欣慰!”

    秦颂没有隐瞒他与吴玠、张浚以及赵开等文武官员的交往过程,因为他如果不把这些情况说出来,就无法解释秦家如何在遭逢灭门之灾后不到三年时间里,便可以强势复起,在兴元府成为有头有脸的新势力。

    得知赵开已经去青神陈家替秦颂提亲,宇文师瑗终于露出了笑容。“男大当婚,等你守孝满三年,便抓紧时间跟陈家女子成亲,早日为秦家开枝散叶!当年我跟你父亲还曾相约要做儿女亲家,结果绍彭的姐姐早夭,不然你就是我宇文家的女婿啊!”

    秦颂没有对宇文师瑗提复兴军的事情,更没提让宇文师瑗带着家人去兴元府避难。初次登门,虽然两家有旧交,但也不能冒然透露宇文虚中在金国卧底的惊人内幕,还需经过一段时间适应,等一切水到渠成后,再提出来也不晚。

    秦颂这次来广都,自然不是空手登门,他花了八百贯给宇文家准备了见面礼,除了整箱整箱的笔墨纸砚,还有几件高档瓷器。

    这些礼物本来是在坐下来聊天之前就要抬上来展示的,结果宇文师瑗根本没给秦颂表现的机会,拉着他问了许多事情,直到茶水重新泡过两回,这才让秦颂得以喘息。

    秦颂请宇文师瑗和宇文绍彭父子俩来到厅外摆放礼品的地方,指着整箱整箱的礼物说:“宇文世叔,因为临来之前不知家父与您是故交好友,所以置办礼品时有些小气,还请包涵。回头我再让人给您送一些上等药材和补品!”

    宇文绍彭打开了几个箱盖,看着里面码放整齐的松墨和整刀整刀的宣纸,顿时眉花眼笑。“哈哈,秦家二哥出手真是豪气啊,这么多的上等宣纸和松墨,正好给二伯和小叔他们送去,省得他们总是在父亲面前唠叨!”

    宇文师瑗对秦颂解释说:“绍彭的二伯和小叔,是我伯父宇文粹中和四叔宇文时中各自的儿子,我父亲兄弟四人,按照伯仲叔季取字,大伯早夭,所以就剩下三房。绍彭的大堂伯名为宇文师献,小堂叔名为宇文师申,他们二人受我祖母黎氏的影响很深,喜欢在家中编书,因此常常闹墨荒和纸荒。你这次送来的礼物,甚是合意。只是如此重礼,我若照单全收,心里有愧啊!”

    秦颂语气诚恳的说:“世叔如今辞官在家,没了俸禄,又闭门谢客,总不能坐吃山空吧?来时路上,我听引路的差役对我说了,广都宇文家田产没有多少,藏书却是汗牛充栋。我没别的能耐,唯善理财,以后还要迎娶大财主家的女儿,所以理当为宇文家的编书善举尽一份力。”

    宇文师瑗见秦颂一片盛情,知道无法拒绝,便将这些礼物收了下来。

    当天晚上,宇文师瑗在家中设宴,为秦颂接风洗尘。宇文师献和宇文师申各自带着儿子前来作陪,给足了秦颂面子。

    且不说秦颂给宇文家族送来了价值不菲的几大车编书急需的笔墨纸砚,单就秦颂背后的官场人脉巨网,就值得宇文家族奉若上宾。

    宇文家族因为宇文虚中的事情,现在正走下坡路,如果能通过秦颂与张浚、赵开等蜀中权臣搭上线,兴许还有机会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

    秦颂在宇文虚中家住了三天,除了吃饭和睡觉,他把剩余的时间都用在了浏览宇文家族的藏书。

    宇文绍彭像个尾巴一样跟在秦颂身后,不时的提醒秦颂注意手上动作,生怕他因为不小心而损坏了那些珍藏的孤本书册

    秦颂对于研究古籍的兴趣其实并没有多少,他之所以如此认真的浏览,无非是想见识一下后世很有可能已经彻底消亡的珍贵书册。

    秦颂记得后世小鬼子为了入侵华夏而提出了一种论调,说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华”,原因就在于南宋灭亡后,传统的汉民族政权首次完全被北方游牧民族王朝所取代。

    一个国家的主体民族被奴役,征服者是文化上落后于被征服民族的游牧民族,华夏文明正常的发展进程被打断,给中华文明带来了巨大创伤,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

    这是一个令人叹息、遗憾的巨大悲剧!

    假如不能改变历史的轨迹,秦颂在宇文家族见到的这数万卷珍贵书册,若干年后便会随着蒙古骑兵攻入四川而变成灰烬,最终消散的无影无踪。

    临走时,秦颂单独与宇文师瑗见面,请求宇文师瑗说服家族各房长辈和兄弟,将家族内的藏书完整抄录一份,赠给秦家。

    当然了,雇人抄书所需的各种花费是由秦颂来承担。

    若是别人提出这样的要求,宇文师瑗肯定立即端茶送客,但秦颂却不是别人,宇文师瑗实在难以拒绝。

    宇文师瑗觉得秦颂说的有道理,书籍的价值在于传播,而不是尘封于阁楼之上,渐渐蒙尘生蠹,然后最终因为水火灾祸而化为齑粉尘埃。</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