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一百五十章 仗剑为犁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百五十章 仗剑为犁

    秦颂在相岭寨呆了五天,本来还没打算离开,结果吴磷派了一千士兵前来迎接他,弄得声势很大,不走都不成了。卡Kа酷Ku尐裞網

    吉格英虎土司虽然送出去了一百个‘阿加’和一百个‘呷西’,就连大儿子吉格木龙都被宋人拐出了山寨,可他一点都不难过,反而乐得合不拢嘴。

    就这么几天,寨子里头已经得了不少实惠,而往后,肯定还有更多。

    那位医术高明的薛真人,已经把接骨正骨的手法教会了大巫师,而秦颂也教会了几个小巫师怎么用捣成碎末的寒水石和布带混在一起制成石膏绷带,固定断骨之处。

    相岭寨有一项重要的收入就是出售药材,而药材需要派人进到深山里面采摘,每年都有一些族人从高处摔落,断了胳膊和腿。有了这接骨和正骨的手艺,寨子里会少死和少残一些族人。

    除此之外,薛真人还给寨子里留下几张治疗伤寒、心绞痛和腹痛的药方,而秦颂也赠送了一本如何防范瘴气的小册子。

    说起来也是令人称奇,宋人对于各种瘴气的钻研竟然比相岭寨这些经常与瘴气打交道的本地土著还要全面和精深。光是宋人总结出来的各种瘴气类别,就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岭寨对于周围经常发生的瘴气可以做到较好的防范,但若换个地方,也得抓瞎,没什么好的应对办法。

    除了传授医术和防瘴之法,秦颂还答应吉格英虎,等他把汉源城内的事情捋顺,就派人来跟相岭寨接洽,商议更近一步的合作事宜。

    吉格英虎知道汉人有送儿子出去做质的传统,他现在已经把吉格木龙送到了秦颂身边,亮明了坚定合作的态度,想必秦颂不会亏待吉格家,也不会亏待相岭寨。

    秦颂被大队人马前呼后拥的接进汉源城,然后直接上了芦迁摆好的接风酒宴。

    对于秦颂,芦迁也算是久闻大名,因为他这个知州,是张浚提拔起来的。

    芦迁跟青神的陈家没有什么关系,但他的母亲却是张浚的亲姑姑。也就是说,芦迁跟张浚是骨血老表。

    芦迁原来在蜀中的一个下县做知县,官声和政绩属于中等水平,张浚执掌川陕大权后,抵不过父母常常在耳边罗嗦,就把芦迁从下县知县的位置上提拔到了偏远的黎州担任知州。

    一般来说,大宋的州和府基本同级,不过黎州的面积却很小,还不如南郑县大,下面只管辖了汉源县、相岭寨、盘陀寨和安静塞这么几处地方。

    所以,芦迁这个黎州知州,某种程度还不如何彊的南郑县令,没什么油水不说,还要时常提心吊胆,生怕少民土著造反叛乱。由此可见,张浚对于裙带关系的照顾其实也是非常谨慎,不像有的高官,明目张胆,毫不顾忌和避讳。

    秦颂一开始并不知道芦迁跟张浚的关系,在他离开成都时,陈琪和陈钰来送张铄,才略微的提了几句。

    “辅仁,你再不来,芦大人都要亲自去相岭寨接你了!”

    见到秦颂后,吴磷大着嗓门开玩笑。卡Kа酷Ku尐裞網

    芦迁一脸笑意说:“就凭辅仁在成都写就的《正气歌》,也值得我亲自跑一趟相岭寨迎接。”

    秦颂不敢托大,客气说道:“芦大人过誉了,吴将军和我初到贵地,两眼一抹黑,今后还要处处仰仗您的关照。”

    一顿接风宴席,吃的还算融洽,不存在夹枪带棒的言语机锋,更没有刀斧手埋伏在外,杀机暗伏。

    秦颂带过来的几个小的,不适合出现在这种场合,所以芦迁尚且不知道他的表侄张铄也来了黎州。

    吃过酒宴,秦颂随吴磷回到临时营地,两人坐在简陋的帐篷里,大眼瞪小眼,一时间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过了一会,吴磷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有什么话就直说,别搞得长吁短叹的,让属下看见,影响士气!”秦颂喝了一大口浓茶,然后看着吴磷。

    吴磷气呼呼的说:“兄弟,有些话憋我心里好长时间了!哥哥在大散关干得好好的,杀金贼正爽,是你极力撺掇张大人和我大兄,把我从最北边的秦岭防线一家伙弄到了大宋最西南这个偏野之地!如今到了黎州,你却带着一群毛都没长齐的娃娃游山玩水,一点也不着急。过上几个月,你就要离开,到时候,你就忍心把我撂在这受苦?”

    秦颂耐心听着吴磷的抱怨,等他说完后,慢悠悠的问吴磷:“秦岭防线有吴帅亲自坐阵,难不成就差你一个能打的?临安那位年轻的皇帝是什么脾性,你不知道?张大人当初可是立下过勤王大功的,依然会被猜忌,从川陕调离。你们兄弟两人功劳最大,若是都呆在西线,你觉得朝廷会放心?”

    吴磷被问得哑口无言,他知道秦颂说的这些并非臆测,若是继续留在大散关,恐怕朝廷就要动他兄长吴玠了。

    “那咱们到黎州干什么?总不能一点正事不干吧?我除了带兵打仗和训练士兵,别的也不会,呆在这荒僻之地,我怕自己会急出病来。”

    “怎么会没事可做呢!修建军营,招募和训练土兵,跟附近部落联手种植鸦果,派训练有素的探子深入吐蕃诸部和大理国刺探情报、绘制行军地图,帮助芦迁扩充黎州官衙,修建书院、医馆、集市……”

    吴磷使劲眨巴这眼睛,“你这是军政全都要抓啊!我倒是不介意,芦迁能愿意?”

    “他知道我在这里呆不久,我们干的所有事情,其实都是在帮他出政绩,只要他脑壳没坏,就不会吱声。”

    “好吧,咱们还像在成都时,你负责筹划,我就负责执行。”

    隔天,秦颂特意带着张铄去知州衙门拜访芦迁,还顺手送出了不少的礼品。

    芦迁对于秦颂这个态度很满意,对于张铄的来到更是有些惊喜。今后他能不能从黎州调到上州去升官发财,就靠张浚,如今张浚的儿子来了黎州,这可是难得表现的好机会啊!

    “辅仁,关起门来,咱就是一家人。我听说了许多关于的你的事迹,知道你是难得一见的大才,否则德远也不会对你如此的器重。黎州这地方,天高皇帝远,虽然穷了些,附近的土著也爱闹事,但却是个干事业的好地方。只要你有想法,我就尽力支持你!”

    当着小张铄的面,芦迁就向秦颂承诺表态,自然是希望张铄做个见证,以后在张浚面前说上几句好话。

    秦颂也不跟芦迁客套,他虽然没有正式的朝廷任命,只是吴磷请来的“临时工”,但他有张浚、吴玠、赵开、虞褀、刘子羽这些大官当后台,在不损害芦迁的利益前提下,整个黎州就是摆在他面前的一副大画布,可以让他肆意的涂抹描绘一番!

    “芦大人,来黎州的路上,我就在琢磨到了黎州如何做事,机缘凑巧,让我在相岭寨呆了五天,使我对这里的土著部落有了直观的认识。我现在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今天说出来,请你指点……”

    秦颂对于黎州的方针,用四个字概括,就是“仗剑为犁”,凭借吴磷带来的五千宋军作为武力保障,把汉源城经营成一座汉人与少民共同生活的城池,并以汉源城作为一个窗口或者桥梁,提升官府对于周边各族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要实现秦颂的设想,不仅需要强大的武力保证,更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

    秦颂知道芦迁手里没钱,不过他这次带了一百万贯过来,有这笔财富作为启动资金,很多事情就变得容易许多。

    秦颂抵达汉源城的第三天,黎州官衙接连发布了几道公告。

    第一道公告,汉源城将在现有的位置上进行扩建,因此需要招募大量青壮劳力前来筑城。官府明确声明,不会强制要求各部落出人出钱,非但如此,官府还会给前来参加筑城的劳力管饭,而且按天发放工钱!

    第二道公告,汉源城内将开办一所专门给各部落培养教书先生的学校,学校的老师将从成都府最有名气的几家书院高薪聘请,凡是属于黎州治下的各部落,不论大小,皆可以选派有一定基础的族人前来接受学习。最令人意外的是,这样的培训,竟然是免费的!

    第三道公告,官府将在扩建的汉源城内专门开辟出大片的区域作为百货集贸市场,等这座大型的市场建成后,将招揽南来北往的商旅常驻经营,今后专门负责与各部落进行商货交易。

    在官府发布公告的同时,新来的宋军也亮出了旗号,名曰“保靖军”,意为保护黎州本地平靖安宁。

    保靖军主将吴磷向周边部落发出通告,要求各部落在发生矛盾纠纷后,不可私自殴斗解决,必须接受黎州官府的调停仲裁,若是哪个部落不停招呼,擅自挑起部落之间的流血冲突,视为叛乱,保靖军会出兵对其进行讨伐。

    之所以发出这样的通告,实在是因为各部落之间每年因为殴斗而死的人有些多。

    用秦颂的话来说,这些部落青壮死的太没有价值,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利益,打得头破血流,非死即残,还不如送到北方去跟金国人拼命划算。

    官府的公告和保靖军的通告都已经派人送到了各个部落,还有人专门负责进行宣讲解释,只是不知道接下来的效果,能否会是秦颂设想的那样?</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