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一百八十六章 相见荣幸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百八十六章 相见荣幸

    秦颂与常余庆汇合之后,没有马上就往金州城的方向靠拢,而是先派了两艘小木船顺江而下,前去给王彦送信。卡Kа酷Ku尐裞�Whttp://.shanjue

    秦颂告诉王彦,他准备带着大军乘船顺流而下,在深夜时分抵达金州城外,这样就有机会骗过金军的探马和细作,秘密进城。

    因为夜间靠码头比较危险,船只之间容易发生碰撞,所以秦颂请王彦做好接应和救援的准备,一旦有士兵失足落水,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捞起来,防止淹亡发生。

    王彦收到秦颂的信后,非常重视,亲自前往北面城墙下方的水闸处进行布置,不仅备足了防止碰撞的大小软垫,还让手下将城内能够收集到的渔网全部取来,然后又用竹竿紧急赶制了一些浮桥和护栏,尽量减少意外伤亡发生。

    入夜之后,江面上漆黑一片。

    按照秦颂的要求,一条条鱼贯跟进的木船上面挂着油灯,但因为使用了特制的防漏光外罩,所以只有通过后方船只所在的角度,才能看见前方微露的光线。

    这种防止漏光的传递信号的船用灯火,在后世被称为尾灯,主要用来提醒前后两艘船在夜间航行时保持距离,同时还可以保持前后队形。

    尾灯的灯罩为圆柱形,其中有三百三十度的范围被遮挡,仅留三十度的一个开口角朝着船尾的后方,站在船头和两岸都无法看见亮光。

    船工们上次帮着秦颂运兵,已经走过一趟,虽然没有直接抵达金州城下,但对这段江面的状况也算熟悉过了,现在夜间航船,也能够应付得来。

    船上的土兵,水性好懂得撑船的皆手持竹竿,帮着船工控制船速和方向,水性差的身上绑着一圈中空的竹筒,防止落水后沉没。

    金州这段汉江河面的水深比汉中境内要深了一些,但流速平稳,甚少暗涌和漩涡,所以顺流而下时省时省力,危险却不大。

    这也正是秦颂敢于在半夜里面走水路向金州运兵的原因。

    若是长江三峡那样的水文地形,别说是运兵,就是运输物资,秦颂都要反复考虑,将沉没成本算清楚,才会做出决定。

    两岸不时有野兽发出各种奇怪的叫声,近处则只能听到船桨推动水波的声音。

    黎满和姜旺同乘一条木船,上面还有他们所在队的四十多人。

    “阿瓜,你说咱们最近立下的战功,会不会有赏钱?”姜旺用胳膊肘轻轻捣了一下黎满,然后小声的问。

    这两个家伙,现在是秤不离砣,因为得了秦颂的赐名,在土兵当中也算是有些脸面的基层头目。

    不过,姜旺总喜欢喊黎满原来的名字,因为他觉得“阿瓜”这个称呼听起来傻乎乎的,比较好玩。

    阿瓜其实一点都不傻,但他不介意同队的兄弟这么称呼自己,反正被人怎么称呼都长不到脸上,只要打仗的时候大家一起拼命,不要退缩就好。

    对于姜旺的问题,阿瓜想了想,很认真的回答:“秦长史是赏罚分明的统领,他在黎州的时候都舍得给各部落花钱,咱们现在都是他的兵,肯定不会亏待的!”

    姜旺觉得黎满说的很有道理,憧憬着说:“再多打几场胜仗,等我攒够了钱,就回老家请人帮我讨个婆娘,再买几亩田地,以后也算是成家立户了!”

    靠在姜旺身边的一个兄弟嘲笑说:“尽想美事!才从黎州出来几天?不在军中熬个几年,你能攒够这么多钱?”

    姜旺对于这个兄弟的嘲笑有些恼火,马上反驳说:“秦长史在定军山下就跟大家说过了,以后只要打胜一场就有一场的奖励,他是诸葛转世,带着咱们肯定能打许多的胜仗,到时候得到的奖励肯定也有许多!”

    船上坐着一名队长,暗中的身份是复兴军战士,他见土兵们越说声音越大,马上制止说:“吵恁娘的腿!有说话的功夫,还不如养足了精神,到了金州多杀金狗!你们不要瞎猜,这次只要将金狗打败,每人至少能分五贯赏钱!”

    “哇,五贯赏钱!”土兵们心里暗自惊呼,格外的开心,仿佛忘记了这趟去金州是跟强大的金国军队拼命。卡Kа酷Ku尐裞網

    一万土兵,就算战后每人给五贯赏钱,也不过是五万贯,相比于他们立下的功劳,护住的生命和财产,实在微不足道。但就这样的赏钱,也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因为在加入军队之前,他们连生命都是土司的,又何谈拥有财产?

    如果按照一条木船上面装载一百人来计算,至少需要一百艘木船,再加上武器、兵甲和各种物资,则需要一百五十艘木船。

    实际上,秦颂这次带到金州的木船超过了两百艘!

    原因无他,上次秦颂给了帮忙运兵的船家不少报酬,一些原本将木船抬到岸上躲在山中的船工听说了之后,也纷纷驾船赶到饶凤关,这样秦颂可以使用的木船数量就增加了不少。

    金州现在物资匮乏,秦颂带了一万人来,如果不带足各种物资补给,非但帮不了王彦的忙,反而会添乱。

    排头的木船,在丑时初顺利抵达金州城北面的水闸外面。

    王彦、田晟和雷灿夜里都没有睡,一直守在这里。

    城外的江面和城头上面虽然禁止灯火,但水闸后面的城内码头上却是一片灯火通明!

    常余庆站在第一艘木船的最前方,等他乘船从水闸的拱形门洞内进到城内的码头旁,一眼便看见了在岸上守候的雷灿。

    “雷兄,大军在后面鱼贯跟进,抓紧时间引导兄弟们上岸吧!”

    雷灿对王彦和田晟介绍说:“这是跟我同级的常营头,秦郊店外负责拦截完颜毂英的便是他!”

    王彦和田晟于是一起向雷灿行礼,雷灿从停稳的木船上跃至马头,也向王彦和田晟回礼。

    船上的士兵在岸上接应士兵的帮助下,扶着护栏,拽着绳索,以最快的速度上岸。

    “第一营第一队,马上跟我走,不要站在这里阻碍后续船只登岸!”

    队长一声令下,登岸的土兵立即排着整齐的队形,通过临时搭建的竹筏通道,向着王彦给安排好的住处转移。

    虽然援军是在深夜入城,但考虑到秦颂和士兵们的安全,王彦还是特意让士兵们在码头上空架起了厚达三层的竹筏防护层,若是城外的金军利用投石车忽然向城内抛射巨石,也不用担心会砸到众人头上。

    田晟在临来金州支援之前,曾经见识过土兵的纪律之严整,所以此时并不如何惊讶,但王彦还是第一次见到,他从这些土兵下船,登岸,整队离开的几个动作,便看出来所谓的“土兵”,一点都不土,绝对不是随便抓些土族部落的青壮来凑数就可以达到这种训练水准。

    第一条木船上的士兵顺利登岸,常余庆从随身携带的一口小木箱内掏出一张盖了秦颂印鉴的纸条,递到船家手中。

    “这是支付报酬的凭据,还请妥善保管,等到此次大战结束,自有负责兑付的人携带银钱抵达饶凤关,到时你们拿此凭据出来,便可领到报酬。金州城内容纳不了多少船只,还请船家速速从水闸右侧通过,趁夜返回上游饶凤关。”

    那船家从常余庆的手中接过兑付凭据,欢欢喜喜的揣进怀里,然后指挥船工赶紧将船撑离码头,顺着水道的右侧向城外的江面驶去。

    紧跟在第一条木船后面的第二条船,看见前面的船只腾出位置,马上靠了过来,船上的士兵按照队长的指挥,快速的登岸。

    如此这般,常余庆率领的三千手下全部登岸后,秦颂和何衡原、王承三人同乘的一艘体型硕大的木船稳稳的驶了过来,船工向岸上抛出缆绳,码头上面负责接应的士兵将绳环套上系缆铁柱。

    秦颂走出船舱,长长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出现。

    看到秦颂从引桥走上码头,王彦马上越众而出,来到秦颂的面前,长揖到地。“辅仁贤弟,久闻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实乃人生幸事!”

    王彦的年纪,比秦颂大了一倍还不止,跟吴玠和刘子羽等官员相仿,但因为敬重秦颂的品德才华,竟然自甘降低辈分,与秦颂以兄弟相称。

    秦颂也佩服王彦这样一心报国的英雄,对于王彦的折节下交没有表现出什么别扭难受,而是大方的回礼,口中说道:“让王兄夤夜在码头上守候,心中难免惴惴。上党王子才,龙门翟公祥,抗金英雄之名,早已传遍天下,今日能在金州与王兄相见,确实荣幸!”

    王彦字子才,翟兴字公祥,都是在金军南下入侵时自发组织民壮进行抵抗的民族英雄,对于这样敢于迎着敌人刀锋而上的勇士,秦颂从来不会掩饰心中的敬仰之情。

    这次金州大战,虽然连续获胜的人是秦颂,但没有王彦死守金州,在前方硬抗,拖住了完颜宗翰的主力,秦颂的胜利也就无从谈起。

    王彦与秦颂携手离开码头,田晟和何衡原紧随其后,雷灿、常余庆和伤情好转的王承则留在码头上,指挥后续船只靠岸,安排登岸的士兵到营房休息。</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