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理段氏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理段氏

    按理说,秦颂与陈钰已经订了亲,这事算是板上钉钉,不会出现变化。★首★发★追★书★帮★

    陈荣华代表陈家来找李永奇催婚,除了想跟兴荣商行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秦颂现在的名气实在太大,陈家人担心煮熟的鸭子飞了,去了临安的秦颂被“截胡”。

    秦颂在金州干出震惊天下的大事,到了临安必然是要授官的,到时候必然引得临安那些世家侧目,到时候关心秦颂婚事的人肯定会有,万一出现强力的竞争者,把婚事给搅黄了,陈家上哪哭去?

    订婚虽然有了一定的保障,但在大宋,每年因为退婚而闹得不可开交的事情,上到王孙贵族,下到市井草民,又不是没有!

    李永奇虽然做不了秦家的主,但他身为李家的家主,又是商会的副会长,在不损及秦家利益的情况下,顺手帮着秦颂解决一些婚姻问题,也不能说他多事。

    秦颂每次见了他,私下里可都是以世叔来称呼他的。

    李永奇的建议很有可行性,陈家着急嫁女,秦家又何尝不急着开枝散叶?

    秦颂去了临安,说不得两年三载都回不来,总不能让陈家的二女继续守在家中。

    关于张浚那位小姨子的故事,李永奇来到汉中之后,多少也听说过一些。让这么一位不安生的老姑娘待在娘家,确实不是长久之计。

    先让秦月代表弟弟来陈家迎亲,把陈钰接到汉中,接着再派人护送陈钰前往临安,虽然折腾了一些,但至少了去陈家的担心,也替秦颂省了时间。

    不提成都这边的事情,却说远在大西南的吴磷,自从秦颂率领一万土兵离开后,并没有就此变得懒散放纵,反而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赚钱和练兵上来。

    土兵在金州大捷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让收到消息的吴磷激动的难以自已,虽然立功的人是秦颂,但当初招募这些土兵时,吴磷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啊!

    吴磷想起了秦颂临走前说的那些话,知道秦颂把他弄到黎州来看似让他暂时闲置,实际上却是在准备着大招,所以便安稳的呆着,专心赚钱和练兵,别的事情也不去瞎操心。

    秦颂帮吴磷物色的助手赵逵,虽然年纪不大,但胜在勤奋好学,而且吃得了苦,加之还有几个同窗一起帮他,结果大半年下来,竟然把军中的各项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上下称赞,很是认可。

    吴磷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挨个的山寨部落巡视,跟这些土司头人们猜拳斗酒,再不了就是带着手下跑到大宋跟吐蕃交接的地方去抓奴隶,反正他们去的时候全都化了妆,隐瞒了保靖军的身份,然后也不盯着一个吐蕃部落往死了坑,所以几次行动下来,竟然抓回来近万人。

    这些奴隶,身强力壮的全都编入了土兵后备营,身体弱的则卖给路过汉源城的行商,让他们帮着保靖军往外“销赃”。

    黎州本地的部落并未受到吴磷的袭扰,所以他们也都睁只眼闭只眼,假装啥也没有看到。

    草原雪山上的吐蕃人,比大宋的形势还要恶劣,自从他们在唐代昙花一现的强横了一把之后,随后的几百年便陷入到了无休无止的内斗之中,分裂成了大大小小十多个部落,所以再也无力对大宋构成什么威胁。

    吴磷知道这种“偷鸡摸狗”的买卖做不长久,因为人不是地里面的庄稼,今年收割一茬,明年就能长出来。

    不过,他也没打算把抓野人、抓奴隶当成长久的生意来做,只是想趁着还在黎州的时候,尽可能的削弱黎州外围势力的力量,等他率领训练成型的土兵大军离开时,不会给黎州的防守造成太大的问题。

    前段时间,张浚已经派人秘密赶到黎州,询问吴磷土兵训练的进度,以吴磷估计,等开了年天气暖和之后,只怕张浚就要对洞庭湖附近的水贼们展开大规模的扫荡。

    土兵们每天操练的鸳鸯阵,对于水网密布的洞庭湖地形也有很好的适应性。这一点,秦颂带到当阳的那四千土兵已经用实际行动证实过了。

    这天中午,吴磷刚刚在大校场上跟一群手下对练结束的,回到住处,看到赵逵带着一位穿着服饰明显异于宋人的访客正等候在前厅之中。

    赵逵向吴磷介绍说:“这位客人来自于大理国腾冲府的乞蓝部,他托人找上门来,说是自己有办法从天竺那边搞到马匹,问咱们收不收。”

    “腾冲府,乞蓝部落?”吴磷皱起眉头,脑海里面仔细回想了一番跟大理国相关的内容,然后摇头对此人说道:“我不知道你是否真的是乞蓝部的人,但我知道腾冲府与黎州至少隔着一座高黎贡山,三条波涛汹涌的大江,这中间还隔着建昌府、善巨郡、谋统府,计算你有通天的本事,也没办法把大量的天竺马从数千里之外弄到黎州!”

    来人用不太熟练的汉话对吴磷说道:“将军,你……小看人!以后……后悔!”

    吴磷向赵逵摆手,示意他赶紧将人送走。卡Kа酷Ku尐裞網

    等过了一会,赵逵返身回来,吴磷换了干净的衣衫,正好整以暇的坐在那喝茶。

    “将军为何不给来人说话的机会?”赵逵有些不解的问。

    吴磷笑着说:“不管他说的是不是正的,如果我表现出很急切的样子,岂不是让他看出来咱们非常缺马?千万别小瞧了这些生番,敢跑到咱们的地界上来招揽生意,肯定不简单。你暗中派人盯着这个家伙,将他在汉源城内的行踪记录下来,然后让相岭寨的吉格英虎跟他接触一下,先摸清楚此人的底细再说!”

    赵逵顿时对吴磷的机警肃然起敬,看来小吴将军在黎州呆着并没有把脑子呆笨嘛。

    如今的汉源城,被吴磷和芦迁两个联手经营的水泼不进,早已不是一年前那种松散的样子,所以想要监控一个外来者,不过是吴磷的一句话而已。

    自称来自大理国腾冲府的商人,被吴磷拒绝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找了家客栈住下,然后在城内新开的集市上面转悠,接着又出城去附近的部落溜达,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恶意。

    过了几天,他就惊奇的发现,在黎州出现了越来越多骑着高头大马的商人,他们一个个衣着华贵,趾高气昂,进了汉源城内,马上嚷嚷着要在城内购置铺面,还跟宋军讨价还价,要求大批的采购奴隶。

    这个情况,可是把来自腾冲府的商人吓得不轻。

    正在这时,附近的一个彝人部落向他发出了邀请,商人便带着一些从汉源城采购的礼物,来到这个部落做客。

    吉格英虎看上去胖了一圈,笑起来都有双下巴。他为了完成吴磷交给的任务,也算是下了一番功夫,不仅当着乞蓝商人的面打羊杀猪,还让寨子里面酒量好的姑娘来陪客,直到把此人灌的五谜三倒,然后就开始称兄道弟,各种吹牛逼,终于从此人口中挖出了一些有用的线索。

    这个家伙确实是大理国人,而且也在乞蓝部生活过很长的时间,对那边的情况非常熟悉,不过他并没有什么本事从天竺国那边把马匹经过茂密的原始丛林给运到黎州来,他去撩拨吴磷的目的是想摸清楚保靖军是否有对大理国用兵的可能。

    说白了,这厮就是一个冒充商人的间谍。

    保靖军在黎州已经折腾了一年,就算大理国内如今忙着争权夺利,但他们也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麻木到连派人过来观察都想不到。

    不过,为了掩饰身份,此人并非一点生意都不做,他对于蜀地出产的丝绸、茶叶、纸张和烧酒都非常的感兴趣,如果可以找到稳定的供货渠道的话,可以跟大理国那边的皇室段家牵上线索,让双方通过交易实现互利共赢。

    吴磷收到吉格英虎的消息后,反倒对此人更加的感兴趣了。

    大理国内的形势比较复杂,吴磷在黎州这一年,已经派了好几拨情报人员潜入大理,将那边的情况摸了个清楚。

    自神宗元丰四年,高智升与高升泰父子逼迫大理国主段寿辉退位出家,接着便拥立段正明继位。十三年之后,大权在握的高升泰废掉段正明,自立为王。

    两年之后,高升泰病逝。由于大理国内各部落的反对,高升泰临终嘱咐其子高泰明还政于段氏,于是高泰明拥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为大理皇帝,但大理国的实际政权依然掌握在高氏手中。

    段氏政权出现了中断,因此从段正淳起的大理国被称为“后理国”。段正淳虽然是后大理的皇帝,接受高氏归还的政权,然而高氏在朝廷仍有很大的势力,宰相皆出自高氏之门。

    段正淳不愿意做傀儡皇帝,于是在十二年后将王位传给儿子段誉,然后出家为僧。

    段誉是在宋徽宗大观二年上位的,距现在的绍兴三年已经过了二十六年,因为他接位时很年轻,所以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还会当很长一段时间的大理国主。

    段誉是个有所作为的国主,从他上位开始,便始终抱紧大宋的腿,一直向大宋称臣,从来不在两国边境地带挑起事端。

    为了加强与宋朝的联系,段誉派人向宋廷入贡大理马、麝香、牛黄、细毡等特产,还派幻戏乐人到宋朝表演,深得宋徽宗的礼遇,册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

    实际上,段誉是通过这种正大光明的手段来维持他在国内的地位,如果没有来自宋廷的支持,高家那帮如狼似虎的家伙,说不定早就逼着他出家为僧了。

    如今,能跟大理段氏取得联系的机会,摆在了吴磷的面前,他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