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七十一章 贤妻红玉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七十一章 贤妻红玉

    刘光世带着他的部队从扬州滚蛋了,他走的时候,扬州城内一片敲锣打鼓之声,深受其害的一些商家甚至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留守扬州的王德来向张守请示,张守马上给他下达了第一条命令:立即押送一批粮草军资,从扬州出发,沿着运河前往楚州,并在楚州城内固守,若无新的命令,不可擅自离开。卡Kа酷Ku尐裞網★首★发★追★书★帮★

    很显然,张守的这道命令与韩世忠的初衷不符。韩世忠当时可是希望将王德这员猛将调到濠州,驻守钟离城的。

    不过,张守作为朝廷专门委任的淮南东路转运使,加之还有督促此路军队作战的权力,他不按照韩世忠的套路来,韩世忠还真不能把他咋样。

    如果张守是个没脑子的文官,可能会被韩世忠的话完全给忽悠住,但他亲自巡查过淮阴和楚州,知道那边的防守兵力确实空虚,所以将王德调过去加强防御力量,这样的安排并没有问题。

    毕竟,濠州是夹在张俊和韩世忠双方防区之间的一块地方,如今再把刘光世的部将塞过去,等于是把水搅的更浑,完全不利于协同作战。

    刘光世跟韩世忠差点干起来不假,但他跟张俊的关系同样不好!

    两个同样爱钱、爱田的家伙,挤在江北这么一片狭窄的地方,能和睦相处才是怪事!

    张守并不担心韩世忠在知道此事后跟他闹情绪,一个是因为韩世忠此人大局观念不差,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他帮着韩世忠把刘光世这个猪队友给唬走了,而王德则留了下来,韩世忠应该感谢他才对。卡Kа酷Ku尐裞網

    刘光世带着五万兵马滚蛋,接下来整个淮南东路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可以投给韩世忠的部队,让韩世忠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这比给他几万乌合之众的部队还要管用。

    许多战例证明,部队想要打胜仗不在人数多少,在后勤供给充分的情况下,少而精的部队,反而比一盘散沙的大部队更加容易出战绩。

    分析原因,部队越多越容易相互扯皮推诿,一旦无法做到统一号令和调度,反倒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喝。

    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如今淮南东路只剩韩世忠,淮南西路只剩张俊,至少避免了三巨头扎堆的不利局面,如果再有名臣李纲在后方进行督战和调度,基本上不会出现全线崩坏的情况。

    王德率军抵达楚州的时候,韩世忠已经收到了张守的消息,当他得知刘光世已经带着大部队离开时,高兴的仰天大笑,对于王德前往楚州的事情,并没有介怀。

    实际上,韩世忠之所以一开始没有把麾下部队分散开进行防守,主要是他一直留意着淮河北面孔彦舟的动向,在确定楚州方向暂时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才没有调动部队前往楚州。

    从泗洲前往楚州很容易,部队乘船顺着淮河往东,一日一夜便可抵达。

    张守比较谨慎,担心楚州方面出问题,未经韩世忠的同意便将王德调过去,看似浪费了部分兵力,但韩世忠并不在乎。卡Kа酷Ku尐裞網

    以老韩傲气的个性,他这次可是做好了独自防守淮南东路的思想准备,哪怕是刘光世继续留在扬州给他捣乱,他也要守住整个东线。

    想当初,黄天荡之战,老韩麾下不过八千拼凑出来的士兵,就敢跟完颜宗弼率领的十万大军周旋,还把完颜宗弼困在沼泽之中长达四十八天。

    如今,朝廷从上到下都有了几分底气,更是把张守这种有脑子的文官派过来给他负责后勤,韩世忠还有什么好怕的?

    王彦在金州仅凭八千人就敢跟完颜宗翰硬抗,最后还把老贼给搞死了,虽然这里面离不开秦颂的谋划和他那一万土兵,但韩世忠麾下如今有三万多精兵,在占据了地利的情况下,又岂会怕了孔彦舟率领的十万杂鱼?

    既然王德已经带着部队驻守楚州,韩世忠也不敢掉以轻心,他立即把部将董旼、成闵和解元喊至帐中,对这三人交待任务。

    “董旼、解元,给你们一万士兵,马上开拔,前往濠州的钟离,接手那边的防御!作战指挥由董旼负责,出谋划策由解元负责,若是丢了钟离城,军法处置!”

    “属下遵命!”

    “成闵,我给你拨五千士兵,前往濠州的定远驻守,若是接到钟离的告急求援信号,立即出城救援,不可推诿懈怠!”

    “末将遵命!”

    当天,韩世忠麾下两路兵马便出了泗州城,以最快的速度向着需要驻守的城池开进。卡Kа酷Ku尐裞網

    龟山镇位于洪泽湖的西南角,距离泗洲城和盱眙城不过四十里,若是驾舟走水路,半日便至。

    数月之前,镇上来了一大群女子,她们身穿戎装,显得威风凛凛,但说话和气,从不欺负当地的住户和渔民。

    这群女兵的头领名叫梁红玉,是大将韩世忠的妻子!

    作为历史上同唐代红拂女齐名的奇女子,梁红玉在黄天荡擂鼓替丈夫助威杀贼的故事,并非杜撰,而是确有此事。

    梁红玉原籍池州,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她自幼跟随着父兄,练就一身武艺。

    徽宗宣和二年,睦州方腊率众起义,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官军屡次征讨失败,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战败获罪被杀。梁家由此中落,梁红玉也沦为京口营妓,即由各州县官府管理的官妓。

    因为精通文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每发必中,所以就算沦为官妓,梁红玉依然是骄傲的女子,对平常少年子弟不屑一顾,身上并无娼家的气息。

    韩世忠年轻时随童贯平定方腊之乱,在班师回朝的路上,行到京口,童贯召营妓侍酒,梁红玉与诸妓入侍,在席上认识了韩世忠。

    当时,在座的众多将领大吹大擂,恣意调戏营妓,唯独韩世忠显得闷闷不乐,因此引起梁红玉的注意。梁红玉身姿挺拔,眉眼冷冽,引起了韩世忠的注意。两人由此产生好感,互通殷勤,韩世忠最终替梁红玉赎身,纳其为妾。

    过了几年,韩世忠的原配妻子病逝,他便将梁红玉扶为正妻。

    黄天荡大战的时候,韩世忠率军在江面上拦截向北撤退的金军。双方在水面上激战,梁红玉冒着箭雨亲自擂鼓,韩世忠连续打退了金军的十几次攻击。

    从此,梁红玉擂鼓为夫助战便传为了佳话。

    这次,韩世忠率领部队移防楚州,已经三十多岁的梁红玉因为担心丈夫的后勤供应不上,所以特意带着女兵随军赶来,然后在龟山镇上落脚,一方面组织当地渔民为部队打鱼,另一方面用芦苇“织蒲为屋”,安置从淮河北岸逃过来的无家可归的流民。

    韩世忠知道妻子生活节俭,如今有张守替他打理后勤,他将泗州城内的事情安排妥当,只带了少量的护卫,悄然来到了龟山镇,与妻子见面。

    “夫君,前几日,我带着女兵们在外面寻找野菜时,在洪泽湖岸边发现了一种蒲茎,一开始是战马喜欢啃食,我就让人挖了一些回来,放在锅中煮过后,味道还不错,人吃了能顶饿呢!”

    刚一见面,梁红玉便像发现了宝贝一样,非常郑重的向丈夫介绍她发现的一种名为“蒲儿菜”的野菜。

    看着衣着朴素,不施脂粉的妻子,韩世忠的的鼻子有些酸。

    “我急着从泗洲赶过来,是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朝廷派了张守来淮南东路负责转运之事,他已经将刘光世弄到池州去了,今后整个淮南东路的粮草供应,都由他来负责,咱们的部队不会饿肚子了!”

    骤闻这个好消息,梁红玉比韩世忠还要高兴,她拍着手说:“总算把刘光世这个软蛋弄走了!淮南东路今后有夫君坐镇,谁敢来犯!”

    “夫君,既然后勤粮草已经不是问题,我想带着姐妹们前往楚州去看一看。这段时日,我见到了一些从淮河北面逃过来的百姓,他们都说楚州那边的流民数量更多,我想带着姐妹们过去做点事情,尽量多安置一些流民。”

    “唉,真是辛苦了夫人啊!楚州如今是由刘光世的部将王德在驻守,此人虽然跟我有过冲突,但本性不坏,除了有点贪功之外,倒是个明白事理的人。你若是要去楚州,大可亮明身份,让他给你提供些许便利。”

    夫妻两人,在龟山镇匆匆见过一面后,又再次分别,少了一些儿女情长,却多了几分家国情怀。

    后世的史书中记载,韩世忠、梁红玉与士卒同劳役,共甘苦,士卒都乐于效命。

    韩世忠出镇楚州后,梁红玉协助丈夫将一片废墟的楚州城进行修缮,恢复了这座边防城池的生机,使其成为江北最东面的一座重镇。

    韩世忠驻守楚州十多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只是,令人觉得惋惜的是,梁红玉在楚州待的时间很短,因为不知名的原因,她在绍兴五年的时候,也就是两年之后,便病逝了。

    梁红玉逝世的时候,才三十四岁,可谓是英年早逝,令人叹息不已。</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