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九十章 贵宾满席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九十章 贵宾满席

    在磨砺锻炼陈决这个问题上,陈家姐妹的意见完全一致,那就是“玉不琢,不成器”。

    虽然古训有言,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古训同样有言,养不教,父之过。

    这个“父”字,可不是仅仅只指父亲,而是父母、长辈的意思。

    陈琪和陈钰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感,并且都能嫁给不凡的男子,并不能用陈家祖坟埋的好这种扯淡的理由作为搪塞,必然与陈荣恩夫妇的教导有关。

    毕竟,陈家祖辈也是出过不少读书入仕的人物,家族的风气早已养成。

    陈决之所以变得纨绔,既跟父母的宠溺有关,也与他平时交往的人有很大的关系。

    龙找龙,凤找凤,蛤蟆找的会蹦蹬。

    秦颂两世做人,看过了太多坑爹的孩子将家业败尽的事例,无论是出于对陈家的负责,还是出于不影响他和张浚仕途的考虑,秦颂都有理由将陈决从父母身边弄得远远的,然后再安排何衡原这种喜欢整治同龄人的家伙盯着。

    当初,秦颂刚到南郑城里时,何衡原就想给他一个下马威,结果被秦颂华丽反杀。虽然何衡原“败”在了秦颂手下,可不代表他就是个草包,迄今能赢过秦颂的人,似乎还没有出现?

    陈决自从到了汉中,就受到了老师虞褀、师兄虞允文和学长何衡原等人的“关怀”和“帮助”,不仅学业进步明显,原本身上的臭毛病也都改得差不多。

    但是,学好三年,学坏三天,为了防止陈决“回潮”,按照秦颂的授意,仍然继续将他留在汉中,哪怕是妹妹陈钰出嫁,都不许他请假回家观礼。卡Kа酷Ku尐裞網

    何衡原当时说的很有道理,真的想妹妹,也不用着急,反正陈钰是嫁到汉中来,到时候兄妹就能经常见面,所以并不差这半个月时间。

    陈决还能怎么办?他只得乖乖的跟着何衡原前往被宋军重新占领的成州,作为见习文员,帮助当地的文官恢复当地的民生和秩序!

    对于陈决的情况,汉中方面会定时向陈琪和陈钰姐妹通报,然后再让她们转告给父母,姐妹两个都清楚,那边只是按照秦颂的授意调教陈决,并非是故意整治甚至是折辱陈决。

    以秦颂如今的身份和地位,就算是陈家姐妹也不会轻易违逆他的意思,没办法,金州大捷的光环加成效果实在太猛,谁都不会再把秦颂当成只会笑眯眯的说话而没有任何脾气的年轻人。

    听了母亲的抱怨,陈琪笑着安慰说道:“不用为君佩担心,最近他已经开始跟着学长们去成州实习了,只要表现好,以后就算考不中进士,也可以做官!”

    听说儿子有机会做官,陈母的眼睛马上亮了,也不抱怨了,而是有些期待的说:“做官好,做官好啊!我也不指望他像你们的夫君那么厉害,以后要是能够做到知府级别,就算对得起列祖列宗咯。”

    陈母跟两个女儿在房里叨咕的时候,陈荣恩也没有闲着,他正陪着几位身份尊贵前来观礼的客人。

    前来陈家参加嫁女宴席的贵宾主要有成都知府赵开,即将前往秦州担任知州的宇文师瑗,黎州知州芦迁,青神知县,保靖军长史赵逵,以及代表绵竹张家前来的张滉,还有即将随宇文师瑗前往秦州的原青神县尉康凌。卡Kа酷Ku尐裞網

    其余的诸如“青神三明”,双流庄园的主人等商贾,都没资格跟这些贵宾同席,因为他们并非官员。

    只是嫁一个女儿,便来了如此多的官员,足见陈家在蜀中的地位和人脉。

    赵开能来,自然是来兑现当初他与秦颂的约定。作为媒人,虽然这次见不到秦颂本人,但赵开并不觉得失礼,因为他很清楚秦颂在临安的重要性。

    作为张浚这个官场派系中的急先锋,秦颂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甚至有了单飞的实力,保持与秦家的良好关系,就成了川陕张系官员极为重视的一件事情。

    秦颂虽然不能来,但就冲着陈家二女要嫁于他做正妻这一点,就连远在黎州的芦迁都早早的告了假,把黎州城内的重大事务托付给吴磷,跑到青神来凑这个热闹。

    别管黎州的大小和是否偏远,作为一州知州,也是很有面子和身份的!

    更何况,如今黎州可不是原来那个鸟不拉屎人人嫌弃的偏僻之地,隔壁几张桌上那些商人可是盼着过来给芦迁敬酒,然后顺势前往黎州做生意呢。

    即将前往秦州担任知州的宇文师瑗,也跟陈家这门婚事有关,当初他代表秦颂的长辈来陈家下的定,今天更是代表着秦颂的长辈。

    宇文师瑗即将赴任的目的地秦州,正是复兴军打下来并且控制住的地盘,他的这项委任是新任秦凤路镇抚使王世雄发出的,跟远在东南的临安朝廷没有太大的关系。

    至于,为什么王世雄要把如此重要的职位委派给宇文师瑗,而宇文师瑗本人不惧前线战事频仍欣然接受,这就比较微妙了。

    秦颂是复兴军的创始者,宇文师瑗是秦颂父亲秦桢的好哥们,这个理由够不够充分或者强大?

    什么?宇文师瑗的父亲宇文虚中在金国出任了吏部尚书,宇文家的人不可重用?

    知道什么叫做镇抚使不?

    除了茶盐提举由朝廷委派官员,其余均归镇抚使便宜行事!

    人家王世雄都不怕宇文师瑗把他给卖了,你瞎操个什么心!

    秦州是秦颂的基本盘,关乎到他将来的布局,如果不能交给放心且有能力的人打理,后果会很严重。

    从宇文师瑗替他修改生辰八字那一刻起,宇文师瑗便已经取得了秦颂的信任,否则他也不会放心的把经过修改的生辰八字以选择黄道吉日的借口,交给司天监的监正。

    帮助秦颂修改生辰八字这件事情,可小可大,如果秦颂只是凡夫俗子,宇文师瑗需要承担的风险微乎其微。但若是秦颂在大宋的朝堂上越升越高,甚至有一天到了像伊尹、霍光那样的地位,可以随便更换皇帝的时候,这件事情就非常严重了。

    这可是欺骗君上的大罪!

    所以,秦颂一点都不担心宇文师瑗到了秦州之后,看到一些新奇或者不同常理的事情后,会有什么危险。

    另外,将宇文师瑗调到秦州,也有保护他们一家人安全的意思。

    虽然,秦桧已经被赶出临安,秦颂如今在赵构身边正是得宠之时,但也要做好金国人搞事情的准备,免得到时候赵构这个卖队友的家伙牺牲宇文虚中的家人。

    秦州那块地方,在天水大捷后,虽然重归大宋,但实际上属于自治状态,如果没有王世雄的同意,谁也别想把宇文家的人从秦州带走!

    复兴军现在急缺各种人才,尤其是像宇文师瑗这样具有管理一州以上民政经验的能干文官,能将宇文师瑗请过去,对于复兴军而言,属于补上了一块短板。

    就算强如秦颂,他在管理内政和民事方面,也不敢说自己一定能做得好。

    跟随宇文师瑗一起前往秦州,并且从县尉一下子高升到秦州判官的康凌,算是第一个因为跟秦颂有所交集而快速升官的人。

    康凌当初在青神县界处理袭击秦颂卫队事件时表现出来的公正干练得到了秦颂的赏识,后来秦颂还把他借调到成都府衙对付当地的黑恶势力。

    让康凌去秦州,不仅可以打消某些人对于王世雄的顾虑,而且对于宇文师瑗也是助力。

    复兴军目前的主要任务不是彻底打破旧有的各种秩序,建立一个全新的王国,而是守住秦州,伺机扩大地盘。

    所以,在法制方面,并不需要进行太多改动,只需要按照大宋现有的律法落实执行就好。

    实际上,不论是秦法,还是宋律,能在当时的情况下得到认可和执行,就证明这样的法律是合适的,完全没有必要全部推翻另起炉灶。

    在没有推翻一个王朝的情况下,想要改变这个王朝的律法,那是非常可笑而且扯淡的想法。

    座中最引人侧目的则是只有十八岁的保靖军长史赵逵。

    秦颂担任保靖军长史的时候,年纪跟赵逵相仿,貌似现在的年轻人一个比一个厉害,还没有弱冠,就可以出任上万大军的二把手。

    秦颂离开黎州时,向吴磷推荐了赵逵接替自己,吴磷并没有异议。

    赵逵先是代理了半年长史,通过实际做事获得了保靖军上下的认可,于是在年底的时候,被吴磷宣布转正,成为有品阶的武官。

    在大宋,文士从军向来是美谈,不受什么限制,但武官想要转为文官却是千难万难。

    只因为,武官被称作贼配军,多数肚子里面没有墨水,所以不被读书出仕的文官们看重。

    赵逵的情况比较特殊,就算他现在成了武官,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下场参加文官选拔的考试,一旦考中,照样可以成为进士,甚至是状元!

    总之,赵逵就是秦颂的翻版,虽然没有秦颂的名气大,但以他能够得到赵构赏识,高中状元的潜质,如今又早早的得到了天赋加成,将来的发展只怕不会比虞允文差多少。

    虽然赵逵的年龄在赵开的孙子当中都不算大的,但他的谈吐不凡,见识更是过人,谈起目前的宋金形势时,更是有着令人过耳难忘的犀利见解,所以贵宾桌上的每一位都不敢轻视他。

    莫欺少年穷,秦家二公子就是最好的例子啊!</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