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百零三章 又编故事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零三章 又编故事

    不能为良相,便做良医。

    这是许多心有理想和抱负的读书人都有的情怀。

    大宋的太医院里面有不少进士出身的国医圣手,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因为学医本就不容易,需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作基础,更需要学习者具备精钻细研的精神,不是一朝一夕便可见到成效。

    可以这么说,凡是能够成为良医者,都不简单,至于被人称为国医圣手的杏林高人,那更是付出了不知多少智慧和心血。

    骨科圣手嵇清,出身医药世家,自幼随父习医,得治疗骨损金疮秘术。靖康以来,金军屡犯中原,伤残军民无数。嵇清与父亲在民间行医,救治活人许多,甚有人望。

    嵇清的父亲身为太医,随赵构南渡,一路上救治了许多被兵马踏伤的民众。当时,嵇清没有来得及逃脱,被攻打宋朝的金军发现,金军将帅得知他医术高明,便强迫他随军治伤,结果被他拒绝。

    女真族内没有医生,士兵生了病之后都是靠着萨满巫师跳大神、额头涂抹血迹、烧草木灰给人喝来治病,所以在族内不仅身份充满神秘,而且地位崇高。

    嵇清虽然拒绝了金军将帅的要求,但他们因为心中对本族萨满巫师存在的敬意和畏惧,所以并没有杀害嵇清。这些人,把宋人当中的名医当成了他们本族的萨满巫师。

    后来,在混乱之中,嵇清得到被他救治者的帮助,终于逃到杭州,从此接替了父亲的太医之职。

    妇科圣手陈沂,号素庵,为长安镇人,在建炎初年时,曾治愈赵构某位妃子的妇科疾病,得赐御前宫扇一副。卡Kа酷Ku尐裞網和许微言、嵇清、严防御等人相比,陈沂在太医院内显得更加低调和逍遥,基本上属于“散养”的状态。

    赵构的后宫人数本来就不多,而妇科病又不是那种发作起来随时要人命的急症,所以挂着御医名头的陈沂每天实际要做的事情并不多。

    前些天,福国长公主赵多福忽然来到太医院,拜访了陈沂,提出创办妇婴养护院的设想,请陈沂出面帮忙,替她站台,这事让生性逍遥自在的陈沂感觉有些为难。

    他虽然是妇科名医,可不是负责接生的产婆啊!

    听福国长公主的意思,以后孕妇在临产之前,是要提前入住养护院的,分娩的时候,必然是在里面,这岂不是等于将所有存在难产危险的孕妇都集中起来救治?

    这事,风险实在太大啊!

    医者父母心,陈沂并非冷血无情之人,否则也不会选择学医悬壶济世这条道路,但他这么多年行医下来,不知听说过多少因为难产而导致的母婴双亡的惨事,每每回想起来,都觉得心有不忍,却徒之奈何!

    正当陈沂纠结不已的时候,结果皇帝身边的红人,新进翰林学士秦颂因为遭到刺杀住进了太医院。

    原本,金创之伤的救治属于嵇清的负责范围,顶多再加上许叔微这个进士型全通御医,如果他们两个出手都救不回来,别人也没机会出手。

    问题是,秦翰林根本就没事好不好!

    既然你身体没事,继续赖在太医院里面做甚?难不成觉得太医院里面的饭菜味道比家里的好,还是说秦翰林喜欢闻各种药草、膏方混合熬制时的那种奇怪味道?

    陈沂本以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的,结果秦翰林每天都来跟他套近乎,还说了一些让他觉得好奇不已的话语,最可恶的是秦翰林说的时候还没个重点,东一句、西一句的,让人听的似懂非懂,就仿佛被挠到了痒处,结果一搔而过,真是难受!

    这天下午,秦颂又来了,手里还拿着一把样子奇特的铜制物什。卡Kа酷Ku尐裞網

    “秦翰林,你打算就这么一直躲在太医院里面吗?”陈沂见到秦颂,不冷不热的嘲讽了他一句。

    秦颂也不着恼,笑眯眯的回答:“太医院里面的景色不错,饭食也好,我又没什么家人在杭州,住这里比住在家中还舒适。何况,烦闷的时候,还有你们几位学识渊博的名医陪我说话,若非这次遇袭,还享受不到这种待遇呢!”

    陈沂无可奈何的翻了个白眼,就不开口询问秦颂手里拿着的是什么玩意。

    哼,摆明了就是拿这个新东西来套话的,我可不上当。

    手里拿着助产钳的秦颂,见陈沂没有表现出好奇的神色,有些郁闷,只好像握火钳一样将原本合拢的助产钳前端的双叶张开,然后又合拢。

    “陈先生,你猜我手中拿着的这副工具可以做什么使用?”

    “不猜!反正我肯定用不着!”

    “唉,你虽然用不着,但你敢保证今后此物在婴幼护理院里推广之后,你家中甚至亲戚朋友里面恰好遇到难产危险的孕妇便用不着吗?”

    “什么?这是给难产孕妇准备的?”陈沂终于端不住了,冲到秦颂面前,一把将助产钳给夺了过去,然后学着秦颂刚才的动作,将产钳的前端一张一合的打开观察。

    渐渐的,陈沂眼睛里面有亮光一闪而过,然后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秦颂。

    陈沂已经想到此物的妙用之处。

    别忘了,人家可是这个时代最有本事的妇科圣手!

    秦颂刚才的提示已经很浅显了,再联系前几天他说的那些奇怪话语,陈沂可以确定这个像火钳,但前端却能轻轻的打开将成人拳头包裹住的物件,必然是用来取出被卡在产道内的婴儿!

    “秦翰林,你什么时候亲眼见过妇女分娩的过程的?”陈沂将助产钳放在桌上,面色纠结的问道。

    秦颂急忙摇头,非常严肃的回答:“你可不要凭空污我清白!我从小到大读的都是圣贤书,兄长对我的管束向来严格,又岂能让我去观察孕妇分娩的过程!”

    “那我就想不通了!此物分明就是用来帮助在分娩过程中已经使不上力气的危险产妇,从产道中包裹住婴儿的头颅,然后牵引出来。若是你从未亲眼见过孕妇分娩,又怎么会想到制造这样一件助产的工具?”

    陈沂有些激动,唾沫星子差点溅到秦颂的脸上。

    秦颂没有解释他怎么就能发明制造出产钳这种助产神器,而是反问陈沂:“我就问你,你觉得此物会降低难产孕妇和婴儿的死亡数字吗?”

    陈沂点点头,然后又摇头。“没有经过实际的检验,我也不敢说能不能。但以我个人的看法,肯定是有作用和帮助的!你不要回避我刚才的问题,赶紧解释你怎么就想出来制造这么个奇怪物件,这东西以前在大宋绝对没有出现过!”

    “好吧,你确定想要听故事?”

    “我确定!因为我还有很多疑惑想要求证!”

    “这件物什呢,我给它取名为助产钳,顾名思义便是用来帮助孕妇生产的医疗器械。原本我想用白银打造,但考虑到白银比较软,一旦做成了钳子状,握把到钳页顶端的距离过长,不仅容易变形,而且吃不上劲。”

    “我虽然没有见过孕妇分娩的现场,但我在黎州担任保靖军的长史时,经常要与周围的土著少民部落打交道,在他们的部落里面见过几次牛羊分娩时的景象,然后便受到了一些启发。”

    “牛羊跟人虽然不同,但也是吃母乳长大,未出生时也是在胎盘之内,所以这里面必然有一些共通的学问。我曾私下里询问过几位顺利生下孩子的妇女,她们都说最困难的便是第一次分娩,那时候感觉就在鬼门关上打转,总感觉自己的力气已经耗尽,疼痛的快要死掉……”

    “后来,我就反复的琢磨,导致孕妇难产的原因都有哪一些,因为我觉得倘若能攻克这项难题,不仅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而且对于边陲地区人口的增加也有帮助。”

    “我让人找了几位经验丰富的产婆,给了她们一些封口费,然后让她们悄悄的来见我,将她们接生过程中遇到的难产个例以及当时应对的办法全都仔细的说给我听,我再将其归纳记录下来。”

    “经过统计和分析,我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结论。妇女难产的结果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种是孕妇和婴儿最终都极为艰难的存活了下来,这种属于最幸运的,但也是最少的;第二种是孕妇和婴儿之中只有一个存活下来,多数时候婴儿出来便是死胎,孕妇得救。”

    “第三种最为残忍,孕妇和胎儿全部死亡!这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羊水已破,但胎儿根本就没有露头,结果孕妇被活活痛死,胎儿也在母体内窒息而亡。另一种最为可惜,孕妇已经分娩到了一半,胎儿的头颅甚至已经露出产道,但因为孕妇力竭,最终身体收缩,将胎儿卡主,结果导致母婴双亡!”

    “针对以上种种情形,我便时常想着如何能够解决问题,去年冬天,我在炭火盆边烤火的时候,拿着一把火钳从炭袋里面往外夹木炭,感觉木炭的重量还是有一些的,但被火钳夹住后,却能从炭袋里面顺利的取出来……”

    “如果,将装着木炭的麻袋看做是母体,袋中所装木炭便是胎儿,当正常情况无法出来的时候,使用类似火钳一样的器具,岂不是可以轻松的从中取出来?”

    秦颂煞有介事的讲着他胡编乱造的故事,但因为逻辑严密,而且贴近生活现实,却让陈沂深信不疑。</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