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百一十七章 当仁不让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当仁不让

    庐州治城合肥,坐落在巢湖以北,肥水绕城而过,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卡Kа酷Ku尐裞網免-费-首-发→【追】【书】【帮】

    大宋太尉、三镇节度使、淮西宣抚使张俊,便将大本营设在合肥,坐拥淮南西路九州之税赋钱粮,不时还要向朝廷哭缺喊穷,以近乎勒索一般的方式,再从国库里面搜刮一笔军费。

    有刘光世那个大贪蠹在前示范,盗匪出身的张俊岂会落后?

    如果朝廷能把每年拨给他们两支部队的军费匀出一半来交给岳飞使用,岳飞能在两年时间内替大宋训练出至少二十万能打仗的部队!

    可惜,有些假设很难成真,甚至永远都无法变成现实。

    在华夏这片历来都是人情大于法度的土地上,张俊因为有从龙拥立之功,再加之还曾勤王护驾,所以只要他不犯下造反的大罪,皇帝都会纵容和默许他的一些违法行为。

    皇帝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之所以明知张俊在淮南西路克扣军饷,大肆侵吞地方田产,却不对张俊进行惩戒,既是想安抚张家军,同时也是告诉其他的武将,只要忠于他,就算犯了错误,也可以得到宽恕。

    皇帝的眼睛里面可以揉进沙子,但端明殿大学士,尚书左丞李纲却是一个嫉恶如仇、刚正严明的人,他在接到朝廷的任命后,从潭州出发,直奔庐州而来,显然是对负责淮南西路防线的张俊不放心。

    淮南东路有韩世忠坐镇,再不济也能跟伪齐进犯的孔彦舟部隔着淮河对峙,襄州方向虽然李横是个冒失鬼,但他的左右和身后都有强援,李纲也不担心。卡Kа酷Ku尐裞網

    李纲唯一担心的就是张俊这个小肚鸡肠的家伙听说了岳飞被皇帝擢升为跟他相同级别的大将之后,使小性子,将战事当儿戏,甚至故意坑队友。

    另外,张俊跟韩世忠的关系也不咋滴,谁然不想刘光世跟韩世忠两个之间搞的那么僵,但想让他跟韩世忠同心同德的抗击敌军,也是妄想。

    既然看出来淮南西路最不稳当,李纲作为皇帝钦派的督战大臣,便将他的行辕直接设在了庐州!

    这个位置好,无论是往东给韩世忠传达消息还是往西给襄阳李横传达消息,距离都差不多。

    这样便于几路部队的协同,省得李纲从东到西的来回跑,不仅耽误时间,还折腾身体。

    李纲未来庐州之前,张俊便有不好的预感,因为李纲的副手陈最已经提前赶到了庐州,紧接着淮南西路转运使李光也到了。

    说实话,如果只是一个副使陈最来了庐州,张俊还真不会放在眼里,但加上一个心狠手辣的李光,他的心里面就有些发虚。

    然后,超级大佬李纲从潭州直接杀了过来,这一下等于是直接用尚方宝剑顶在了张俊的腚眼上。

    为什么说李光是个心狠手辣的家伙呢?这里面还有一段众人皆知的往事。

    匪盗出身的武将韩世清,原是苗、傅余党,长期驻扎在宣城一带,擅自占据官仓,不听朝廷征调。

    这个韩世清跟韩世忠没有任何的亲属关系,纯粹就是名字相近。卡Kа酷Ku尐裞網当初赵多福在土匪窝里面被发现时,便是当时负责带队剿匪的韩世清做主将她送往临安。

    李光认为韩世清匪性不改,而宣城又靠近杭州,已经危及到了官府的管理统治,所以必须除掉。

    实际上,李光并不是一个嗜杀的文官,更不是一个仇视草寇出身武将的官员。在他的过往任职经历中,曾经屡屡招抚和安置过不少的乱军头领,而这些人对他都非常的尊重和信任。

    当初,李光受旨节制临安府驻扎的各路部队时,将领戚方以管军隶属于李光节制,非常恐惧,跪拜在庭下向李光请罪。李光握着他的手将他扶起,对他说:“你过去做盗贼,我任郡守,抓捕你是我份内的事;现在我们都是臣子,应当共同勉励忠义,不要以先前的事猜疑。”

    戚方当时感激得哭泣流涕。

    李光坚持上书除掉韩世清,只因为韩世清有取死之道,怨不得李光心冷似铁。

    赵构最终同意了李光的提议,任命李光为淮西招抚使。为了保密,当时李光面见皇帝时陈述了他亲自出马剪除韩世清的计划,这事竟然连宰相吕颐浩和朱胜非都不知道。

    李光怀揣圣旨上路,还在路途中时,朝廷又任命他为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大使、建安知府,寿春、滁、濠、庐、和、无为宣抚使。

    当时,太平州士卒陆德囚禁了当地守城的官员,然后据城叛乱,李光马上赶到太平州,多方设计,将这些叛贼全部抓获。

    之后,李光假装借道,到了宣城。卡Kа酷Ku尐裞網韩世清不知道李光是来杀他的,竟然还来拜见他,李光马上命令侍从将韩世清绑了起来,然后当众宣读了他的罪状,再将他绑缚到临安受死。

    宣城是韩世清的地盘,当时主将被李光拿下之后,韩世清的部下竟然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跟李光叫板!

    由此可见,李光的官声和威望到了什么程度。

    张俊心里忌惮李光,既是因为他跟韩世清一样是盗匪出身,更因为李光属于那种有勇有谋的官员,你根本不知道他心里的真实想法,所以无法事先做出应对的措施。

    李光以前就担任过淮西招抚使,朝廷这次任命他担任淮南西路转运使,张俊没有任何资格置喙。他总不能因为心虚,就把李光抓住杀掉。

    作为武将,如果杀害朝廷委派的文官,就是彻底的造反,跟作死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反过来却是可以的。

    大宋以文驭武,李光手中如果有充足的证据,只要有办法将张俊抓住,就算是把他砍头之后再向朝廷上奏,也不用给张俊抵命,顶多是被贬官,过几年照样复起,继续在朝堂之上当大佬。

    这也是文官出身,而且年龄比曲端小了许多的张浚,能把曲端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原因。

    当初如果不是秦颂从中周旋,曲端的坟头草如今已经长了好几年。

    最让张俊觉得心惊肉跳的是,光是一个李光就够吓人了,后面还来了一位更加生猛的李纲,这尼玛的,完全是要逼死人的节奏啊!

    造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张俊统兵打仗不咋样,但看风向做政治投机的本事可是中兴四将当中最厉害的一个。若非如此,在秦桧掌权之后,也不可能选择他作为除掉岳飞,逼迫韩世忠退隐养老的帮凶。

    张俊一看形势不妙,知道若是等李纲到了庐州后,被他当众唾沫洗脸都是轻的,搞不好连项上人头都有搬家的危险,所以马上主动认怂,装病不出,将调兵的印符交给儿子张子盖,让张子盖去庐州城外迎接李纲,再将印符直接交给李纲。

    张俊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反正我麾下就是这么多的部队,你们几位大佬想在淮南西路怎么折腾随便,只要别来找我的麻烦就好。

    李纲本来憋了一肚子的火,可是张俊主动退让,而且将兵权交了出来,他也不好对生了“重病”的张俊过于苛责,毕竟张俊在张家军的影响还是很深的,就算是为了安抚军心,也不能在这种情况下收拾张俊。

    与陈最和李光见面之后,李纲也不跟张俊客气,直接将他的行辕设在了张俊平时升帐议事的地方,然后任命张子盖为自己的副将,把还在庐州城内的张俊部下全部召集起来训话。

    “如今张太尉在府中养病,淮南西路御敌的重任,便落在了我和诸位的身上!本官自守卫开封伊始,亲自下令处决的违反军纪军规的将领,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希望诸位切莫玩忽职守,以身试法!”

    大帐内,高坐在帅位之上的李纲,面容严峻,一双虎目中精光四射,让帐内数十名带甲的将领不敢抬头与他对视。

    陈最和李光分别站在李纲的左右,目不斜视,面无表情,神情坚毅,看起来也不是好招惹的。

    当众申明了军纪军规之后,李纲命人挂上行军地图,先是听取了最新的战场形势,接着又让相关将领汇报了备战情况,最后下达了几条调动兵马的命令。

    “着令副使陈最率领一万兵马紧急驰援六安,防止伪齐贼军从霍丘方向沿着渒水攻占六安!”

    “着令副将张子盖率领一万兵马,随本官前往寿春增援!”

    “着令转运使李光留守庐州,全权负责粮草转运和守卫城池之事!”

    张俊麾下的兵马总数不超过六万,李纲没来庐州之前,他只是派了赵密和张宗颜两员将领率领三万兵马防守寿春和安丰,李纲一来,就把他留在庐州把守老巢的两万精锐派了出去,只留下不到一万的杂兵给李光。

    虽然有些霸道,但不得不说这是最正确的做法。

    李纲都亲自上前线督战了,帐内的将领谁敢吱声?

    真正让人心里觉得厉害的是,李纲知人善任,不仅把朝廷派给自己的副使陈最派往六安,防止伪齐军队从侧翼偷袭,更是让李光这位威望十足的能臣留守庐州,继续压制着张俊,让张俊不敢在后面起什么幺蛾子。

    大敌当前,李纲完全有资格一个人说了算,如果守不住淮西,到时候他会带上张俊一起,以死报效朝廷对他的信任和期望。</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