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百三十七章 转山绕岭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三十七章 转山绕岭

    宾朋落座,郑克首先举杯,感谢大家赏光前来参加庆祝他儿子满月的家宴。卡Kа酷Ku尐裞網

    喝过开席酒之后,众人开始找由头相互敬酒,秦颂自然成了被重点照顾的对象。

    好在秦颂经过这几年的锻炼,身体强壮了许多,酒量大增,因此喝起酒来也是难逢对手。

    坐在秦颂身边的崔嘉彦言语虽然比较少,但并不怯场,依次向郑克和其余的国医敬酒,表现的礼貌又不喧宾。

    不知道是谁首先开了头,众人议论的话题逐渐转到了时事和北面正在进行的战事上来。

    许叔微曾经在金军占领区暗中帮助宋人对抗瘟疫,嵇清曾经在军队中救治了许多伤兵,他们对于战争有着深刻的感触和无法磨灭的记忆,所以心情显得有些沉重。

    “唉,可怜我大宋军民,如今面对的敌人,竟然是当初的同族之人!女真人的心思实在狠毒,故意扶持伪齐刘豫顶在前面,然后让他颁布那些敲骨吸髓的政令,再逼着刘豫组织伪齐的部队进攻大宋,而女真人则跟在后面收取胜利果实!”

    “我就搞不懂了,大宋的军队遇到辽国的军队时打不了胜仗,遇到金国的军队也打不了胜仗,因为他们的骑兵很厉害,这也算是个理由。可是,这几年大宋的军队跟伪齐的军队作战,为何依然难以抵挡?”

    “对,嵇兄说的没错,我也觉得大宋的军队实在窝囊,抢掠百姓的时候比土匪还凶狠,可是每次对上由兵匪流寇组成的伪齐军队时,却总是弃城逃跑,丢光了宋人的脸!”

    “秦翰林,如今临安城内都在传言你是张良转世,若是这次大仗由你在前线指挥,你有几分把握?”

    忽然,有人把话题引到了秦颂的身上。

    这个问题,有些不好回答。

    因为,北方的战事还在进行之中,如果此时秦颂说了不该说的,万一从饭桌上流传出去,要么对他的声望有损,要么会影响他跟赵构的关系。

    但是,这种小范围的聚会,秦颂如果什么也不说,显然无法让众人满意。

    大家都知道秦颂过往辉煌的战绩,也听说过他在大朝会上面当着皇帝的面给所有朝臣们分析形势的事情,所以想从他这位“军事专家”口中了解一些内部消息,也是情有可原。

    喜欢“八卦”是国人的天性,并不会因为朝代更迭就发生变化。

    秦颂虽然喝了一些酒,但脑子依然清醒,他面带自信的微笑,对大家解释说道:“诸位刚才的议论,其实是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在作怪,大家对于大宋的军队依然抱有期望,否则也不会如此关注北方的战事。”

    众人纷纷点头,承认秦颂的说法。

    “关于金人扶持宋奸刘豫充当攻宋急先锋的问题,确实给我大宋造成了不小困扰,毫无疑问,刘豫和他的伪军是在为虎作伥,残害同族。不过,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能以偏概全!”

    说到这里,众人的兴趣都被秦颂提了起来,就连崔嘉彦也转头看着秦颂,想听他有什么一分为二的高见。卡Kа酷Ku尐裞網

    秦颂的脸上依然挂着自信的微笑,不紧不慢的自饮一杯,然后接着说道:“刚才许老也说了,宋军在遇到辽军和金军时,都会产生怯战心理,这不是一时间形成的,而是这么多年积累下的弊病,想要克服这种弱势心态,只能通过不断的胜利,才能彻底的扭转。”

    “伪齐的军队,人数虽然众多,但多为散兵和匪寇,称之为乌合之众也不为过。当然了,我们必须要承认,在大宋的军队中,也有一些类似伪齐的军队,比如某支惯于逃跑的军队,大家都懂得。”

    “不过,总体比较起来,大宋的军队在与伪齐的军队交战时,心里并无任何惧怕,而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这一点诸位承认吗?”

    大家又不约而同的点头,承认秦颂说的没错,大宋跟伪齐作战确实胜多负少,否则现在大家也没有机会坐在临安城内谈论天下大事,而是忙着逃亡。

    “我打个比喻,伪齐的军队,对于大宋的军队而言,便是一块难得的磨刀石,通过与伪齐军队的连番交战,我们不仅可以淘汰掉那些毫无战力的包袱,而且可以锻炼出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士,等以后解决了伪齐刘豫之后,再与金军正面对抗,我们不仅有底气,而且也有实战的能力!”

    这是秦颂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宣扬他的“磨刀石”理论,虽然他知道自己这番话必然会传出去,而且很快会传到赵构和朝堂大臣的耳朵里面,甚至是传到遥远的北方女真皇帝和大将的耳朵里面,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说了出来。

    那怕因为他的这番话语,最终导致女真人提前废掉伪齐刘豫这个傀儡皇帝,然后彻底将伪齐的地盘纳入金国的势力范围,秦颂也要把这个理论说出来。

    因为,相比于让敌人警觉,秦颂的这番话更能激励前方正在作战的将士们的信心。

    秦颂的身份和他的经历,注定了他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别人议论的焦点,特别是从他口中说出来的任何关于战事的论断或者分析,都会被人当成金科玉律。

    这也是秦颂轻易不在公开场合谈论时政的原因,因为很多事情都跟他的布局有关,他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泄露重要的国家机密。

    秦颂的话语刚说完,敏锐的郑克便听出了弦外之音,他问秦颂:“方才,秦翰林说我大宋的军队解决了伪齐刘豫之后,再与金军正面对抗会有信心和决心,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你认为这次北方的战事宋军必胜,而且还能将跟在后面的金军赶回北方?”

    秦颂没有回避这个犀利的问题,郑重的点头,说道:“不瞒诸位,这次北线抗敌,我虽然没有亲自前去,但也向官家和政事堂的几位相公献了不少的计策,以目前各个战场传回来的消息来看,前方的将士完全按照官家和朝廷的意思在进行防守反击。”

    “我可以肯定的说,只要前方稳固防守,等张都督和岳将军联手平定了湖湘杨幺之乱,便是大宋全面反击之时,到时候就算与完颜宗弼的金国主力部队相遇,我大宋也能战而胜之!”

    “好!听了秦翰林这一席话,老夫顿觉神清气爽,心情畅快!”

    “秦翰林,来,我们敬你一杯酒,感谢你为官家和政事堂的相公献上了破敌之策!”

    众人一起向秦颂敬酒,秦颂也不谦虚,满饮了一杯。

    秦颂刚才说自己的时候,比较谦虚,只说他曾经向赵构和几位宰相建言献策,实际上,他在这次大宋抗击伪齐大军来犯的战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秦颂是赵构的军师,而赵构是大宋的皇帝,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前方作战的各路军队以及督战官员的安排,都是按照秦颂的意图在进行调动和作战。

    更不提秦颂还向兵部献上了新版的比例尺地图,以及新式的火药武器突火枪。

    大宋以前的军事失败,很大的原因在于战略出了问题,也就是在庙算之初就没有找准方向,秦颂来到赵构的身边,取得赵构的信任之后,便将庙算这块短板彻底的弥补。

    在战略正确的情况下,就算前方的战事出现局部失利,也不会影响大局,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大宋。

    这也是秦颂敢于在众人面前,将话说的不留余地的原因。

    又喝了几杯之后,秦颂见时机已经差不多,便换了一个话题。

    “若说宋金之间的战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以后宋金对峙或许几十年,或许上百年,关键是看哪一方犯的错误少,到时候就能熬死对方,笑到最后。”

    “嗯,秦翰林这话在理,就算我们能够收复失地,还都开封,可是金人也不会善罢甘休。以大宋当初的国力,尚且无法从辽国人手中收复燕云十六州,金人灭了辽国,战力比当初的辽人更强,我们能维持大宋立国时的疆域就得使出吃奶的劲,至于彻底消灭金国,实在是不敢想。”

    “我今天说的话题,其实跟诸位有着很大的关系,也跟宋金今后的国力比拼有着莫大关系。”秦颂说到这里,又故意停下,卖了个关子。

    “还跟我们相关?”众人顿时露出好奇和期待的神色。

    “秦翰林,快说,莫要卖关子!”

    “我这里有一组统计后的数字,是关于新兵和老兵在战场上的死亡比较,大家不妨仔细听一听。我从兵部调阅了大量的过往战事的总结档案,然后通过计算,发现这十年来,新兵在战场上的死亡概率是老兵的十倍以上!”

    “如果,诸位能够研究出一套战场救治的方案,大量降低受伤新兵的死亡程度,等他们康复之后重返战场,渐渐的就会变成经验丰富的老兵,在战场上存活下来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一支军队中,老兵的数量越多,战斗力就会越强,而耗费在招募和新兵方面的钱粮也会大大减少,这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便是减轻了负担,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青壮劳力,诸位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没错,确实如此!”

    “所以呢,今天我带着崔师兄过来,就是要把他隆重的推荐和介绍给诸位,希望你们能将真本领传授,让他成为战伤救治方面的专家,然后培养出一批战伤救治的队伍,为大宋做出不可磨灭的功绩!”</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