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百四十八章 血染滁州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四十八章 血染滁州

    孔彦舟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出现在定远城下时,没有看到他预料中的情形。免-费-首-发→【追】【书】【帮】

    进驻定远城的韩家军成闵一部,稳如泰山,静静的守在低矮的城墙上方,完全没有惊慌失措的样子,似乎已经做好了与定远城共存亡的准备。

    孔彦舟不由得一阵牙疼,他来这里是想捡软柿子的,不是来碰钉子的!

    孔彦舟带了三万主力部队过来,如果全部投入攻打防御薄弱的定远城,他有信心在五天之内夺下此城,但经过这场恶战之后,部队的伤亡肯定严重,估计无力再出兵前去袭击庐州。

    让孔彦舟心存忌惮的是至今未见韩世忠的踪影,万一他趁着这边攻打定远城的时候绕到后方截断孔彦舟的退路,那麻烦可就大了。

    尽管心存顾虑,但既然来都来了,也不能空手而归。孔彦舟抱着侥幸心理,指挥部队对定远城发起试探性的攻击,结果让他有些郁闷,守城的韩家军斗志旺盛,训练有素,很快便击溃了试探进攻的伪齐部队。

    孔彦舟立即改变主意,定远城外不是久留之地,庐州也不是那么容易偷袭,要么原路返回濠州依仗城池固守待变,要么改变方向反其道而行之,向东进军,从藕塘一带杀进防守空虚的滁州,然后一路往东抢掠破坏,说不定还能攻克扬州,到时候凭借抢夺来的船只,顺江而下直入东海,便可从海上安然北上,立下大功。

    到底是匪寇习性难改,孔彦舟最终决定抛开留在濠州的那些杂鱼部队,只带三万主力向东劫掠淮南东路的后方腹地。

    韩世忠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孔彦舟的贼胆如此之大,为了狠狠的抢掠一把,竟然不管留在濠州的部队,也不顾完颜宗弼的命令,只带主力就来袭扰滁州!

    幸好驻守定远的成闵十分警觉,但他确定孔彦舟没有带着部队往西进攻时,便想到孔彦舟有可能从黄连埠与定远城之间七十余里的防守空档穿过去,直扑兵力空虚的滁州。

    成闵派出快马飞奔钟离,将他的判断告诉驻守钟离的董旼和解元,董解二人也是惊骇不已,急忙派人乘坐快船顺流而下,赶赴泗洲,向韩世忠报讯。

    韩世忠收到急报之后,气得跳脚骂娘,但也不得不因此改变作战计划,急忙带着韩家军留守泗洲的主力赶赴滁州与真州交界的一带堵截孔彦舟。

    以韩世忠的判断,就算他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真州,整个滁州也会被孔彦舟毁得不成样子。

    现在唯一可以期盼的便是孔彦舟的部队足够贪婪,能在滁州附近多抢掠几天,这样还有补救的机会。

    若是孔彦舟一路不停的边抢边跑,韩世忠就算手握突火枪利器,如果不能在真州境内与他遭遇,那么接下来扬州和建康都有可能成为孔彦舟祸害的对象。

    韩世忠在恼恨的同时,脑子还算清醒,派出大批报警的快马赶赴扬州、建康甚至是临安,提醒各地驻军提前做好防范,就算不能阻挡孔彦舟,至少也要迟滞他的行动。

    天悯大宋,孔彦舟的部队没有韩世忠想象的那么迅速,他们在一路冲过藕塘和清流关之后,便放缓了行进的速度,然后在滁州境内开始大肆的抢掠、纵火和杀戮。

    滁州知州提前半个时辰收到消息,带着家眷和仆从躲进附近的山中避祸,孔彦舟没有费多少力气便杀进人心惶惶的滁州城内,然后就像饿了多时的吸血鬼,张开血盆大口,露出锋利的獠牙,狠狠的扑向城内手无寸铁的百姓,然后开始了他们丑恶且残忍的饕餮盛宴。卡Kа酷Ku尐裞網

    滁州四周多山,这从已故大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便可以看得出来。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这里原本是一片平和宁静之地,就仿佛是吴岳山香泉镇的放大版,就算金军屡次南下渡江侵掠的时候,也甚少影响波及到这里,因为群山阻挡了金军的骑兵。

    然而这一次,因为孔彦舟这个背叛了大宋的白眼狼,滁州遭遇了大宋立国以来最大的人祸。

    来安县城位于滁州的北部,坐落在来安河的西侧,原本寓意来到这里便可以安定下来,十分美好。

    端午节还没有到的时候,孔彦舟麾下一支部队杀到了来安,开始了他们肆无忌惮的抢劫、奸银和杀戮。

    “哈哈,兄弟们莫要在这家院子里面耽搁,前面还有好几家富户等着咱们去光顾呢!”

    “唉,真是可惜了这个白花花的小娘子,如果能带走就好了!”

    刚刚提上裤子的贼兵,正对着躺在柴火堆里的一具双目无神的美丽躯体发呆,从他身侧忽然冒出来一柄长刀,毫不留情的插进了躺在柴堆上的年轻媳妇洁白的胸膛。卡Kа酷Ku尐裞網

    “发什么呆?去了扬州,那边有的是女人!赶紧放一把火,把这里全都烧掉!”

    另一处院子里,一个老太婆正试图抱住冲进来抢掠的贼兵的双腿。

    “你们快逃啊!”

    老太婆刚刚喊了一嗓子,脑袋便被一柄锋利的屠刀砍掉,她那尚有几分知觉的头颅,滚到了一边,双眼死不瞑目的大睁着。

    来安县衙,知县和几个不肯逃走的衙役被逼进了后堂,等待他们的只剩下死亡。

    “里面的狗官听着,若是乖乖出来投降,交出本县粮簿黄册,便送你们痛快上路。再敢心存侥幸,今天便剥了你们的皮,然后点天灯!”

    堂外有贼兵高声威胁,堂内众人面如土色,不知如何是好。

    “诸位,与其被贼兵折辱至死,不如引火自焚,烧掉这些粮簿账册,省得他们按照这上面的名字前去抢掠祸害!”

    知县虽然心有不甘,但良知尚存,最终举起案上油灯,将灯油浇在身上,然后点火自焚,其状甚为惨烈……

    孔彦舟本来没打算在滁州久待,只是抱着补给一番便立即跑路的打算,结果他将部队散出去之后,就没有办法迅速的收拢,以至于滁州的本地百姓受到了更加残酷的伤害。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

    这句话使用了排比,说的是匪寇过来掠夺时,就像梳子一样梳理一遍,把百姓家里财物都掠走,但是梳子齿与齿之间的间隔大,仍有漏过的。

    篦子的齿很细,形容兵丁过来掠夺,是明打明的动手,因为时间充裕,细细地搜刮,掠夺得比匪寇还要恨,不像匪寇至少还怕官府过来,只好匆忙地掠过就走。

    官过如剃,则是对贪官污吏最为生动的讽刺。官员过来搜刮,就像剃头一样,寸草不生,什么都不会给百姓留下。

    三句话都是以头发借喻,形象深刻,道出了百姓的痛苦和无奈。

    孔彦舟是伪齐的大官,他率领的部队堪称匪军,比土匪的规模大许多,却没有军队的规矩,所以堪称将匪、兵和官集于一身,这样的祸害,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当地百姓无法磨灭的噩梦。

    孔彦舟的部队终于在滁州肆虐够了,正提着大包小包重新集结的时候,韩世忠率领五千步兵从竹镇方向杀进滁州,然后从来安方向追着孔彦舟的部队猛烈攻击。

    坐镇滁州城内的孔彦舟得知韩世忠只带了五千部队就敢追着自己打,顿时也来了火气,立即给各路出去抢掠的部队下来,让他们全部撤回滁州城内,先稳住阵脚,再跟韩世忠正面硬刚。

    韩世忠带着部队一路追到了滁州城下,看着城头飘扬的孔字大旗,眼睛里面都能冒出火来。

    直娘贼,这次真是被孔彦舟坑得不浅,如果不能将这厮抓住千刀万剐,韩世忠觉得他这辈子都要活在巨大的耻辱之中。

    自从进了滁州,沿路看到的惨象,让韩世忠和随他作战的将士们全都红了眼睛。

    太惨了,简直就是罄竹难书,这都是孔彦舟造的孽啊!

    虽然心中已经恨极,但韩世忠并未被仇恨和愤怒冲昏头脑,他没有组织部队强攻兵力占优的孔彦舟,而是当着城头观望的伪齐士兵的面,将部队带到了滁州东南角上,然后大摇大摆的安营扎寨,分明就是不将孔彦舟放在眼里。

    韩世忠这么部署,也是不得已。

    滁州已经被这群畜生糟蹋的不成样子了,现在首先要保证孔彦舟不能再往东或者南走,再去祸害扬州和建康。

    孔彦舟见韩世忠竟然敢在野外扎营,而且堵在自己进击扬州的道路之上,于是召集手下头目议事,打算在离开滁州之前,先把韩世忠给干掉。

    孔彦舟作为叛逃伪齐的宋将,对于大宋军队的作战方式和各支部队的战力很清楚,韩世忠的部队虽然在黄天荡取得过辉煌战绩,但发挥并不稳定,有时候还不如张俊的部队,如今己方的兵力是对方的六倍,加之又是以逸待劳,没有道理怕他。

    简单的商量了一番后,孔彦舟决定趁着韩世忠立足未稳之际,马上出动两万部队向正在忙着扎营的韩家军发动进攻。

    一通猛烈的鼓声响过,滁州城内的伪齐军队像潮水般从东门和南门涌了出来。

    站在高处观察敌情的韩世忠,见到这一幕时,难得露出一个笑容。

    “直娘贼,总算是骗出来了!”</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