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百六十六章 打个样板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六十六章 打个样板

    如果本人大声报出来的名字与别人指认的名字不相符,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卡Kа酷Ku尐裞網「^追^书^帮^首~发」

    要么是本人是在上官的授意之下,顶冒花名册上的名字。

    要么就是先被秦颂随机抽选出来的人撒了谎,其实他们根本不认识本队的人。

    不论哪种情况,被钦差当场发现,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王德虽然提前做了各种安排,但遇到秦颂这位管理部队非常有经验的钦差,也是倒霉。

    据他所知,韩家军内部的吃空饷的情况,比他也强不到哪去。

    秦颂抽选的第一个小队,人员相互认错的比例大概是一成半不到两成的样子。

    王德的脸有些发然,想对秦颂解释些什么,却又发觉自己根本开不了口。

    秦颂的面色很平静,既没有生气,也没有质问王德,而是接着又抽了两个小队,以类似的办法进行检查,情况跟前面第一个被抽选出来的小队差不多。

    王胜的推测没错,王德的部队要比刘光世的其他部队好一些,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这些问题,韩家军和张家军也同样存在。

    检查完人员保持情况之后,秦颂并未就此结束,而是随机又抽选了两个小队,让他们在校场中央进行攻守演练,以此来检查这支部队平时训练的情况。

    因为人员不固定,有些是临时为了应付检查拼凑起来的,所以演练的实际效果并不好,王德的脸色也更加的难看。卡Kа酷Ku尐裞網

    校场中央,已经结束演练的两支小队,忐忑不安的等候着钦差的发落。

    秦颂再次登上点兵台,鼓足丹田气息,以洪亮干脆的声音说道:“今天的点兵,情况基本尚可,兄弟们的态度很认真,虽然出了一些问题和状况,但本钦差可以原谅和理解!不过,说句心里话,以你们现在这个状况,若是完颜宗弼忽然率领大军从淮河北岸杀过来,恐怕是难以抵挡的!”

    “我知道,台下有些人心里此刻肯定对我说的话不以为然,觉得我有些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对此,我不想多解释什么。本官从西军之中崛起,这些年亲身经历了两次和尚原大战、仙人关防守战、金州大战,至于当阳之战和瓜洲之战,因为对手并非金军,所以不必多说。”

    “就以两次和尚原大战、仙人关防守战和金州大战时对手来看,金军的号令非常严明,无论进攻还是撤退,都保持着极高的斗志和阵型,如果不是依托于山川关隘的庇护,在旷野之中与金军进行正面厮杀,我们必败!”

    说到这里,秦颂停下来,目光严肃地环视全场,让台下的将士们能够有时间琢磨他说的这段话里的意思。

    秦颂刚才提到的这些大小战事,宋军都取得了胜利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大胜,按理说应该充满自信,甚至是足以自傲,但他竟然说如果没有山川关隘的“帮忙”,宋军必败!

    这样的话语,如果不是当事人亲口说出来,王德这支部队的士兵绝对不敢相信。

    然而,台上站着的这位年轻钦差,可是鼎鼎有名的抗金英雄啊!

    有关他的各种传说,早就传遍了各个部队。卡Kа酷Ku尐裞網尤其是最近这次的瓜洲之战,因为就在运河与长江交汇的位置发生,距离楚州不远,加之当时的场面很壮阔,两岸的百姓全都看在眼里面,所以很快就传到了楚州。

    在长江水面上放一把漫江大火,把孔彦舟三万属下全都烧死,这种夸张到极致的事情,也就“火神爷”转世的秦翰林才有这种本事啊。

    秦颂停顿的时间并不长,他接着又说道:“本钦差这次到楚州,不是来找大家的碴,而是来给你送福利的!我知道大家也不容易,如今看着友军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心里面也很羡慕。只要你们吃得了苦,服从命令,我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便送一场荣华富贵给你们!”

    秦颂说完之后,便干脆利索的下了点兵台,离开了校场,留下王德和数千士兵相互之间大眼瞪小眼,心中充满各种疑问和不解。

    这位钦差的行事作风,还真是与众不同啊!

    一开始,他的语气那么严厉,明明已经查出了不少问题,结果居然是将鞭子高高举起,然后轻轻的放下,连任何狠话都没有撂下一句。

    非但没有狠话,秦翰林后面还说了啥?

    他说,他是来楚州给大家送福利的!

    娘嘞,咱们这支好似小娘养的部队,居然也能迎来一波福利?

    王德发愣的时间不长,他给麾下两个副将下令,让他们把队部解散,让士兵各回本来的位置,然后他便急匆匆的赶到秦颂住的地方,向秦颂请教所谓的“福利”,以及“荣华富贵”,到底是什么。

    秦颂与王德在房内秘谈了很久,王胜被秦颂派出城去联络梁红玉了,所以没有人知道他们两人究竟聊了些什么。卡Kа酷Ku尐裞網

    王德从秦颂的住处出来时,面带喜色,看起来心情不错。

    也就是秦颂公开宣布来到楚州给当地守军送福利的第二天,一支船队抵达楚州城外的运河码头,船上装载的是御前军器所生产的长短兵器、甲胄、盾牌、箭矢和各类军需物资。

    因为数量有点多,所以需要士兵们排着长队从码头上将这些好东西全部搬进军营,大家在干活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美。

    不用任何人解释,士兵们心里都清楚,秦翰林说的福利是什么。

    只要换上这批新武器和装备,楚州守军的战斗力和精气神立即可以提升一个档次!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再次出乎士兵们的想象。

    这些新装备,不是白给的!

    想领取全套的武器装备?

    那就先参加秦翰林亲自制订的综合考核科目吧……

    什么负重绕城三圈跑,什么武装泅渡,什么攀援城墙……

    全是王德和他麾下士兵们没有见识过的折腾人的手段,但只要咬牙适应了考核规则,多数士兵还是可以通过考核。

    秦颂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帮着王德将士兵进行分类,或者说是遴选淘汰。

    王德是一员非常骁勇的战将,他的能力适合作为战场尖刀,但却不适合担任主帅,因此秦颂打算为他量身打造一支人数不在多但整体战斗力高的部队。

    打个比方,王德有点类似于三国时代吕布麾下的高顺,而高顺统领着一支非常骁勇善战的部队,名曰“陷阵营”。

    王德统辖的这支部队,底子不错,许多老兵跟着他经历过多场生死搏杀,只要配备优良的装备,进行一些强化训练,就能取得不错的提升。

    至于无法通过考核而被裁汰的士兵,则可以转为辅兵,承担营造防御工事、运输辎重粮草之类的任务。

    王德对于秦颂提出的“淬火”计划非常感兴趣,他已经明白秦颂的用意,心甘情愿地配合秦颂在军中进行各种尝试和改变。

    王德的部队,原本实有人数四千三百多,空额情况不超过一成半,经过初步的遴选后,有三千人被编入新成立的“陷阵”营,剩余的一千人归入辅兵营,还有三百多人因为身体原因和家庭背景不明,被清除出队伍。

    这样一来,五千人的部队就有一千人的缺额。

    秦颂将募兵的任务派给王德,让他按照自己制定的募兵标准,从淮南东路的良家子弟当中招收两千人,编入“预备”营,作为陷阵营的后备补充。

    如果参照后世的军队建制规模,韩世忠率领的韩家军还达不到兵团的标准,但算得上是一支集团军,而王德率领的部队则相当于一个乙等师或者独立旅。

    秦颂按照三比二比一的标准重塑王德的这支部队,将主战兵力、预备兵力和辅助兵力进行更加合理的搭配,等于是给大宋师、旅这一层级的部队打个样,订个标准。

    大宋各地的部队编制实在过于混乱,既不利于统一的调度指挥,又不利于后勤保障供应,还容易形成实质性的地方军阀和各种山头,一旦遭遇金国的大规模正规军,就会重蹈富平大战时的那种覆辙。

    按照秦颂这几年的私下了解和分析,当时参与富平之战的西路宋军,不仅人数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而且整体战力是大宋各路军队之中最高的,与金国的正规军队不相上下。

    那场大战之所以失败,除了一开始的战略有问题,最大的不足便是各支部队相互之间没有配合。

    非但没有配合,甚至多次出现推诿扯皮和见死不救的恶性事件。

    两次和尚原大战,防守的宋军虽然占据了地利优势,但人数远远少于金军,能够取得胜利,最大的原因就是上下齐心,主帅吴玠的意志可以贯彻到最底层的士兵。

    秦颂在很早之前,便开始反思宋军的编制组成问题,这次因为孔彦舟的作死“乱入”,给了秦颂难得的机会,他不想太快返回临安,又不能直接出现在大宋和伪齐交战的第一线,于是便绕到楚州来,拿王德的这支偏师练练手。

    作为皇命钦差,头顶多了一个光圈,办起事情来会少许多的掣肘和麻烦,因为大家都会想当然的认为秦颂是在替皇帝赵构办事,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得到了赵构的授意和许可。

    不过,秦颂在这方面也是非常注意的,他到了楚州之后,便隔一、两天便给赵构写一封信,把他的想法和做法掰开揉碎,再略微加工修饰一番,然后派人乘坐舟船走运河送回临安。

    以秦颂与赵构半年相处下来的感受判断,赵构虽然有着帝王善疑的通病,但这个毛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严重,只要事先或者事后把道理给他说清楚,让他理解和接受,那么他就不会耿耿于怀。</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