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百六十九章 四处游说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六十九章 四处游说

    绍兴四年,六月。卡Kа酷Ku尐裞網

    正是酷暑难当的季节。

    洪泽湖靠近淮阴的一段湖面上,有几艘小渔船来回游动,船上有渔夫头戴草帽,不停撒网,然后再收网,从水下讨着生活。

    岸边的柳荫下站着几个人,有人伸手指着湖面,有人俯身下蹲察看水质,还有人双手掐腰若有所思。

    “凌管事,这一片湖面附近,拢共住了十六家,都是这几年从淮河北面迁过来的。他们主要靠打鱼为生,平素很少跟本地人来往,对外人比较警惕。”

    一个拦头打扮的乡中小吏,正在向楚州商会派到乡下的贷款专员介绍着附近的情况。

    贷款专员,是新成立的楚州商会内部专门负责向社会底层百姓提供小额扶持贷款的重要职事。

    负责洪泽湖这一片的贷款专员姓凌,跟秦颂的手下官员凌景夏同族,属于没有出五服的族人。

    秦颂作为楚州商会的第一大股东,并非一个人独占这么大的商机和干股,而是要以他的名誉作为保证,再向别的商户进行招资。

    否则,他根本管不过来,也没有那么多的启动资金。

    凌家也没有撑起楚州商会的本钱,但他们有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所以可以帮着秦颂再拉几个商家过来,这么凑一凑,居然也集齐了一百万贯的股本。

    在这笔合作之中,韩家军一文钱不出,主要向商会提供安全保障和垄断性经营的特权,然后得四成利。

    秦颂本人出资十万贯,是促成楚州商会成立的关键和纽带,他一人独占三成利。卡Kа酷Ku尐裞網

    凌家、柳家、李家各自出资三十万贯,每家占一成利,这三家不可以相互转卖股权,确保秦颂独立大股东的地位在将来不会发生改变。

    秦颂出资十万贯,分三成股权。

    凌、柳、李各家出资三十万贯,各分一成股权。

    是不是算错了?

    如果按照出资最多的三家的股权成本来计算,秦颂要拿三成股权,至少得拿出九十万贯才公平啊!

    没有算错。

    如果没有秦颂挑头,韩家军不会认可凌、柳、李几家,他们想要插手楚州的生意,根本没有可能。

    秦颂的信誉和地位,便是隐形的投资。

    说好听一点,这叫做强强联合。

    说难听一些,无非是官商勾结……

    不过,官商勾结发展到终极形式,还有一个非常高大上的称呼,那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所以说,无论官商,其实最终都是在为利益而服务,区别只是在于站在哪个利益阶层的立场上而已。

    大宋的国情如此,就连皇家都在跟商人合作,垄断了白酒、生铁和食盐的经营,朝堂上下的官员,岂有不效仿的?

    秦颂想要改变这个时代,光靠喊出一些热血激荡的口号不行,光靠各种发明创造同样不行,关键还得掌握足够支撑起他的理想和愿望的力量。

    湖面上的一艘打鱼船看见岸边有人挥手,正好今天运气不错,已经捕到了近百斤大小鱼虾,便划着船靠了岸。

    “俞老四,这位是楚州商行的凌管事,今天特意寻到你们落脚的这一片湖岸,要送你们一场富贵!”负责引路的赖拦头不等渔船靠稳,便急忙向船上一位看上去四十出头的中年汉子大声介绍。

    俞老四心中有些不喜,还以为是来买他家鱼虾的,原来却是莫名其妙找过来的牙人。

    大宋的牙人行当很发达,类似于后世的黄牛与中介的结合体。

    俗语说: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车是车夫,船是船夫,店是开店的,脚是赶脚的,牙是买卖的中间人。

    这五种职业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具有隐秘性,在经济不发达、法律监管鞭长不及的时代,他们都有背地里做些违法犯罪侵财害命的坏事并且逃避法律惩罚的机会,所以说“无罪也该杀”。

    俞老四虽然是个渔民,从事的营生跟船有关,但不属于专门搭载摆渡的船夫,而他每次驾着船前往洪泽镇或者楚州城向外贩卖湖鲜的时候,码头上总有一些欺行霸市的鱼牙子,他们故意压低湖鲜的价格,逼着附近的渔民将辛苦打来的鱼虾卖给他们,然后再以高价买个附近的酒楼或者来集市上零买的顾客。

    凌管事见俞老四皱着眉头,心中已经猜到他的想法,因为他来到楚州之后,已经将附近的情况摸了一遍,并且将看到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向王德和梁红玉汇进行了反映。

    针对欺行霸市的各种现象,整个楚州即将展开一场严厉的整顿,这是秦颂提出的要求。

    “老俞是吧?你船舱内这些湖鲜我全都要了,价格你开吧!”凌管事面带和善的笑容,根本没有跟俞老四讨价还价的意思。

    俞老四有些意外,“凌管事,你确定要把这上百斤的鱼虾全都买走?”

    凌管事笑着说:“哈哈,莫说是上百斤,就是上千斤,上万斤,只要你有,我都能买下来!”

    “俞老四,你可能不知道楚州商行的本钱有多雄厚,光是凌管事负责的小额借贷事务,手里面便捏着几十万贯的活钱呢,你这点小鱼小虾算得了什么?”赖拦头在旁边帮腔说道。

    “那好,这些鱼虾,有大有小,大部分都还是活的,我便作价三贯钱,全部买给你,如何?”俞老四本来只打算买两贯半,听说这个凌管事如此的有钱,便狠心暗暗加了半贯。

    “好!这个价格很公道,这些湖鲜要是在楚州的鱼市上买,怎么也得四贯半。老俞,你是要钱引,还是等价值的茶引或者盐引?”凌管事从怀里掏出了一叠不同面额和花色的钱引、茶引和盐引。

    俞老四这下彻底相信凌管事不是小打小闹的的牙人了,因为对方竟然能掏出紧俏的盐引,甚至是茶引!

    “我真的可以选择等价值的盐引?不打折扣?”俞老四试探着问道。

    “这是三贯盐引,凭票即兑,你在楚州商行的任何一家铺面都能换到分量足够的好盐。”凌管事说话间,便将三贯盐引塞到了俞老四的手中。

    满怀喜悦和感激,俞老四将盐引放进紧贴着胸口的位置,然后问道:“凌管事,需要我将这些鱼虾送到哪里?湖鲜就是吃个鲜字,不能离水。”

    “先不急,咱们就坐在这船头上,闲聊几句,看能不能把这个临时生意做成长久的买卖!”

    钱已经到手,既然凌管事不着急,俞老四现就更加不着急了,他也难得坐下来歇口气。

    凌管事是个很健谈的人,加之说话和气,没有什么架子,结果这一聊便是一个多时辰。

    作为新业务的开拓者,凌管事在谈话的时候很注意方式,并没有一上来就鼓动甚至是怂恿俞老四从他负责的小额借贷部门借钱扩大渔业和水产养殖,而是先唠家常,消除俞老四的戒备心理,然后再料一些对时局的看法,最后才自然而然的扯到做生意上来。

    “我们凌氏族的年轻人,最有出息的便是二房的季文公子,他当年在殿试的时候,被官家点了榜眼,距离状元就差了一个人!有道是风从虎,云从龙,像秦翰林这样的大英雄,可谓几百年才出一个的龙虎人物,季文公子如今便在他手下做事,将来肯定会随着秦翰林一起做出许多大事!”

    “谁说不是呢!我虽然是个打鱼的大老粗,这两年也听说了许多跟秦翰林有关的传说,尤其是最近他在滁州组织公审大会,当着所有滁州百姓的面,把狗贼孔彦舟给活剐了,真是大快人心啊!”

    “呵呵,老俞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其实前段时间秦翰林微服私访,特意来过咱们楚州,还对洪泽湖的湖鲜赞不绝口!”

    “啊,秦翰林来过楚州?咋没有听说过呢?”

    “秦翰林可是国士,官家的御用军师,楚州地处大宋与伪齐交战的第一线,如今淮南西路那边都打成一锅粥了,秦翰林的行踪自然需要保密,不然金兀术若是带着大队兵马杀将过来,岂不是要连累楚州百姓跟着遭殃!”

    “嗯,说的也是。等下次秦翰林再来楚州,我也送一船鱼虾过去,让他尝尝!”

    “其实啊,不用等到下次秦翰林来楚州,只要你愿意牵头,把这一片靠下湖打鱼为生的渔民都组织起来,然后参加到我们楚州商行中来,就等于是跟秦翰林有了交情!”

    “这是为啥?”俞老四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因为这个楚州商行是秦翰林与韩家军联手创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盘活楚州的经济民生,给所有处于最底层的穷苦人找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世上还有这种好事?”俞老四露出质疑的表情。

    “你可以怀疑我说的话,但你不能怀疑秦翰林和韩大帅与梁夫人的信誉!这个商行有他们联名作保,跟别的商家不同,要不你现在划船送货去洪泽,到了镇上,顺便打听了解一下,保证让你不后悔!”

    俞老四觉得这个提议不亏,今天已经赚到手了三贯盐引,比往常也算是小赚了一笔,正好趁着送货的机会,先去了解一下楚州商行小额放贷的业务,然后再做打算。

    于是,俞老四按照凌管事提供的地址,划船前往洪泽镇。

    凌管事和乡里来的拦头并未上船,他们还要赶往下一处,继续游说附近的百姓加入商行,一起跟着发财致富。</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