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风流青云路> 第六百七十九章 帮了你的大忙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六百七十九章 帮了你的大忙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 ,最快更新风青云lu!

    昌山县委给苏星晖分了一住,是常委里的一三室一厅,这个条件跟很多地方的常委相比,算是比较差了,许多地方的常委都是栋的别墅shi 的小洋,可是昌山县的经济欠发达,因此能有这样三室一厅的间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常委在昌山县委大里,昌山县委大座在昌山县城中心的一座山头上,由于是在山上,所以县委大的建筑都是比较紧凑型的,就算是常委,子的面积也不算太大,三室一厅的子面积还不一百个平方米。

    当然,苏星晖现在是一个人住,这么大的面积都嫌大了,等他和陆小雅正shi 举行了婚礼之后,他们夫妻两个人,也不会嫌小。

    其实,现在苏星晖跟陆小雅两人已经是合法夫妻了,就算陆小雅跟苏星晖住在一起,也没人能说什么,不过,在湖东省的风俗里,夫妻只有举行过婚礼,才是真正的夫妻,领了结婚证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夫妻,现在他们如果住在一起的话,会被人指指点点的。

    因此,陆小雅现在还是只能住在她的宿舍里,等待着庆节那天他们的婚礼过后,才能跟苏星晖住在一起。

    七月下旬,大雨在连续下了十来天之后,终于停了,雨过天晴,让人们的心都好了不少。

    马头镇经受住了大雨的考验,全镇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当然,危垮塌发生过一两起,不过里面的住户都已经早就被转移了,他们也是幸免于难。

    但是在其它乡镇,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全县各乡镇总共在这次大雨中发生屋垮塌事件二十多起,造成人员伤亡十余人,当然,真正运气不好si ang的只有一人,其他的都是不同程度的受伤。

    这些屋垮塌事件给昌山县的也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以往在昌山县很少有这样的连续大雨,昌山县由于在山区,气候化无常,但是下雨一般也都是短时阵雨,不会有连续这么多天的大雨。

    而昌山县的经济一直都是欠发达,老百姓比较穷,他们的屋成为危的也不少,这种种因素夹杂在一起,才造成了这一次的屋垮塌事件频发。

    不过这样的屋垮塌事件也不是昌山县所有的,峪林市的五县两区,几乎每个县区都发生了屋垮塌事件,昌山并不是最多的,最多的是它东边的邻达山县,其次是幕阳县,昌山县只能排在第三。

    当然,在这种事上排第三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是好歹有达山县和幕阳县吸火力,让昌山县的压力小了不少。

    这些天,昌山县的们都在忙着救灾的事,在这个时候,马头镇的几家企业向于若秋和于锐志的慈善基会捐了一笔钱,用于这一次的救灾,这笔钱的总额达到了七十多万,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于若秋和于锐志也把主要力投入到了帮助灾民灾后重建的工作当中去,这七十多万,用来帮助一些子状况特别差的老百姓来加固屋,还是相当可观的,可以做不少事了。

    昌山县政府也拿出了一笔资来帮助各乡镇进行灾后重建,今年昌山县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这才让县政府有更大的力量来进行这种益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马头镇、大石乡、上铺乡这几个乡里,还发生了小学室垮塌的事件,不过由于现在是暑假,学生都放假回家了,所以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但是,对于育方面的投入,也到了必须加大的时候了,要不然,不是任何时候都有这样的好运气的。

    马头镇还好说一些,于锐志等人,捐资修建了三座完全小学,这三座完全小学每一座都可以容纳数百名学生,基本上可以解决全镇的小学生上学的问题了,其它的乡镇,想在解决这个问题,还是任重道远的事。

    而这种事,也不可能全靠捐资建校,政府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峪林市五县二区里,上俊县发生屋垮塌事故当然是最少的,他们总共也就发生了三起屋垮塌事故,而且没有一起人员伤亡。

    但是,上俊县的干堤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这连续十多天的大雨发生在长江全域,让长江的水位几乎接近了前年的水平,不过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努力下,上俊县的长江干堤还是顶住了数次洪峰,化险为夷。

    上俊县并不是长江沿岸受到这次洪水冲击最大的县,因为上俊县每年在水利工程上的投入都不小,有好几个县由于之前欠的债太多,虽然从去年底开始,省里拨了专款对干堤进行了维修,可是干堤的状况还是不如上俊县,在这一次的洪水中险象环生。卡Kа酷Ku尐裞網

    不过最终的结果还不错,湖东省数百里的长江干堤,都是安然无恙的度过了这一次的洪峰,没有一决堤的。

    这主要是得益于苏星晖和翁英,是他们建议湖东省对长江干堤进行整修,而翁英更是直接执行者,他几个月的辛勤努力,终于赶在汛期到来之前,将所有的干堤都重新整修加固,要不然的话,今年湖东省很难顶住这一洪峰。

    而这一洪峰也是一个不祥的兆头,在很多地方都证实了翁英的理论,证明最近几年很有可能会发生一次百年难的特大洪水。

    大雨停了,阳光重新露出了笑容,这让大家的心都好了起来,不过在马头镇政府,又发生了一件让苏星晖有一些心复杂的事。

    那就是,杜芳芳辞职了,她向镇政府提交了一份辞职报告。

    这件事看似有些不可si议,不过也并不算稀奇,杜芳芳在镇政府只是一名临时工,而在政府机关,这样的临时工太多了,想要转正,可以说是难如登天,有的人甚至一辈子也转不了正。

    所以,在政府机关,每年都会有这样的临时工辞职,这并不算很不正常的事,不过苏星晖能感觉到,杜芳芳的辞职是为了自己。

    但是,苏星晖是不可能挽留杜芳芳的,因为她对自己的那一份不应该有的意,也因为杜芳芳的辞职报告上写了,她辞职的理由是因为她将会jin ru于锐志开的那家皮具厂工作。

    于锐志开的皮具厂就位于马阳村,就在杜芳芳的家附近,马上就要建成投产了,现在正在招工,高中毕业的杜芳芳算得上是这里的知识分子了,所以她很顺利的应聘上了皮具厂行政部的一名行政管理人员。

    皮具厂给她开的工资比她在马头镇政府的工资要高了好几倍,称得上是高薪了,这对她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了,苏星晖能有什么理由能够挽留她呢?

    于是,苏星晖批准了杜芳芳的辞职报告,杜芳芳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行李,苏星晖派了一辆车把她送回了马阳村,在她上车离开镇政府的时候,苏星晖在自己镇政府的宿舍窗户里默默的看着她离去,在心里说着,好姑娘,希望你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天下午,于锐志和于若秋来找了苏星晖,于锐志挤眉弄眼的说:“星晖,我这可是帮了你的大忙吧?我把你那个小人招进了我们厂的行政部,这一下,可是帮你去掉了一个麻烦。”

    没等苏星晖抗议,于若秋嗔道:“哥,你又在胡说了,什么小人?星晖不是那样的人。”

    于锐志哈哈一笑道:“我就是跟星晖开个玩笑嘛,星晖是什么样的人,我还不知道吗?对了,星晖,你回昌山也十来天了,这次我帮你这么大一个忙,你怎么也该请我吃顿饭吧?你跟小雅都结婚证了,还没请我吃饭呢。”

    苏星晖道:“行啊,那就今天去县城吃饭吧,我跟小雅一起请你们吃饭。”

    于锐志道:“那好,那今天咱们就去县城最好的馆子。”

    昌山县城现在倒是开了几家不错的餐馆,在用餐环境上比原来县城最好的人民饭店要得多,跟县委招待所也可以媲美了。

    苏星晖点头道:“好,那咱们现在就去吧,我给小雅个电话,让她在县委大等我们。”

    完电话,苏星晖就坐上了于锐志的车,开向了县城,在县委大接上了陆小雅,去了一家名叫在水一方的河鲜馆。

    这家河鲜馆是湖东本省口味的,是一位江城的老板到这里来开的,在昌山这样一座山城开一家河鲜馆看似有些不可si议,可是了解昌山的就知道,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由于昌山是方圆千里海拔最高的地区,因此从昌山发源的长江支就有好几条,在这里,还有好几座水库,这些河和水库的水质都非常好,在这里面生长的鱼虾等河鲜当然品质也非常好,虽然产量不如长江那么高,可是论质量,可能还要略胜一筹。

    看清的就到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