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我不是天王> 第一百九十三节:取景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百九十三节:取景

    身为中国影视基地的良渡市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全城都是影视基地而是像很多城镇一样它也是拥有商业街、居民区等区域的从这点来看它和全国其他的一些城镇并没有什么两样。真正让良渡区别于其他城镇的在于良渡市西边的良渡影视基地。

    早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为了配合当时的大导演汤金勇拍摄历史影片《七国志》这块荒地上动工兴建了第一座影视基地——华夏文化园景区——这就是良渡影视基地的起源。

    自那之后又有多位大导演在附近兴建影视基地羊城街景区、梦幻谷景区等多个经典景区相继落成而随着景别的愈加丰富这里对于影视人员的吸引力越多来这里拍摄、动工的人也越多反过来对于影视人员的吸引力也更加大就像是滚雪球效应一样。

    当然良渡市政府也没有闲着在这方面还是出了很大力气的:政策上他们在上世纪的时候拿出了“景区拍摄零费用的”优惠条件城市规划上他们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打造旅游城市的口号这一切的一切都将良渡往前更加推进了一把。

    国家层面上也很是认同良渡市的发展策略这从沈欢眼前的东西上就可见一斑了。

    “中国农民旅游城”

    这是沈欢前方的那座牌楼顶上挂着的大横匾上写着的字右下角还有落款。

    这玩意是上世纪的一位国家旅游局局长题的字有很强烈的年代风格——在现在这个年代大概是没有人会题什么“农民旅游城”这样的词了。

    沈欢现在正坐在一辆带篷的电瓶旅游车上车上加上司机共有五个人很快就驶过这个牌楼向里面驶去在一片片景区中穿梭经常性地看到有剧组在拍摄但是也没有靠近只是在这巨大的影视城中穿梭向着目的地行去。

    “……从资本控制上来说我认为在良渡拍摄是比较合适的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在电瓶游览车行驶的时候沈欢的身边还有一个声音不断传来。

    那是秦牧阳这个瞧着跟老农一样、和那块牌匾相得益彰的执行制片正坐在沈欢身边对他絮叨着:“要是再像上次一样另外找地方的话首先很难找到合适的民国景区这是一个方面其次如果我们自己兴建的话那花费实在是太大了……”

    秦牧阳是真怕沈欢又要像上次一样放着良渡不用另外找地方拍摄而且沈欢最近一段时间的行为也让他看着有点不妙好像是有点这样的势头:拍摄场地秦牧阳其实早就已经看好几个了前两天也向沈欢提案过去了让沈欢这个导演过去看一看定夺一下但是沈欢总是说他忙啊忙的就是不去反而让他先忙别的事。

    这在秦牧阳看来难免就觉得沈欢对于在良渡市拍摄没有兴趣了连看都懒得去看找托词推脱但是这部戏真的要在良渡拍才行呀。

    上部戏能在同安拍是因为那是现代剧不需要布景直接用就行了可这部是民国剧啊。另外找地方的话预算要直线上升他们总预算才两千万根本不够花的。

    “嗯嗯嗯”

    面对秦牧阳的话语沈欢只是不断地点头应是心思却没有放在这上面。

    他倒是没有想到秦牧阳会以为他对于在良渡市拍摄有抵触心理更没有想到自己这段时间的瞎忙给秦牧阳造成了这样的误解。

    实际上他和秦牧阳想得一样也认为这部剧是要在良渡拍的这点没什么好有疑议的所以他根本就懒得去想这些事情而是在想别的事想他这段时间瞎忙的那件事。

    对于他的提议还是颇感兴趣的动作也很快没两天他的《鬼吹灯》就在**阅读频道上线了更新速度略慢于他的微博而且**网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在他的书籍页面上新增了他的微博链接以此作为一个微博的流量入口将阅读频道的用户引流到微博上去。除了这些外**阅读还将他的《鬼吹灯》作为力推作品在阅读频道的多个优质推荐位置上长期挂推荐打出了“著名歌手沈欢跨界作品”的噱头。

    **网是一个老牌的门户网站用户群体很大**阅读频道也是国内知名的一个阅读网站只是用户群体和现有的微博群体之间的交集并不大。**网这么一做之后凭借着他们的推荐《鬼吹灯》这个作品的优秀素质已经开始有一些用户被引流向微博了势头很好沈欢的微博关注度比起之前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已经突破了200万。

    沈欢想要粉丝**网一直想做的则是通过自身的庞大用户基数增加微博产品的使用量所以若是能够保持住这个势头下去的话算是双赢了。

    这么想着想着几人已经坐着电瓶车来到了今天要视察的第一个景区民国街景区。

    名字虽然只是“街”但是民国街景区占地很大由好几条街组成经过的时候看到有一条街上正有剧组在进行拍摄他们又坐着电瓶车开了一会儿才来到了他们要看的地方。

    “民国街2区整体3条街现在我们身处的地方是2区1街。这条街上主要的景别是我们左手边的这家警察局拍摄民国剧这基本上是少不了的……”

    几人已经从电瓶车下来漫步在了这条街上。

    沈欢此刻也不再想自己的心思了随着影视城工作人员的介绍不停地左看右看时不时还走过去摸上两把感受一下墙壁和一些景致的质感时而又几人一起进入景屋内参观一番没一会儿后就把这条街给逛完了转去了下一条街。

    “选择在2区拍摄的话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点那就是它是被周围的民国街包在里面的景很厚取景的时候不怎么用担心背景穿帮的问题……”

    良渡影视城的那位工作人员看来业务很熟练一路说下来滔滔不绝半点不磕绊介绍得全面丰富也不知道谈成这个生意他是不是能在里面拿到一点提成——“景区使用零费用”是上世纪招商时的事了现在良渡可没有什么免费的景给你用。

    沈欢一路看下来整体而言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之前的那个警察局在他看来就非常满意稍微小改一下就能当成《潜伏》的主棚来用。不过虽然满意他的脸上却是平静无波一点也看不出满意来喜怒不形于色这让那个影视城的工作人员看了心中也摸不清这底细只好继续卖力介绍。

    大家又闲逛了一会儿后这条街也逛完了正要转去下一条街现场却是突然有手机铃声响了起来。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是沈欢抬了一下手“不好意思大家稍等一下。”说着已经拿出了自己的手机看了一眼上面的号码后走到一旁接了起来。

    “有事?”

    沈欢接通电话后抢先开口问了一声然后电话那头传来宋一的声音“你这两天怎么写这么慢啊?两天也不更新一章的。”

    沈欢和她之间其实也算不上相熟只是见过一面打过几个电话而已但是听她语气却像是老朋友之间一样直接上来就质问一点也不客套看来确实是不擅长社交了。

    沈欢也不着恼只是答道:“忙我新剧的事啊有个角色一直定不下来天天看资料看得我头都晕了哪里还有那么多工夫写呀。”

    他第一天确实效率很高上来就是三章接下来却是痿了一天一章两天后更萎两三天一章。

    正常人这时候一般都会客套地关心上两句宋一却是完全不客套直接问出了她想问的:“那你什么时候能多写点啊?”

    沈欢嘴角勾了一下语气却是不带半点笑意而是烦恼无比道:“等忙完这阵子吧等到这个角色定下来正式开拍了应该就能写得多一点了一天一章到时候应该没问题要是拍摄再顺利点一天两章估计都行。”

    其实《鬼吹灯》的写作速度很快毕竟大纲、情节甚至一些细节沈欢都标注了出来曾根生只要照着写就行了而一个专业写手在这种情况下的码字速度是相当恐怖的曾根生这样一天写个一万多字都算慢的了。再把审核、枪毙掉一部分稿子的因素都统计进去一天的成稿也是有一万字左右的可是沈欢并没有过多少稿就把多少稿子发出来很多都积在了他手里堆着没有放出来反而是一点点放慢了更新的速度。

    电话那头的宋一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关心起了沈欢来:“这什么角色这么难选?主角?”

    她好像猜出来了不过沈欢完全不慌。

    他这招本来就是阳谋大家明刀明枪地来干愿者上钩所以也没有掩饰直接道:“嗯女主角。”

    在他看来宋一对于拍戏并不排斥这从她过往的经历就能看出来了她之所以很多时候不接戏只是缺少一个契机而已。

    在以往这些契机是钱但若是换成她感兴趣的东西或许也未尝不可。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