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我不是天王> 第二百六十三节:偏偏惹尘埃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六十三节:偏偏惹尘埃

    “接下来我还想确认一件事。”

    沈欢没有去管永华会计师事务所那些人的工作直接面向罗明海又说道:“按照罗先生你的说法你们在为我工作的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究竟一共创作了多少篇这样的文学作品?我是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样成熟完整、优秀的文学作品。”

    罗明海看起来对此早有准备没怎么想就答道:“不到二十篇。”

    沈欢点了点头“数量似乎并不算多。”

    罗明海看起来有些气愤“文学创作又不是生产线作业!这些作品都是我们呕心沥血的产物是我们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要是换做你自己一篇也写不出来!”

    沈欢没有接话而是转头询问起了那些坐在一旁的文化圈大佬们。

    “吴先生你们对于这个创作速度怎么看?是快、是慢还是正常?”

    吴清晨看了看沈欢没有立刻接话。

    他们其实也不知道沈欢想要干什么只是因为层层关系和利益推动的结果他们今天才会坐在这里。当然他们也早就跟对方坦白过了他们坐在这里只会有什么说什么如果沈欢想要他们配合他、帮助他去歪曲一些事实的话恕他们无法做到。

    所以吴清晨又是跟左右的人商讨了几句这才回应了沈欢的话:“你们产生争议的那些作品我们也都是看过的。实事求是地说那些无疑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在古典文学上的造诣非常深换做是我的话也不一定能写得出来。”

    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观众们听到这里对于那些争议作品的直观印象更加深刻了:连这位白马书院的副院长、中国知名的文学大家都说自己不一定能写得出来那些作品看来确实是非常优秀了。

    吴清晨又接着说道:“别说在一年时间里了就是在十年时间里能够写出来这些作品都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绝大部分人更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因为文学创作更多的时候还是要看天赋、灵感和积累。所以如果说这些作品是在一年时间里创作出来的话那也是相当惊人了作者的才华毋庸置疑。”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才补充道:“如果说非要给它们定义一个快慢的话那这个创作速度无疑是相当快的。”

    他的这番说法确实是相当中立了只说“作者”绝口不说这“作者”究竟是沈欢还是罗明海他们这样的话不管这件充满了争议的事情到最后的结果是如何他都不粘锅相当睿智。

    得到了吴清晨的肯定回答后沈欢又重新看向罗明海说道:“这样的话那我们平均一下就拿一年365天来计量折算下来平均18天左右创作出一篇这样的文学作品罗先生你愿意确认我的这个推算结果吗?”

    罗明海想了想说道:“不能简单地这么算灵感爆发出来的时候可能一天冒出好几个想法来但如果灵感枯竭了也许一个多月两个月也没有半点进展。另外这跟作品的长度也有关系……”

    沈欢打断了他的话“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我的意思是放到一年这样的一个时间维度里平均18天创作出一篇这样优秀完整的文学作品来。”

    罗明海又想了想勉强点了下头“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

    沈欢很满意点了点头突然说道:“那如果说让你们2天或者3天拿出一篇这样完整成熟、并且如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持续一年的时间你们能够做到吗?”

    这下子不止是罗明海连连摇头了就连旁边坐着的那些文学大佬们也都是纷纷摇头以一种像是看白痴的眼神看着沈欢。

    “这根本不可能!”

    罗明海斩钉截铁。

    吴清晨这时也忍不住说道:“沈先生你对于文学创作可能还是有一些误解。就像罗先生所说文学创作这东西并不是工业生产更不是流水线作业。单单两三天的时间想要创作出这样的优秀作品来已经是非常惊人了更何况是连续整整一年的时间保持这样的高强度创作?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说到这里吴清晨看向沈欢的眼神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吴清晨也是人老成精了他不会盲目跟风、轻易地对一件事下判断所以在他自己心目中对于沈欢的代笔事件也是保持着一个中立态度的。毕竟很多事情就算是亲眼看到都不一定是真的更何况他还没有亲眼看到过只是听媒体上那么一说呢?

    这也是他今天愿意来的原因之一因为他本身对于这件事究竟是怎么样的也有些好奇今晚说不定能看出点蛛丝马迹来。

    而他感觉自己现在就看到那些蛛丝马迹了。

    沈欢的问话在他看来非常无知完全是不懂文学的发问。

    这个身处舆论风波中的歌手究竟知道不知道他贴在微博上的那些作品有多么的精彩优秀?那样的作品一生中能够写出来十篇已经是才华横溢差不多要耗尽毕生心血了此生也已经足矣怎么可能像生产工业产品一样源源不断地往外生产呢?

    那些作品真的会是这样一个不懂文学的家伙写出来的?

    从目前来看事件真相好像越来越像是如罗明海所说了。

    沈欢却是不管吴清晨心中怎么想的锲而不舍继续发问:“那如果是人多的情况下呢?比如说就像罗先生他们一样这么多人一起进行创作?因为在影视圈中进行剧本创作的时候就经常是好几个编剧一起写整体效果往往会比一个编剧写要好。”

    吴清晨又是摇了摇头“就如沈先生你所说那是剧本创作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诗、词以及散文两者从本质上来说是不一样的。剧本创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像是搭建房屋、构建框架自然可以齐心协力而且它最终的呈现是通过影视剧表现出来人们并无法直观地看到这些内里的骨架是怎样一副模样但是我们正在讨论的这些文体更多的是一种情绪、思想的抒发其作品本身就是统一的最终也不需要通过外包装来呈现在受众面前是直面受众的两者是不同的。”

    “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人数上的叠加并无法有助于作品质量的提升更多的还是看个人的经验、技巧和灵感。否则的话若是人数的单纯叠加就可以提升作品质量那为什么世界上的经典文学作品是如此的少呢?”

    吴清晨所说的也是他为什么在这件事上保持中立态度的原因之一因为他觉得“文学工作室”这样的形式或许能够生产出一些平均水平的商业作品但是像《逍遥游》这样优秀精彩、令他都忍不住拍案叫绝的作品绝对不是单靠人数的优势就可以叠加出来的。

    到这种层面上靠的完全就是天赋和才华了。

    所以他对罗明海他们也是存疑的只不过从目前他所看到的情况来看比起这个看起来好像不太懂文学创作规律的沈欢来好像还是罗明海他们更加靠谱点因为他还记得罗明海之前所说的那句话呢。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他非常喜欢这句话。

    和沈欢相比好像还是罗明海他们更有文学才华一些。

    ……

    说实话这个直播看到现在不管是现场的人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猜不出来沈欢沈欢想要干什么不过这并没有让他们感到无聊转开台去反而是更加专注地看着这场新闻发布会的直播。

    沈欢成功地把他们的胃口都吊了起来让人们想要看到他究竟想要干什么。

    在没有看到之前他们大概是不会离开的。

    而在被吊起胃口来的同时沈欢的几个确认也在他们心中对这件事慢慢产生了一个清晰的印象不再只是很多人之前那样单纯而又模糊地只有一个“沈欢找人代笔”的印象了。

    整个代笔事件的脉络在观众们心中清晰起来。

    而在会场内沈欢轻拍了两下手对吴清晨笑道:“多谢吴大师赐教。我和吴大师的想法很相似我也觉得文学创作这种事更多的还是要靠灵感的迸发和岁月的积累、人生的感悟正巧我感觉我现在灵感迸发了。”

    好家伙这家伙的灵感说来就来。

    而不管是现场的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听到这里都是精神一振。

    正戏好像来了!

    沈欢在说完那句“灵感迸发了”之后直接长身而起一声喝道:“笔墨伺候!”

    旁边的工作人员早有准备立刻捧着东西上来很快就在沈欢面前摆好了笔墨纸砚沈欢则是提笔一蘸直接就这么站着写了起来一边写口中还一边吟着。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写完之后直接随手一搁笔双目有神地看向对面。

    到底是优秀演员兼导演这个经过他精心设计的动作在他做出来之后潇洒无比配上他这一身行头更是风流不羁俨然就是古画中的狂放君子走了出来。

    而这时候镜头也对准了他的桌子上拍摄了他刚才些下来的那首诗。

    可以看到沈欢一手毛笔字还是不错的就和他表现出来的潇洒风范一样看着洒脱灵动很有美感瞧着还挺唬人的。

    这依然是得益于沈欢的剧组龙套生活本着技多不压身的原则他也是专门练习过毛笔字的为此还曾经在不少古装戏组里客串过道具帮忙写门联对联什么的。只是他的这一手毛笔字能唬得住普通人却是唬不住在场的这些文学大佬们。

    他们中可不乏毛笔字高手甚至是大家在他们眼里沈欢的这一手毛笔字并无法算得上惊人也就是练过的水平不过这上面的诗句倒是非常精彩。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吴清晨默念着沈欢刚才所吟的诗句眼神逐渐明亮晃了晃脑袋。

    妙妙啊!

    精彩实在是精彩!

    “这一首诗算是我有感而生不会也是你们创作的吧?”

    沈欢看着对面的罗明海正声问道掷地有声“在你们刚才送过来的资料上我可没有看到这一首诗。当然我也为你们想过借口由头你们或许可以说这首作品是你们的废稿所以并没有列上去不过我需要先提醒你吴大家、黄先生他们可都是在场的他们不是瞎子我相信不会看不出这首作品的优秀来你们若是想用这个借口的话怕是行不通。”

    现场的窃窃私语声越来越响一阵一阵的很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罗明海他们一群人身上还有些则是看着沈欢看着那些文学大佬们眼中疑惑丛生。

    电视机前和网络直播间的观众们到这里也是一下子提起了精神来。

    戏肉终于来了!

    吴清晨这时还在细品这首精彩的诗句黄良则是适时说道:“此篇与其说是诗我认为说是佛偈更为恰当。当然此篇的优秀是毋庸置疑的完没有可能会被视为废稿。”

    说到这里黄良还笑了一下“若这都是废稿那天底下我想还真没有多少好作品了。”

    而在万众瞩目之下罗明海被沈欢的这一下像是突然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一样有点懵。

    不止是他看起来有点懵他那一排的工作室成员看起来都有些懵。

    但是他也总算是没有说不出来话急中生智之下张口说道:“这篇确实不是我们创作的但是你又怎么能证明这是你自己创作的呢?除了我们之外你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工作室?这一点我们都不清楚。说不定这就是你找人提前做好然后记下到这时才拿出来呢?”

    是呀!

    不管是现场还是观看直播的吃瓜群众们都是深感赞同觉得罗明海说到了他们心里去。

    说不定还有别的人在为沈欢工作、搞文学创作呢?而罗明海他们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