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重回80当大佬> 正文卷 第760章 资金规模也是一种门槛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正文卷 第760章 资金规模也是一种门槛

    和夏普公司的后续谈判还有很多漫长的细节要处理。

    但顾骜不用亲自跟着锱铢必较谈判他只是负责大战略的。

    只要他抓住了“夏普公司胸无大志核心利益只是电视机市场做液晶也好电浆也好都是为了电视机的整机服务的”这个弱点就可以从夏普交换到价值洼地。

    后来大约几个月之后也可能是一年半载随着合作的深入顾骜还听说了一些趣事——韩国人的三星也在差不多这个时间点反应过来了理解了这个行业产业内分工弯道超车的战略然后到曰本来找机会。

    只不过夏普已经选择了天鲲和王安作为合作方受限于协议条款没法再跟三星深度合作。

    不过三星也不会坐以待毙只是比顾骜晚了半年多还是谈下来了产业转移——只不过在本时空三星的最终合作伙伴换成了日系液晶的第二号巨头nec。

    nec并没有夏普那么专注于抱着电视机业务不放相对来说态度更开放一些。

    开放就意味着初始合作意向更强但也更计较利益要价比较高。

    在液晶问题上这两个公司互相比较夏普就相当于一个有原则有节操的杀手有些人杀有些人不杀但杀的时候接单的价钱比较低。而nec则相当于搞笑段子上那些宣称“某某某可是我的至爱亲朋、手足兄弟杀他得加钱”的货色收费贵但什么都卖对谁都卖。

    三星方面李间熙也不知道比历史同期多花了多少钱才算把这事儿办成不过最终还算是挤上了车有资格三年之后与顾骜一战。

    至于输赢那就三年后再见吧跟苹果一样。

    顾骜跟苹果、三星的战斗注定都是90年代的戏码了这些都是后话。

    眼下顾骜还不知道三星未来会上车成为他在这一产业的对手。

    跟夏普的初步意向谈判结束后他只想回国过个年顺便跟合作伙伴们透个气。

    家人亲戚如同往年惯例被接来温暖的香江过冬。

    过年的那些繁文缛节没什么好多说的。

    顾骜都巨富了那么多年了该用钱装的逼早就装过了亲戚朋友该惊讶的也都惊讶过了。现在对于顾骜的有钱大家都已经麻木了。

    哪怕年夜饭的时候顾骜不小心喝多了想起来一句“今年又多了几十亿”大家也不会有反应就跟听到“今天上班路上司机不小心碾死一条狗”差不多波澜不惊。

    顾骜在香江过年的这些日子真正办正事儿的时间主要是在做韩婷的思想工作劝她转型。

    无论是电池还是液晶屏乃至未来的led屏、oled屏这些东西都太偏材料科学了也都是重资产制造业顾骜的事业基因让他更喜欢轻资产的操作模式所以重资产的当然要甩给合作伙伴了。

    顾骜只关心自己再某一项黑科技出现时在应用领域保持一定领先时间段的独佔性只关心他的供应链安全但没想独佔这一切。

    所以重资产的制造要么靠韩婷要么靠张仲谋都要甩锅甩出去。

    韩婷今年已经40岁了事业上也没年轻时那么要强相对淡泊了些。

    她自己没有子女就从娘家带来侄儿侄女帮忙她的兄长比她大了十几岁所以侄儿也已经刚刚而立之年;侄女儿也大学毕业好几年了至少不比顾骜年轻都能在事业上帮她盯着点儿。{顾骜26岁}

    顾骜刚开始劝说她准备投入新产业和转型的时候韩婷还是非常留恋的觉得不可思议。

    当时顾骜把韩婷请来家里喝茶:“韩老师这几年汉乐电子订单也够吃满了吧基本上没有需求不足、淡季要转产电视机才能摊销固定成本的情况了吧。”

    韩婷:“没有前年开始我就逐步单独拉一条生产线专产汉乐彩电了。那个目前只能算副业反正国内钱好赚86年那波通胀涨价市面上什么电视机都抢光了后面好一点物资没那么紧张但还是有得赚。”

    顾骜:“那就好听我一句未来电视机行业过剩是难免的国内的物资短缺状态没几年可以撑了最多三四年国家就要喊转粗放型经济发展向集约型经济发展转型了结构性产能过剩肯定会激化的。

    电视机这个东西技术含量太低死抱着不放的都得死。与其现在还让其他想做电视机的新单位、盲目上马扩产产线还不如把汉乐电子的旧产线卖给那些想扩产的厂子那也算是少花外汇积点阴德了。”

    国内电视机厂遍地开花粗放上马最激烈的是在1985和86两年几乎是到了每个省都有新厂子投入生产都觉得国内高端电子消费品太匮乏造多少都卖得出去。

    当然了因为那时候全国的电视机保有量还不满两千万台毕竟还有几亿台的市场可以圈。

    所以哪怕经过这一波发展后86年时一年的全国电视机年产量就达到了好几千万还是大多数卖出去了。

    这还得感谢中国太大市场太大。

    两三亿台的刚需市场总要六七年才消化得完。到了92/93左右国内几乎绝大多数城市家庭和相当一部分非贫困地区的农村家庭都有电视机了红海价格战的惨烈才渐渐显现。

    后来一直杀到90年代末才算是淘汰掉了80%的殭尸电视机厂从几乎每省都有变得只剩下川鲁粤等五六个省的大牌。

    现在汉乐电子要是卖掉产线的话那也相当于让其他还盲目想进场的某家地方拍脑门型企业少花点外汇再去外国进口产线所以算是变相节约了资源。

    能让全中国的电视机产能扩张少扩那么每年几百万台也是好事儿。

    只可惜韩婷很是捨不得:“你说的道理我懂目前我算过一年全国三四千万台产能都不止了去年前年新建的厂要是将来都全速生产破五千万年产量是很轻鬆的。但是按照中国的经济增长、人民收入增长还没买电视机却买得起的家庭起码还能让这个市场撑好几年。

    如果我手头的是其他新厂子果断停止扩张也就罢了。可汉乐电子是从1981年开始就开启了牌子的当时国内竞争多少?市场多空白?品牌影响力也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就算将来红海惨烈竞争汉乐电子那么老的招牌那么好的口碑浪费了不可惜吗?要优化也该从那些没牌子的小厂开始优化国家宏观调控阻止它们再进场啊。”

    韩婷说的也是道理尤其是国内92年之前还没提市场经济是主流所以韩婷这样的老式思维即使接触了足够多的外部世界依然觉得国内的问题可以靠调控来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浪费。

    顾骜也知道这一点美好理想本身并没有错。

    他歎了口气换了个角度劝说:“那你可以把产线转让和品牌使用权分开嘛比如产线转给现在要扩产的地方新厂而在电视机领域使用汉乐品牌的权益授权给本地有实力的同行比如我觉得创维就不错。

    电视机的门槛太低了而未来液晶和其他半导体显示技术的门槛要高得多没有几十亿起步的资金是玩不转的每个省也不可能都投得起。你可以走到比电视机产业更上游的位置不管谁卖机器赚辛苦钱都要从你这里进屏幕而屏幕的单块附加值比整台电视机还高这样不好么?”

    韩婷听了这个数字大吃一惊:“几十亿的资金准入门槛?你说的是人民币么?就算是人民币那也太高了。汉乐电子也投不起吧总不能把这些年赚的资金统统砸进去其他不做了吧。”

    如果按照三十年后boe{京东方}的产业规模来算那个年代为了液晶和led显示技术所砸下去的产线投资加起来全国都有三千亿人民币了boe一共开了十几条产线每条厂子至少是200多亿人民币投资。

    即使退缩到90年代初部分物价低好多倍单厂产能规模要求也没后世那么高但几十亿人民币还是要的。

    正是因为需要的规模效应和准入资金门槛高才让这个行业没有像电视机那样做烂。

    有时候不仅技术、品牌是门槛启动资金规模也可以是行业门槛。

    就像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一股要二三十万美元那你至少要有二三十万美元你才有买一股跟着巴菲特混的实力。连三十万美元都凑不到的小散就先滚吧。

    普通小电视机厂当时几千万投资就启动了所以各个省市都眼红都想盲目上马试试。要是起步就要几十亿他们就连试都试不起了。

    顾骜:“我怎么可能害你?要不是我自己没精力做重资产我也不会找你了。机会难得当断则断就算你把电视机相关产业、品牌授权都卖了再加上你这些年来的结余利润还是远远不够的。你肯做的话我还要给你想办法rong zi呢当然可以是入股。”

    韩婷思考再三全盘接受了顾骜的布局。

    “你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吧。”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