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两家少林寺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两家少林寺

    此时大堂上的百姓都惊呆了——狗日的,这家伙贪了这许多银子是要弄回去填坟的?

    但是崇祯皇帝自己心里清楚,加一起连二十万两都不到的银子虽然够一个五口之家赚上几辈子,但是对于一个官员来说,这真心不算什么。卡Kа酷Ku尐裞網

    尤其是对于一个打算贪污腐败的官员来说,不贪上个几百万两银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贪官。

    只能说这个刘之愚太倒霉,刚好碰上自己要装逼了——自己举起了四十米的大刀,这家伙没能跑出三十九米的安全距离。

    而且实事证明,刘之愚还真就不怕死,起码到现在为止,人家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求饶的意思。

    崇祯皇帝干脆开口道:“既然刘大人不怕死,那便上路罢?”

    刘之愚却反驳道:“罪臣自然罪该万死,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自古来人犯皆是秋决,未闻于春季开刀问斩之说,陛下带头违反大明律,置太祖高皇帝于何地?”

    崇祯皇帝有些傻眼,合着你个龟儿子不是不怕死,是在这儿等着朕呢?

    秋决?秋决关你丫屁事儿?

    蛋疼的崇祯皇帝干脆道:“太祖高皇帝,自然是要放在心里尊敬的,又怎么能像你刘大人一般左一个太祖高皇帝右一个太祖高皇帝?这才是对太祖高帝真正的不尊重。

    还有,正义可能会迟到,却从不会缺席——让你刘大人之活一天,都是对于大明百姓的犯罪,朕等不到。”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冷笑道:“朕砍了贪腐害民之辈也不是一个两个了,什么时候等到过秋决了?

    其他的罪行等秋决没问题,哪怕是谋逆的等秋决也没问题,唯有你刘大人这般贪腐害民之辈,还有建奴那些个混账,别说秋决,等到第二天都是一种罪过。”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就直接吩咐道:“既然刘大人没有什么意见,来人啊,拉出去,剥皮实草,悬于这松潘府大堂之上,为后来者戒!”

    刘之愚很想说自己有意见,可是嘴巴已经被快了一步的锦衣卫给堵上了——既然陛下说你没意见,那你就不能再开口说一个字出来了。

    只是刘之愚还没有被拖出大堂外,崇祯皇帝就补了一句:“刘大人不要着急,你全家老小都会流放乌思藏宣慰司,估计很快就会下去陪你了。”

    刚才已经在挣扎的刘之愚这下子挣扎的更厉害了——狗皇帝!老子还有话要说!老子不服!

    可是刘之愚再怎么挣扎,嘴巴里也只能发出一阵呜呜声。

    这下子失算了,松潘卫天高皇帝远的,原本以为这狗皇帝还得要点儿脸面,怎么着也能混个秋决,拖上几个月再死,不曾想死的竟然是这般的痛快。

    早知道这样儿,昨儿个就不掏出那张一百两的银票了!

    刘之愚现在很肉疼,只是过了一会儿,就是真正的疼了,直接疼死了。

    锦衣卫的家伙们剥皮草场的官员不是一个两个,手艺进步很大,起码在崇祯皇帝看来,半个时辰就能把一个大活人给剥皮,然后塞上稻草弄上稻草人,这手艺厉害了。

    崇祯皇帝没有宣布散场,堂下的百姓们也乐得看热闹——大剥活人啊,这场面有谁见过?

    直到刘之愚的稻草人挂在了大堂之上,崇祯皇帝暗中咽了口吐沫,压下去了不断翻腾着想要呕吐的恶心感之后才开口道:“朕早就说过,民为国之本,天下百姓皆是朕的子民,把百姓逼上绝路的就该死!

    今日,朕要借尔等之口告诉天下间百姓,若是官员不法,尽管去寻御史告诉,若是御史不管,去寻锦衣卫,他们必然会报给朕知。

    只要所告属实,朕必然会给天下百姓一个交待!”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叹了一口气,接着道“朕,还有几句话要对尔等说一些,也希望尔等将这几句话传给天下百姓知之。

    《左传?昭公四年》言: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在朕看来,如今大明便是多灾多难之时,先有陕西大旱,又有松潘地龙翻身,至于以后会有什么样儿的事情发生,谁又能预料的到?

    朕今天要告诉尔等的,就只有四个字,多难兴邦!

    我等炎黄贵胄,生而高贵,任何的灾难,都不能打断我等的脊梁!

    五胡不能,蒙元不能,建奴更不能!

    干旱不能,水涝不能,地龙更不能!

    记着朕的话,朕为天子,天下百姓就是朕的子民,跟着朕一起,就能战胜一切的艰难困苦!

    现在的灾难多,对外用兵不断,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

    记着,昨天很残酷,今天也很残酷,明天就会很美好!跟着朕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退堂!”

    装完逼的崇祯皇帝急急忙忙的就跑了,实在是看着大堂上的稻草人太恶心了。

    但是这些百姓们可就兴奋了。

    自古来谁听说过这样儿的皇帝了?回头就得弄个长生牌位给他老人家供上去。

    你说啥?年轻?再年轻的皇帝也是万岁爷,称一声老人家怎么了?

    春宫扇?你懂个屁,那叫风雅,这么年轻帅气的皇帝后宫必然是佳丽三千,喜欢弄把春宫扇怎么了?

    没祸害谁家的大姑娘小媳妇,你管人家春宫扇干什么?是不是闲的?

    百姓们都很乐呵,卖春宫扇的就更乐呵了——发达了,发达了!连当今天子都喜欢摇着春宫扇满大街的晃,你们这些个年轻公子们还不快来效仿?

    事实也是如此,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春宫扇莫名其妙的就在这阳春三月不到的时候火了——说一句冻死狗都不为过的天气里火了。

    晃晃悠悠的离了松潘卫的崇祯皇帝脸色就没好看过——他娘的,老子玩把春宫扇怎么了,那张狗少还玩过呢。

    现在满大街但凡是人模狗样儿的那些个家伙们,个个一把春宫扇在手,真是彼其娘之!

    怎么就冻不死丫的!

    碎碎念的崇祯皇帝结果了一番自己的松潘卫之行,总体来说是很成功滴。

    首先是完美的装了一波逼,砍了一个贪官竖立起了自己爱民如子的形象。

    其次就是还装了一波逼,当着松潘百姓的面儿说出了“多难兴邦”这句至理名言。

    在松潘卫装了两波逼的崇祯皇帝原本下一站选择的地方是自己心心念念想要去却没去成的地方。

    水西。

    奢崇明和安邦彦的老窝,被符卫明那家伙杀的人头滚滚的水西。

    可是最后崇祯皇帝还是没有去成。

    太他娘的远了,而且四川多山地,这路跟中原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从松潘卫跑到水西,估计又得一个月甚至于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相当于自己从京城跑到松潘的时间。

    崇祯皇帝最后还是放弃了跑到水西再装一波逼的美好愿望,转身拍拍屁股又往河南府去了。

    这次去河南府,可得去嵩山少林寺好好瞧瞧。

    倚天剑屠龙刀什么的就不指望了,张无忌再怎么傻也不可能把这玩意交给那些个秃驴。

    但是少林寺自己就有一大堆的武功秘籍不是?

    尤其是什么水上漂,草上飞,八步赶蝉,一苇渡江之类的,这些可都是好东西。

    这些功法弄去给锦衣卫和东西厂,用来传递情报岂不是速度还要再提升一大截?

    更何况还有传说中的金钟罩铁布衫铁裆功什么的,这些就更是好东西了。

    打定了主意的崇祯皇帝干脆就直奔着嵩山而去了。

    嵩山,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七十二峰,地处登封市西北面,西邻洛阳,东临郑州,北望虎牢关,属伏牛山系。

    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泰山右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

    而崇祯皇帝此时的目标少室山,有三十六峰,颇为壮观。

    少室山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据《河南府志》载,金宣宗完颜列与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战时,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顶屯兵,故称“御寨山”。

    少室山连天峰为嵩山之西峰,为嵩山最高峰,主要建筑为少林寺。据说,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

    当然,要说崇祯皇帝的主要目标是少室山,其实也不太正确,因为崇祯皇帝最主要的目标是少林寺。

    而崇祯皇帝晃晃悠悠的到了少林寺之后,发现这少林寺还挺乐呵——有另外一家少林寺过来砸场子来了。

    原本崇祯皇帝上山就是微服而上,到了山门处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center>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