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大宋超级学霸> 第十七章 去镇里考试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十七章 去镇里考试

    转眼到了十月下旬,这一天是木堵镇延英学堂招生的日子,通俗地说,就是小升初。

    宋朝学风极盛,教育发达,尤其是江南地区,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一个小学塾,由一个冬烘先生带着一群幼童读书。

    读了三年后,若孩子资质还行,还能读下去,家里条件也允许,就会去乡里读正规学堂。

    不过乡办学堂也只是一种普及性质,考上县学的可能性极低,绝大部分孩子出来后就回家务农了。

    比如范宁的老爹范铁舟,就是乡里的学堂毕业,考不上县学,只好回家当渔夫了。

    在范宁的记忆中,父亲常常为此唉声叹息,母亲说,这是父亲心中一直难以愈合的伤疤。

    如果家境好一点,一心想让孩子出人头地,一般会选有名的私人学堂。

    只是这种私人名校名额比较少,需要考试录取,所以每年名校招生时,都会有十里八乡的学子前来报考,竞争极为激烈。

    以前的范呆呆连上乡办学堂的机会都没有,但这几个月范宁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读书天赋,使父母又重新对他寄托了希望。

    虽然家境贫寒,但他父亲拍板,就算卖地卖房也要供儿子去私人学堂读书。

    今天蒋湾村可不止范宁一人去考试,一共要去八个孩子,都是父亲带着,村正特地安排了三条船送他们去镇上。

    来到小码头时,众人都已经到了,一名孩童回头看见了范宁,有些奇怪问道:“阿呆,你怎么也来了?”

    范宁扬了扬手中书袋,“当然是去镇上考试!”

    这句话令众人一片哗然,十六双目光齐刷刷地望向范宁父子,各种眼神都有,惊讶、嘲讽、讥笑,但更多的是鄙视。

    “铁舟哥,你家阿呆真不是读书的料,干嘛非要赌这口气!”

    这是关系稍好一点的,知道一定是范铁舟的牛脾气犯了。

    “没什么,就去试一试,不行就算了。”范铁舟也笑着解释道。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不管阿猫阿狗也要去考延英学堂,他们以为延英学堂是什么?”

    范宁今天可不想继续装傻,他淡淡一笑,“是啊!不管阿猫阿狗都要去考延英学堂。”

    “你.....你是怎么说话的!”

    “赵叔,我只是重复你的话而已。”

    “荒唐!荒唐!”

    旁边蒋员外简直痛心疾首,连连摇头,“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出来,还居然敢去考试,最后出丑是丢我们蒋湾村的脸!”

    范宁最瞧不起这个蒋员外,吝啬小气,说话刻薄,还自以为是。

    他立刻针锋相对道:“既然如此,蒋员外就不要带令郎去了,以免让蒋湾村蒙羞!”

    蒋员外气得七窍生烟,旁边一名家长拉他一把,“和他这个小屁孩有什么好说的,大家都有数,他若能考上学堂,那我家丰儿就能考上状元了!”

    范宁还要回击,旁边父亲却拉了他一下,让他不要再说了。卡Kа酷Ku尐裞網

    此时范铁舟的脸越来越黑,最后变成了紫茄子,他紧咬嘴唇一言不发,一股怒火憋在心中。

    若不是今天怕影响儿子考试,他早就一顿老拳砸过去了。

    范宁冷笑一声,与其嘴皮锋利,还不如用事实打脸。

    这时,浆声传来,三艘小船终于来了,众人上了船,没人愿意和范家父子同坐一船,生怕沾染了晦气,导致考试失败。

    小船在河水中缓缓而行,前面两艘船的同村人在议论着今天的考试,声音随着轻纱一般的晨雾飘来。

    “蒋员外,听说今年还是只招三十个学生,你说我们有没有机会啊?”

    “难啊!去年千余人争夺三十个名额,竞争那个激烈,咱们村一个都没考上,今年谁知道呢?看运气吧!”

    在众人的低低议论声中,桨片划过水波,小船在浓浓的白雾中穿行,向十里外的木堵镇驶去。

    ..........

    木堵镇是座大镇,位于吴县西南二十里外的灵岩山脚下,有人口近千户,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文化气息十分浓厚。

    不仅如此,镇子里还藏龙卧虎,生活着不少达官贵人。

    木堵镇上学校众多,有社学、私塾、有官学,还有名儒创办的私人学堂,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延英学堂。

    创办人是一名退休的官员,以他名字命名,迄今已有三十年。卡Kа酷Ku尐裞網

    每年出来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能考进县学,还出了四名进士,是平江府著名的三大私人学堂之一。

    今天是延英学堂秋冬季招生的日子,来自吴县十里八乡的上千名学子以及他们家人挤满了木堵镇。

    他们大多数都是半夜出发,清晨抵达镇子,另外还有不少来自昆山、吴江两县的学子,他们会在镇上客栈里住上一晚,以免耽误考试。

    范宁他们的小船抵达码头时,已经算是比较晚了,码头上人声嘈杂,人来人往。

    河岸边,几百艘小船密密麻麻挤在一起,使他们无法直接上岸,只得借过别的小船上岸。

    小船缓缓停下,众人纷纷起身向岸上走去。

    这时,旁边一艘画舫缓缓驶来,船头负手站着一名六七岁的童子,唇红齿白,长得异常俊秀,穿一件月白色湖绸制作的直裰,腰系革带,头戴士子巾,脚蹬一双小蛮皮靴,腰间配一把做工精巧的短剑。

    范宁忽然觉得他有点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在童子旁边站着一个年纪差不多大的小丫鬟,正叽叽喳喳说着什么,显得十分兴奋。

    这时,从船舱里走出一名身穿黑色武士服的佩剑女子,二十岁出头,俏脸含煞,杏眼冷漠,浑身上下充满了杀机。

    可当她完全走出船舱,立刻就显得与众不同了,只见她身高足有一米八几,站在船头极为高大醒目。

    范宁顿时愣住了,这不就是在京城遇到的那个大宝剑女侠吗?

    范宁猛地想到了什么,又连忙向那童子望去,这下范宁认出来了,果然是那个小萝莉,只是她穿上男装后,模样变化颇大,而且腰间也不是原来那柄剑了,难怪自己刚才没认出她。

    范宁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世界真是小啊!居然在木堵镇又遇到了。

    画舫慢慢停在一座专用码头上,码头上早等着一名老管家和几名家丁,恭恭敬敬地将船上的小萝莉迎上岸。

    “我祖父来了吗?”小萝莉有点不高兴地问道。

    “太老爷早就到了,一直在等小衙内呢!”

    这时,小萝莉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落在范宁身上,她眼睛一亮,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范宁笑着向她挥挥手,不料小萝莉却轻轻哼了一声,不屑地一扬头,在众人的簇拥下上了岸。

    她坐上了一辆十分华丽的马车,几名骑驴随从护卫着马车向远处驶去。

    范宁手僵在半空,着实有点丢面子,这个死小娘本性不改,这么快就装作不认识了?

    “走吧!这种富贵人家和咱们没有关系。”

    范铁舟看在眼里,见儿子受窘,便同情地拉了一下他,范宁悻悻然上了岸,父子二人便向学堂方向走去。

    范铁舟几天前就给儿子报了名,范宁只需去考试就行了,范铁舟取出一块竹牌递给儿子,嘱咐他道:“要细心一点,字慢慢写,爹爹就在外面等你,考完后我们去吃饭。”

    范宁点点头,“孩儿去了!”

    他背着书袋向学堂正门处走去,考生太多,光延英学堂可容不下,延英学堂又借了其他几处学堂同时作为考场。

    范宁的考号是甲七十四号,也就在延英学堂里面考试。

    不过这种入学考试和科举考试不能比,管得也不是那么严格,想作弊也可以,但代价太大,如果考上后被人揭发,不仅会被学堂开除,而且名声会遭到损害,在极看重名声的宋朝,这可是一辈子都抬不起头的大事。

    都是乡里乡亲,大家都知根知底,几乎没有人会作弊。

    范宁向门口一位老先生交验了竹牌,老先生笑眯眯向左面第一间屋指了指,“先面试!”

    “谢谢老先生!”

    范宁先向老先生鞠躬行一礼,便向大门内走去。

    老先生捋须望着范宁背影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走进院子,只见十几名考生已经排成两队,众人在窃窃私语,议论着什么。

    “阿呆,这里不是你来的地方,快出去!”

    一个凶狠的声音从队伍中传来,范宁这才发现队伍中有两个他认识的人。

    一个就是蒋员外的儿子蒋阿贵,长得又高又胖,腮上的肥肉拖坠在脸上,一双绿豆大的小眼睛闪烁着凶光。

    另一人叫做赵小乙,身材相反,长得又小又瘦,像个猴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center>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