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抠神> 第三百五十四章 谭午廉的计划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五十四章 谭午廉的计划

    管路一听这话就急了。

    “程大少爷你看清楚他的计划书了没有?这玩意儿怎么做?”

    程煜转头微微一笑说:“你先别着急等小谭回答了问题之后再说。”

    说罢他看着谭午廉点点头鼓励他开口。

    谭午廉重重的点了点头说:“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计划我当然会做。”

    程煜也点点头又问:“对于管总说的你这份计划书执行起来的话遇到的百分之九十九的项目都不靠谱你怎么看?”

    谭午廉道:“我承认这种方式有点儿像是沙中淘金肯定会遇到大量不靠谱的项目。”

    “那么你需要多少人才能跟你一起开展这个项目?”

    “我一个人就行了。”

    “那你自己的工作呢?你别忘记你还是个学生你接下来还有研究生的学业要继续。这可不是一份三个月两个月的项目。”

    谭午廉没有丝毫的犹豫他说:“我的工作我会正常跟进这份计划书里的内容我会利用非工作时间进行。我现在每周需要为您工作至少三天剩下四天我会尽可能的利用起来。而且我不会占用公司资源响应我这份计划书里的那些创业项目只能到学校去找我约谈。”

    程煜笑了他回头看了看管路管路也是一脸懵逼。

    “你看小谭已经想好了这个项目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进行你过早的否定现在是不是也觉得有些不合适了?”

    管路皱着眉头摇晃着脑袋:“小谭你到底想干嘛?如果我是你我能够挤出时间来宁愿为公司多做一些。你应该明白你现在没有收入你所有的收入都来自于成功的项目。你为什么不把时间分配到这些行之有效的项目上去?非要在这种绝大部分都是闹着玩的所谓创业计划里耽误时间?”

    “管总我并不觉得这是耽误时间。

    首先我当然不会盲目接受所有的创业项目想要到我这里来寻求投资并不是只要求他们有一个想法就跑来找我而是要做一份至少三千字的计划书。

    这份计划书里我需要他们至少阐述一下他们的创业项目的可持续性以及实现方式包括刚开始研发或者创业的时候需要的场地大小人员多少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有一份简单的预算。

    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我才会接待。

    这样就可以杜绝至少八成只是拍拍脑门就自以为是天才计划的人。

    剩下的部分他们需要在现场进行十五分钟以内的讲述能够让我动心的我才会推荐到公司来。

    我承认这依旧是个体力上的考验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不合适的计划。正因为我还是个学生我才会知道有多少学生在宿舍里想出来的创意和产品构思其实是绝对可行的。

    甚至我听说过不少类似的故事比方说微信、比方说外卖跑腿app等等现在早就被证明市场非常庞大其公司也都获得了相当不错的盈利。但当初我们那些学长早就有类似的产品构思和创意但由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或者并不了解风投是什么情况只觉得凭他们几个学生哪怕做出了产品雏形也不可能具备开发下去的能力。

    所以才因此作罢了。

    我相信这里边蕴含着一部分天才的想法也有些原本可以成为天才的人最终却只成为了一个普通职员。这些人里运气好一些的或许职场会比较顺利但更多的人恐怕就变成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了……”

    管路满脸的不屑程煜冲他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直接反驳。

    程煜笑眯眯的继续问道:“你为什么会觉得这些人里有原本的天才按理说天才不是迟早都会发光的么?”

    谭午廉道:“或许我用词有些过于大胆不能说是天才只能说是在某些方面具备一定天才的人。而且天才迟早都会发光这句话放在几十年前一百年前都未必适用毕竟有些人天生就该是领导者你如果一开始就让他成为领导人他就能带领众人披荆斩棘但你却让他成为了一个普通职员他根本就没有能力适应职场的斗争沉沦了下去。”

    管路没忍住直接说:“一个连职场斗争都适应不了的人谈什么领导能力?你这根本就是狡辩。”

    “我不认为比尔盖茨能够适应办公室政治……

    好吧不谈比尔盖茨就拿非死不可的创始人来说管总您真的认为马可?扎克伯格是那种可以先加入一家公司做程序员然后慢慢成为产品经理然后再做到高管的人么?

    如果不是因为硅谷那种宽松的风投机制非死不可当年是不是很有可能胎死腹中。

    当然或许会有其他同类产品的出现但至少扎克伯格将一事无成。

    这半年来我在公司见过了许多创业者我学到了很多。

    在我看来人才可以简单的分为两个群体一种是创业型人才另一种是管理型人才。管理型人才非常多我毋庸多言。但创业型人才雅虎的杨致远当当的李国庆乃至锤子的罗永浩严格来说都是这一类的人才。

    他们有天才的想法有大胆的行动力有对客户心理和行为模式的洞察力但缺乏其他才能才会导致他们创业初期都是一鸣惊人而后却故步自封。

    不可否认成功的多数都是兼顾型的人才但在互联网时代那些曾经惊艳了所有人的企业也是一座座必然会被铭记的里程碑。

    我说的还都只是那些至少曾经成功过的人更多的则是空有想法却拿不到资金无从将自己的创意形成结果的那些人。

    但我认为我们或许能从中间发掘一些本该发光发热的项目……”

    管路看了看程煜没吭声程煜知道他这是被谭午廉说的有些动心了。

    程煜点了点头又道:“小谭说的不错看来是做了不少功课。但是我必须跟你说明的是即便你能用行动力和化现能力这一点将众多不靠谱的构思拒之门外你将会迎接的依旧是一个海量的筛选过程。你要做好足够的心里准备去迎接这样的过程。而且在这件事上公司不会给你准备额外的资金甚至会对你进行业绩考核。如果你三个月都无法找到任何一个你所谓认为的天才项目并且说服我和管总对其进行投资这个计划就必须无条件终止。”

    “三个月要是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项目我不用您说自己就会偃旗息鼓。但是前期我必须要得到公司的帮助。”

    “什么帮助?”

    “我需要有人帮我把这个公司计划散播出去就凭我一个人力量过于有限。至少我需要全吴东的高校学生都能得到这样的信息。他们必须要知道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在等待着他们。”

    程煜点了点头这样的前期宣传他还是愿意帮谭午廉做一做的。

    “这个没问题。”说着程煜望向管路说:“老管我记得你跟我说过咱们公司新进的那批员工当中有一个以前在大学的时候曾经出任过吴东高校联盟副秘书长的人是吧?”

    “韩迪。但是这个高校联盟现在基本处于半停滞状态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这个高校联盟的存活空间就很小了。”

    程煜摆摆手说:“我不是要这个高校联盟就算是现在高校联盟依旧高效他都离开好几年了成员早就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了。你把他喊来我问问他。”

    管路立刻拿起电话给外边打了一下然后薛晴就领着韩迪敲门进来了。

    韩迪二十七八岁的模样比较稳重一进门就说:“程总管总你们找我?”

    管路指了指程煜程煜道:“韩迪你好我是程煜找你来是有件事要问你。”

    “程总您说。”

    “我听管总说你以前在大学的时候是高校联盟的秘书长?”

    “副的而且是五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那么普及高校联盟还能起到一些作用。现在高校联盟几乎就剩下一个名称……”

    “你都离开学校那么久了还了解这些?”程煜笑眯眯的问。

    韩迪忙道:“其实也没多久我是吴东理工的本科后来在吴大读的研究生。进了吴大之后我还在高校联盟服务了两年多。我去职的时候是研三那会儿高校联盟已经不太行了。我有个同学后来留在吴大读了博士他当时也是高校联盟的成员。前不久我们在一起聚会他还提到过当初我们在高校联盟的时候也跟我提到了其现状。”

    程煜点了点头道:“当初你们那个高校联盟有多大规模?”

    “您是指高校数量还是本身的机构规模?”

    “高校数量。”

    “吴东的所有一本二本几乎都在除了政治学院这种直属院校三本以及民办应该也有个八成以上吧。甚至高校联盟当时不局限于吴东整个江东省都有一定的辐射安徽那边如果不是因为跨省了其实也有不少高校有过加入的意向。”

    程煜笑了他说:“规模还挺大啊。”

    “当初是不小但现在沟通太方便了就不需要协调性组织了。唉……”韩迪叹了口气似乎也对这样的一个组织的没落感到有些惋惜。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