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抠神> 第三百九十四章 陈年旧事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九十四章 陈年旧事

    程煜点了点头。

    作为一个学经济尤其是学宏观经济出身的人程煜非常清楚一个数据建模往往代表了这个研究人员完全独立的风格。

    经济学也有大量数据建模的操作虽说跟科研的建模并不是一回事但道理是相通的。

    两个人或者一个团队进行合作在建模这一块如果被其中某个人所主导那么这个项目他就绝对是核心关键人物之一。

    关于模型这一块后续几乎所有的数据都需要这个建模的主导者来持续提供这就仿佛是他构成了一个积木城堡的最下层虽说这个人的离开并不代表最下层的积木也会随之离开但当积木搭高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持续需要用到其算法。

    每一层楼的攀登都需要最基础的模型数据来支持吴竞面对这样的情况无法继续进行那个项目的研究也是正常的。

    稍稍沉思程煜意识到如果仅仅只是一个项目还不至于让吴竞如此忧虑毕竟研究所这么多年来放弃的项目也绝对是数不胜数吴竞根本没有必要纠结于这样一个项目。

    程煜试探着问道:“类似的项目有多少?”

    “很多。”

    吴竞的回答证实了程煜的猜想。

    他又问:“那个人以前在研究所的时候具体负责什么?”

    “那个时候他是总工我是他的副手。他主要就是负责数据建模这一块基础中的基础。不夸张的说他在研究所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也正因为他打下的基础如此牢靠我们那个时候才能顺利的进行各类项目的研发可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因为待遇问题而不得不离开研究所。也不能怪他毕竟他和我们不一样。”

    程煜没吭声他知道吴竞接下来会像是打开了闸的水库一样所有关于这个人的信息将会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

    “研究所里现在剩下的研究员不敢说都是衣食无忧的但基本上都是身后有着足够的退路。如果把对生活的需求放到普通人的程度那么我们这些人勉强说实现了财务自由也不为过。当然跟程少您不能比但我们的研究员绝大多数都是出自军官家庭或者高知家庭。阶段性的财务自由算是勉强吧至少不需要为了房子和吃饱肚子这种事情过于忧愁。我们能留在研究所这么多年也正因如此。”

    程煜点了点头心里也有诸多感慨吴竞接下来要说的话他大概已经有所了解了。而这也的确是许许多多科研单位面临的现状。

    能留下的都是有所依仗衣食无忧的。

    那么走了的呢?显然就都是要负担父母子女的各种费用的。

    科学家也得吃饭。

    “李工和我们不同。他出自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他家里是中部老区辛贡省的农民家庭条件非常之差。读高中如果不是镇上中学的校长替他负责了学杂费用只怕也就没有后来的李工了。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恰好又遇到教育部门改制大学扩招不再包分配也彻底取消了公费生的说法全面自费就读。面对每年多达三千多元的学费李工的家庭根本无力负担就算是那位悉心培养了他三年的老校长也帮不上忙了。”

    程煜脑筋急转他大致上知道国家全面取消公费生大概是在九十年代中期距今已经二十年。这意味着这位李工现在应该是四十岁附近。

    咦?那个李工比吴竞还要年轻?可他才是总工吴竞当时还只是他的副手?

    而且这个人离开研究所应该也有至少五年以上了。

    三十五岁左右就已经担任了一个厅局级研究所的总工程师可见其能力。

    “我听李工说起过当时他考上了大学原本第一志愿填的是北大但因为家里的环境他已经决定放弃。准备读个本地的师范那家师范大学同意给他免除学费而师范类的院校毕业之后也能立刻成为一名教师从而帮助他的家庭。还是那位老校长帮他找了自己从前的一名学生联系上了一所军校。”

    程煜点了点头军校在那个年代还是学费全免的当时军校的毕业生从入读开始就等于已经是一名军人了。而且军校是有补助的补助很少但足以让他在学校衣食无忧甚至还能极少的帮助一下他的家庭。

    “李工二十七岁那年拿到了博士学位博士后的研究阶段就来到了我们研究所。

    两年内参与了几乎研究所八成以上项目的建模最终在陈所的极力挽留下留在了咱们研究所。因为他几乎参与了绝大部分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少不了他但到了项目研发的后期他的作用又相对比较轻松。

    所以经过上级领导研究后决定在他来到我们研究所第五年的时候破格提拔他为副总工程师。当时的总工程师已经是个退休的老干部了只是返聘回来的。

    事实上他就是我们所所有项目的总负责人了。可偏偏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上级领导又决定对研究所进行改制以至于取消了所有分房之类的福利……

    也不能算取消吧就是负担不起了没钱呐……”

    不用吴竞继续说下去程煜也能猜测到后续的发展。

    无非是李工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总工程师整个研究所除了书记和陈江他就是三号人物也是技术上的一把手。

    按照时间线那会儿他才三十二三岁。

    而像是李工那样的家庭他在研究所苦熬了几年正当是该享受分房待遇的年纪而他的父母在老区也应该六十多岁了。

    那种艰苦环境下的六十多岁跟如今城市里六十多岁的退休人员不同身体往往差得很甚至多病缠身李工当然会有将其父母接到吴东来的需求。

    上级无法满足研究所自给又不足李工选择离开也实属正常。

    “他不是个军人么?走不掉的吧?”

    “提拔他做副总工程师的时候就已经算是转业了当时他的工资是每个月六千元跟当时吴东的薪资环境比较还算不错。但他工作这几年他父亲身体一直不好看病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收入。虽然当时房价还算比较便宜不至于到买不起的程度但他显然买不起。我也是在那个时候自己存了几万块钱家里给拿了几万块才在撤县成区不久的东山买了房。我买房那会儿那边的房价三千多一点儿首付需要十万左右。”

    “可就他这种情况毕竟从本科到硕士博士都是国家培养的即便是转业了没了军籍也不太好走吧?”

    “当时主管我们研究所的领导不懂啊李工提出辞职之后他下来调查了一下觉得不过就是个建模的么甚至还批评我们说一个建模的人本该从事的是最基础的工作我们所居然让他当上了总工程师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在那位领导的眼中看来建模大概是随便拿出点数据来谁都能干的活儿。

    他当时还说即便李工自己不辞职他如果了解了情况也是会让李工做一个普通的主任研究员的总工程师必须由我这种有能力领导一个科研小组进行攻关的人来担任。

    我们当时极力反对可领导还是一意孤行的批准了李工的去职。等李工走了之后研究所许多项目被迫中止甚至有几个项目我记得当时已经研发到中后期很快就有可能完成的都不得不中止下来。

    那位领导提拔我做了总工程师还曾一度把我视为嫡系可能是觉得他提拔了我我一定会对其感恩戴德吧可他却不知道就是他让我们许多项目许多研发多年的项目都付诸东流国家调拨的科研经费也等于打了水漂。”

    程煜微微叹了口气这些事情他并不了解他也不知道这些上级领导部门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能理解吴竞的心情。

    “吴工你也不必过于感慨毕竟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几年前的技术和研发拿到现在大概也不是太有价值了吧?”

    吴竞沉重的点了点头说:“大部分的确如此科研也是具有强烈时效性的。但是我之前提到过的项目直到现在还没有具备相同价值的同类科研成果出现。而那个研究项目我们当时已经进行到最后攻关的地步了。”

    程煜一愣猛然想起签下收购汪宏进手里那百分之三十股份的时候神抠系统给自己的一百点积分这让他当时明确了研究所还有些隐藏的价值没有被发现。

    现在按照吴竞的说法程煜几乎可以肯定他刚才所说的那个项目肯定就是可能会让研究所增值的部分。

    “那个项目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么?”

    吴竞摇了摇头说:“这个我不大清楚毕竟我只是搞科研的市场的事情我不懂。不过这个项目在同类研究里肯定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当初研发出来肯定是要作为重要军事技术处理的不过现在军事方面应该已经有替代型的技术了可民用领域我目前还没听说有能达到我们那个项目效果的。”

    程煜的心狠狠的被捶了一记他知道这一定就是他要找的关于研究所的隐藏价值。

    至少是其中之一。

    “这样的项目我是说在民用领域依旧可以处于领先地位的项目还有多少?”

    吴竞闭上眼睛仔细的想了想迟疑的说:“说不好毕竟有些项目甚至只是刚刚开始但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两个项目都进行到一半左右了我个人觉得也是市场上目前的技术所达不到的。”

    程煜暗暗的在心里欢呼了一声。

    “叮!”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