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汉武英豪> 第390章 乳虎啸谷恨山平(一)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390章 乳虎啸谷恨山平(一)

    ..

    第五十八章??乳虎啸谷恨山平(一)

    “哈哈哈,哈哈哈哈……”?终于明白了谢躬等人的良苦用心,刘玄仰起头,放声大笑。“诸位爱卿说得是,此乃大汉之福,苍生之福。我天祐我大汉早日讨平莽贼,救万民于水火!”

    什么苍天庇佑,什么鬼神相助,只要自己是皇帝,这些福运,就应该属于自己,而不是麾下带兵作战的将领。

    “陛下,如今莽贼精锐尽灭,通往长安和洛阳两地的门户洞开。微臣恳请陛下,早日派大军出征,讨平乱臣贼子,恢复大汉正统!”?朱鲔再度躬身,继续大声提醒不要再给刘家兄弟任何表现时间。

    “理应如此!”?刘玄巴不得早点结束先前的话题,笑着放下酒盏,大声道:“昆阳大捷,全赖成国公和太常偏将军二人配合默契。朕决定,酒宴结束之后,成国公和太常偏将军立刻返回昆阳,整顿兵马继续向东,先取洛阳,再掉头西进攻打安!”

    “陛下且慢!”话音未落,王凤立刻高声拒绝,“微臣经此一役,已经心力憔悴,而且年老体衰,只盼留在陛下身边,过几天清闲日子。至于领兵出征之事,微臣以为,要么交给大司徒,要么直接交给太常偏将军。他二人,才能都是微臣十倍,定能不负陛下所托”

    “嗯?”??情况变化,又一次出乎刘玄的预想,他的眼神再度发直,放在身侧的手,因为紧张和愤怒,不停地曲曲伸伸。

    还没等他麾下的爪牙跳出来解围,刘秀却笑了笑,主动响应他的号令,“陛下,且莫听成国公的自谦之言。东征军上,都愿意唯成国公马首是瞻!”

    说罢,又迅速将头转向了王凤,“成国公,昆阳一役,多亏您老忍辱负重,我等方能大获全胜。若您执意退养,让我等以后如何自处?大军士气,恐怕也会一落千丈!还望成国公不辞辛劳,继续率领我等进军洛阳,待讨平了莽贼之后,再想着含饴弄孙,也不为迟!”

    “刘将军,你……”王凤拱起手,不知道此刻该说什么才好。

    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王莽的大新朝马上就完蛋了。这个时候放弃带兵出征的机会,等于把无数唾手可得的功劳,让给了别人。如果不是刚才心里头凉得太厉害,他肯定不会主动选择留下颐养天年。可刘秀的话,却让他已经被冰冻的心脏内,忽然有生出了几分人间温暖。

    “成国公可曾记得咱们被困昆阳之时所说过的话?”?刘秀冲着他笑了笑,轻轻点头。

    又一股热浪从心底涌起,王凤的两只眼睛里,瞬间就有了泪光。

    当时被困昆阳,大伙说过很多激励士气的话。但此时此刻,他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所有兄弟,生死与共”。他虽然做过很多糊涂事,但那些糊涂事,却都没来得及给东征军造成实质性危害。卡Kа酷Ku尐裞網所以,在刘秀等人眼里,他还是东征军的人,跟大伙还是兄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实在不想再任由事态朝不受自己控制的方向发展下去,刘玄再度放声大笑,“成国公,太常偏将军,你们两个能够如此相知相得,朕心甚慰。二位不用再退让了,成国公,朕不准你留下。朕需要继续外出领兵,为国效力。至于朕身边,有定国公和大司徒他们几个,就足够了。”

    “陛下,微臣愿为陛下效死!”王凤深吸一口气,拱手领命。紧跟着,又大声提议,“然而,昆阳一役,刘将军居功至伟。陛下想要将士们踊跃争先,还应尽快重赏刘将军,以激励后来者以其为楷模!”

    “那是自然!”?刘玄知道,这是王凤向自己开出的底价,虽然不高兴,却只能笑着点头,“朕原本就有此意。朕,不会辜负任何对大汉有功之臣。来人,替朕拟旨,太常偏将军一战消灭莽贼四十万,功劳显赫。朕决定,封其为淯阳县侯,拜振武将军,东征军副帅!”

    “啊?”?大堂之内,惊呼声再度响成了一片。

    “刘司徒。”?刘玄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迅速将目光转向了刘縯。

    “微臣在!”刘縯昂然上前,不卑不亢地拱手。

    “刘司徒,令弟立下的功劳虽然不小,但你打下宛城,亦为不世奇功。”刘玄含笑望着刘縯,缓缓说道,“不过,你这个大司徒的官衔,已算是位极人臣,朕想来想去,就只能动一动你的爵位了!”

    “啊?”?众文武再度低声惊呼,然后纷纷扭头看向定国上公王匡,很多人的目光当中,都充满了怜悯味道。

    刘玄登基之时,不仅封刘縯为大司徒,更赐他汉信侯的爵位。此乃郡侯,仅在两位国公之下。今天刘玄说要再动一动,明摆着是也要擢升刘縯为国公!

    表面上看,刘玄这是为了酬谢刘縯打下宛城的战功,而在实际上,任何人都知道,他是在拉拢示好刘縯,借以打压定国上公王匡。

    “陛下,老臣以为,大司徒虽立下大功,但此刻便封为国公,却是为时尚早!”?以王匡的性子,岂肯轻易吃亏??果断站了出来,大声反对。

    “成国公何以这样认为?”刘玄见王匡目光灼灼,心中不禁有些害怕,但仗着此刻自己也有了一票嫡系,硬起头皮大声询问。

    “陛下,如今天下未定,莽贼仍窃据旧都,手下还有百余城池,数十万甲兵,老臣以为,还未到大肆封赏之时。而且,刘司徒虽打下宛城,却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老臣听说,当日淯阳侯从昆阳突围而出,刘司徒不顾宛城事急,仍将大股兵力抽调去援助淯阳侯。他们兄弟情深,着实令人感动。只是,只是此举实在过于冒险,若非岑鹏将军弃暗透明,宛城恐怕此刻仍在莽贼之手!故而,刘司徒立下大功,必须重赏,只是国公一职,却不可轻予。不如稍稍延后,待刘司徒又立新功,再商议此事也不迟。另外,陛下刚册封小刘将军为淯阳侯,又封刘司徒为国公,一日为他们两兄弟加官进爵,也实在是,实在难以服众……”

    “谁不服?宛城难道是假的?依我看,在场所有人里头,恐怕只有你一个人不服才对!”李秩勃然大怒,跳起来,大声奚落。

    “你,你信口雌黄!”?王匡被李秩嚣张态度,气得两眼冒火,指着对方鼻子,大声呵斥。

    李秩却对他不屑一顾,快速走到刘玄面前,长揖及地,“陛下,末将有话要说!”

    “李将军但说无妨。”刘玄正愁没人替自己分担面对王匡的压力,见李秩站了出来,登时喜上眉梢。

    “谢陛下。”李秩再度抱拳,冷笑着说道:“适才末将听闻,有人说大司徒功劳尚不够被封为国公。末将却想问问,此人又立下过什么功劳,居然可以位居定国上公?”

    “大胆!”几个王匡的爪牙起身护主,朝着李秩大声咆哮,“姓李的,当众嘲讽定国公,你到底意欲何为?!”

    “我看,大胆的是你们吧!”李秩冷笑着回头,双目当中寒光四射,“是陛下让李某说话的,尔等若是不满意,可命令陛下收回上口谕。呵呵,你等的确有这种本事,李某差点就忘了!”

    实话,总是最有力道。非但将王匡及其手下的爪牙们,气得直打哆嗦。皇帝刘玄,也铁青了脸,咬着牙重申,“的确,是朕准许李将军说的。李将军,你继续说,朕听着呢。”

    “是,陛下。”李秩示威般朝着王匡看了看,挑衅的话,如同暴风骤雨般从嘴里倾盆而出。

    “成国公,当日你带着麾下兵马掉头南下,若非刘司徒竭力坚持,我们此时焉有机会坐在这里指点江山?”

    “你口口声声说是岑鹏将军弃暗投明,才有宛城之胜,你可知道,在此之间,大司徒带领麾下弟兄,到底打退过多少路朝廷的援军?你可知道,多少弟兄,长眠于宛城脚下,才终于吓得周围莽贼不敢再来支援,让岑鹏将军对王莽那边彻底绝望?!你一句轻飘飘的弃暗透明,就否认了大司徒的所有功劳,否认了那么多弟兄的前仆后继,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居心?天下剩余四都尚在,你若真有本事,也带兵去攻打其中一个,看看守将会不会看到你王匡的帅旗,就立刻望风而降?”

    “你,你……”?王匡气得眼前阵阵发黑,却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反驳。

    他先前否认刘縯的功劳的那些说辞,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而领兵攻打坚城,更非他所擅长。若是受不了李秩的激将法,主动请缨带兵出击,胜败在两可之间不说,刘玄更会抓紧时机,“收回”被他掌控的那些权柄。

    “成国公,大司徒派兵援助淯阳侯不假,但此举皆是因为,昆阳那里围着四十万新军!万一昆阳支撑不住,贼军长驱直入,下一个目标是哪,你可知道?”?李秩似乎早有准备,质问的话一句接着一句,句句如刀。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