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明朝当官那些年> 第三十章 内书堂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十章 内书堂

    内书堂就是宫里太监读书的地方,聪敏伶俐的小太监在内书堂进学,学成后派拨到司礼监的六科廊写字,经升入文书房再提升为秉笔以至各司掌印太监。内书堂的教育很讲究,教习多是翰林院编修、检讨、修撰等有学问的人担任,其中不乏名士,如陆深、钱溥、倪谦、焦竑等人,都曾担任过内书堂教习。

    不少人因此进入权力中枢的内阁,但也有不少人因所教育的人员为太监,深以为耻,并不尽心授读,唐顺之之前听说要选两人去内书堂教学,自然也不肯去。

    “内书堂的教育很严格,”唐顺之忆道:“只有每月的初一、十五和节令可停学放假,其余无论寒暑,均须入学读书。每日学习,只要背不出来书,轻者用特制的木尺打手掌,重者罚跪,再重者要面向孔子牌位直立弯腰,双手扳着两脚,受罚时间以一柱香燃完为准,往往不到半柱香,就有可能头晕目眩甚至昏倒在地。”

    “这样重的处罚,”唐顺之道:“但他们甘之如饴,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进到内书堂读书,是他们能够获得批红权的重要条件。”陈惇道:“只有内书堂出身的人,才能进入十二监任职,其中读得最好的,可以进入司礼监。”

    唐顺之点了点头:“只要是见识过司礼监掌印太监风光的公公们,心里都会生出无穷无尽的野心来。”

    “太监啊,身体的残缺造成了心理的扭曲,也造成了他们睚眦必报、阴狠狡黠的性格。”陈惇就道:“特别是,当他们还有了野心,又有了合适的时机,那就必然要乱政,要祸国殃民。王振、汪直和刘瑾不就是这么铸造的吗?”

    唐顺之想了一下,道:“你亲眼见过他们乱政,祸国殃民了吗?你从没有见过,必是听人所说。而世人所说的,不一定是真的。”

    陈惇惊讶道:“市井评书和戏曲里都是这么说的,说他们是本朝首恶。敢问先生,他们真的像说书的说的那样,罪大恶极吗?”

    唐顺之慢慢道:“自今上即位,阖宫肃然,没有一个公公敢窃取主上威权。当然是圣天子的缘故,但凡主上英睿,又何须公公们为他把持权柄呢?”

    “至于王振、汪直、刘瑾,确实身死名裂了,有他们的过错,但是掌千秋史笔的,毕竟是外头的臣子。”唐顺之道。

    陈惇点了点头:“那宫廷里面,这三个人又是什么形象呢?”

    “王振,他原是个教书的,英宗对他事多倚赖,自然碍了宫里宫外的眼。但是英宗十七八岁还没批过一份折子,国家大事都是由三杨说了算,要是没有王振,主上的权柄早都被架空了。至于土木堡之变,原是英庙自己执意要去的,不是王振的挑唆,而且王振曾经私下对亲近的人说过,他可能一去不了,后来果然应他的话。这就是为什么英宗复辟后对他还是念念不忘,为他立庙祭祀的缘故。”

    陈惇听得恍然:“这和书里说的,果然不一样。那想必汪直、刘瑾也有不为人知的事了?”

    唐顺之沉吟道:“汪直,他是个有意思的人。杨继宗说他亏体辱亲,他不以为意一笑置之,后来还对宪宗说杨继宗的好话。他巡游时还喜欢为民伸冤,以至于后来有人冒充他时,竟然接到了几十份老百姓的状子。他督军作战,仗打得也好,因此受了许多妒忌,但他都不以为意。”

    唐顺之微笑道:“对他卑躬屈膝的人,他能说到一处;对他不假辞色的人,他也高高兴兴地,从来没有怪罪过。像是一个天真的赤子,他看透了世事,只求让自己的心快活。”

    乖乖,陈惇是真的瞠目结舌了,他听到的是真的吗?

    “后来呢?”尚薇听得入了神,她想知道这个人的命运。

    “后来朝臣参他,宪宗把他送到南京去了。这样,他活得更自在、也更高兴了。平平安安地,一直到孝宗即位了,还赏赐他呢。”

    不知道为什么,陈惇也觉得很快活。他觉得自己接触到了一个新天地,是被后来人掩埋起来、却又被重新挖掘到的新天地。

    “那还有一个,刘瑾呢?”陈惇道。

    这唐顺之不太想开口了,他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刘瑾,是这三人中最执拗的,所以下场也最不好。”

    说着叹了口气,道:“刘瑾,只是伸手摸了不该摸的东西。他想学王安石,给咱大明朝来一场翻天覆地的改革。”

    “,张灯结彩,欢闹非常。一条长街上,不仅有卖巧果的,还有面塑、剪纸、彩绣,一溜全是牛郎织女。还有扎好的纸灯,人人手上都提着各样的彩灯,流光溢彩。

    “这也是纸灯吗?”尚薇好奇地指着一个玩具,用手掌托了托,不由惊讶道:“还挺沉呐,真是纸做的吗?”

    那摊主就哈哈道:“这是蜡铸成的‘水上浮’,你拿的那个是蜘蛛的,还有作成秃鹰、鸳鸯等动物形状的。看你喜欢哪个?”

    刘婆在后头念叨起来:“这模样都怪里怪气的,不好看。”说着就频频指着一对童男女,示意陈惇买下来:“哥儿你看这个,这两个娃娃多好看。”

    那摊主就道:“这是婴儿‘水上浮’,这又和普通的‘水上浮’不一样了,称为‘化生’,有鹣鲽之瑞,宜子之祥。”

    “是了,是了!”刘婆就等着摊主这句话,顿时道:“哥儿赶快买下来,让织女娘娘保佑你,赶快娶一个贤妻,再生个大胖小子!”

    薇儿一听也哈哈大笑起来,别的不要,就要这一对化生,陈惇只好掏了钱,让刘婆和薇儿乐呵了一路。

    谁知刘婆还没有完,有指着前方的桂树道:“哥儿,你也在月老树上挂个牌子呗,咱们长洲这棵树,求姻缘灵验着呢!”

    陈惇的手里不由分说就被塞了个牌子,他将自己的名字写上,却又突发奇想写了一句“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需梅”,刚刚挂上一截枝丫,却被身后忽然涌来的人群挤开了:“哎呀这怎么还有男人呢,快走快走,不知道女人要拜月啊!”

    陈惇被挤了一个趔趄,头一看也吓了一跳,一群女人围住了桂树,设案拜起月亮来。案子上陈列瓜果梨桃,也有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女使用,也供她们自用。烛台上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点燃。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等到月亮高升起来的时候,围坐在大桂树边上的女人都欢腾起来了,要么拜月,要么斗巧。人群中用幕离遮面的陆近真也被姆傅拉着稀里糊涂地拜了一通,起身方过神来,不由好笑道:“这拜月,拜的到底是嫦娥还是织女啊?”

    姆傅也被问糊涂了,只好道:“谁灵拜谁呗。女郎,赶快求个好姻缘罢!”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陆近真微微一笑:“我们做女子的,一生最有福气之事,就是能有一个真心的郎君。直到老了,成了白发翁媪,两个人也仍是欢欢喜喜厮守不离。”

    她这样说着,头上忽然跌落下来一样东西,正砸在她的发髻上,让她不由得“哎呦”痛呼了一声。

    然而等她捡起这圆圆的小木牌,看到上面的字,却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卡酷小说网_https://www.kakuxs.com/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