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隋末阴雄> 第五百一十四章 史万岁之死(一)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五百一十四章 史万岁之死(一)

    王世充一边听着这诏书,一边感慨这大文豪就是大文豪,此诏书一听就是薛道衡所做,在这些罪状里,没有提及杨勇结党营私,储存战马、火把、伤药之类意图造反的事情,只说他品行不端、好色奢侈、不够孝顺,这些倒也不算冤枉。

    可见杨坚对杨勇还是留有余地,并没有下死手,非要取他性命不可。但是在华丽的辞藻背后,处分也是说得清清楚楚,对杨勇和他的儿女们还是废为庶人。

    王世充看了看杨勇,只见他面无表情地听完了整个诏书,只有在薛道衡读到“勇及其男女为王,公主者一并可废为庶人”这句时,嘴角边微微地抽动了两下。

    杨坚对着薛道衡又耳语了几句,薛道衡大声对着杨勇问道:“杨勇,你的罪恶,那真是叫人神共弃,想要保住你这个太子之位不被废掉,又怎么可能呢?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现在还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出来吧。皇上在听着呢。”

    杨勇的眼泪早已在脸上如决了堤的洪水一样尽情流淌着,也不去擦,任由泪水流得满脸满身,把那身紫色长袍都弄得胸前湿了一大块。他跪了下来,在地上磕头谢起恩来:“儿臣本该被父皇斩首,弃尸街市,幸亏父皇可怜我这个不肖子,留我一命,杨勇感激不尽。”

    他缓缓地站起了身,最后看了一眼早已泣不成声的母亲和强戳在原处,却心如刀绞的父亲,咬了咬牙,转身离去,已时(早晨九点)的太阳照出他长长的影子,是那么地落寞,那么地孤独,杨勇就这样慢慢地踱出了宫门,消失在了远方。

    一个带着哭腔的稚嫩童声响了起来:“皇爷爷,皇爷爷。俨儿舍不得您啊,俨儿请求入宫当宿卫,来保护皇爷爷。”

    杨坚定睛一看,台阶下有一个穿着杏黄绸缎袍子。看起来只有十岁左右的男孩,鼻涕眼泪满脸都是,小脸在风中给吹得通红,正跪在地上,一边哭一边喊着杨坚的名字。撕心裂肺,字字如同泣血。

    这孩子正是杨勇的长子,长宁王杨俨,他大概明白了发生的事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打动杨坚,幻想着奇迹的发生,让皇爷爷能收回成命,只见他不住地磕头,很快额头处便变得一片通红,渗出血来。

    杨坚再也忍不住了。他顾不得君王的威严,一抬前襟就想要奔下台阶去抱自己的孙子,面前却突然出现了一只手,拦住了自己的去路,他一转头,映入眼帘的却是杨素那张冷酷的脸。

    杨素寒冰一样的声音钻进了杨坚的耳朵里,每个字都是那么地无情:“陛下,你现在若是大发慈悲,于心不忍,将来就会被毒蛇反过来咬到自己。那时候后悔莫及!”

    杨坚呆了一呆,嘴唇哆嗦了好几下,看了看在台阶下还在不住磕头的杨俨,又看了看杨素那毫无表情的脸庞。终于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长叹一口气,再也不想见这惨绝人寰的一幕了。

    杨坚回过头来,扶起已经哭得几乎要晕厥的独孤皇后,蹒跚着走进了武德殿,在他们的身后。卡Kа酷Ku尐裞網高大厚重的殿门缓缓地关上,也关上了小杨俨最后的希望,十几个如狼似虎的骁果军士上前,连拖带拽,把杨勇的一堆儿女一个个抱出了宫门。

    杨素脸上带着可怕的杀气,拿出了另一份圣旨,开始宣读起对杨勇和东宫的僚属们的处罚,以及对此案中有功人员的奖赏:

    废太子杨勇,即日起与其家人一起交由内史省看押,每月按五品官的标准发给生活费。

    前左卫大将军元旻、东宫左庶子唐令则、太子家令邹文腾、东宫左卫率司马夏侯福、典膳监元淹、前吏部侍郎萧子宝、前主玺下士何竦当场处斩,他们的妻妾和子孙都藉没为奴,充入官家。

    车骑将军阎毗、东郡公崔君绰、游骑尉沈福宝、瀛州术士章仇太翼,按律当斩,念在审讯时有立功表现,主动揭发他人,特免死,每人杖责一百,自身及妻子全部成为官奴,而资财、田宅全部没收。

    副将作大匠高龙叉、率更令晋文建、通直散骑侍郎元衡全部处死。

    杨素、杨约、元胄三人,忠心可嘉,为此次破获东宫的阴谋集团立下大功,特赐给杨素财物三千段,赐给元胃、杨约财物共一千段。

    前东宫幸臣姬威,虽跟随前太子杨勇行不轨之事,但举报前太子杨勇有功,功过相抵,不赏不罚,即日起逐出东宫。

    东宫其他人等,经查并无罪过,原职留用,待新太子被正式册封后,须引以为戒,勤勉做事,忠于皇上。

    杨素缓缓地卷起了圣旨,王世充站在台下,看着他那张可怕的脸,心中突然浮起一阵巨大的悲凉:成王败寇固然不假,但古语有云,多行不义必自毙,今天杨素这样对太子赶尽杀绝,看似风光无限,他日未尝就不会遭遇元旻和唐令则这些人的下场。

    王世充的眼里似乎能看到现在菜市口上刑场里可怕的行刑,那滚滚的人头和无头的尸身,满地的鲜血,叫骂声、号哭声在他的耳边回荡着。但是一想到安遂玉死时的情形,他的这些怜悯与惋惜之情又都扔到了九霄云外,眼中碧芒一闪,心中暗道:杨勇,要怎么样才能要你的命呢?

    接下来的两天,由于废太子之事,杨坚的心情一直极其不好,上次征伐突厥时的升迁也没了影,只是大家对这点都心知肚明,也没有人敢主动去提及此事,好在多数将士已经拿到了钱物的赏赐,少数能升官的将官们也只好自认倒霉了,而王世充则一如既往地在兵部署理公事,在他看来,杨勇之废的风波还没有完全平息下来。

    这一天,兵部的驾部司衙门里,王世充坐在郎中的大案上,埋头奋笔疾书,摆在他左手的是一张三连发步兵弩的图纸,这次这种连发弩在实战中大发神威,回来后王世充与何稠对其稍作改进。使其稳定性更加出色,并以此为样式开始大量生产,充实天下的武库。

    李靖慢慢踱了过来,看着那连发弩的图纸。笑道:“行满,这次你们在乞伏泊,这玩意儿大发神威,听说连高句丽人都派了间谍和商人想来买或者偷两部样机回去呢。”

    王世充摇了摇头:“此乃国之利器,虽然迟早也会外泄。但我还是希望这个制造工艺能多保持几年,尤其是对高句丽这样的敌国。对了,刚才我一直在看这图纸,没留意你进来,上午去兵部司看的战报如何了?史将军那一路后来有没有追上步迦可汗?是不是已经班师了?”

    李靖叹了口气:“史将军追了几百里,也没有追上,毕竟我军是步骑混合的部队,速度上不如突厥人,而且史将军的大军班师后,步迦可汗还杀了个回马枪。聚集了不少漠北的突厥游骑,驻守塞外的韩洪韩将军(韩擒虎的弟弟),还有家兄(李药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数千人,幸亏留守大利城的赵仲卿率一万精骑拦腰截击,才扭转了败势,斩首数千人。”

    王世充有些意外,摇了摇头:“想不到突厥连败之余,竟然还有如此力量反击,看来我们还是低估突厥人了。令兄这次战败。不会有什么事吧。”

    李靖无奈地摇了遥头:“只怕是要免官了,一会儿我得回家一趟,劝慰一下家嫂,只是家兄毕竟性命无虞。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哦,对了,史将军今天上午先行回大兴了,一会儿你可以见到他。”

    王世充微微一愣:“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他作为主将擅离大军,这不太好吧。这次韩将军和令兄兵败,其实都跟他回得太快太急有关。最后还是赵柱国收拾了残局,如果我是史将军,现在就要返回军中,出塞作作追击的样子。”

    李靖叹道:“史将军这次听说是回来给将士们请功的,行满,你也知道现在是什么形势,最好还是去劝劝他,皇上正在气头上,这时候可千万别出什么事。”

    王世充点了点头:“药师,你先回去吧,这里有什么事情我来照应,先安抚好你的家人再说。”

    李靖走后,王世充叫来几个兵部的吏員,把日常的一些事情给安排好,就向着兵部那里走去,按理说,史万岁如果真的是回来给手下人请功,那一定会先去兵部司的。

    果然,王世充还没有踏进兵部司的院子,就听到史万岁的大嗓门如同炸雷一样,在那里嚷嚷起来了:“你们兵部司是干什么吃的,本帅都已经回京了,这赏赐和升迁还没有下来吗?”

    兵部司郎中元文都是个三十多岁的文士,中等个子,白净面皮,三缕长须,陪着笑脸,说道:“史柱国,皇上那里还没有旨意下达,我们兵部司也不好自作主张给将士们赏赐和升迁啊。”

    史万岁怒道:“出战大胜,朝廷的赏格一向都有法度的,你不向皇上去为将士们请功,已经是失职了,又在这里拖着赏赐不发,难不成那些赏钱是给你贪污了?”

    元文都的脸色一变,声音也抬高了起来:“史柱国,你可不能血口喷人啊,我元文都只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center>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