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254章 兵进百济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1254章 兵进百济

    om,。    战鼓在冬日的清晨突然敲响,四万大唐将士披挂整齐,踏着坚定的步伐步步向百济的边境逼近。

    毫无防备的百济边军瞬间就懵了,长达数月相安无事让他们认为战争到了这步已经结束,彻底剿灭高句丽的大唐已经停下战争的脚步。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会突然间有了这样的举动?排排的弩车顶在大唐出征队伍的最前面,锋利的矛头闪着渗人的寒光,这切都让百济人有些无法接受。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大唐辽东军团,百济人有了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但是戍边是他们的责任,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就算是面对死亡他们也必须顶上去。

    “前面的唐军听着,这里是百济的国土,你们的行为已经构成入侵,希望你们考虑清楚。”百济守军将领熊其斌带着数十亲卫,纵马迎上辽东军团的先锋军,硬着头皮喊道。

    “我们是撤侨的队伍,我大唐子民在你们百济不能受到良好保护,我们要进去接他们出来。卡Kа酷Ku尐裞網”程处默把昨天晚上背熟的台词个不落的说出来,然后斜着眼睛打量着对面的百济将军,等着他的回答。

    “你,你们可以我国国王的手令?如果没有还请你们回去。”百济人也不是傻子,看着前面近五千人的队伍,以前后面扬起的漫天烟尘,如何能猜不出来这是辽东军团的次大行动,熊其斌就是长了个脑袋也不敢就这么放程处默过去啊。

    “要手令?可以啊。你跟着我走,等到了你们的王都,自然本将就有了。”程处默不知道是脑子里面哪根筋搭错了,竟然自以为幽默的调侃起了对方。

    “你……”熊其斌被气的脸色通红,但却个不字都不敢说出来。

    因为就在程处默的身后,齐刷刷站着两排亲卫,每个人的手都拿着大唐特有的连弩,完全可以在两个呼吸间杀光他带来的所有人。

    然而程处默的幽默感到这里也就是极限了,在熊其斌琢磨着如何应对的时候再次开口将之逼上绝路:“现在你有两个选择,战死在这里,让本将佩服下;二让本将过去,装成什么都不知道继续当你的将军,何去何从自己选吧。”

    这话几乎是熊其斌听过的最可恶的战争宣言,尽管心害怕,但还是咬紧牙将手对镔铁锏提了起来:“大唐的将军,请恕本将职责所在,不能放你们过去,要杀要剐本将奉陪到底!”

    “嘿嘿……,好!是条汉子。”程处默还是第次遇到有人在强弩的威胁下敢举起手武器,郎声大笑过后摆手:“把弩都收起来,出二十个人,跟他们堂堂正正的打上场,给他们个体面的死法。”

    “是!”整齐的回答过后,“哗啦”声响,程处默带来的亲卫全部放下了手的连弩,马蹄声,有二十人整齐的走出了队伍。

    “怎么样,老子这不算是欺负人吧?”程处默破锣样声音在战场上回荡着,听上去份外刺耳。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给了对面百济人个机会,个拼死搏的机会。卡Kа酷Ku尐裞網

    “将军好气魄,熊某在这里谢过了。”熊其斌这个时候再也没有了其它想法,左右不过是死,能够战死沙场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来吧!驾!”既然决定给熊其斌个机会,程处默自然不会食言,同时他也不想耽误太多时间,见对方准备好了,拨马头双腿在马的腹部用力踢,黑色的战马长嘶声如箭般冲了出去。

    “杀……”主将出战,双方士兵同时跟了上去,手长刀带起阵阵寒芒,向着敌人身上的要害掠去。

    程处默虽然说过要与敌方公平战,但是这种公平也只是相对的,全身笼罩在板甲之下的亲卫在面对百济人的时候甚至连躲都不躲,直接纵马就撞了上去。

    “不……”

    “啊……”

    “你们作弊,这不公平。”

    个照面,熊其斌带来的人有个落马,落地之后便再也没有起来,血慢慢从他们的身下流出来,将地上的积雪染红。

    “再来!”见到死了人,熊其斌也红了眼睛,镔铁锏舞的风车般,向着拨马而回的程处默冲了过去。

    “来得好,吃俺老程招!”程处默自然不会在乎熊其斌,见他冲来立刻反身迎了上去,手兵器带着呼啸声直刺对方胸口。

    熊其斌说到底也只是边军的个郎将,其武力值比起程家大公子差了不是点半点,战马对冲的瞬间个反应不及,‘哐’的声被程处默手兵器戳胸前护心镜,声惨叫登时掉下马来。

    “将军……”熊其斌带来的亲卫仅余的几人目眦欲裂,想要赶上来救人,但是小程的带来的亲卫也不是吃素的,手兵器连拍带打将他们个个全都拦了下来。

    “小子,下次投胎记得挑个好人家,挑个好主子。”程处默漠然注视着倒在地上的熊其斌,提起手兵器,狠狠戳了下去。

    场小小的战斗,百济人损失了个郎将,二十来个亲卫,但却成功挑起来辽东军团嗜血的**。

    五千人的先锋军在程处默的带领下呈条直线杀入了百济的国土,路之上人挡杀人,城挡破城。

    辽东军团本是李承乾的太子六率,数年的训练让他们有的精湛的战斗素养,大量资金堆砌起来的装备让他们有了强悍的战力。

    而在高句丽的连场大战,才是让他们成长的正真动力。

    李道宗其实并没有说错,支没有‘见过血’的军队最多只能算是群有组织农民,即便是训练的再好上了战场依旧是只能打顺风仗。

    这里‘见过血’的意思并不是见到敌人的血,事实上李道宗的意思是见自己人的血,只有让战士们见了自己人的血,知道战争的残酷与可怕,才能激发他们求生与嗜血**。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