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娇气包的锦鲤日常> 第12章 第十二章(修)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12章 第十二章(修)

    第十二章

    林捕头带着轿子过来,很快领着人进来。

    相谈甚欢的两人这才意犹未尽的止了话题,黄师爷朝着宋阿爷双手合抱作揖:“今日听阁下一言,真是令在下大涨见识,现在还麻烦阁下随我们去见大人。”

    宋阿爷就坐在床上行了一礼,道:“有劳你们了。”

    现在是冬春交际,宋栗栗早在两人交谈间就把给宋阿爷出门该备的东西备好。虽说是有轿子能够避风,但是外面不比屋里,一不小心就会着凉,尤其是宋阿爷现在的身体。

    宋栗栗端来了暖手暖炉,放到宋阿爷的手里:“阿爷,这个你拿着。”

    暖炉被塞进了怀里,宋阿爷浑身跟这暖壶一样,滚烫滚烫的,他家栗栗这么贴心乖巧,他们怎么可能不疼她呢!

    “你这孙女还真是孝顺!”黄师爷瞬间目光就落在了宋栗栗的身上,双眼又迷成了一条线,唇角弯弯夸赞道,“还很聪明伶俐。”

    不聪明伶俐也医治不好牛的肠癖之症,这可是千百年来困惑百姓的一大问题,她倒是解决了。

    若是祖传秘方,那怎么会没听过。

    不过黄师爷自是不会去问人家秘方哪里来的,这个涉及人家隐私。

    他说话间,宋栗栗已经去找了宋阿爷最为厚实的一件袍衣过来,听到这话她的脸反应迅速的红了起来,绕过了黄师爷低头到宋阿爷面前,糯糯的声音里透着股浓浓羞涩,像是不适应别人的夸奖:“阿爷,外面风大,你吹不得风,穿厚实些好。”

    实际上宋栗栗并不觉得羞涩,她非常不要脸的觉得自己确实是聪明伶俐。

    只是,她的皮肤跟她的泪腺,声音,全都不受她控制,软软糯糯的像是棉花糖,软软的。

    宋栗栗心里叹气,所幸不是那战场,不需要她有气势。

    如此软糯,倒也是一层保护色。

    宋栗栗便也不再去在意了,认真地说。

    “如此担忧你阿爷,倒不如随我们一同前去,你也好照顾你阿爷。”黄师爷眯着眼,笑眯眯的建议道。

    宋栗栗瞧了瞧他眯眼一派温雅的模样,心里倒是明白他大概是看中了那肠癖之症的秘方,想要一同带去见知县。

    她本也是这么想的,倒是点了点头:“好。”

    达成一致目标,宋阿爷被林捕头背着送进了轿子,然后一群人便县城而去。

    门口本就围着许多村民,包括被通知赶来的宋德志。宋德志倒是从村民以及宋阿奶的口中知道事情,此时正和宋阿奶一起目送大家离开。

    等人离开了,宋德志满是欢喜:“明德婶子,明德那改造之法若成,日后你们可不用担心那些许药费了。”

    何止不用担心,以后的好日子长着咯!

    宋阿奶微笑着点头。

    旁边的村民们讨论着,各种想法的都有。而因为嘴贱以及觉得大哥家牛的死就是命中注定,一点也不觉得自己错,得赔偿的湖德媳妇落在角落里,头发凌乱,脸上还有巴掌印,此时正捂着自己的脸,崩溃大叫。

    许老爷请她到县衙揭告示的钱都被苏江涛夫妻拿走了,而宋栗栗看着一点都没事,他们家更会因此而捞得一大笔好处。

    湖德媳妇那是又嫉妒又不甘,老天真是不公啊!这自大哥重病到现在,他们统共才过几天苦日子。

    不管这里众人什么反应,宋栗栗他们在申时抵达了县衙,进了衙门后便被引进了县衙的工房。

    一跨进就看到了十来头病恹恹的牛,有一个人站在一个身穿红色知县官服的人说着什么,知县满脸沉重的点头。

    黄师爷很快就朝着那边走过去,恭敬的朝着知县作揖,然后附在他耳边说了一会儿。

    随即知县就转过了头。

    知县大人李青云三十岁左右,剑眉赤面,五官端正,凝眉看向宋栗栗,两撇八字胡随着他说话一动一动的:“你就是那民妇所说的宋栗栗,是你拜托她前来揭告示的?”

    宋栗栗闻言便知是湖德叔婆过来揭的,然后想要自己不好。不过他们是本族,坐牢的话影响的是全族,湖德叔婆实在是心眼太小,她却不能在这里给她教训。

    宋栗栗恭敬地躬腰说道:“回大人,叔婆她听诧了,民女是托她为阿爷揭告示,阿爷晓得那耕种工具的改进。”

    她说着,抬起了头,糯糯的声音里满是期待:“民女听闻改进耕种工具于朝廷有贡献,朝廷会有奖赏,阿爷病了,家里没银钱能够支撑阿爷看病,民女就希望看在阿爷的改进之法会请来好的大夫以及提供给阿爷药材供阿爷调养。”

    小姑娘面上又青又紫,看着就很是可怜,那双眼却很是明亮,明亮得充满期待。

    小姑娘所求不过这些。

    倒是个孝顺孩子。

    李青云目光温和,语气也柔了些:“好,我允了你这个小要求。”

    他说着就对黄师爷道:“青崖,外面风大,还请宋老到屋内一叙。”

    顿了顿又让林捕头去请薛大夫过来为宋老看病。

    都交代完后,他这才温和地朝着宋栗栗道:“小姑娘,我的人已忙活了两日,万般思虑皆无法解决这些牛的毛病,能否请你帮忙一看?”

    他倒是没有一来就让人把秘方交出来,而是商量的请人看看。

    宋栗栗自是恭敬点头道:“谢谢大人,民女自当认真诊治这些牛。”

    李青云招了招手,把正在伺候牛的五个人全叫过来,介绍了一番,这才往屋内走去,打算和宋明德仔细探讨一番。

    李青云是身为进士出身,被分派到兰亚县无非就是为了多增长自己的资历以及功绩,而耕种工具的改革能够带动农业的发展,极为重要。

    李青云很是重视。

    当然,对于牛他也一样的重视,他盘算着把人留着探讨工具的改造以及完成的同时,先看看牛能不能治好。

    这些牛已经被那五个兽医按照症状以及情况来说划分了四类,见大人离开后,当先的一个中年便和宋栗栗一一介绍过去。

    虽然得大人吩咐,不过中年人并不看好宋栗栗,不过一个十四五岁的黄毛丫头,能够比的上他们这些专在牛羊马上照顾研究了数十年的人。

    他的轻视显而易见,宋栗栗压根没去理会。她只听着他们说的,倒是觉他们还是有一定本领的,能够依照牛的拉稀,以及身体情况划分出这四类。

    听完后,宋栗栗便把要求的东西说了,盐,石灰,大蒜,生姜,酒。

    “这些东西可医治?”中年人很是怀疑。

    “大人吩咐让你们听我的。”宋栗栗板着脸,一字一字的说道。

    只这一句,就叫中年人所有的话都憋了回去,让人去准备了。不过他轻哼哼了下,很是不满:“我倒要看看你如何诊治。”

    宋栗栗并不理会他的哼哼,只自己进去亲自查看一番牛的情况。

    宋栗栗正在认真完成李青云的吩咐,这边李青云已然进去和宋阿爷商讨起来了。

    宋阿爷将示意图画了出来,并且仔细得说给李青云看:“大人你瞧,这里减短了犁架……这边加装了犁评、犁壁……这样我们便可减少牛的数量,一头牛就可以拉恳……以及这犁头,犁盘……”

    宋阿爷说的详细,一个个的介绍两者的不同,以及作用,让对此了解并不深的李青云也能听得懂这番不同。

    听清了后,李青云双眼一亮,忙道:“按这意思,不止减少牛的数量,而且方便转动移动,且可以深耕是不是?”

    “是的大人,按这法子做出来的确如此。”宋阿爷恭敬地回答道。

    “如此,我明日便召集衙里工匠同你一起研制这曲辕犁,以及那水车。”

    水车的原理就是利用水来使翻车自行转动,首先得寻一个水流急速的地方,在水流很急的岸旁打下两个硬桩,制一大轮,将大轮的轴搁在桩叉上。

    大轮上半部高出堤岸,下半部浸在水里,可自由转动。大轮轮辐外受水板上斜系有一个个竹筒,岸旁凑近轮上水筒的位置,设有水槽。

    当大轮受水板受急流冲激,轮子转动,水筒中灌满水,转过轮顶时,筒口向下倾斜,水恰好倒入水槽,并沿水槽流向田间。(百度搜索的。)

    因此,水车所适应的地方较为特殊,在槐南水乡一带将最大最有效的发挥。

    当然,李青云听了之后,也马上派人去搜寻兰亚县水流急速且位于耕田附近的地带。

    李青云行动很快,第二天便将县衙里的两个工匠召集过来同宋阿爷商讨,当然,念着宋阿爷的病情,也叫薛大夫尽管开药用药,务必将人尽快调理好。

    当然,在这个时代,痨病可没有治好的,长年累月的调理,喝药是常事,只能让人比较不那么难受。

    工匠的事情交给他们,李青云就着手现在最为急切的事项,耕牛问题。交待完后,他就转头过来看牛了。

    早起,牛已经被安排好,各自灌下了诊方,病情好转。昨日那轻视宋栗栗的中年男子此刻正双手合抱,羞愧又抱歉的道:“在下羞愧,不该因着你的年龄与性别轻视于你,在下在此和你说声抱歉。”

    李青云一过来就看到这副场景,听到这段话,顿时,拍手大笑:“朗清啊,人不可貌相,如此,你可懂了?”

    许朗清和宋栗栗瞬间转过身,恭敬的行礼,隧即,许朗清低下了它他高傲的头:“回大人,朗清定谨记栗栗姑娘给的教导,日后定当虚心面对任何一个人。”

    “朗清能省视自己,知错就改便好。”李青云点了点头,拱了拱手叫两人不必多礼,随即问下耕牛的情况。

    许朗清立即禀告了情况,还表示了自己的目光狭隘,仅把视线集中在药材上面,然后,虚心向宋栗栗请假。

    两人的视线顿时转向宋栗栗,宋栗栗,倒是不吝啬于秘方,朝着耕牛走过去,把另外四人也叫过来,就开始了讲解。

    小姑娘声音虽软,不过讲解起来条理清晰,很是详细,不藏一丝的私心,令许朗清及其他四个兽医听得那是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对对对,两相中和即可调理体内毒性。”

    “原是草发霉了。”

    ……

    大家你一言我一言,茅塞顿开。

    李青云于旁看着不断点着头,满是欣慰地看着宋栗栗,等她说完,便道:“你们觉得如何?”

    “回大人,按照宋姑娘的讲解来看,牛可在五至十日即可恢复。”众人对看了一下,然后许朗清上前禀告,“然虽有秘法,但牛病情拖得太重的话,有秘方也难以医治。”

    听到这答案,李青云抚了抚自己的八字眉:“你们且好生看好这十几头牛,我先令人召集县城里药铺的大部分大夫,然后你们便去给百姓的耕牛医治。”

    这样的情况,定是要越早弄好越好,拖得越久牛情况越不好。

    吩咐好了,李青云又让宋栗栗跟自己去书房,他得此良方写好,上报朝廷。卡酷小说网_https://www.kakuxs.com/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