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逆水行周> 第六十一章 三番四复打脸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六十一章 三番四复打脸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卡Kа酷Ku尐裞網

    马车继续行驶着,坐在车厢里的宇文温也继续想着事情,今日一场江湖卖艺似的表演,让他不经意间发现小皇帝宇文乾铿的异状,接下来该怎么办,是他要思考的事情。

    小皇帝心智超越了年纪,算是早熟,只是早熟到什么地步,需要继续观察,因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宇文温作为宗室代表来邺城,肩负的重任不光是陪皇帝聊天,以尽宗亲之责,他还要观察皇帝,确定这位小朋友的心性如何,回去得向父亲复命。

    不是他们父子三人有野心,要想看看小皇帝有没有做皇帝的样子,若是对方“望之不似人君”,便在山南另起炉灶,自立为帝。

    是因为小皇帝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大局,而山南要有相对的预防措施。

    宇文乾铿,是赵王宇文招的幼子,宗室出身,按说不可能接受过什么执政治国的教育,被拥立为帝时年幼,故而也不可能历练过。

    没有长辈教导,大约为人处世的水准也和年纪相符,就是个屁事不懂的小孩子,带上几个仆人上街横行霸道可以,要是和人勾心斗角基本不可能。

    这样的小孩子,即便是自己当家,管理府中的仆人都未必行,更别说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所以辅政丞相尉迟迥掌握大权,宇文乾铿就是被供起来的雕像。

    从魏晋以来,天子和权臣,已经很难君臣相得了,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要么天子铲除权臣,要么权臣受禅登基,最极端的就是两败俱伤,为他人做嫁衣。卡Kа酷Ku尐裞網

    如今周国局势,西面的隋国是大患,大患未除,一旦天子和辅政丞相闹出什么事来,导致最后双方摊牌,那什么都完了。

    天子完蛋,那么山南的宇文亮父子自然要反,不反也要被人灭了;丞相完蛋,尉迟一系反,反正内战是避免不了的,最后就是为隋国所趁。

    天子年幼,丞相大权独揽,尉迟迥的心态不说,光说阅历,想来不会在隋国灭亡前,做出什么出格的动作,但是天子就未必了,毕竟当有名无实的皇帝,不是谁都能忍的。

    山南道大行台、宗室之首宇文亮,就想知道大周的少年天子,会是怎样的人,是能忍还是不能忍。

    宇文乾铿如果懵懵懂懂,任由丞相专权,亦或是天性不喜欢揽权,那样就皆大欢喜,尉迟迥放心,也不会做出什么过激举动,周国上下全力对付隋国。

    如果小皇帝是热血少年,想起国仇家恨,想起太祖的丰功伟绩,看着宇文阐被祖父夺了帝位的悲惨下场,决定不能坐以待毙,那局势的走向就有些扑朔迷离。

    也许小皇帝只是发牢骚,也许只是私下里发泄不满,但迟早会被周围的耳目察觉,然后传到丞相尉迟迥耳里,即便尉迟迥事前未必有那种心思,得知天子的心态之后,只会坚定的走上那条路。

    那条东魏丞相高欢走过的路。卡Kа酷Ku尐裞網

    把小皇帝架空,剪除宗室势力,牢牢把持大权,周国实际上就是尉迟氏的天下,隋国能灭就灭,灭不了也无所谓了,反正皇帝讨厌自己,那何苦为小家伙收复河山,还不如安安稳稳扶持家族势力。

    一如当年高齐取代东魏,还和取代西魏的周国对峙了二十余年,外患的威胁少了,那首要解决的就是内患。

    如果小皇帝耐不住性子,让尉迟迥心生警惕,一旦走上这条路,那首先要对付的就是宗室,也就是山南宇文亮父子,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山南该怎么办。

    投靠隋国那不可能,投靠陈国陈国自己都苟延残喘,如果自立为帝更加愚蠢,三方都会一起围攻,所以这种情况能避免尽量避免。

    宇文温和父亲一样,衷心希望小皇帝宇文乾铿能以大局为重,至少在隋国被灭之前忍下去,好好的做一尊受人供奉的雕像。

    没有权就没有权罢,好歹衣食无忧,只要老老实实的,尉迟迥就算起了心思,也不会害了宇文乾铿的性命。

    毕竟小皇帝没了,剩下的宗室就是宇文亮、宇文明、宇文温三个成年人,尉迟迥除非翻脸,否则扶持一个小孩子,要比让成年人做傀儡皇帝靠谱得多。

    而宇文乾铿的姊姊千金公主,如今是突厥可汗的可贺敦,要是千金公主唯一的弟弟被害了,那枕头风吹起来可是要命的。

    三年来的局势发展表明,丞相尉迟迥确实是想消灭杨坚,收复河山,如果真能攻灭杨隋,尉迟迥立下复国之功,封王、加九锡理所当然,而摊牌的时刻,也许会到来。卡Kа酷Ku尐裞網

    可那时摊牌要比现在摊牌强,要灭杨隋,怎么也得花上一段时间,也许一年,也许五年,那么山南可以多争取时间囤积力量,如果现在或不久之后就摊牌,形式对山南十分不利。

    正所谓未雨绸缪,小皇帝就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宇文温要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判断宇文乾铿的表现如何,以便让父亲宇文亮做好应对。

    朝政虽然为尉迟迥把持,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尉迟迥一系,如果局势稳定,宇文亮可以尝试联络那些愿意站在皇帝这边的大臣、刺史、将领,慢慢形成“保皇派”。

    不敢说从尉迟迥手中夺取大权,至少能形成有效的掣肘,让这位太祖的外甥,安心的做大周忠臣,复国大功该赏,封王就封王,加九锡就加,只要不篡位,什么都好说。

    东晋时,王、谢两家就把持朝廷大权,但至少和司马氏能够共处,虽然也有龃龉,但好歹“床头打架床尾和”,宇文亮就希望能这样,宇文氏和尉迟氏不翻脸,好歹把日子过下去。

    至于子孙后代的事情,那就子孙后代去处理,首要的就是把窃国恶贼杨坚干掉,收复大周江山,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前提就是小皇帝老实,如果不老实,那么宇文亮决定要改变策略,首先就是全面对陈友好,为联陈御敌留个后路。

    这样一来,对陈作战必须停止,任巴州刺史的宇文温首当其冲,要化干戈为玉帛,变成亲善大使,把陈国俘虏和百姓悉数释放,适当赔偿损失。

    先前俘虏的陈国长沙王陈叔坚,自然是要送回去的,也就是释放善意,敦睦邻邦,缓和同陈国的关系,以便未来局势恶化时,能够抱团取暖。

    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为了密切双方关系,亦或是证明自己的诚意,可以派质子,也可以联姻,不管哪一样,首当其冲的还是宇文温。

    他是幼子,理所当然去做质子,家中又有个女儿,虽说是“买一送一”的继女,实际上却是正经的宇文家公主,也是宇文家后代中唯一的女性,年纪小点不要紧,可以特事特办。

    狗屁的质子,狗屁的联姻宇文温心中骂道,一想到这里就无名火起,这两样他都不想选,所以比父亲还要急切的希望小皇帝靠谱些。

    好歹能忍到灭了杨隋再翻脸啊不行就先做美食家,做木匠,或者吟诗赋词,要么就练书法练山水画,皇帝的生活其实很丰富的,可别钻牛角尖

    我认得一个皇帝,书法了得,鼓搞出了“瘦金体”,你也可以尝试一下练书法,弄出“宇文体”流传千古嘛

    宇文温越想越离谱,越想越无奈,先前他很乐观,可是今日之事让他没法乐观,小皇帝明显心智已经超越了年纪,就希望能理智些,亦或是演技能够娴熟些。

    少年天子斗倒权臣,后世耳熟能详的例子,是清朝的康熙皇帝,而这个时代也有了先例,结局是一正一反。

    正面的例子,是六年前去世的周武帝宇文邕,当他被扶上皇位时年方十七岁,他的两个皇帝兄长,已经被权臣堂兄宇文护害死,他是第三个傀儡,也许不是最后一个。

    宇文泰的儿子还有很多,所以宇文护能换的傀儡也很多,宇文邕明白这一点,所以任由宇文护专横跋扈却没有丝毫怨言,姿态一直放得很低。

    表面上演戏实际却是在偷偷布局,过了十二年,宇文邕终于抓到机会,趁着宇文护独自入宫,亲手除掉了这个权臣,随后压下余党反弹,将大权牢牢握在手中。

    这是个励志的故事,只是宇文温不觉得宇文乾铿能够复刻,更可能的是一场悲剧。

    六十多年前,北魏爆发“六镇之乱”,后果类似于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战乱平息后,朝廷威严扫地大权旁落,军事强人把持朝政,那个人,叫做尔朱荣。

    被尔朱荣扶持的傀儡皇帝元子攸,每日都活在恐惧之中,能不能活就看尔朱荣一念之差,问题随之而来:你是要做一辈子的懦夫,还是要当英雄,哪怕只有三分钟

    元子攸勇敢的选择了后者,趁着尔朱荣一次入朝,亲自设伏杀掉这个权臣,随即召集忠臣良将护卫京师,惊险万分的击退尔朱荣手下反扑。

    他选择当英雄,时间超过了三分钟,但没能超过三个月,尔朱荣的势力极大,尔朱氏大军的再度反扑无人可挡,京师洛阳陷落,元子攸被俘。

    在杀掉尔朱荣三个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center>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