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二百六十八章 皇上的意思……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六十八章 皇上的意思……

    满清司法实行的是“逐级审转复核制”,一审即终审的情况并不多见,因此即使是钦狱大案的督抚贪赃案件,皇帝也很少直接核准初审拟罪,而是会交诸“三法司会审”乃至“九卿会审”程序逐级复审。    一些大案要案到了复审环节,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清王朝正儿八经的司法机构——就有机会正式露面了。    可这一次,乾隆却跳过三法司会审的环节,将李侍尧案的复审直接升格为“九卿会审”,也就是三法司要联合六部尚书、侍郎、右副都御史、通政副使、大理寺少卿等几乎所有在京的高官们,一共四五十人一起来复审。    司法系统好不容易有机会发挥点作用,却也不过是个配角。    “皇上这那是在要李侍尧的命啊,这是要保李侍尧啊……”    和珅多精明的一个人啊,立刻就体察到了乾隆的真实用意。    乾隆嘴上说本案事关重大,应该慎重定刑,实际上乃是想在一个更大的范围里暗地寻找支持,保住李侍尧。    不过乾隆意想不到的是,李侍尧往日做事太过于高调,人品实在太差,大家都对他深恶痛绝。九卿会审的结果是,建议皇帝将斩监候升级为斩立决。    “哈哈哈,哈哈哈。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也……”    和珅从云贵返回京城的路上与赵亮终于会面了,他依旧去不了陈州,但赵亮可以先来郾城。    两人一会面和珅就主动谈起了李侍尧案,因为这案子实在太可笑了。虽然现在民间几乎还没有风声传出来,赵亮一脸的‘懵逼’,狠狠在和珅跟前演了一次捧角。    “这李侍尧贪赃枉法,妄为朝廷重臣,他论罪当死,他死有余辜。皇上素来英明神武,如何偏偏要绕过这个贪官?”    和珅抿了一口小酒,对于赵亮的话,只是露出了一个不以为然的笑。    “什么罪不罪的?什么贪不贪的?皇上说他该死,他没罪也该死;皇上不想叫他死,他就是犯了死罪,那也死不了。这天下是皇上的,一切都赖皇上乾坤独断。”    这就是和珅这阵子琢磨出来的一个道理。    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不是李侍尧的案子今后会怎么样了,而是在琢磨,皇帝为什么明知道李侍尧贪污受贿,是个大大的贪官,而就是不办他,甚至还想为他开罪呢?    他心底里已经有了个答案,那就是皇帝的恩宠青睐。    李侍尧的罪该不该死,他该死。可皇帝就是不想叫他死啊,这是不是就是 只要有了皇帝的亲睐恩宠之后? 那就是犯了国法,犯了死罪? 也不用怕了呢?    和珅有种‘寇可往我亦可往’的感悟。    那李侍尧固然得宠? 可他哪有自己得青睐啊?    这家伙犯了那么大的罪过,几乎糜烂了一省? 皇帝都舍不得他死,那自己岂不也能一样?    何况如果此次回京后一切顺利? 他马上就要跟皇帝结为亲家了? 那岂不是更不用怕了?    赵亮知道和珅跟李侍尧的过节,更清楚和珅现在在笑什么的。他当然不是在笑乾隆了,和珅这是在笑李侍尧呢。    皇帝突然插手进来,其用意并非真就没一个人看出来的? 可大家都在装聋作哑的装蒜? 可见这李侍尧平日中得罪了多少人了。    “这般结果皇上怕也是没想到吧。”赵亮又为和珅斟了一杯酒。    和珅脸上笑开了一朵花来,“可不是么。这老东西平日里就傲横逼人,不知道与人为善,这次有的他苦头吃。”    “皇帝再乾坤独断,朝廷大臣们的颜面也不是那么好抹掉的。”    “就是再想救李侍尧? 皇上也必须考虑一下大臣们的感受,所以李侍尧这老东西这次是不死也要脱层皮。”    和珅又想起了两年前的那遭事? 那就止不住的咬牙切齿。    和珅当初挨罚,从一品大员掉成了三品官? 但人家依旧把工作做得漂漂亮亮的。比如掌管崇文门税关之后,他除了依照规定向来往的商贩收税之外? 还开始把征税目光投向了另外两类人群——进京考试的读书人和进京述职的地方官。    前者没权没势的? 只能自认倒霉。后者却有不少人大为不满? 一位布政使向福隆安诉苦,请福隆安上书弹劾和珅。    奏章呈上去后,没了下文,因为和珅的行为事前就已经得到乾隆的允许了,乾隆自然不会打自己的脸。    官员们看到位高权重的福隆安都无法撼动和珅分毫,只能自认倒霉,经过崇文门时候乖乖的奉上银子。    可有一次,云贵总督李侍尧带着献给乾隆的贡品入京,走到崇文门时却打了和珅的脸。    李侍尧同样是乾隆宠臣,看小小年纪就入职军机处,过的比自己还红的和珅很不顺眼,过门时候自然不肯交钱。    李侍尧的部下和税官发生争执,双方差点动手打起来,有人赶紧向和珅报告,和珅听说来者是李侍尧,也不敢怠慢,亲自出面与他交涉。    结果李侍尧很是出言不逊,看不起没真功实勋的和珅,气焰嚣张,咄咄逼人。    还拿出一封信,信没有落款,只盖了一个印章,印章上有“长春真人”四个字,叫和珅大惊之下只能忍气传令放行。    长春真人是何许人?这就是乾隆。    乾隆不止是中国历史上的弹幕鼻祖,还是历史上著名的刻章刻印狂魔,一生刻了1000多印章,长春真人就是其中一款。    于是李侍尧趾高气扬进城了,而和珅的心里头很不舒服,将这笔账牢牢记下了。    “兄长既然已经知晓了皇上的心意,那您何不去递个台阶……”    赵亮又道。    这样做似乎好处捞的更多更大。    “哥哥既奉了皇命去查李侍尧,这为皇上递台阶的事儿,无论如何就也都轮不到我了。”    “这九卿会审不能叫皇上如意,那接下来保不准就要把李侍尧案下发到各省,由各省总督和巡抚审议。”    “到时候……”    这台阶终究会有人给皇帝递过去的。    不过这台阶递过去了之后,那人的名声什么的,就也见不得好了。    而且朝堂地方,大家伙都盼着李侍尧这老东西不得好死呢,偏偏你去皇帝那儿做好人,就你聪明不是?那日后也少不了要应付一阵明刀暗枪。卡酷小说网_https://www.kakuxs.com/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