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春秋大领主> 第332章:盈满则亏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332章:盈满则亏

    只看数量,不看质量,晋国很多家族都能拉出三个“师”的兵力。

    只不过,没人会干出这种事情。

    没有经过良好的训练,五个普通人都不一定能打得过一名“徒”,并且会随着普通人的数量越多,对阵“徒”更加难打。

    战斗力不行,人数却多,其实是一种在后勤上极大的负担。

    简单的说就是,数十万农民军败给一两万正军队,历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只因为战争真不是单纯比拼人数的多寡,最高层次是国力上的硬抗,接下来是对战两军的军械装备,再来就是训练程度和战时士气。

    决定一场战争胜败的因素非常多,博弈中出现任何失误都可能致使惨败。

    不过,别看有那么多经典的战例。

    那些战例在无数场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经典,其实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物以稀为贵!

    正是因为太少、极少,才会是经典。

    正常情况下,肯定是国力最强、军械装备更优、训练度与士气更高的一方获得最终胜利。

    所以,从来都不见一个硬实力不行的国家,能依靠名将效应去获得一场本来不可能得到的最终胜利。

    吕武从“阴”地、“吕”地能拉出两个“师”又一个“旅”。

    他现在已经正式获得“霍”地。

    这个“霍”地的农耕状况不怎么样,却是盛产战士。

    老吕家早早就在渗透“霍”地。

    现在下达征召令更是名正言顺!

    向“霍”地发出封主令领主令,集结起一个“师”会有点困难,再拉出两三个“旅”则绝对没问题。

    以晋国贵族的严谨和死板,吕武拉出来的军队,其中“阴”地和“吕”地的“徒”不会超过六千,余下都是“羡”,肯定是不合格的。

    不过,事急从权嘛!

    吕武已经打算下血本,士兵的素质不够,就拿装备来凑。

    拉出来的军队,超过六成的士兵身穿铁甲和手持铁质兵器,谁还能苛责个什么?

    “主,如此一来,封邑多处建设需停,北疆与西北疆亦无边军。”葛存能理解自家主人为什么要表现,只是一些话还是该说。

    老吕家逮住机会就开荒,已经成为一种家族惯例了。

    三四年前,吕武没有经过上报,获得“吕”地之后就开始追亡逐北,向北边的狄人地盘攻占了近两百里,后来又进军了西北疆攻占白翟地盘近百里。

    那是建立在赤狄、大戎和白翟被打怕的前提下,并没有费多大的劲,获得的土地。

    老吕家只是派出一个“旅”,不断地剿杀回迁的那些部落,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

    过程中,老吕家不断获得人口以及牧畜资源,很是壮大了一番。

    葛存很清楚自家跟赤狄、大戎和白翟的矛盾已经形成,甚至可以说非常尖锐,有点怕北疆和西北疆空虚的时候,猛然间被他们来那么一下。

    吕武说道:“征骑奴,组骑兵,巡防两地。”

    葛存迟疑了一下下,说道:“如此可行?”

    那些骑奴都不是晋国人,就是征战北疆和西北疆时,俘获的赤狄、大戎和白翟。

    吕武十分自信地说:“可为人,岂愿为兽?”

    有机会当个晋国人,那些胡人还愿意当野兽吗?

    葛存有些痛心疾首,又不敢多说些什么。

    现在这么个年头,晋国人的身份多高贵啊!

    尤其是对非诸夏族裔来说,他们获得了晋国人的身份,不亚于是由野兽向人进行转变,有点从地狱爬上天堂的意思。

    葛存是鲁国人嘛。

    他还是很看重诸夏族裔身份的,认为赤狄、白翟和大戎有机会成为晋国人,哪怕是晋国的奴隶,压根就是祖上烧高香了。

    当然,胡人现在可玩不出烧“香”这么高级的行为,烧马粪还差不多。网首发

    甚至可以说,诸夏这边也只有少数人能玩一整套流程。

    而“香”其实就是烧香蒿,并不是后世的朝天一柱。

    吕武当然不可能组建全由归化人组成的军队。

    这种行为不少人干过,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反噬。

    他相信胡人非常愿意成为一名晋人,该防却还是要防着的。

    三名晋人配七个胡人是一个能够接受的比例。

    军官更是要由晋人来当。

    甚至可以说,吕武不会培养这一代的归化人成为军官,下一代都还要择优再择优。

    现在各家都很忙。

    他们忙着派人回去封地,召集自己的封臣和武士。

    吕武给了集合地点,就在“随”地边上的“甲氏”。

    这个“甲氏”的归属有点复杂。

    赵氏没有覆灭之前,大概十分之二属于赵氏。

    剩下的则是狄人和部分贵族占据,其中绝大部分地区是狄人的栖息地。

    也就是说,压根不是全部归于晋国所有。

    另外,“随”地再往北边的地方,也就是“涂水泊”附近,一样不属于晋国地界。

    现在的疆域划分比较模糊。

    这个模糊不单纯是诸夏的列国这边,诸夏与异族的疆域也没那么分明。

    现在领地归属的标志是筑城,并且有贵族进驻,要不其余什么都不算数。

    等于说,吕武是在北疆和西北疆开疆了,拓土的事情则还不确定,除非他愿意耗费人力物力去筑城并驻军。

    这一天,吕武来送别智朔和魏绛。

    当然不止是吕武到场。

    在“新田”的贵族,除了智罃、士匄、中行偃之外,有一个算一个都来了。

    这一次将由智朔为主,魏绛为辅,前往周王室治下的“单”国迎归公子周。

    这个“单”说是一个国,其实就是虚有其名。

    周王室的“国中之国”太多了,不算封建的各个诸侯国,不大的“王领”也有很多鼻屎大的“国”。

    这些“国”大部分都是失去了旧有的国土,找周天子庇护,又得了块土地进行复国。

    名义上是个国家,其实就是食邑。

    这么一搞,本来没多大地盘的周天子,属于“王畿”的那一部分又不断缩小,状况肯定是要越变越糟的。

    智朔和魏绛带的人马绝不能说少,两家各自出动一个“旅”,又有在“新田”的各家七拼八凑,给凑出一个“旅”。

    期间,智罃和士匄拒绝公族的参与行为。

    是那种不但迎归公子周没公族任何人的什么事,护送队伍也不允许被塞人进去。

    祁奚和羊舌职估计会在心里大吼:卧槽,无情!

    可是,他俩不敢在实际上有所行动,甚至都不敢说些什么。

    这一次去“单”地,尽管智罃和士匄没明说,大家却知道是怎么回事。

    算起来,先君姬寿曼被弑杀已经过去将近十天。

    在讲究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年代,十天没有国君已经算是大事。

    幸亏现在消息传递的速度慢,要不周边的国家知道了会干什么,有点难以预料。

    如果楚国那边知道?

    再一次举起“吾乃蛮夷”旗帜的楚国,更不知道会干出一点什么事来。

    重新自认蛮夷的楚国,战斗力爆表啊!

    楚国逼退了以晋国为首的联军,救下了郑国,将宋国摁在地上爆锤。

    宋国求援的使者往晋国派了一批又一批,也派出使者前往齐国、鲁国、卫国,其中卫国的表现比较活跃。

    没爆发内乱之前,晋国对宋国的求援态度很有意思。

    大意上就是:顶住,兄弟顶住,援军马上就到。

    然后?

    没然后了啊。

    之前是那样。

    现在晋国自己出了大问题,援救宋国的事更是没影了。

    这一点怎么都瞒不住,以至于来“新田”的宋国使者已经卷铺盖回国。

    他需要回去告诉自己的君主:俺们别奢望晋国短期内能援助,还是铁了心跟楚人拼啦。

    “新田”南门之外。

    智朔一一道别,见到吕武却是一脸的尴尬。

    他这算是抢了吕武的活,还是自己那个老子亲自动手抢的。

    而他本来去追韩厥,半路上又被找了回来。

    但凡是智商正常,谁看不出智罃的打算?

    晋国贵族很早就知道智罃吝啬的名声,只是智罃总拿别人家的东西馈赠,总体来说名声不好不坏。

    现下,智罃干出了那么明目张胆的事情,着实让各家有点不好评价。

    “此去,需得一两月再会。保重!”吕武率先开口。

    智朔羞涩地看着吕武,重重地“嗯”了一声。

    吕武看到智朔表现羞涩,心里多少有些腻歪。

    事实上,他现在真不在乎能不能去接公子周,甚至已经不再想去。

    从龙之臣的功劳挺大没错。

    该挣的印象分,吕武早就挣了。

    另外,国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也在每一件事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最大的功劳已经捞在怀中。

    风头出得够大。

    吕武现在该小心的是弄了个盈满则亏的下场。

    所以,他不但要开始做个体面人,也是到了“自污”的时候了。

    至于说智氏和范氏有点打压的迹象?

    吕武认为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智氏和范氏没有打压,才是一种最大的不正常。

    其实,吕武很欢迎智氏和范氏做出打压的举动。

    能逮住机会的话?

    他甚至很想受点委屈。

    不是他突然有了受虐倾向。

    只因为智氏和范氏目前的打压只是一种态度,无法给老吕家造成什么实际伤害。

    而老吕家却能从很多负面影响中摘出去!

    比如,接下来智氏和范氏的吃相会很难看,老吕家却只想吃下自己所能消化的那一部分,拿出能用来拉拢各家的“肉”,来个广交友朋!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