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万历二十二> 第五十五章 内阁会议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五十五章 内阁会议

    天子脚下,哪怕是守门的士卒都仿佛有一种傲气,看到戚金等人都是风尘仆仆的样子,一看就是外官进京,京官天然比外官高半个台阶,士卒丝毫没有跟戚金客气,言语蔑视,举止轻佻。

    戚忠义哪里受过这等委屈,想要教训教训他,戚金却把他拉住,他深知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并未表明身份,将路引和文碟交给士卒检查,又塞给士卒几个碎银子,才得以进入北京城。

    北京城内就这么大,却有各方大佬势力犬牙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焉知门口守卫不是哪个大佬的试探,戚金还是决定小心行事。

    进入北京城,戚金等人将马屁行礼放到驿站,驿站在明初只可以官员入住,为了官员往的便利,到了万历时期早就成了样子货,各处人员都可以入住,导致驿站压力陡增,号称“开了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李自成曾为银川驿卒。因为受不了驿站苦役,就于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

    安顿好后,戚金直奔兵部报备,之后去往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在明成祖永乐年间设立,明成祖永乐是个马上皇帝,五征蒙古,所以当时武官地位很高,同级别的文官见到武官甚至要行礼,以靖难功臣为主管理五军都督府,天下兵事统归。

    到了明成祖永乐的长子仁宗洪熙即位,一改传统,与民休息,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到了宣宗皇帝也是如此,文官集团越发强大,仁宣时期三杨内阁将兵部权利扩充,到了正统年间五军都督府甚至成了养老的部门,但是其政治意义仍旧存在,所以戚金应该先兵部而后五军都督府。

    ……

    让戚金最疑的是,宣旨的时候看到太监那个急迫,恨不得让戚金飞到京城,可是到了京城就没了动静,皇帝丝毫没有召见的意思,这让戚金开始怀疑难道是自己猜测失误,自己此次前来并不是万历为了皇储之事。为了避险戚金将整个自己在京城的情报网络暂停,防止此时有人借此中伤自己。

    其实戚金还真错怪万历了,万历哪里是不愿意召见戚金,戚金虽然已经进位总兵官,在军方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从打仗时能立起戚字大旗就可以看出,但是文贵武贱,实际上在京城中仍然算不得什么,但是此次入京仍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北京城是什么地方,到处都是东厂锦衣卫,各家的探子,就是个巨大的筛子,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满朝皆知,万历是什么心思,文官集团怎会不知,召集戚金入京就是万历皇帝的一次试探,没想到文官集团反应强烈,天子哪里会犯错,所以只能由戚金这个冤大头承受了,御史弹劾戚金的奏书如同雪花般纷纷飞入大内。

    与文官较量这么多年的万历也没想到这次反应会这么激烈,其实看似万历罢朝数十年,是懒散堕落,其实也是文官集团尾大不掉,已经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力量,甚至已经可以和皇权掰手腕。

    万历也是受制于人,只是明朝的制度可以让皇帝垂拱而治,否则甚至如同汉朝一样来个王莽也并非不可能。

    ……

    沈府,

    此时的沈府门前可谓是车水马龙,车马盈门,拜访首辅沈一贯想要走走他的门路的数不胜数。每天的拜帖就有数框!

    今日的首辅沈一贯却没有往日的得意,蹙眉面对做在自己两旁的人,

    张位端坐仿佛神游天外,脸上带笑不笑。好像一个老好人一样,但是如果谁要是认为他是个老好人,那他自己才是老好人啊,

    张位隆庆二年进士及第,因上奏朝廷起居注之事,而收到当时的大佬张居正的赏识,得以升官,但是很快万历上台后,张位发现了问题,封建社会中皇权与相权永远是矛盾的。相权过大势必会对皇权造成威胁。

    年轻的张位自然想要赌一赌,万历还小,张居正却年事已高,自己资历浅薄,何时能够到达人臣之极。所以张位决定弹劾原本的恩主张居正。

    万历年幼时对此也许不太敏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心中的阴影却越来越大。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去世,第二年三月,万历便下令追夺张居正的官阶、荣衔。张居正荣华一世,死后却悲惨之极。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先被张居正贬斥的官吏便得以重新出山。张位也被提拔为南京尚书丞,升为左中允,不久又晋升为国子监祭酒。在礼部右侍郎的职位上,之后官运亨通最后在申时行的推荐下进入内阁,出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权倾朝野,是少数能跟首辅沈一贯掰手腕的存在。

    朱赓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神情严肃,蹙眉挠头,仿佛在思量。次辅朱赓倒是一支是首辅沈一贯的小弟,老实的紧。从不敢越雷池一步,唯首辅沈一贯马首是瞻。

    这三人说是大明的半边天也不为过,三人聚集在一起就是为了皇帝召集戚金入京一事进行讨论。

    其实戚金入不入朝其实都不重要,对他们三人来说此时的戚金还没有放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跳来跳去的跳蚤,重要的是万历表现出来的消息,摆明了是想让皇三子朱常洵立军功以传大位。但是皇帝也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

    其实他们三人未必在乎谁当这个皇帝,只是长幼有序,一直是文官集团儒家思想,这样就违背了他们的执政理念,他们身后的党派也不会答应,一入江湖身不由己,他们哪怕不动,也有身后的人推着他们动。这是一场皇权与文官集团的一场战斗。

    首辅沈一贯有些后悔给皇帝说的那番话,那番话即成就了自己的首辅之位,此时也就成了自己的绊脚石,自己如果改弦更张,那么自己在皇帝那里从此就没有了圣眷,即使有了楚党支持,也难免万历皇帝不会秋后算账。

    “少钦啊,仲化那里如何说?”首辅沈一贯手里摸着一串佛珠手串,眼皮一抬。

    (少钦是朱赓的字,而仲化是此时的次辅沈鲤的字。)

    “阁老,沈仲化一如既往的强硬,要求皇上立储的条陈已经写了一箩筐了。”朱赓拱手说道,语气恭顺,不知道的还以为朱赓是首辅沈一贯的子侄!张位就一向看不起他这一点谨小慎微。

    首辅沈一贯刚刚上位时,革除积弊,兴修水利,还算做了些好事,和大学士沈鲤的关系也颇为相得,只是渐渐只用楚党,非楚党人士被搁置不用,沈鲤又是直臣曾弹劾首辅沈一贯任人唯亲,两人因此有了间隙,这次两人政见不合,沈鲤更是连首辅沈一贯的门也不登,所以只有他们三人在此商议!

    “要我说,陛下此举明显是试探我等,绝既不能让三皇子领兵,如果大开个口子,之后立太子如何?今后以为成例?难道不怕再次靖难之事发生?”张位看起来老好人一般,说出话来净如此直接,一针见血!

    首辅沈一贯见张位这个老狐狸终于出声,微微颔首。

    “我也知此事不可为,那就能拦得住陛下?陛下若迟迟不立太子如何?这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还需从长计议。”

    “什么从长计议,肩吾你位极人臣,是天下文官的表率,难道这等大是大非也要和稀泥不成?”

    “这等大是大非自然不会去和稀泥,只是我还需从长计议,之前刘黄裳上书陛下《治安策》,引得陛下龙颜大怒,已经龙体抱恙,有些心灰意冷,如沈鲤这般急促却是不好的!天子到底是天子,口含天宪,如果直接传位三皇子朱常洵,何如?”

    首辅沈一贯说的是真心话,文官势大,皇帝虽然受制于文官集团,但是皇帝毕竟是皇帝,有着耍赖掀桌子的能力!

    “唉~”张位见首辅沈一贯说的的确是心里话,也是无可奈奈何,只得叹气!

    见两位大佬都叹气不已,朱赓站了起来,拱手行礼。

    “我有一言!”

    “这都什么时候了,就不要摆你的谦谦君子之风了!如果有对策还不快快说来。”张位在不复刚刚老好人的形象,吹胡子瞪眼的说道。

    “有什么话,少钦你就直说,这等大事我们必不会传出去!”首辅沈一贯也是有些无奈朱赓的谨慎。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陛下想要三皇子领兵,必定要找一老成持重之辈辅佐,以保证三皇子,现在戚金就在京中,不如我们见见他。”

    朱赓见两人都没说话,暗骂都老狐狸,这个时候还想保全自己!只得接着说道!

    “只要三皇子打了败仗,那自然陛下也就没了易储之心!”

    首辅沈一贯和张位两人都是眼前一亮,朱赓的法子虽是有些糙,但是管他什么法子,只要管用就是好法子。

    张位深深的看了朱赓一眼,万万没料到平时不声不响的朱赓竟有如此想法,但是未必就能够完成,卡酷小说网_https://www.kakuxs.com/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