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第三十九章 见闻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十九章 见闻

    白血病的电影…    沈林脑子里立刻想到了《星运里的错》、《送你一朵小红花》、《五尺天涯》还有…《北京童话》!    他对《星运里的错》最有感触,因为这个片名:《The Fault in Our Stars 》源自莎士比亚的《凯撒大帝》:‘The fault, dear Brutus, is not in our stars’,翻译应该是‘命运无罪,自己有责’,《The Fault in Our Stars》这个名字表示无法同意莎翁的观点:有时就是命运弄人。    皂化弄人啊!    绝症少男与绝症少女的爱恋,生与死的瞬间幻灭,戏剧冲突感十足…    这把稳了!    他对这几部电影可谓记忆犹新!    为什么记得那么清楚?    因为那阵子《送你一朵小红花》上映,他为了跟某些人争辩这是一部平庸的电影,把类似电影都看了一遍…    甚至还有《北京童话》!    嗯,大蜜蜜早期的电影,搭档严宽,那时候的大蜜蜜下颚线还是很硬朗的…    当然啦,那场辩论,他还是输了,因为对方完全不听他的,就一句‘你行你上啊!’…    好,沈林现在要上了!    沈林琢磨了一下,还是围绕《星运里的错》改编。    甭管怎么编,这类电影形式单一,绝症少男少女的爱情故事,永远是三幕戏的结构:相识、相恋然后永别…    记忆最深的是《星运里的错》里的激情戏,女主角从小就被诊断出肺癌,常年要背着一个氧气罐子,带着软管才能呼吸,男主角则是患有骨癌被截肢的乐观少年…    这两位的床戏既有激情又有缺陷——两个人身体都有缺陷,原本充满生命力的激情戏,看得人各种心酸…    相比较一下,《送你一朵小红花》拍的太纯了…    就你站在观众的角度想一想,两位主角都是尝遍人间疾苦、随时会挂掉的癌症患者,于情于理,真的应该让他们享受到初尝禁果的人间之乐!    你家人间之乐是在雨中表白后抱了一下?    过家家呢?    来段激情戏怎么了?    《泰坦尼克号》告诉所有人:爱情越是你侬我侬,生离死别就会让人越心痛!    对了,《星运里的错》还有最后互相写追悼词,直接变成了跨越生死的情书。    这电影整好了,没准真能撸个奖…    ……    写剧本好难啊!    尤其是这种电影剧本,就你明明已经知道剧情了,但你还是得一点一点琢磨台词…    难怪六个编剧,《唐探3》依然一坨屎…    (我没跟风,我去看了,提前离场…为我两年的等待感到不值!真比不上《你好,李焕英》,连《刺杀家》都比它好多了!)    沈林没写过剧本,他之前是写网文的,勉强算家…    跟剧本是两个概念!    《大唐安西最后一笔军费》,那玩意很简单,几千字就搞定了…    而且台词少啊。    这回不一样嘛!    怎么才能整一部投资少,还能让人觉得牛逼的剧本呢?    大林子写了个开头,介绍了一下双方背景,然后很难下笔了…    这么说吧,剧本编写讲究留白,是偏文学化的,它从想象力和联想力上汲取营养。    它是一句台词接一句台词!    《星运里的错》最经典的台词:男主角:“我总以为我跟别人不一样,会上报纸,会被很多人记住,但是一直到现在…”    女主角‘你怎么可以这么想呢?为什么你总想要被那么多人记住?’    因为男主角是那种充满幻想,觉得自己跟芸芸众生不一样的男人!    剧本干巴巴这么写就行,但是则可以加很多心理描写…    总结一句话:可以用文字来渲染各种气氛、环境,描写各种心理活动,感情等,文字给人的想象空间很大,影视作品的剧本主要靠人物的台词和动作来呈现心理、动机和感情,需要更直观的表现。    所以,沈林写完开头…    有点不知道怎么继续了!    ……    “你完全可以写一本,然后找人改编!”    第二天,中国美术馆隔壁,人艺小剧场,沈林见到唐烨导演,说了自己的困惑,后者给了建议。    “《大唐》版,我也看了,写的很好,不比话剧差到哪!”    中戏有自己的出版社,全称就叫中国戏剧出版社,他们约的稿,沈林把《大唐安西最后一笔军费》扩充到了五万字,上个礼拜出版了…    首印两万册,卖的…也还可以…反正首周卖了两千多册呢!    毕竟没什么宣传渠道…    还没跟沈林结账,但至少几万块版税是可以肯定的。    “找人改编?”    “术业有专攻嘛,人嘛,不可能全才,否则,我们也没有必要设编剧职位了!”    沈林点头:“那倒是…”    唐烨:“你有认识的编剧吗?要不要我给你介绍几个?”    沈林果断摇头:“…不用了。我去找戏文系的师弟、师兄们帮个忙就行!”    唐烨:“他们…他们水平不行吧!”    “您给我介绍的,肯定是我的前辈,那他能听我的吗?”    唐烨琢磨了一下,笑了笑:“确实,这帮人都觉得自己厉害…”    文人有傲骨嘛…    随便举个例子:宋金方,编剧界刘信达,没作品,还喜欢蹦跶,动不动就反抄袭,站在舆论制高点…他自己的作品呢?不管评分还是收视率,都不及格,就蛋壳那句:啥也不是!    还是新人好使,找几个工具人,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图描写…    最后整合一下,挺好。    唐烨:“你要见一见主演们嘛?”    “…都有谁?”    “杨力新还有濮存昕…”    沈林:“都是老师诶,你们排练,我在底下看看就行,学习一下…”    “行!”    ……    说实在的,沈林原本想着自己跟这帮大演员的差距…    有肯定有,但更多应该是经验或者形象方面。    自己觉得自己还可以,反正他演卢十四的时候,自己挺入戏的…    这就很了不起了,通俗来讲,体验派的要求就是:从演员到角色!    意思就是:演员要进入角色,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产生一种共情能力…    翻译成波叔的话:真听、真看、真感觉。    他演卢十四的时候,并没有刻意模仿中年男人,而是把自己当成了中年男人,沉浸在情境中!    能做到这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至于外貌上的差异,那没办法…    他就十九岁!    但现在看了台上的杨力新老师…    就你听他说台词,那声音和语感把握,即便是喃喃低语,也能让每个字清晰传到你的耳中!    真的就是心悦诚服…    也不是一点毛病没有…    花活太多,有点戏曲遗痕,尤其是饰演杨将军的苏民老师,就他亮相的时候,很明显感觉到有点拿腔作势…</p>卡酷小说网_https://www.kakuxs.com/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