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基建]我儿秦始皇> 第97章 0097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97章 0097

    赵馨几乎要以为, 嬴政对长寿的执念没办法消除了。

    事实也正如此。

    因为眉寿老人不方便从做实验的地方离开,所以嬴政之后便隔三差五地到那群方士做实验的地方去找他。

    两人能聊什么呢?自然是眉寿老人这些年的风俗见闻,以及……

    长寿秘笈了。

    嬴政看过的那些科学书籍也不是一点儿用也没有, 眉寿老人又直言没有长生之术,几重原因叠加, 他倒是没有再执迷于长生不老。

    但能多活几年,他当然也是非常想要的。

    认真算来, 嬴政前世也算英年早逝。

    比起眉寿老人来说。

    两人虽说不上一拍即合,倒也比寻常人更多了几分默契。

    赵馨一开始还担心眉寿老人为了功名利禄,或者发展道家而忽悠嬴政, 所以他们前几次聊天的时候她也一直在旁听。

    但等发现两人聊的除了眉寿老人这些年走南闯北的见闻, 就是道家典籍, 还有静心之类的办法后, 便没有再去旁听了。

    她毕竟还有其他事。

    之前说好的全学校,已经建好了。

    而因为嬴政这段时间动作频频, 且多次强势出现在所有人面前,聪明的范睢与并不恋权的白起已经开始逐步交割手中权利。

    虽然如今在朝中仍算是一呼百应, 但二人也已经开始为自己寻找退路了。

    他们的退路有两条,一则如嬴稷一般前往雍城。

    只要去了雍城, 他们二人对咸阳朝政的影响就会降到最低,一来路途遥远,二来有嬴稷镇压。

    二则留在咸阳, 却要想办法与以前的下属同僚们彻底分割。

    至少得让人知道,他们已经彻底退入朝堂。

    前者更简单,后者却非常麻烦。

    在嬴政与赵馨说出要建学校的之前,范睢与白起二人全都毫不犹豫地选了第二条退路。

    为此,二人这些年时常前往雍城, 也置办下了不小的产业。

    但在建学校的决定提上日程后,范睢第一个找到赵馨,提出了想要在学校任职的想法。

    他在咸阳生活了几十年,当然不想在年老时去陌生地方养老。

    白起得知后,也找到了赵馨。

    他常年在外征战,在咸阳的时间远远不如在战场上奔波的时间,对咸阳没什么留念,对物质也没太大需求,倒是无所谓在什么地方养老。

    只是一来他与嬴稷之间的关系不那么融洽,担心过去将嬴稷气出个好歹来;二来也要为自己的孩子考虑,留在咸阳机会总比去雍城大一些。

    这样两个人说要在学校任职,赵馨欢迎还来不及,怎可能拒绝?

    她根据二人擅长的本事,请二人根据现今市面上,以及他们自己这些年的所得所悟,从低到高编撰出来十多本课本与兵书。

    这些书,将会是这所学校的基础。

    而等范睢与白起放出风声后,之前那些到了年纪辞官养老的人,也都蠢蠢欲动起来。

    既然已经确定这所学校的开办势在必行,只要脑子不笨的人,就会想办法抓住这次机遇,而不会眼睁睁看着这次大好的机会从自己眼前溜走。

    全面的学校,招收的学生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这些学生只要不是愚不可及,从学校出来后都将成为秦国的栋梁之才,为秦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尤其是前几批学生,前途肉眼可见的远大。

    而若是能成为这些学生的老师……

    其他不说,自己的后辈就算不成器,总也有几分人脉可用,不至于落得穷困潦倒的局面。

    因为前来报名当老师的人太多,赵馨都快忙不过来了。

    为此,她连墨家、农家和道家那边都没怎么关注了,几乎每天都在忙着筛选合适的老师。

    这个过程是非常繁琐且枯燥的,因为老师这个职业,天然具有权威性,若是不好好挑选,一旦遇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受到伤害只会是无力反抗的孩子。

    何况这时候非常讲究尊师重道,老师的地位几乎等同于父母。

    父母没办法挑,老师却可以。

    有时候一个老师的好坏,甚至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总是要慎重的。

    除此之外,学校的教材也需要找人编撰。

    好在范睢最近有空,干脆带着有编撰书籍经验的吕不韦一起,按照赵馨的要求开始编撰课本。

    首先肯定是最基础的用来认字的课本,表音符号肯定是要加上的,但那些需要学生辨明的文字到底该以何种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才能让他们学得更好更快更专注,就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了。

    范睢等人想起自己幼时启蒙,直接提议拿《论语》等名家典籍当做启蒙书籍,好让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以后学得更快。

    但这个提议却在一开始,就被赵馨否决了。

    “这太难了,还有许多生僻字。”赵馨看完《论语》全本便止不住地摇头,“你这完全是让孩子死记硬背,效果肯定不好。”

    范睢倒也不坚持:“但若不用论语,难道用《字海》?”

    一口气将所有文字都学完?

    赵馨仍旧摇头:“当然不行,《字海》比《论语》还不如呢。论语好歹是成词成句的,学生学起来容易联想,认识的字时常复习,记忆总比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更深刻。”

    她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三百千。

    所谓三百千,便是《三字经》《百家姓》与《千字文》,这三本书的内容简单好懂,且朗朗上口,关键藏着许多典故故事,用来启蒙最合适不过。

    可惜三百千如今尚未成书,里面的许多典故如今都还没有发生。

    想要修改,工程量太大,无异于重写一本。

    尤其是《百家姓》这一本书,想要成书还需要到中原各国调查。

    可这时候正是姓氏蓬勃发展的时候,《百家姓》里面的许多姓氏甚至都还没有出现。

    有没有一百,都是个未知数。

    三百千没办法使用,赵馨便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启蒙的那些课本。

    她找到范睢与吕不韦二人,提出了课本内容全部以简单的故事呈现,要用最简单的文字写,但故事又必须足够有趣,至少可以吸引小孩子主动去学认字,最好还能让学生读过之后学到点儿什么。

    科学知识,历史典故,做人道理……

    总得沾点边儿?

    这要求不可谓不高,范睢与吕不韦几乎发动了自己的所有门客,这段时间全都泡在了书肆,也一些见多识广的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修改一下,也许能用。

    赵馨忙着忙着,相里锋那儿又出了好消息。

    相里锋对钻研理论是真没什么兴趣,之前听了赵馨忽悠,倒是像打了鸡血一样专注了一段时间。

    但没多久,他就因为太过枯燥而变得焦躁起来。

    相里悟发现后,直接找到相里锋,问清楚发电机最关键的地方和他的感悟,一番观察后,干脆将发电机的制作原理写了出来。

    相里锋非常惊喜。

    而且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的天赋全在动手上,归纳总结理论这方面天赋寻常,他也坐不住,于是将所有相关工作都交给了相里悟了。

    相里悟:“……”

    还能怎么办呢?又不能将这个徒弟逐出门外!

    师徒二人干脆分工,一人专研理论相关,另一人则负责根据相里悟发现的理论知识研发新东西。

    事实上,分工之后二人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很快就有了结果。

    相里锋没多久就做出来了两个东西——

    水车与风车。

    两者运行原理其实类似,最主要的部位都是一个轮轴结构。

    不过锁车以水流作为驱动力,以轮轴上的水斗盛水倒入竹筒,灌溉到农田;风车则需要手动控制轴心转动,带动轮轴上的扇叶将倒入其中的粮食按照重量分离,而后从不同出口出来。

    水车可以灌溉农田,风车可以分离出粮食与糟糠,都是很实用的东西。

    这两样东西刚做出来,便受到了赵馨的嘉赏。

    嬴政知道后,又是一番奖赏。

    他与眉寿老人相谈甚欢,却不曾耽误正事。

    这段时间,嬴政可是一直都在忙着郑国渠那边的事——

    自从方士们配置出火、药之后,他与赵馨一样,都意识到若想之前随口提到的被人以炸、药刺杀,就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统一各国。

    但攻打其他国家,有两个阻碍。

    一个是韩非,一个是郑国。

    前者入秦之后,嬴政便直接将人送去写书去了——

    韩非子思想超前,也许能为他带来更多的对他统治天下有用的文章。

    不过这不是必要,嬴政并不会特别顾忌。

    最关键的是,秦国关中几乎所有壮劳力,都被送去修建郑国渠了。

    嬴政特意让人将图纸拿来看过,郑国渠与上辈子几乎没有差别。

    兵力被困在了郑国渠上,他一时半会儿还真没办法调到足够兵力,除非他要半途而废,放弃郑国渠的修建。

    但这显然不可能。

    所以嬴政直接下令,在非农忙时节,秦国境内每家每户都需要出一个人到关中修建郑国渠。

    当然,是要给钱的。

    反正秦国这些年从各国贵族手中赚到了钱,不至于让百姓做白工。

    举全国之力修建郑国渠,速度立刻提升。

    郑国预计,最多两年,郑国渠就会修建完毕,可以投入使用了。

    嬴政担心郑国乱来,所以一直盯着那边。

    但风车与水车的消息传来,嬴政仍是立刻就跑到武器坊这边,想要看看水车与风车。

    不过来到武器坊,他最先看到的不是水车或风车,而是一个巨大的,需要一个人脚踩驱动的风扇。卡酷小说网_https://www.kakuxs.com/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