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摄政大明>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冰火两重天(上).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冰火两重天(上).

    诏狱,即是由明朝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内中罪犯需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由厂卫负责掌控,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些外朝法司皆是无权过问,狱中“水火不入,疫疠之气充斥囹圄”,内中刑法极其残酷,刑具种类繁多,史称“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卡Kа酷Ku尐裞網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

    而赵俊臣看到密折上“诏狱严查”的四字批红后,也很快就明白了德庆皇帝的心思。

    这般诏狱而不公审,避免了外朝三法司插手,只是由内廷审查定案,怕是德庆皇帝自己也明白,恭安王仅仅只是一个替罪羊而已,这般定罪,根本经不起严查细审,但同时他也下定了决心,要借着这个机会彻底整垮恭安王了。

    密折是赵俊臣连夜送到宫中去的,也是连夜被德庆皇帝批复了回来。

    轻轻叹了一口气,赵俊臣向着窗外看去,明月当空。

    但赵俊臣也不打算耽搁,只是扬声唤道:“秦威。”

    随着赵俊臣的呼唤,穿着西厂百户服饰的秦威,推门而入,下跪行礼道:“秦威在此,请大人吩咐。”

    赵俊臣把手中密折递给了秦威,淡声说道:“你这就去西厂衙门,把这份折子交给魏槐,跟他说,这件事接下来我就不管了,就由他亲自处理。”

    待秦威恭敬地接过折子之后,正准备转身离去,赵俊臣犹豫了一下后,又补充道:“对了,记得和魏槐说一声,陛下仁德,爱护皇亲,为陛下身后名声考虑,这件案子虽说要严查,但也不要牵连的太广。”

    “卑职明白。”

    秦威点头应是后,等了片刻后,见赵俊臣再也没有其他吩咐,终于离去了。

    待秦威出了房间关了房门,书房中只剩下了赵俊臣一人,只见赵俊臣神色间露出了些许轻松之色,长出了一口气后,喃喃道:“这些日子以来,形势复杂,林林总总,出了大事小事无数,如今总算是结束了一件。”

    只可惜,虽说结束了一件,但依然还有许多件,譬如给太子的布局、譬如今科的春闱会试、譬如德庆皇帝的南巡,一件接着一件,接连而来,由不得赵俊臣轻松。

    ~~~~~~~~~~~~~~~~~~~~~~~~~~~~~~~~~~~~~~~~~~~

    三日后,河中,恭安王府。

    在明朝,对皇亲国戚限权极大,皇子们到了一定年纪就会被封王离京,无诏不得回京,不可讨论政事,不可结交官员,甚至哪怕只是对待百姓好些,从而赢得了一些好名声,都会引起帝王猜忌。唯有不涉政事、耽于酒色、行驶荒唐不羁、甚至欺压百姓的王爷,才会得到“贤王”的名声。

    自德庆皇帝登基之后,这恭安王的对外形象,正是一位标准的“贤明王爷”,从来不讨论政事、从来不结交朝臣、王府之中夜夜笙歌不断、每年迎娶一两位侍妾、时而做几件欺压百姓的事情引发风波。

    所以,恭安王虽然是大明朝的“贤王”,但在封地百姓心中的声誉,却是不大好。卡Kа酷Ku尐裞網

    这一日,恭安王府外,突然来了一大队身穿圆领铠的锦衣卫。

    锦衣卫来到后,却毫不客气,也不打招呼,就这么直接将恭安王府包围住了,只让进不让出,又清散了周围百姓,一副要捉拿要犯的样子,却又显然是针对恭安王府而来,王府中人见到不对,出来问话,也被锦衣卫们粗鲁的赶了回来,丝毫都没有给恭安王面子的意思。

    事实上,虽然尚还不知道事情的原委究竟,但锦衣卫们却明白一件事,事情一旦到了这个地步,今后怕是只有恭安王求他们的份了,又何必再给恭亲王什么面子。

    而锦衣卫们包围了恭安王府后,就不再有什么动作了,就这么控制着形势,也不行动,好似在等待着什么人,搞得恭安王府中人皆是人心惶惶,即不知道要等待多久,也不知道自己最终会等来什么。

    但没等多久,就见恭安王府外,又来了一队人马,这队人马看服饰像是东厂的档头番子们,只是细看之间,又会发现一些细微差别。

    见到这一队人马出现,原本骄横的锦衣卫们却是态度突变,竟是恭敬异常,显然,此次针对恭安王府的行动,是以这队新来的人马为主,而锦衣卫仅只是辅助罢了。

    而新来的这队人马,为首者竟是一位身材枯瘦、面色苍白、神色阴沉的瘸子,此时正坐在轮椅中被人推着来到恭安王府大门外。

    这个瘸子,正是西厂的四位掌事千户之一的魏槐。

    “哎呀,这不是魏槐大人吗?卑职锦衣卫千户金全,见过魏槐大人,说起来,卑职还没来得及恭喜魏大人您迁升西厂之喜呢。”

    见到魏槐出现后,锦衣卫中为首的千户连忙迎了上来,向着魏槐打千行礼,满是讨好的说道。

    说起来,这个锦衣卫千户金全,和魏槐在锦衣卫衙门的时候,还算是有些交情。

    然而,魏槐却丝毫没有要与金全叙旧的意思,只是阴沉沉的看了金全一眼,那阴沉沉的神色、彷如毒蛇欲噬人的目光,即使金全身为锦衣卫一向见多识广,也不由得身体一颤。

    然后,就听到魏槐用他那特有的沙哑声音,缓缓问道:“人都来齐了?”

    见魏槐这般模样,金全不敢拖延怠慢,连忙答道:“回大人,从京城调来的三个总旗队,以及这周围四府十八县的锦衣卫,全都来了。”

    魏槐抬头,看着眼前恭安王府的华贵大门,脸上挂上了一丝冷笑,反问道:“既然人都来齐了,那还等什么?叫门!”

    金全连忙答应,站起身来,就欲派手下突进恭安王府。

    然而,还未等锦衣卫们叫门,恭安王府的大门,突然自己打开了。

    接着,就见一众恭安王府中人,有老有少、有尊有卑,正侯在门口处。

    这些人大都面露恐慌之色,看着眼前这一大片如狼似虎的锦衣卫与西厂番子们,皆是面色苍白。

    唯有为首之人,身穿黄色蟒袍,面容与德庆皇帝带着六七分相似,只是年轻几岁,气质神色之间,亦满是威严,却没有丝毫慌张之色,只是用藐视的目光,冷冷的扫视着眼前的一切。

    这个人,正是西厂与锦衣卫此行的主要目标——恭安王朱慈焕。

    正所谓落地凤凰不如鸡,别看金全刚才在魏槐面前卑躬屈膝、谦卑至极,但那是因为魏槐如今身在西厂,身后还站着一个赵俊臣,都是他招惹不起的势力人物。而如今面对恭安王,对于恭安王今后的下场已是心知肚明的金全,却是毫不客气。

    带着虚假的微笑,行了一个敷衍了事的礼节,金全用一副讥讽的语气,向恭安王说道:“哎呀,这不是恭安王爷吗?卑职锦衣卫千户金全,见过王爷。我等今日乃是奉旨行事,接下来若是有得罪之处,还望王爷您可不要怪罪啊。”

    然而,恭安王却丝毫没有理会眼前的金全,只是好似看小丑一般瞥了一眼后,冷笑一声,接着却是把目光转向了一旁的魏槐。

    打量了魏槐几眼后,恭安王冷声问道:“你是西厂的人?”

    魏槐点了点头,淡声说道:“王爷果然消息灵通,西厂不过才成建几日,王爷您竟已是知道了。既然王爷这般的消息灵通,怕是也猜到我等这次来拜见王爷您的目的了吧?”

    听到魏槐反问,恭安王冷笑更浓,亦是反问:“这么说,你就是赵俊臣的人了?早就听说赵俊臣是个谄言媚上的小人,今日这般情况,必是他揣摩着德庆的心思,把何明灭门案的事情栽到本王的头上了吧?”

    “大胆!”恭安王话声刚落,那金全就跳了起来,指着恭安王大声指责道:“你难道还看不清如今的形势?你现在也不过是个待罪王爷罢了,怕是再过不久。封号也会被陛下剥夺,如今你不仅不思悔改,还恶言诽谤西厂厂督赵大人,甚至直呼陛下名号,这等大不敬之罪,你难道就不怕罪加一等吗!?”

    恭安王却毫不在意,冷笑道:“我的罪名,不管是真是假,不管是大是小,那德庆和赵俊臣怕是都不会放过我,下场不外如是,既然如此,我又怎会再害怕罪加一等!?”

    “你……”

    见恭安王如此,金全更怒,但指着恭安王,却也不知该如何反驳。

    倒是魏槐,此时却露出了些许敬佩之意,淡声问道:“王爷这般开门相迎,毫不抵抗,也不抓紧时间销毁王府内可能会带来麻烦的书信证据,怕是也知道自己万劫难逃,所以也就索性不做抵抗了吧?王爷豁达,卑职佩服。”

    恭安王依旧是一声轻哼,看向魏槐与金全的目光愈加的轻藐,又隐约带着些许伤感,缓声说道:“那些罪证,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你们那个赵大人怕是早已是为我准备妥当了吧?既然如此,我王府里的那些东西,销毁与不销毁,又有何区别?我只恨,本王一世英名,最终竟会落在赵俊臣这般小人手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center>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