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129

    129天气变化

    赵红梅和庄成治一直都觉得他们儿子聪明,认为庄成弘如果愿意把心思花在读书上以后肯定能超过梁康生,所以他们对庄成弘的读书情况很在意。

    今天庄成弘受伤的是右手腕,右手对写字有影响,而写字则有可能影响科考结果,一想到以后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后果,赵红梅当即不管不顾在赵家闹了起来。

    大家都没想到刚才几个孩子打闹会弄成这样,看着庄成弘的手腕受伤确实厉害,都顾不上吃饭,又是请大夫,又是教训其他孩子,弄得回门这天赵家闹哄哄的,被其他回来赵家的女婿、哥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最后赵红梅也没有闹出什么结果,因为大夫说手腕上的伤虽然看着吓人,但实际上不严重,小孩子筋骨长得快,养一段时间就好,赵家人给了药费,打人的孩子的长辈又给了一笔钱,让赵红梅没有了继续闹事的底气。

    一个小伤弄得雷声大雨点小,赵红梅没有脸面继续留在赵家,借口回去养伤一家人灰头土脸地走了,当然赵家人也不高兴。

    其实庄成弘手腕上的伤不是因为在赵家打架才弄的,主要是他三十那天在梁家磕到了,那时候就有了暗伤,今天和赵家的孩子扭打时把手腕又弄到了,才突然一下爆发出来。

    不过赵红梅不知道儿子手受伤的真正原因,所以她这次倒没有去梁家,从赵家回去了之后就一心照顾儿子的手,毕竟过不了多久学堂就要开课了,手腕要是还没好,可没法读书写字。

    庄庆泽选择了在初五这天带着银票和人离开阳安县,他这一次出去还是打算买布料,去不了宁都就去另外几个盛产布料的地方看看,总能买到让他满意的。

    庄庆泽不去梁家,梁家人的生活自然就平静了下来,不同的是过年后梁康生不再跟着梁父去酒坊,因为今年的府试即将开始,他重新开始早晚锻炼,白天看书做文章。

    往年都是过了年之后天气就开始回暖,但是今年的天气有些奇怪,过年后暖和了十几天,在一月中下旬又突然变冷。

    这天早上,梁康生和曲薏照例出门散步,庄氏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提醒他们多穿衣服早点回来,她总感觉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听了庄氏的话多穿一件衣服再出门,曲薏搓了搓手,感觉确实外面有些冷,天色也暗沉沉的:“天气已经暖和起来了再突然变冷,估计会有很多人不适应,不过这都是小事,眼看着马上就要春耕了,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春耕。”

    梁康生在出门之后眉头一直皱着,他听了曲薏的话,突然就想到自己刚才一直在想却想不起来的事是什么了:“薏哥儿,我想起来一件事,以前我看书上说天气异常的变化会带来灾祸,今年春天忽冷忽热,我记得以前的今年真的出了事。”

    “以前的今年”这个词听着有些别扭,曲薏却听得明白,梁康生指的是上辈子的今年,仔细地回忆了一下,他没想到有什么地方不对。

    灾祸是说天灾人祸,在曲薏的印象中上辈子一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就算有天灾,也只听说过小范围的水灾和旱灾,都没有影响到道江省,更不用说他们阳安县了。

    梁康生上辈子的这时候因为天气冷热交替不舒服,生了一场病,当时的他躺在床上没事就看看闲书,在一本书中看到了这一段描述,一开始他没放在心上,直到后来秋收的时候他听代为管酒坊的小舅说粮食产量少、收粮贵,才对事情上心,关注了一下。

    因为他精力不济,又在守孝期间不方便出门,所以他只是从梁多稻口中得知,春耕种下秧苗之后又冷了一场,冻死冻坏了很多秧苗,最后导致秋收减产。

    梁康生只是问了一下,得知阳安县这边减产不算严重后,就没有管了。

    但是仔细想想,对他们这样殷实的人家来说,粮食减产、粮价提高只是多花点钱买粮,对有些穷苦人家而言,粮食减产可能影响的就是人家一年甚至两年的生活。

    梁康生想起来了这件事,他说了之后曲薏也有了印象,他记得上辈子这一年的年底回去看爹娘的时候,好像爹娘是稍微提了一句家里的粮食少,但是因为曲家和孟家的日子都还不错,所以曲薏也没有做什么。

    看着一脸沉思的梁康生,曲薏觉得他好像挺在意的:“相公,你有什么想法?”

    梁康生想了想:“我回去看看有没有详细介绍这方面的书,如果能帮到大家就帮一帮,种粮食不容易,全看老天爷的意思,能多收粮食就能多养一口人。”

    曲薏觉得梁康生的想法很好:“那我帮你一起。”

    心里记着这件事,梁康生回去了之后就把家里的闲书都找出来,曲薏在梁康生的教导下,太深奥的书籍看不明白,简单的能看懂,有他帮忙梁康生找书的速度快了很多。

    把家里所有的书都看了一遍,梁康生总算找到了那本说天气异常会带来灾祸的书,但是那本书中没有讲如何化解。

    想着种庄稼是农事,梁康生和曲薏去县城,找了几个书店把记载农事方面的书都买了回来,想在这些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一月下旬找到了二月中旬,梁家田里种的作物彻底收完,来梁家干活的人陆续回他们各自的村子忙春耕,曲薏和梁康生终于在一本书中找到了冻苗的描述。

    书中说天气如果突然转冷要保护秧苗不受冻,可以提前用稻草、干草等在秧苗上铺一层以保暖,这样幼嫩的秧苗就不容易冻坏。

    同时这本书还说,如果已经冻坏了的秧苗须得尽快处理,不能任由坏秧苗在地里腐坏,因为这有可能会让其他没有冻坏的秧苗也跟着坏掉,而且受过冻的秧苗就算没有冻死,后期长得也会不如未受冻的秧苗那般健壮。

    因为天气变化是不容易预测的,且往往发生在夜里,人们很难察觉,所以一旦天气变冷就很有可能发生冻秧,这时候其实只有一个办法解决——那就是补种,坏了的秧苗尽快补种上虽然也会因为种得晚了影响产量,但是损失更小。

    梁康生和曲薏对种地不了解,他们觉得这本书说的有道理,比起冻坏了之后想办法补救,提前防冻更有用。

    但问题是他们怎么告诉别人他们能“预测”天气会变冷呢?梁康生和曲薏都不是那种会种地的人,无凭无据地说出去恐怕没人会相信。

    想了想,曲薏和梁康生决定借孟家人的口把这个消息说出去,曲家那边可以告诉二伯,让他看着办。

    抽了个时间赶紧回趟孟家,梁康生同孟老爹就像寻常聊天一样说起了今年的天气。

    孟老爹看着梁康生还是稍显单薄的身子,犹豫了一下决定有话直说:“康生你的身子不像我们这些天天干活的人那么壮实,天气凉了记得及时添衣服,听四牛说你就快要去参加那什么院试,可不能放松。”

    孟老爹的眉头皱着:“说起来,今年春耕不像往年那么暖和,我总觉得今年的天气有些不对劲,不知道老天爷是怎么打算的。”

    梁康生没想到自己没说,孟老爹就先提了出来,他好奇地问:“外公,您会看天气吗?”

    “我可没有看天气的本事。”孟老爹敲了敲手上的木头,随口说,“咱做老农民的,一天到晚最关心的就是地里的庄稼能不能填饱肚子,庄稼的收成全看老天爷的面子,对天气自然就会重视些,我这样的只能说一般般,活久了见得多有点经验,真正会看天色的,稍微刮点风都能判断会不会下雨。”

    梁康生觉得孟老爹说的很有意思,就问道:“那您说,如果之后突然又变冷了,会不会影响地里的庄稼?”

    “天气要是一直这样冷下去,影响大着去了,天冷了种到地里的苗不长……”孟老爹见梁康生对种地有兴趣,想着他家买下来的一百多亩地,就同他多说了两句如何“对付”老天爷。

    梁康生认真地听着,他之前在书上看到说解决天气变冷的法子是用稻草、干草等盖住秧苗,孟老爹则说他们祖辈教的方法是直接用泥巴盖秧苗。

    在农家,稻草要用来铺床、做草席、搓绳、编草鞋、做门帘、做屋顶等等,干草则用来生火,用处很大,有些人家的稻草还不够用。

    老农民们没有多的稻草、干草,就想到了就地用泥巴,省事不说还方便,天气暖和了把泥扒拉开就成。

    这些种地的经验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在乡下地头不算大秘密,勤劳的老农民多多少少都知道,梁康生想着,比起书中说的,好像孟老爹说的更适用。

    这一趟过来原本是想着提醒一下孟家等春耕结束天气会突然变化,但是同孟老爹聊了一通之后,梁康生觉得他根本不用提醒,因为大家其实已经注意到了卡酷小说网_https://www.kakuxs.com/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