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1131

    131曲三丫要出嫁

    梁家的事少,除了多出来的山需要另外打理其他的就和往年一样没什么不同,所以有了曲二牛帮忙把山上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后,梁家的日子没有出一丝岔子。

    安排好了家里的事,曲薏和梁康生就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前往省城了,他们在出发的前一天才告诉庄氏,打了庄氏一个措手不及。

    庄氏听完后愣了一会儿,才问:“康生,薏哥儿,你们现在就去省城会不会太早了?”

    梁康生知道他娘不放心,就把之前想好的说出来:“省城比府城远,我们想着提前过去,可以早做准备,方兄已经回信说他在那边找好了院子,我们过去不住客栈,就在那个院子落脚,大家一起讨论学问方便……”

    方俊彦在梁家住过几天,他出身省城大商行家,庄氏对他的印象挺好,不是那种有钱人家养出来的纨绔子弟。

    尽管梁康生说的有道理,庄氏依旧不放心,毕竟省城是真的远,而且儿子一走就是近两月,梁康生从来没有离开她身边这么久过。

    梁康生费了一番口舌才把庄氏劝好了,期间曲薏没有参与,他把两人收拾好了的东西再检查了一遍,确定家里用得上的都带齐了。

    第二天,梁康生带着曲薏踏上出门赶考的马车,梁父当着庄氏的面,把前段时间卖土豆、红薯、豆子等得来的二十两银票拿给梁康生,让梁康生在省城注意安全,不要为钱发愁,如果钱不够了找同窗先借着,回来了再还。

    梁康生明白他爹的意思,接过钱后同爹娘告别就走了。

    看着越走越远的马车,庄氏想着刚才相公只给了儿子二十两银子就担心不已,所谓穷家富路,在外面没有钱财傍身万一遇到了事可不好解决,有钱的话至少能花钱打点。

    想着之前弟弟借走了家里最后的钱,庄氏突然心情十分复杂,为了弟弟委屈了儿子,她现在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心疼,想着刚才应该挑几样首饰给儿夫郎拿着的,如果缺钱了至少能换成银子。

    庄氏这是关心则乱,她只想着梁父给的那可怜巴巴的二十两,没想到之前他们就给过梁康生不少钱。

    梁康生有私房,曲薏手上也有些东西,但是那些东西在庄氏的眼中不算什么,毕竟孩子们手里的东西比起梁家的家业只是毛毛雨。

    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随着梁康生出门全都想到了,庄氏就像普通的爹娘一样总觉得孩子还没长大,还需要她的照顾。

    梁父没有安慰妻子,他等她自己慢慢想,她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以前只有庄庆泽出门,庄氏就只用担心他,现在多了他们的儿子,她应该会有点变化了。

    梁家这边因为梁康生和曲薏的离开气氛低沉,周围的村子气氛也不见得多好。

    因为不少人发现从春耕开始天气就不那么对劲,等到春耕结束天气还是没能像往年一样,不少人都绷紧了心里的弦,关注着老天爷的态度。

    这段时间孟老爹晚上都睡不实,到了半夜总会醒一次,看看外面的天色,就怕哪天晚上突然降温。

    这天晚上,正做在院子里修补凳子的孟老爹感受到一阵比往日微凉的风吹过,他一下将手上的凳子放下,想着梁康生说的话,来不及多考虑就跑去了他们孟族几个种地相对厉害的人家去,他心里不安,总觉得要有事情发生。

    不止孟老爹有这种感觉,另外几个老人家也都感觉到了外面的风凉,等孟老爹过去了大家一商量,临时决定连夜把地里刚种上不久的庄稼全都用土埋上。

    于是这一天晚上,孟家大屋没有了往日的安静和漆黑,田里到处都举着火把或者点了一根柴,大家在田垄间忙活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气氛挺热闹。

    只有少数有几户怀着侥幸心理的人家不愿意起来干活,留在家里睡大觉,甚至还有几个心想等明天起来了如果天气根本没变化,他们可得好好笑话其他人几句。

    不只是孟家大屋的人忙活,周围村子的人也同样觉得不对劲半夜起来埋庄稼,曲家村这个附近最会种地的村子自然没有例外。

    曲村长发现不对劲了之后就领着儿子、孙子挨家挨户通知了一遍,然后才去他们家的地里忙活。

    曲家村的人听曲村长的话,大部分人家都起来干活了,只有极少部分人家,比如没有了劳动力的曲家没动静。

    曲家旺名下就一亩地,他人矮动作快,又担心家里的眼睛不好的奶,很快就把他那一亩地做完,回去同他奶说了一声后,又回到地里帮别的人家干活。

    以前是其他人帮曲家旺祖孙,现在曲家旺长大了,在这种紧急的时候他开始帮着别人,这让曲家旺的口碑在村里涨了一截,不少人都说他勤快懂事。

    忙活了大半夜,大家把地里的活做完了才放心地回去睡觉。

    结果这天晚上是老天爷同大家开的玩笑,什么事都没有就像往常一样,那些没有盖土的庄稼依旧长得好好的,昨晚忙着给秧苗盖土的人家,早上天亮了一个个打着哈欠去地里把土从庄稼上弄走。

    这让那些没有起来干活的人乐了一整天,含沙射影地说其他人是傻子,平白无故多干活,明明天气是正常的,瞎折腾啥。

    干了活的人大都累得很,没精力理会那些不干活的,只有少部分人心里不忿,吵了两句。

    没过两天,有经验的老人家又觉得天气不对劲,招唿大家起来干活,结果还愿意起床干活的人少了三分之一,大家吭哧吭哧地把活做了,结果老天爷又耍人。

    这一次,不少老老实实干活的人心里都有了点不满,但是想着不少人都听话地出门干活,他们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把不满记在了心里,决定下次不再傻乎乎地大晚上干活。

    就在各个村子的气氛都稍显沉闷的时候,曲家突然传出一件事,曲三丫要出嫁了。

    自从春耕之后,曲大牛一家就去了梁家干活,影子都没有回一趟曲家村,他是什么时候给家里的闺女定了亲事,定的是哪户人家都没有动静,突然一下传出曲三丫要出嫁的消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其实曲三丫要出嫁不是曲家人主动传出去的,是有人眼尖地发现曲老太拿着一块红布,迎接一个提了东西的婆子进门。

    这个婆子是媒婆,她出门后大家一问,半天的功夫不到,事情传遍了曲家村。

    媒婆的嘴,骗人的鬼。

    在媒婆嘴里,曲三丫未来婆家的日子那叫一个好,天天吃肉不说,曲三丫进门之后不用伺候婆母,男方家里没有兄弟,也就没有妯娌,那家男人还是疼媳妇的,反正说得曲三丫要嫁的是一个福窝窝,具体对方是哪户人家,媒婆没有明说,只说是外村的。

    不止媒婆,曲老太被人问起孙女的亲事,她也难得露了笑脸,说自己给曲三丫找了一户好人家,让她记得感恩,记得家里的好,当初没有掐死她一个赔钱货,把她好好养大了什么的。

    听着媒婆和曲老太的说辞众人的反应不一,到底是怎么回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称,从平时曲老太对孙女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她对孙女根本不上心,如何会好好地给孙女相看,再说曲三丫今年才十六岁,就算相看了也只用定亲,再在家里留一、两年出嫁才合适,曲老太这么急吼吼地把人嫁出去,可不见得是好事。

    不过这门亲事到底是好是坏他们这些外人也不好评说,毕竟人家曲三丫的爹娘都没有反对,他们说多了反而是多事。

    事实上曲大牛和米氏哪是不反对,他们现在根本就不知道自家闺女要嫁人的事,在梁家本本分分干活呢。

    曲三丫要出嫁的消息是三月十几号被人知道的,最近村里的事少,所以这件事大家这几天经常挂在嘴上说,很好奇到底曲三丫要嫁哪户人家。

    没有让大家好奇很久,曲三丫的未来夫家是谁就传进了曲家村,居然是平地村卖猪肉的屠户张家。

    在这十里八村真正能够称之为屠户的就张家,其他有些村子的人虽然会杀猪,但都比较业余名气够不上,所以只要稍微打听就能知道张家是什么情况。

    目前的张家一共就三口人,户主是张老头,他的儿子张强,以及孙子张沟。

    张老头子不必说,一个上了年纪的老鳏夫,不可能还娶妻。

    而张强前面已经死了两个媳妇、一个夫郎,且他今年都三十一、二了,娶妻这件事没有人往他身上想。

    张沟是张强第一个媳妇生的儿子,马上就十五岁,虽然比曲三丫小一岁,但张家人杀猪有油水,所以他长得高大壮实,看着像是十七八岁的。

    张家代代单传,如果他们想早点给张沟娶妻,好早点传宗接代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大家伙私下讨论一通后都以为这门亲事是曲三丫和张沟两人。卡酷小说网_https://www.kakuxs.com/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