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回到唐朝当农民> 第2章 玉山令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2章 玉山令

    ;既然你同意了,那明天我就找人去提亲。程平一副不容商量的口吻。

    我,哪里同意了啊。程晓亮登时没了胃口。

    ;不是,爷爷,你听我说,咱家这家徒四壁,一穷二白的情况,拿啥提亲啊。

    程平一本正经的说道,;小子,你就别管了,反正,爷爷保证让你娶上媳妇,多生几个胖娃娃。

    程晓亮索性扔下筷子,把自己碗里鱼汤倒给了小黄狗。直接返回了里屋。

    ;这孩子,又使小性子,娶了媳妇,有人照顾,爷爷就放心了。程平脸上笑容消失了,伸手按着自己的腹部,眉头皱了几下。

    唯有毫不知情的小黄狗,开心的舔着面前碗里的鱼汤,还时不时抬起头看向程平。那意思,你碗里的,也一块给我呗。

    程平狠狠地吼了小黄几声,把桌子上的鱼一股脑全吃完了,唯有一堆鱼骨头,留给了小黄狗。

    回到自己的小屋,程平小心的从床底取出一个小木匣,拿到油灯下,小心的打开。

    里面是一个巴掌大的牛皮袋。

    打开袋子,里面一块乌青色腰牌,正面一个醒目的;程字。

    程平伸手抚摸着这块牌子,喃喃自语起来。;儿啊,你已经走了十六年了。这是你战死后,程咬金派人送来的,说咱家要是遇到什么难事,就带这个去找他。

    不知道何时,程晓亮已经站在了门口。

    而程平,似乎尚未察觉,依旧自言自语似的说道:;十六年了,程咬金也成了卢国公,你的狗娃子也长大了,该娶媳妇了,可咱家的情况,我实在是没钱了,

    说到这,程平有点哽咽了,;爹没用啊,爹现在只能去长安找卢国公了。

    说着说着,程平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程晓亮有点意外,自己原来和程咬金,还是有渊源啊。

    可是,自己还真的没看上孙秀娥。再说了,这点事跑上一百多里地,去长安城麻烦卢国公,有点不值当吧,还是等遇到什么大事再去求助吧。

    不行,得想办法把这门亲事给搅黄了。

    蹑手蹑脚,回到自己房间,程晓亮陷入到了沉思。

    自己穿越而来,绝不能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

    虽然家境贫寒,可是所谓人穷志不能短,就算自己只能是一个种地的农民,也要在风起云涌的大唐,留下自己的名字,农民,也可以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不知道何时,程晓亮昏昏睡去。

    小黄狗识趣的趴在了程晓亮的床脚下,闭上了眼睛。

    忽然一道白光闪耀,小黄狗被惊吓到,一下爬了起来。

    但见程晓亮的身上,正散发着一阵阵的亮光。

    光芒时隐时现,隐时,则若有若无。现时,则光彩耀眼。

    什么啊,见鬼了呀。

    小黄狗,吓到吱哟一声,夹着尾巴跑了出去。

    此时,程平睡在西间里屋,对此却是浑然不觉。连小黄狗发出的动静,他也猜想,十之八九是遇到了耗子吧。便翻个身,继续睡了过去。

    再说程晓亮,此时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他梦见了山,连绵起伏的群山。

    他站在了山巅,四下看去,群山皆在脚下,果然是山高人为峰,一览众山小啊。

    正在感叹之际,忽然一朵彩云飘然而至,一名锦衣老者,站在云头上。

    这老者慈眉善目,右手拄着拐杖,看起来颇为和善。

    在离程晓亮大约一丈远的地方,老者停了下来。

    手一伸,一块洁白无瑕玉牌,出现在他的手掌心。

    玉牌上,三个字赫然醒目。

    玉山令。

    咦,这不是自己白天鱼肚子里找到的那块玉牌吗?

    老者口中念念有词,玉牌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很快有人脑袋一般大小。

    ;吾乃昆仑山神,持此令者,号统群山,福泽百姓。

    老者说完,手一抬,玉牌劈头盖脸朝着程晓亮砸过来。

    程晓亮下意识的想躲,却发现自己不能动弹分毫。

    唯有张大嘴巴,发出来一声惨叫,;啊!

    咦,不疼,没感觉,玉牌和他亲密接触之后,攸的消失不见。

    ;哈哈哈哈!锦衣老者大笑着,极速的远去。

    笑声散尽,程晓亮低下头,看了看脚下,却是暗暗叫苦。上山容易下山难,自己该怎么下去啊。

    ;唉,要是能飞下去就好了。

    一念未了,他的身子不由自主的腾空而起,朝着深不见底的山脚跃下。

    几个弹指之后,奇迹般的站在了山脚下。

    卧槽,这么神奇吗?

    程晓亮抬头看了看高耸的山,却发现,这山不就是自己村边的青牛山吗?

    这一草一木,他可是熟悉的很。

    。。。。。。。

    天刚蒙蒙亮,程平就起床了。

    马上要春耕了,三亩永业田在山脚往上不远,属于山地。不下雨根本无法下种,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好播种准备,比如,先把地耕一遍。

    村子里,只有里长程海家有两头耕牛,要用牛得去排号。

    这个时期,一般的家庭可养不起耕牛。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恢复农业,专门出台政策,以政府名义,买来耕牛,再分配到各县,各村,村子的里长负责照料饲养耕牛,供全村百姓使用。

    里长程海,算起来还是程平本家。见到程平来了,热情打起了招呼。;二哥,你来了。

    ;老三,你看看今日耕牛能排到我不。

    程海回屋子里,取了一块木板出来,看了看上面排名,点点头,;你算的真准,牵一头走吧。

    程平却没有往牛棚走,而是笑着递过来一个小布袋,;几两茶叶,留着慢慢喝。

    唐朝时期,茶叶可不似今日这般普遍,还属于比较珍贵的礼物。

    ;二哥,你这是何意?程海连连摆手。

    ;兄弟,你看晓亮已经十六岁了,这也该给张罗个婚事了。程平搓着手,有些局促的说道。

    程海笑道,;看上哪家姑娘了,让我家婆娘,去给牵个线。

    ;村东头孙家升家那姑娘。

    程海微微一笑,;哦,晓亮看上孙秀娥了。

    ;秀娥爷爷在的时候,我俩可就说好了,将来让他的孙女嫁给我家晓亮。我这是言而有信。程平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卡酷小说网_https://www.kakuxs.com/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