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剑耀九歌> 第六百一十二章 思辨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六百一十二章 思辨

    戊己军和青莲军在正东震坊开战二十多年没有见过刀兵的涯城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

    陈立鳌和陈志豪二人的皇位之争隐隐撕裂了整个大贠。

    陈立鳌手中有着陈骁遗诏陈志豪手中却有陈骁密诏。

    二人都说自己是合法合规的皇位继承者但明显谁也不信谁。当然他们信不信对方其实没有任何关系。真正有关系的是谁在相信他们。左相姬揆自然是信了陈立鳌而镇东将军沈礼更相信陈志豪。

    二龙戏珠之局已成那些想着攀龙须登天梯领一份从龙之功的人彻底变成了两派。

    涯城成了戊己军和青莲军的战场两军都高举着平叛大义从同袍变成了敌人。

    最先遭殃的是正东震坊大贠五方军因为有着轮换制度所以并没有荒废军纪。不过总得来说因为青莲军在东北直面草原人以及夜白国总体来说还要高出戊己军一线。再加上青莲军是有备而来戊土军仓促迎敌。

    两军一触之下竟然是戊己军败退被强渡人元河的青莲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不过等到白帆到场之后戊己军还是很快站住了阵脚开始依托地形进行反击。

    青莲军刚刚在人元河内站稳脚跟并不想放弃对人元河的控制权所以在正东震坊的战斗瞬间变得惨烈了起来。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直到晚上并肩王徐辽出面调停战事才稍稍平歇。

    戊己军将青莲军赶出了正东震坊但是青莲军还是牢牢占据了人元河东段的桥梁封锁了涯城东北与外界的联系。

    事情经过一天的发酵涯城所有人都知道了二龙争位之事。战火已经点燃在决个你死我活之前恐怕并不会停歇。所以涯城居民第一反应就是远离涯城避开战火。

    从下午开始陆陆续续有人收拾好细软离开涯城到了晚上南北两个方向更是挤满了想要出城的人流。但是因为拥挤出城反而变得更加困难。再加上战事引发的一系列骚乱整个涯城可谓是乱成了一锅粥。

    戍卫司不得不下令全城戒严除了已经到达各码头各桥的人其他人全部归家一律不得外出。违者斩立决。

    李沐此时正在云容郡主的府邸女萝找到了母虫收了烟蛊解了旋归庄之围。之后又和秦必救他们一起解噬脑之毒以及救治误中蛊毒的人。再加上之前抢救陈骁今天这一天下来可谓是耗尽了精力。所以回到郡主府就早早睡下了。

    看她如此疲惫李沐也不忍心再带她连夜出城。所以干脆在郡主府休息一晚明早再做打算。

    李沐坐在橙黄的灯光下握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上官隐救我一回让我带迦侍叶入城之后皇上中蛊。那么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皇上。”李沐将这一句写在了纸上。这是可以确认的事情。“然后我入宫以血保皇上之命再加上女萝以及黑石等人成功延长了皇上寿命。”

    之后……李沐停下了笔。

    之后十三魁首之会上官隐出现下毒下蛊挟持了太子陈志豪从地道去了城外和青莲军汇合。

    “这不合常理。难道上官隐是朝廷的人?”李沐写下了上官隐朝廷五个字。他实在想不通上官隐冒这么大风险就只是为了送太子去城外而已吗?这么做他能有什么好处?

    李沐盘算了一下如果上官隐不是朝廷的人不是太子党的一员那么他就没有任何好处。就李沐对上官隐的了解他不可能去做没有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李沐看着这几个字李沐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就算上官隐是太子党但是比真正的太子党消息又灵通太多。”

    这里李沐想到了诸葛琴魔他作为陈骁的心腹之一也是支持太子的人但是就连他都没有得到消息上官隐又是如何提前谋划布置?

    诸葛琴魔是真的不知道?还是陈骁对他有所隐瞒?还是他自己故意装作不知?这三种情况后面每种情况后面都牵扯到很多东西。

    李沐感觉自己有些头疼他索性抛开上官隐反过来去推导。

    比如现在这个局面对谁最有利。

    毫无疑问首先最有利的肯定是陈立鳌他现在通过姬揆拿来的诏书牢牢把握住了大势。有了大势师出有名他才能以新皇的身份调动戊己军。而且有姬揆牵头六部也很快做出了反应。

    眼前这局面对于太子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原本顺理成章的继承大统变成了需要靠争夺才能到手的东西。

    可是说到太子就又不得不提到一个曾经困扰过李沐的问题——上官隐背后的人物。就是那个指使上官隐让他派迦侍叶给陈骁下蛊的人究竟是谁。是二皇子还是太子?

    如果是二皇子从动机上来说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从事实上来说这里有着一个无法忽略的矛盾。

    在上官隐背后的人是陈立鳌这个大前提下那么显然在旋归庄杀死陈志豪是收益最大最稳妥也是最好的选择。太子一死一了百了有人就算要动什么歪脑筋也不会有那么个傀儡可以起势。就算背后风言风语流传对陈立鳌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伤害。

    可是上官隐是怎么做的?他为保送太子出城在十三魁首和天字号宗师在场的情况下硬是来了一场釜底抽薪。太子不能落在魁首和宗师手里。魁首和宗师武功是很高但是宗师堂直接听命于皇帝不是听命于太子。至于魁首鱼龙混杂那是只能威逼利诱的存在。如果他们有异心那么陈志豪一样会很危险。

    太子只有与听从密诏之令而来的青莲军汇合才能有蛟龙翻天之势。

    你看这么为太子着想而且敢为太子冒这么大的风险。如果上官隐是陈立鳌的人……他要么是反叛了要么就根本不是陈立鳌的人!

    那如果是太子的人呢?那太子就是坐实了心急登位想要取而代之。

    这还是小问题有个更大的问题来了。

    青莲军的密诏也好旋归庄的地道也好。都是在今日之前就准备好的。

    特别是青莲军羌州霖州距离岚州不远可也不近呐。就算得到密诏当天下令急行军大概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里的时间差让李沐有些摸不清头脑。更为关键的是青莲军这么多人开拔行军一路上竟然没有任何人上报给枢密院和兵部知晓这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啊。

    再说那旋归庄的地道开挖时间明显不久。而且有一个事实千万不能忽略。那就是原本的十三魁首之会是放在皇宫之内由皇帝陈骁亲自主持的!后来因为陈骁中蛊为了以防万一徐之雷才挪到了旋归庄去。

    等等……李沐忽然愣住了。

    “徐之雷?”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