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剑耀九歌> 第五百零二章 风骨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五百零二章 风骨

    “当年的事情是我李家压错了宝看错了人。”李檀开始说道。

    一旁的陈浮生脸上微微带着笑意这件事的确应该昭告天下了。自庞恭改革变法以来他们皇亲国戚的日子可是一天比一天难过。新政就是在吸他们的血扒他们的皮。以前玉盘珍馐绫罗绸缎只要内府承受得起没人会说上一个不字。王公贵胄们购置下的土地开办的商业官营下扣出来的总归是能让日子过得舒服的。

    自从庞恭入了政事堂内府支取额度锐减就不多说了。最要命的是削了田地加重富人税更是把盐铁专营行当牢牢把控不给人一丝空子可钻。

    陈浮生自从回到涯城之后过惯了好日子。陈骁要用庞恭要改革那也没有话说。然而庞恭似乎还嫌贵胄太过骄奢淫逸还要再限包括皇室在内的所有人的用度。此等变本加厉的行径是陈浮生无法忍受的。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陈浮生活动了一下手指。如今连买块上好的宝石还要掂量一下。这种日子怎么过得下去?

    奈何现在庞恭在政事堂一家独大能够分庭抗礼的姬揆也是改革派。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扳倒庞恭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哪怕是寻常的死罪陈骁都不一定舍得办庞恭。唯有谋反大罪这一处陈骁的死穴方有可能。以此来借刀杀人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

    陈浮生眼角的余光落到了苟或身上。后者站在姬揆之策微微颔首。

    陈浮生满意地笑了。

    李檀开始讲述“当年宇王兵败之后十殿阎罗拼死护卫他藏到了庞大人的家中。当时庞大人是涯城郡郡守也是宇王留下的最后一道保险。”

    “庞大人为宇王谋划了炎中假死脱身之计然后由大鲲帮相助在勤王大军包围之下成功将宇王及心腹等人秘密送出涯城。之后我李家安排的人在城外接头一路护送往蹇州而去。”李檀说得很是简略而且语气也是相当平淡。但是在场人听在耳中大抵可以想象得出来当时的情况是如何凶险。

    一个谋反的皇子纠结叛军悍然攻打皇宫。这便是孤注一掷最好的注解胜则黄袍加身败则死无葬身之地。当年的宇王还是败了败在了当年大鲲帮身为一个江湖帮派竟然敢为天子守门。待到各路勤王之军进城之时他就注定要面临一个必死之局。

    在死局之中有胆有心更有能力寻找出一丝生机的人绝对非同一般。

    涯城风波未过的乱局岳叶枫的恻隐之心李家意图翻盘的希望在庞恭的居中调度之下竟然成功将宇王这个罪魁祸首送出涯城。

    蹇州多山难行路也是大贠境内最容易藏身的地方。宇王在那里隐姓埋名结婚生子直至六年之后才被抓捕归案。这件事陈骁一直当做隐秘不容许天下人知晓。不过话又说回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既然天下有听风轩这等势力在又怎么可能真的有没有任何人知道的秘密?

    宇王不是即死而是六年之后再死并且留下了血脉。这个秘密能站上云顶大殿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但是今天东山郡王陈浮生把这件事摆上了台面陈骁很不悦。或者说他很生气。

    “宇王到了蹇州之后也是由我们李家安排了身份隐藏在一户人家。十殿阎罗的残余留下来暗中守护。这一切我是从家父口中知晓的。后来李家主脉被灭也是家父学着故技重施想要送我过去。只不过被我拒绝了。”李檀说着说着不由有些絮叨起来。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青年如今他也是人到中年。

    李沐早已能独当一面话说回来自己似乎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哦遗憾还是有只不过与李沐无关了。

    李沐现在在涯城的消息东山郡王都有特异让他知晓。这都是为了让李檀安心去死。为了防止意外东山郡王还让宋笛对李檀施展了勾魂大法保证他不会临阵反悔。

    “皇上王爷我知道的我都已经说了。”李檀伏倒在地。

    陈浮生咧嘴一笑“皇兄这人证应该做不得假。”

    陈骁也笑了起来“人证什么的做不做数。这是刑部来断英杰你来说说。”他对着刑部尚书郭英杰招了招手。郭英杰从队列之中走出来来到台阶之前。陈骁点了他的名但是这个难题他可不敢接。

    “陛下俗语有言人证物证具在。《大贠律》中刑律有言人证与物证俱有效用但是依具体事例裁定。以物证为主人证为辅。二者相合才能下定言。”郭英杰行礼道“王爷所言知识事关重大。如只有人证一时之间怕是难作裁定。”他这番回话讲明了自己的慎重也给了自己一个台阶。

    陈骁听了这话也是借着台阶就下。“朕也是这个意思。浮生纵然你能证明他的身份可空口无凭的道理应该不用朕教你吧?”

    陈浮生没有一丝诧异他继续说道:“身份如果不是真的我也不会带他来。物证也有。当年李家与庞大人来往的信件不知道算不算得上物证?”

    陈骁眉头皱起“哦?看起来你是有备而来?”

    “皇兄。”陈浮生恭敬万分“为了大贠基业臣弟自然是要做完全准备的。其实除了这个李家人我还准备了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人证。如果不出意外有人会将她带来届时还请皇兄放他们进来。”

    陈骁低头看着他没有说话。陈浮生很是耐心地等在原地。同出一母的兄弟二人静静地对视着。他们不说话在场做臣子的更是大气也不敢出。

    最后还是庞恭自己打破了沉默。他从原先的位置走了出来来到了陈骁面前与陈浮生并肩而立。

    “陛下。”庞恭一丝不苟的行礼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此事确实是我所为!”

    在场大小官员俱是一愣心下议论纷纷。奈何此时不能开口出声只能将所有想法按倒在心底。姬揆在庞恭走动的时候心底就已经升起一股不详的预感。

    皇上视庞恭为左膀右臂为大贠中兴的肱骨之臣。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与谋反二字沾上边那便是洗不掉的屎撇不清的骚。寻常人避讳不及庞恭这一头撞上去实在是不智。

    更何况皇上刚才让郭英杰来找台阶摆明了是想要保庞恭。面对陈浮生的指控庞恭若是一口咬定自己没有做过只要不是亲口承认再大的罪恐怕也就是一个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姬揆自己心中都替陈骁拟好了处置方案按照《大贠律》中的避退之则赶庞恭回家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启用就行了。但是现在庞恭自己当众亲口承认了用不客气的话来说那就是相当于嫌犯亲口认罪。这可是一件麻烦事。

    “倔老头就是倔老头自己倔不打紧这让陛下如何下的来台啊!”姬揆叹道。

    陈骁将目光落到了为自己为大贠辛苦多年的老臣身上。他最初是陈天宇那个逆臣贼子举荐的不假但是他是真的有大才。哪怕当初因为这件事被御史台攻讦陈骁也是一手压了下来铁了心要启用庞恭。之后拜庞恭为相让庞恭力主改革可谓是将庞恭推到了最前面。

    在一众非议怀疑反对声里庞恭能够如同礁石一般一动不动那全是因为有大贠天子站在身后!

    庞恭那有话直说有事便做的执拗性子是他主导变革不畏风雨所动的最有力的内心支撑。然而在今天这性子却给了陈骁一个难题。

    自己痛恨宇王谋反一事哪怕时至今日依旧还在追究当年所有涉事之人。大贠大小官员只要能够发现当年宇王谋反牵扯到的人物俱可得到嘉奖。这是给全天下一个杀鸡儆猴的态度。

    现在宇王六年之后才被抓获行刑之事已然通过陈浮生之口昭告天下而庞恭竟然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人物。自己一如既往厌恶谋反案的态度遇上了自己在政事上最好的搭档。

    “庞恭啊庞恭你还真是给朕出了一个难题啊!”陈骁看着庞恭眉头紧皱。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