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重回明朝当暴君> 第64章 风雨大凌河 (前奏)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64章 风雨大凌河 (前奏)

    崇祯四年。卡Kа酷Ku尐裞網

    一场发生在大凌河的较量,拉开了序章,被认为墨迹和无能的袁崇焕被崇祯所囚禁,这位原本镇守辽东的大将军,叱诧风云的人物,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虽然还不到五十岁,可是此刻的袁崇焕却显得异常的沧桑。

    崇祯没有杀掉袁崇焕,而后来到了袁崇焕所羁押的大理寺大狱,站在外面看着他。

    “建奴准备攻打大凌河城,不知袁将军有何看法?”

    神情恍惚的袁崇焕,双手颤抖,不再有往日大将的风范,目光呆滞。

    “罪臣愚钝…恐怕无力为朝廷效力,更无能为陛下尽忠。”

    “袁老头,你太谦虚了,朕还记得当年袁督师提出的五年复辽的口号。”

    说到此处,袁崇焕的脸早已羞愧成黑炭,本来还指望着能够获得崇祯的同情,现在被皇上揭开伤疤,自然羞愧得不知该往哪里钻。

    袁崇焕道:“罪臣记得,罪臣曾是提出过五年复辽的方针,罪臣羞愧难当,罪臣并没有做到。”

    崇祯笑了笑,道:“朕有一事,实在不明白,朕不明白你这么一个老滑头为何人缘倒是不错!”

    袁崇焕道:“罪臣…罪臣不明白,请陛下能够明示!”

    “天启七年,天启帝不幸驾崩,朕不得已登基继位。卡Kа酷Ku尐裞網可还未过多久,就有朝臣纷纷上折推荐你袁督师蓟辽,那时朕虽不了解你袁崇焕,但却也知道你袁老头是一个刚正不阿一个人。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于是你袁崇焕便被推举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可谓是扶摇直上不啊!”

    袁崇焕听了崇祯的一番话后,道:“罪臣羞愧难当,实在惭愧…实在惭愧…辜负了陛下一番圣意!”

    崇祯话锋一转,潇洒的挥了挥手,道:“罢了罢了,既然是过去的事情,又何必再此提起!”

    “朕今天来,是有一事来与袁将军商议。”

    袁崇焕本已是面无任何表情,一听是军事却又来了精神,抖了抖身上的枷锁,道:“袁崇焕听旨!”

    “朕决意启用孙承宗,不知袁将军以为如何?”

    袁崇焕听后,道:“陛下,孙承宗是我的老师,对我有知遇之恩,臣不敢评论。”

    天启年间,孙承宗以大学士、兵部尚书出关驻防,抵御女真人侵扰,孙承宗在关期间广范围地训练士兵、培植人才,长城起点老龙头就是孙承宗为国家培训军官的第一所军官学校。

    在培植人才方面,孙承宗拥有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当时的孙承宗身边,文才有鄜善继、钱谦益、茅元仪等,武将有马世龙、袁崇焕、赵率教、满贵、祖大寿、毛文龙。

    “当急于出头的袁崇焕遇到爱财如命的孙承宗,想必你们师生之间一定有许多故事吧!”

    在孙承宗的诸位弟子当中,袁崇焕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却是最渴望成功和出头的。卡Kа酷Ku尐裞網

    孙承宗对袁崇焕尤其重视,给予了很多机会让袁崇焕锻炼和展示才能,使得袁崇焕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

    袁崇焕道:“臣记得,师第一次告老还乡之时就推举崇焕做了边关总督,此后承焕才有更多机会,在辽东大展自己的才能。”

    崇祯道:“孙承宗倒是一个人才,又有将帅之才,只可惜此人太贪财…据朕所知,孙承宗数次冒领军饷,实在胆大妄为…”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这个孙承宗却是处处坑蒙拐骗。”

    崇祯道:“不知此刻,孙承宗若是知道袁将军沦落到此境地,会做何感想?”

    大战在即,此刻却人心不稳,就连谁督师辽东还是一个个大大的问好号。被认为是不大靠谱的袁崇焕,和年逾古稀的孙承宗,大明似乎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境地。

    而另一个孙承宗的爱徒,祖大寿此刻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祖大寿这个人不论是打仗还是谋略都是没的说的,且祖大寿和袁崇焕的关系好到可以穿一条裤子,祖大寿又是袁崇焕手下的一个得力干将。

    现在袁崇焕被革职,作为曾经的好基友,好下属,祖大寿自然不会好受。虽然袁崇焕这个人行事张扬,但多少还是有点本事的。只是把他放到辽东督师这个位置上确实有一点很难驾驭全局,也或许是袁崇焕达不到那么高的高度,才导致了行事上的拖沓。

    自己的朋友和自己的上级已经不在了,那么该怎么办,祖大寿想出了一个蠢主意,带兵出走,不知道是赌气还是有意而为之,祖大寿带着队伍走了。

    面对着陛下的问话,袁崇焕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孙承宗那毕竟是袁崇焕的恩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袁崇焕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此刻自己那个年近古稀的恩师必定是犹如翻江倒海一般波澜。

    袁崇焕老泪纵横,只知道哽咽,却不知该如何回答,此刻,不仅是朝堂之上那些真的面红耳赤的文官集团容不得他,陛下也难以容下他,毕竟袁崇焕所做之事太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虽然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然而此刻在建奴对大明发动猛烈的攻击下,任何有问题的人,都可能会被受到牵连,哪怕他可能是被冤枉的。

    此刻,在多次以后尝到甜头的皇太极,雄心勃勃的打算攻打大凌河城。

    大凌河城,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能够在辽东独挡一面的军队并不多,能够与建奴八旗军一对一的正面拼杀的更少。而袁崇焕所建立的关宁铁骑差不多可以称之为王牌。

    袁崇焕组建的关宁铁骑,实际的统帅者祖大寿,这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然而这其中却又有着他们的师傅孙承宗的影子,只是如今这支关宁铁骑它在哪里却不得而知。

    袁崇焕道:“陛下,辽东之军情,以师孙承宗为统领较为妥帖,只是师如今年事已高,恐怕经受不起长途跋涉…”

    崇祯道:“此话虽说不假,只是尔等若是能上下一心,我大明又如何会有如此境遇?尔等自作聪明,自以为是,若是大明不乏大将,朕又需请一个年事已高的孙承宗出来?”

    说完这话,崇祯话锋一转,道:“袁崇焕,你的下属祖大寿带兵出走了,此事你可知晓?”

    听完皇上的话,袁崇焕倒吸一口凉气,瘫痪在牢房冰凉的地上,脸色惨白。

    战争一旦打响,所涉及到的将会是方方面面的各种问题,有些甚至是不可预料的,虽然主帅的人选非常重要,但是后勤各方面也非常重要。

    袁崇焕的罪名是板上钉钉子的,人虽然现在没有杀,但是肯定是不能用,否则会引起别用用心之人的猜疑,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祖大寿,袁崇焕表现出来的也是很无奈的表情,一个是自己的昔日战友,另一个却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并且是顶破天的那种,随时可以要自己的性命,袁崇焕需要在战友和老板之间做出抉择。

    不管祖大寿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崇祯非常明白一件事情,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面对咄咄逼人的建奴军,而并非是处置犯错的将领。现在所有的焦点都指向了“大凌河城!”

    一场战役将在这里打响,一场决定明朝廷对于辽东控制力度的战役将在这里打响。

    “朕知道你和祖大寿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故此朕认为你们一定有书信往来…”

    当崇祯用一股冰封之气说出了这句话,让袁崇焕直接被千年寒冰所冰住,不知该说有还是说没有。

    宁远大捷之后,祖大寿的名气开始传遍整个辽东,又被提拔为前锋总兵官,驻守在锦州,可谓是风生水起。

    现在袁崇焕因为各种原因被入了狱,许多曾经亲近的,与袁崇焕交好的都纷纷避而远之。而最极端最奇葩的人却是祖大寿,曾经与袁崇焕好到和一个人一样,而如今却又是另一种情况。

    按照现在心理学的说法,祖大寿的行为属于逃避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轻易躲避矛盾、冲突。

    祖大寿还不是一个人走,还把山海关给毁坏了,这一点就很令人费解了,崇祯不明白,为何一个大将军会和小孩子赌气一样,不开心以后做出任性的行为。

    然而其结果是很危险的,辽东那地方本来就是一道屏障,并且是有些脆弱的屏障。而在这屏障内外,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这就像是一座围城,内外是两个不同的圈子,两个不同的世界。在纷纷扰扰之中,每个人都在做着不同的抉择,关乎于自己生命和命运的抉择。

    崇祯道:“祖大寿的离开,想必也非袁将军所乐见,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center>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