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我的皇位我做主> 第五十五章 各有心思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五十五章 各有心思

    听到济州城的动静,埋伏在城另外一边的唐军也准备动手,换上了东魏的服装,假扮成送粮草的军队。

    济州城的东魏军看到是送粮草的,立刻打开了城门,放人进来。

    这一小股唐军进城后,立刻杀掉城门口的士兵,然后让埋伏在附近的三千唐军进城。

    由于东魏的大军都出城作战了,城内的这点守备军根本不够看,三千唐军迅速占领了济州城。

    刘如水率领大军回到济州城外,发现济州城被唐军占领,还没做出任何反应,就听到身后有声音,正是罗成率领着唐军的大部队杀来。

    罗成的计划非常成功,前后夹击,这一仗下来,以一万唐军的性命,换得东魏损兵七万,刘如水带着剩余的三万军队从西面突围了出去。

    罗成也不给敌军喘息的时间,又一举夺回了临州,又斩了一万敌军。

    刘如水率领剩余的两万东魏军逃回了东州,此时东魏派出的援军也到了。

    罗成得到消息后,也没有攻打东州,而东州城内的刘如水,在和其他人商量过后,又得到了东魏皇帝刘知远的许可后,决定向大唐求和。

    罗成看过求和书后,认为现在强行攻打东州乃是下策,于是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求和书的内容上奏了朝廷。

    兵部接到了奏报后,褚炎把另外两位尚书也叫来,商议求和的事。

    户部尚书任平生最近为了筹集粮草,已经是把能用的方法都用了,再打下去前方不知道能不能赢,但是朝廷已经没法供应更多的粮草了。

    于是三位尚书决定同意东魏的求和,也把事情禀报了李松,而李重安插在兵部的眼线,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这一场战争,大唐以东州的代价,最终与东魏求和。

    李松听了褚炎的禀报后,特别的高兴,这证明自己没有信错人,罗成年纪虽然大,但宝刀未老。

    李松并不知道罗成这一次出征有多么艰苦,不仅要对付敌军,还要制衡自己人。

    李松想的是,既然罗成已经重新在朝堂上亮过像了,那自己得找个差事交给罗成,把罗成留在朝堂,帮自己一把,等到自己完全掌握了朝廷,到时罗成想留还是想走,自己都尊重他的意见。

    于是在罗成回京之前的日子,李松尽量在不被注意的情况下,探查了下朝中还有没有空缺的职位。

    首先就是找来礼部尚书高尚。

    “陛下,往礼部塞人不是不行,但是罗将军乃是武将,到礼部任职先别说能不能胜任,那三位尚书还有秦王,都会知道您这么做的用意。”

    李松觉得高尚说的有理,后来又找了好几个官员,但是他们都害怕三位尚书,不敢做主。

    李松辛苦了几日后,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想让罗成担任重要职位,一定会被三位尚书阻挠,一些小的差事到是可以瞒过其他人,那罗成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朝堂上也帮不了自己。

    李松还在想着办法,但却小看了朝中这两股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势力,李松这几日的小动作,两边的人都打探到了一些。

    任平生接到消息后,便约杜无忧到自己府中一叙,任平生命下人准备了几个好菜,又拿了两壶好酒,招待杜无忧。

    杜无忧了解任平生,无事不会叫自己来,尤其是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杜无忧猜到任平生一定是要有重要的事对自己说。

    “杜大人,赶紧坐下,尝尝这几道菜,是否还可口。”

    杜无忧坐下来,拿起筷子随意吃了一点,闭着眼睛,样子好像真的是在品尝。

    任平生又倒上了酒:“来,杜大人,我这酒可都是珍藏已久的,也就是你杜大人,其他人我肯定不会拿出来。”

    杜无忧赶紧端起酒杯:“任大人客气了,之前任大人只是说来府上议事,早说准备了这些饭菜,我也准备些东西,不然现在我空着手,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呢。”

    两人碰杯,杜无忧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后,才发现任平生只是喝了一小口。

    杜无忧又拿起筷子,吃了几口,发现对面的任平生没有动过碗筷,于是自己也放下了筷子。

    “看来任大人心中的事情解决不了,是没有胃口吃饭了,我也不是外人,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

    任平生端起了酒杯,又小抿了一口,然后对杜无忧说:“白天我得到了一个消息,陛下前几日不仅见过高尚,还见过其他官员,虽说陛下把军政大权交给了我们三个,但总觉得陛下正在打着什么算盘。”

    “哦,还有这事,那陛下见了这些

    官员,都说了什么事”

    “这个嘛,好像就是问朝中还有哪些职位空缺,可陛下手下又没有可用之人,他问这种事情有什么用,我想了一天也没有任何头绪,因此把杜大人叫来,杜大人身在吏部,对这些官员更加了解,难道是有些官员投靠了陛下”

    杜无忧摆摆手:“我们的人是不可能,他们的父母还在褚大人的手中,要有也是秦王那边的人,秦王本就跟陛下有矛盾,陛下挖秦王的墙角,那我们只需要旁观就行了。”

    任平身看着自己手中的酒杯,想了一下,还是把酒杯放回桌子上:“杜大人,在朝中做事,自然要万事小心,我就怕陛下还有我们没想到的后手。”

    杜大人微微一笑:“要说陛下想提拔的人,我想不到,但是陛下想留下的人,可是有一个。”

    任平生摸着自己的胡须说:“杜大人说的是”

    “那位打了胜仗,即将风光进京的东征大将军,这罗成可是年老心不老,这一次不仅在战场上想出奇策大败东魏,还能制衡我们两边派去的人,最后这两位副将功劳都差不多,这样的人,如果真的要他加入一方,他也会选择陛下。”

    “那杜大人的意思是”

    “明日让褚大人给大勇写封信,到时候在朝上好好演一出戏。”

    “看来,我今日是叫对人了,来,干”

    任府这边一片欢声笑语,秦王府也收到了一封信,下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们赶紧把信拿给了秦王李重。

    李重拆开信一看,是魏乐迟写的,除了汇报了最近的事情,在信的最后还提到了一件事。

    “东征大将军罗成,有勇有谋,就算罗老将军加入我们,臣冒昧说一句,以殿下的资历,很有可能掌控不了此人,而以臣对罗将军的了解,朝中两方都拉拢不了他,只要罗老将军不想告老还乡,他一定会选择辅佐陛下,因此臣觉得此人不能留。”

    李重看完信后,仔细思考了一下,拿来一张新的纸,写下了一些话。

    “来人,把这封信交给副将魏乐迟”

    这些事情李松是不知道的,李松还在想是否留下罗成的问题,最后用掷铜钱的方法,决定先把罗成留下来,就算是自己不能给他一个官职,也要让罗成在京城里住着,到时候把长孙无忌和徐茂公介绍给罗成,毕竟这几个名字都是正常历史中有的,说不定这几兄弟凑在一起,可能会有什么奇迹发生。

    东征大军回京,京城百姓列队欢迎,不仅仅是因为庆祝,有一些人还要迎接随军出征的家人。

    大军最前面的队伍已经到了宫门外,李松和其他大臣已经在此等候,罗成和两位副将赶紧下马。

    “罗将军c大勇将军和魏将军,三位辛苦了,朕替百官和大唐所有百姓,敬三位一杯。”

    “臣等谢过陛下。”

    简单的仪式过后,众人来到了含元殿。

    “大唐这么艰苦的时候,三位将军能挺身而出,不仅抵挡了东魏的进攻,还收复了两州,歼灭八万敌军,可谓是战功赫赫,朕决定要提拔你们,不知三位尚书意下如何”

    褚炎说:“回陛下,大勇将军此役拼死抵抗,才打响了反击的号角,可以说是首功,臣觉得大勇将军可回临州,继续主持东境练兵及安防事宜。”

    吏部尚书杜无忧也补充说:“至于魏将军,以他的才能,在没有战事时,还是适合留在京中,今年情况特殊,收税也是一件苦差事,臣听说安定门缺人,魏将军可去安定门做事。”

    因为提到了魏乐迟,李松也看了看李重,李重赶紧上前回话:“回陛下,魏乐迟以前在臣的手下做事,可如今魏乐迟是朝廷的人,自然要听陛下和三位尚书的话,臣无异议。”

    既然李重没有意见,李松也不好多说什么:“既然这样,那就以两位尚书的意见为准。”

    大勇和魏乐迟赶紧磕头谢恩:“臣谢过陛下。”

    李松看了下三位尚书,发现三人都低着头。

    又看了一眼李重,李重在发现李松看自己后,赶紧避开李松的视线。

    看到这种情况,李松只能明着说:“东征大将军劳苦功高,不知各位对罗将军的封赏有何提议”

    听到李松的话,褚炎跪下说:“陛下,臣要举报罗成,望陛下明察。”

    “这”

    李重随后也跪了下来:“禀报陛下,臣也要举报罗成。”

    “啊”

    本章完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