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本宫头上很绿> 第099章 他的年号太康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099章 他的年号太康

    黄芪微愣,“原话?”

    赵妃的弦外之音……

    王美人端肃地说:“贱妾保证,一字不漏。卡Kа酷Ku尐裞網”

    黄芪望向东边的半月,赵妃不是个简单的人,自然不会说无用的话,那么此事的用意?“你以为她是什么意思?”

    王美人早想过其中含意,“贱妾以为赵妃娘娘是想帮扶风公主。”

    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她紧张地恭望黄芪,等待着。

    “说下去。”她们已经不是黄芪大纲中寥寥两笔带过的无关重要的人物,而是切切实实在身边随时起关键作用的人物,黄芪想通过她们平时的一些言行去了解她们,要打击谁,要保谁,要笼络谁,甚至连谁注定是个弃子,都得心中有数。

    王美人缓了缓情绪,“贱妾以为,东湖郡主向来标榜自己与太后关系极好,满朝文武也清楚她们的情谊,如果扶风公主有暗疾,太后还将扶风公主指给钟大人,岂不令亲者心寒?”

    黄芪认同王美人所说,赵妃其人,真的不一般,先是挑拔陆昭仪与自己争宠,再插手扶风婚事。卡Kа酷Ku尐裞網但她的身份却不能附和,只不屑地道:“赵妃胆子也太大了,公然散播谣言,还与太后为难。”

    王美人蓦地抬眼望向黄芪,解释道:“娘娘,贱妾无心做小人告状。”

    读书人最怕名声受损,黄芪也不想污了她,笑道:“就是闲聊而已,你和本宫走得近,风言风语少不了,也请你多担待。”

    王美人松了口气,下午和其它妃嫔闲聊,平时最喜欢点评大家装束,顺便说说皇后作为的刘昭媛,因贤妃受过,变得很沉默,倒是吕修仪说起了自己家中堂姐吕锦和查案的趣事。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时,赵妃横空出现,开口就是扶风公主的事。赵妃在她们之中位份最高,贤妃不在,大家都习惯性听听就算,不发表意见。

    “娘娘,其实大家挺和谐的。”

    “别自欺欺人,表象而已。”黄芪也想大家和谐共处,等死的如邓昭容、王美人,在等死的过程中成诗成画不妨碍别人;想睡皇帝的陆昭仪且睡她的去,别惹事,没人和她抢皇帝;但想有一番作为如贤妃和德妃者,可能没动作?

    况且还有个喜欢带节奏的赵妃呢。

    王美人明知黄芪说的是事实,神情有些黯然,但想起自己的家马上笑了,“娘娘,贱妾家中人口不多,也有姨娘,可是都相处得不错。”

    黄芪很羡慕能把日子过好的人,都有智慧,像她父母,不吵不成戏,不过吵完基本三天就好了。“那是他们有福份。”

    王美人心情好了些,不见皇帝,好奇地问:“娘娘,今日贱妾尚未教皇上识字,敢问要不要去找皇上?”

    黄芪猜测皇帝应该要和心腹处理今日发生的事,因为他提到了福宁宫的老公公,大概与他当年能成功装傻避祸有关,如果被太后瞧出端倪,可是棘手,现在她们不该去打扰他。

    “明天吧,你晚些回去,写个教案。看能不能画些可爱的画像引导皇上学习。”看王美人就知道她空虚,给点事她做应该不错。

    王美人果然如黄芪所料,眼前一亮,笑道:“贱妾遵命。”

    黄芪想起了在前殿的藏经阁,无论什么朝代,皇宫的藏书必定是天下之最,是读书人的宝库,极多珍贵文献并不在市面流通。

    黄芪有成人之美,“你有空可以去藏经阁览阅群书,婢子内侍多带些,碰到翰林学士也可避嫌。”

    王美人喜出望外,“谢娘娘。”若然没皇后首肯,一个小小的美人,无论她学问如何高深,都不可能进入藏经阁。

    此时,在外头忙活了一天的洪姑姑,终于归巢。

    “娘娘万福,”洪姑姑脸容掩饰不住的疲惫,又向王美人行礼:“婢臣见过美人。”

    “免礼。”黄芪不仅看到洪姑姑手上拿着两份卷宗,一份紫地百鸟进凰纹的长卷轴,应是宫妃身份总记;一份是线书,应该是贤妃看诊记录;更见到洪姑姑嘴唇干裂,赐茶,待她喝完,问道:“事情可有眉目?”

    洪姑姑看到王美人很意外,但既然皇后不避嫌,只好答道:“娘娘放心,已经办妥。”

    黄芪伸出右手,洪姑姑机警地把卷宗呈上。黄芪把卷宗随意搁在左边,看着洪姑姑道:“姑姑,本宫已经和皇上说过,晋升王美人为慧贵人,你觉得如何?”

    洪姑姑再次感到惊讶,想她王美人是个简单清白的人,家世亦然。然而其兄与太后有隙,皇后果然会挑人,但会不会太快了些?不过封个贵人说来也只是件小事,洪姑姑沉着道:“按例娘娘应知会太后一声,不过太后国事繁重,娘娘大可自行做主。请娘娘容婢臣先用膳,再去宗人府报备,明日择吉时宣旨可好?”

    已经晚上了,黄芪觉得合理,关心地道:“今日辛苦姑姑,下去歇息吧,明日再去宗人府。”

    至于洪姑姑取卷宗时的见闻,明日再听她细述亦可。

    洪姑姑确实有很多话想对她的皇后说,退下便退下吧,待晚些时候娘娘要洗浴时,她再来侍候一样。

    “谢谢谢,婢臣告退。”

    黄芪想好的事情,向来不会更改,除非有大变动,所以她直接拿起那卷厚厚的卷轴,在桌面徐徐铺开。

    大夏国能记录在紫卷轴里面的人,都有“第一”的意义,譬如这份是本朝皇帝登基时第一批所封的皇后、妃嫔总记。

    另外每人有单独的宗册记录一生的轨迹,会详细到皇帝临幸详情,晋升,产子等,连宗亲人员变动亦会纳入其中。

    黄芪首先被上面的字吸引,温润如玉,无棱亦无角,给予人舒服宁静的观感。

    大概是故意使用这种女性化的字体,以显示女性与男性不同。

    小皇帝的年号是太康。

    德妃、贤妃一如黄芪记忆中的大纲所写,其它的她记不清楚,才会着洪姑姑取来细阅。

    卷宗明日就得还回宗人府,黄芪必须把内容记下来,可是她没过目不忘的本事,王美人大概有,但让别人帮忙记并不合时宜。

    抄吧。

    黄芪上大学闲着没事时练了一手硬笔狂草,拿毛笔应该相去不远。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