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神诡大明> 正文 第六十六章 人间如黄粱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正文 第六十六章 人间如黄粱

    皇城大门红墙黄瓦三券洞门上面挂着牌匾写大明二字门上还有十个字: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大明门是不打开的所以只能从边上的小月门走出了皇城映入眼帘的除去上午阳光之外还有一片喧嚣鼎沸之声。

    这里是小天街买卖兴隆、热闹非凡。

    东西从此穿行而过的人们在此叫卖食物、兜售货物表演戏曲。

    “这里就是朝前市出大明门内城之中有许多这样的集市。”

    “这顺天之中内城居者多为贵者、官吏、士人、大行商但这些人多数集中在东城区那崇文门、正阳门二地离的运河渡口最近所以富商巨贾、番邦来客都出入频繁。”

    “其中本多利厚的行业如典当行、布行、杂粮行等约计一百行;本小利微的如网边行、杂菜行、豆腐行、裁缝行等计三十二行。”

    “还有诸大小会馆计有一百四十余处。”

    “东城自内城起至外城皆是买进卖出之所咱们宫人拿宫里的器具卖出或者是从外面买购的器具也都是在东城这都是合法的交易。”

    “至于这朝前市则是南城第一市当然也不算是特别大的市场却是个必经的货市这顺天府中东西两方一切货物往来都要经过这里。”

    “姬大人随咱家来要去的汉经厂它在西城。”

    姬象看着眼前的一切。

    紫禁城中或皇城之中除非遇到大事或是上朝否则见不到这么多人。

    但一出皇城滚滚红尘俗世乱花渐欲迷人眼这股烟火之气让人欲罢不能。这顺天府从嘉靖到万历年间活动人口早已超过八十万。

    百般宫阙化为万间茅屋。

    庙堂之高难听江湖雷雨。

    姬象还看到不少带刀的侠客至少从外观上看过去像是个行走江湖的老手。

    或许这里面也有人琢磨着要去紫禁城中取皇帝老儿的首级但看到天街中巡查的官军就默默缩起了脖子只是龇牙咧嘴犹不服气。

    明代市井繁荣从嘉靖皇帝到隆庆皇帝再到万历皇帝三代人都是多年不上朝的主一个沉迷修仙一个登基几年之后被美色掏空身体这当朝这位还是个喜欢自闭的主。

    于国三位皇帝的行为虽然完全无益但却歪打正着成了“无为而治”?

    总之因为中枢部门的不管事反而让民众的生活民间的状态都变得愈发繁荣起来。

    尤其是此时万历年间或许得益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及外贸的白银流入总之物价开始变得十分低廉。

    一斤米只要二三文一斤盐是四文一斤羊肉的价格换算到后世是九块五毛。

    樵夫每日山上砍柴一担挑与集市贩掉便可换肉二斤一家皆得温饱。

    和著名的大明朝计量单位“崇祯皇帝”一比较崇祯时一斤米正常情况下也要二十几文。

    当然这些都是太平时期的某个地区如果发生灾荒那肯定要另论。

    但得益于这种短暂的太平市井文化民间小说戏曲艺术在此时大量的诞生。

    这小天街通向西城的道路上一片喧嚣。

    有士子来京、商人贩货、公文传递、官员穿梭、军士巡游。

    大路上客店众多而且设施齐全。这种客店既提供饭食又提供住宿甚至还提供某些颜色服务。

    当然雷轩老人的客店也就在这附近。

    有人在灶台后面忙碌手中菜刀剁肉切菜烟火袅袅升起马上到上午十点正是明朝时期吃第一顿饭的时候此时客人最多他大声喊叫着是在招呼自己的徒弟让徒弟到处给人端茶递水不一会他自己弄好饭食一份热气腾腾的肉面被端上桌来。

    有人堆着笑脸摆着货箱兜售金莲羊角大白天也挂起灯笼又卖铜器瓷碗任人挑选。遇到难缠的客人难免互相砍价随后还一副肉痛模样说交个朋友。

    有人使劲吆喝手里拿着锦绣绢布逢人必要招揽一下惹得周围的人连连摆手自称买不起。

    有人低着头像是任劳任怨的黄牛挑着两担子大米从天街中摇摇晃晃的路过看看这看看那又连连摇头继续迫于生计奔波。

    有高头大马当中行有驮货驴子缓蹄走。

    有人专心致志在街边染头巾大片涂染之后还要再明描细绘不敢有半点分神边上有人呼喊他连头都不敢摇只能充耳不闻。

    有人坐在街边食铺手中捧书一口饼子一眼故事目不转睛看到极妙处口中饼渣乱喷以手拍腿大呼过瘾如此不文明之行为自然遭到同桌其他食客围殴但不一会就都围在他那话本周围开始白嫖。

    前方又有人登台唱戏其音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如泣如诉引周围之人大声喝彩。

    人间烟火天上青云。

    诸多黎民万千百姓其神态容貌动作精神尽皆不同!每一个人都在努力的活着纵然是前一天朝廷在顺天内大肆搜捕黄天教徒但等到事情一消停该过的日子还是要过。

    这天下没有比“活着”更大的事情了!

    “您听那又在唱紫钗记这戏在应天府可是大受追捧到了顺天这地你看看这些人就是喜欢听这种故事。”

    “故事讲的什么?”

    “嗨!一个士子一个姑娘两情相悦结果么有个大户人家的老太尉和他家贵女非要倒追。追不成吧还派人用各种奸计阻挠人家有情人害死好几人”

    神宫监掌印太监此时也流露悲情之色:

    “想一想咱家进宫之前也有两情相悦的人呐!要不是活不下去哪里来宫中当这太监!这戏总让咱家想到多年前的一个夜晚那是一个飘着柳絮的春天咱家的手里拿着饼子咱家喜欢的那个姑娘手里拿着棍子咱家我!我还记得她叫我棍要把我抓在手心里”

    姬象听到这话很想问一句公公你老家哪里的女子的口音那么重?

    神宫监大太监惆怅叹息:“算了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对了姬大人是属正一还是全真呐?”

    姬象失笑:“从门户上来说我是正一的公公是想问我可否能够婚配吧?”

    “但我辈修行中人以成仙为最终目标凡尘女子如何入得法眼?”

    “我伸手在河中一捞你看到那指尖溜走的砂砾么那就是岁月。”

    “故而一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凡眼中所见其实皆是荒诞恢诡之景尽如浮云。”

    “人间如黄粱此乃一梦尔。”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