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铁十字> 正文 第三章 斯大林的焦虑(下)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正文 第三章 斯大林的焦虑(下)

    “英国人的情况怎么样?”

    “很糟糕……比我们预计的还要糟。”贝利亚顿了一下“2天前也就是1月13日得到增援的隆美尔继续进攻威尔逊上将手里的印度部队非常不经打他们已丢掉了阿瓦士油田群向伊斯法罕仓皇撤退唯一的好消息是油田群被他们破坏了。另外有一支德国分舰队在阿巴斯港登陆配合德国空降旅占领了港口还有一批油船在半路上被截获……”

    “这批蠢货为什么不沉船?哪怕把港口堵了也好。”

    “上面都是成品油是英国人从阿巴丹炼油厂抢运出来的总数大概有十几万吨原打算偷偷摸摸溜到印度去没想到半路上碰到前来登陆的德国巡洋舰编队。”贝利亚干笑了一声“现在英国的原油供应基地全被德国人占了航线又被日本人封锁着所以……”

    “这物资供应渠道一断真令人头疼啊……”斯大林叹了口气想到自己的供应短缺问题颓然地坐在沙发上。

    事实上由于北非战事进展很快从11月份开始经过波斯的援助通道就开始恶化一开始丘吉尔只是挪用了重点装备各类物资和原料还是能得到的等到了联合舰队突入印度洋后这条渠道就彻底关闭了。11月份以后苏联只接收了100多辆坦克200多架飞机在12月份这个数字下降了一半还多。从上周开始红军装甲钢便开始出现短缺原本美国人承诺帮苏联人补上这个缺口的。说这话时斯大林还不知道原本应该给他的几十万双皮靴、几千吨罐头都已成了德国人的战利品。

    由于虎式坦克的威胁基层关于彻底停掉t-60\t-70\kv系列生产线、全力确保t-34产量的呼声一直很高鉴于不能只考虑性能还必须有一定数量最后斯大林没同意关闭t-70生产线只同意关掉t-60和kv系列生产线(kv-85只算是应急产品)集中精力生产t-70和t-34同时为了作战应急加大了su-76、su-85两款坦克歼击车的生产力度。

    按斯大林的要求t-34月产量不少于1500辆t-70月产量不少于500辆坦克歼击车不能少于500辆同时还不能耽误其他新型号的试生产与改进但实际上军工部门拼尽全力t-34月产量也只达到1200多t-70月产量勉强过了300哪怕再加上su-76\su-85的生产量总数也没有突破2000。一方面是日益扩大和恢复的t-34生产另一方面是各种材料、物资的短缺虽通过简化工艺、降低标准等方式竭尽全力进行了弥补但依然达不到目标再加上顿河战役中损失颇大到1月初红军坦克保有量并没有明显上升。虽然军工部门不说但斯大林心知肚明:现在的t-34和战前的t-34完全是两种品质如果连美国装甲钢都用不上只怕质量和产量还会更差。

    此时德国4号h型坦克生产量一个月已到了1200三号突击炮加追猎者的月产量是700而斯柯达手里那条t-34连修复带生产一个月产量稳稳地突破了300在坦克装备上德军不仅有了数量优势还有极大的质量优势。如果再考虑到比t-70性能更优越的3号后期型都在逐步退出德军装备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东线装甲战德军总是可以打出1:6、1:5的战果来。

    “虎式坦克生产量摸清楚了么?”

    “我们的同志没能搞到但英美有一份情报转给我们。”贝利亚讪讪一笑“他们估计说月产量在150-170之间。”

    “有这么多?”斯大林心里一惊随即又想到前线的战况虽然不愿相信却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我们能有机会破坏那些工厂么?”

    “基本上很难这些工厂戒备森严、防御严密外人很难混进去。而且周围还有大量的假目标美国空军对这些工厂和配套厂进行了针对性的轰炸听说几个月里被打掉了几百架飞机全都是重型轰炸机。”贝利亚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只有一次大概有几枚炸弹命中了目标结果两天后德国人就完全修复了。”

    空袭!

    这是斯大林目前最不愿意听到的字眼总参谋部已不止一次地警告说巴库有可能遭到德国飞机轰炸这已成为他心头最大的隐患——没了美国的装甲钢t-34大不了数量少点、质量差点如果没了巴库的石油苏维埃一半的能源来源都会没着落。

    “你汇报的情况我都知道了密切关注土耳其方向的一切动静波斯可以用军事手段解决土耳其一定要靠政治手段现在把莫洛托夫和朱可夫两位同志叫过来吧。”

    “康斯坦丁同志我们能在波斯发起大规模进攻将德国人赶走么?”朱可夫一进来斯大林就问了他一个高难度的问题。

    朱可夫仔细想了一想摇摇头:“恐怕很难。”

    “你需要什么?部队?装备?飞机?所有这一切我都可以给你调顿河前线的部队也可以撤下来安排到这个方向。”斯大林焦急地说“现在德国人把刀子顶在我们肚子上这滋味比罗斯托夫方向还难受。”

    “斯大林同志您的判断是对的但军事上真的很难除非我们可以得到土耳其的帮助。”朱可夫走到地图前为斯大林细细讲解起来“从我掌握的情况看目前伊拉克、波斯方向的德军指挥官是隆美尔他手下现在有3个装甲师2个伞兵旅——都是非常灵活且富有盛名的部队战斗力很强同时又得到了数万伊拉克军队的协助这意味着德军不但有可靠的后方而且不用担心自己的后勤补给。从地形上看波斯以西、德军目前占领的中东地区大部分是平原和沙漠非常有利于装甲部队行动而我们所在的外高加索和波斯北部却是群山围绕——糟糕的道路系统意味着我们无法快速投入兵力勉强投放也只能是轻型步兵师——他们不会有太强的进攻能力。”

    事实证明朱可夫的判断没有错虽然抽调15万部队入波斯的决定一周前就下达了但到目前为止除原先和英军瓜分波斯时的驻军外红军先头部队才刚刚过了大不里士离德黑兰还有500多公里离阿瓦士油田群足有800多公里如果德军一直呆在阿瓦士周围不动双方到本月底都不见得能交上火。

    “先行进攻摩苏尔是否可行?”斯大林指着大不里士西南方向350公里处的摩苏尔油田群问道“如果我们能占领这里基本上也能达成目标。”

    “非常困难。那里有维京师守着或许还有一个意大利伞兵旅和1-2万伊拉克部队我们至少要出动6-7万部队、300辆以上坦克才有希望等这些部队到位德国人的增援部队又会上来现在英美对德军通过东地中海海运增援速度的估计是每个月2个装甲师或4个步兵师。”朱可夫苦笑道“我们曾经问能否干扰或迟滞他们英美表示无能为力马耳他现在自顾不暇而且德军部队调动不一定要走意大利这条路线完全可以通过希腊港口海运到东地中海的海法登陆——走这条路比从意大利海运更快、更便捷。”

    斯大林终于明白为什么朱可夫刚才一直在强调要得到“土耳其的帮助”如果土耳其站在自己这一边就可以动用飞机轰炸从希腊出发的德国运输船队同时能迅速得到几十甚至上百万土耳其军队的支援他们再不经打也能用兵力优势压倒摩苏尔方向的德军。

    他转过头问莫洛托夫:“通过第三者渠道与土耳其的接触情况怎么样?他们要什么条件才肯参战?”

    后者摇摇头:“不太理想土耳其人要价很高——北面要求得到外高加索的地盘包括我们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南面要求拿到摩苏尔地区。”

    这种条件问都不用问斯大林肯定是不会同意的他可是格鲁吉亚人难道一觉醒来变成土耳其公民了?当然土耳其也有理由历次俄土战争中土耳其丢了大片领土现在找点回来实属应当。

    “土耳其人想干什么?对我们有领土野心?”斯大林冷笑起来“他们居然如此不自量力。”

    “斯大林同志我认为这其实是拒绝加入我们的意思——无法是用我们无法拒绝的理由罢了。”莫洛托夫想了一想“美国出价5亿美元买土耳其中立。”

    “罗斯福可真大方宁可花5亿美元也不愿意给我们多送点装备来。”斯大林盯着莫洛托夫“请您和英美联系务必加大对我们的输送力度否则苏维埃顶不了多久。”

    “另外……”他转过头对朱可夫说“制定一个相对可靠的方案看看我们在波斯的防线划在哪里比较合适——无论如何要保住巴库。”(未完待续。)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