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铁十字> 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 大西洋绞杀战(8)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 大西洋绞杀战(8)

    断绝潜艇的跟踪联系后马沙尔颇为无奈但既不敢轻举妄动也不能让破交舰队退回来好在欣茨表示舰队燃油至少可再支持半个月再补给这点尚不构成威胁。

    对美军下一步动向的判断成了德国舰队争论的焦点核心问题有两个:第一英美航母编队与战列舰编队是在一起还是分开了?第二英美是要南下去进攻马岛还是以此为诱饵引诱德军南下。

    11月8日、9日、10日连着三天德军一直没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轴心舰队在焦虑的气氛中度过了三天飞行员们利用该机会进行新舰载机的反复操练与磨合舰队高层和参谋们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推演与模拟但始终不得要领只有一个意见是统一的必须加大“大西洋督查”对亚速尔以南海域的侦查力度。

    为此马沙尔不惜减少英加航线上的监控强度将更多注意力投向中大西洋侦查圈子扩充到3000公里——几乎是大西洋督查的极限。11日更坏的消息传来2艘德国潜艇在巴西北部海域发现庞大的美国运输船队其中有120多艘各种类型的邮轮、货轮和油轮至少有20艘以上的护航航母和更多驱逐舰、巡洋舰随行浩浩荡荡的队伍排列了近百公里。由于美军防御严密2艘潜艇没能找到下手的机会只把情报发送了回去。

    消息回报亚速尔后舰队方面的紧张气氛一触即发如果美军真的不管英加航线而执意去对付马岛轴心舰队半点办法也没有一部分参谋就推测消失的美国主力舰队已南下去进攻马岛巴西北部海域发现的应该是美军地面部队建议立即南下追击哪怕逮不住美军主力舰队吃掉其运兵部队也好。马沙尔对此表示怀疑但又不敢断然否定内心十分苦闷主要将领中克兰克建议继续坚守亚速尔小泽建议追击马沙尔犹豫一番后决定暂时按兵不动但必须将情况上报。

    消息传到柏林后霍夫曼也十分紧张但他知道越是这样关键的时候就越不能自乱阵脚面对不全面且不充分的情报他吃不准哪个对策更符合逻辑便把目前搜集到的情报和舰队方面的推测一股脑儿发给了两个部门一是海军参谋部另一是红方参谋部听听他们建议如何。

    第二天一早保卢斯就将反馈意见发了回来虽然大多数意见只是阐述并分析了各种可能性但有几句话说得很清楚:“美军佯攻也好真进攻也罢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英加航线始终处于断绝状态除非美国下定决心抛弃英国人否则他们一定会回到大西洋上来。丢了马岛又如何?如果能换取不列颠本土物资输入断绝3-6个月我们距离胜利就跟接近。”

    这句话让霍夫曼顿时心里有了底。

    海军参谋部的反馈意见很有意思给了霍夫曼两个选择:一是按兵不动安心破交认为哪怕马岛丢了也无妨大局;另一个意见是果断出击攻敌侧翼至少不能让敌人这么轻松自在地去进攻马岛。话说得滴水不漏可就是不明确表达倾向性意见而是主张由前线指挥官相机决断让霍夫曼怒骂一句“滑头!”

    最后只能由身兼海军总司令的霍夫曼自己下令要求舰队继续在亚速尔附近海域待机等候出击命令破交舰队和潜艇全面封锁海域不得放过任何一艘可疑船只进入北海。

    说句实话现在这样的状态美国人也很不好受特纳不是真要去打马岛他是希望把德国人引出来打一次但现在德国飞机根本就没找到他——以外出海尽盼着不要被德国侦察机发现但现在反而希望大西洋督查们灵光一点能看见自己这样才有办法让德国舰队从亚速尔防空圈保护中出来。。

    11月13日夜间终于有潜艇逮到了美军部队的身影到了第二天清晨从佛得角起飞的“大西洋督查”终于找到了美军的先头部队——4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快速侦查部队这几乎是美军标准侦查舰队的配备。

    “什么美国舰队先头部队出现在佛得角以西1800公里处?”收到情报的人第一反应都觉得诧异第二反应就是认为麻烦来了

    与亚速尔相比佛得角虽然同样被德军控制但由于地位没那么重要此时并不是德国建设的重心只进行了一定的武装强化:岛上一共只有2个团海军陆战队有3座双联装356mm舰炮(从伊势上拆下来的)为核心的岸防工事另外大约还有60余架飞机这个实力比葡萄牙人助手时期强了数倍不止但比起亚速尔就什么也不是最多比百慕大好一点。

    11月15日美军舰队又向佛得角方向挺近了500多公里情况开始清晰起来柏林方面判断的敌情是:美军分兵两路一路南下进攻马岛一路去进攻佛得角由于轴心舰队主力都在北大西洋所以美军应该以主力舰队进攻佛得角以掩护舰队进攻马岛。

    “敌人要进攻佛得角?”霍夫曼召集了约德尔和邓尼茨“你们认为该岛有可能守住么?”

    两人不约而同地摇摇头“元首这是不可能的佛得角能守住3天就算不错了从加勒比海方向的船队规模来判断我们预估美军至少有6-7个师再加上他们的主力舰队和护航航母提供的火力和空中掩护只要拿1-2个师去进攻就可以拿下。”

    德国高层还是没意识到美军的土豪作风只是按德国自己的运输规模在判断人数这规模如果是换成日军运输部队至少能运10个以上甲等师团但放在美军这批大爷身上就只能运4个师。不过两人的判断与特纳的计划基本接近——即便迫不得已发动佛得角和达喀尔的进攻行动他也只准备调用1个师的力量其余3个师依然按计划去巴西部署兵力。参联会同意如果必要可以在第三批部队中多增加1个师增强力量。

    “然后敌人还会趁虚而入去进攻达喀尔?”

    “不排除有该可能。”约德尔解释道“敌人已在巴西站稳了脚跟并建设了航空基地上次舰队进行袭扰破坏也无非让美国人再花点力气建设一下而已一旦敌军拿下佛得角和达喀尔就又在西非有了立足之处两地间大约相差3500公里考虑到英美的空中力量其轰炸机群可完整有效覆盖整片海域我军舰队想悄无声息进行穿越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可他们难道不知道我们其实是从马达加斯加运送过去的?”

    “他们不一定知道但现在这样一搞至少在南北大西洋间建立了一道封锁线另一个可能的威胁是如果美军占领达喀尔他们会不会趁机在西非发起反攻并进而威胁德属西非?”邓尼茨担忧地说道。

    说到这句话霍夫曼就有些不淡定了因为那很可能就意味着第二次火炬行动这是他要极力避免的局面。

    不过约德尔显然比邓尼茨要乐观地多:“我不担心美国人在西非登陆现在情况比当初非洲军团去北非的情况好得多我们完整滴控制着整个地中海补给线比美国人短得多大不了再让古德里安将军去非洲跑一趟打陆战?美国的航空母舰又上不了岸再学100年也不是我们的对手。在陆地上消灭一个美国人比在空中或海里消灭他们要容易如果美国人在非洲死伤几十万我不觉得他们还有勇气继续打下去。而且南非就有现成的反攻基地美国人为什么不从南非发动反攻层层推上来?”

    霍夫曼点点头正如约德尔所说把美国人放上来打也是一种思路这样才能给美国人快速放血只要不让英美战略空袭得逞德国统合下的欧洲物资与工业生产完全能够支持与美国的长期战争现在石油问题基本解决连最后一个软肋也消失了。

    “可以再等一等看美军的行动他们现在只是出动了侦查部队主力和登陆部队至少要2-3天才能露面我们还有时间判断其真实动向是什么。我的建议是如果敌人去进攻马岛也不必担心岛上和阿根廷本土我军现在有1个装甲师1个步兵师2个陆战旅和2个阿根廷旅另外还有400架飞机和一批s艇、潜艇同时防御工事也新建了一部分英美不出动主力舰队、不付出5万以上的伤亡是啃不动我们的更何况就算是丢了马岛又何妨美军一来一去至少要消耗3个月时间才能重新回到北大西洋。”邓尼茨总结道“美国人和我们都等得起3个月唯独英国人不见得能多在毫无美援的前提下煎熬3个月。”

    11月16日霍夫曼以海军总司令的身份下达命令要求轴心舰队完成一切出击准备继续在亚速尔防空圈内待机等候命令。他已下定决心万不得已时马岛守军可以牺牲……(未完待续。)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