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铁十字>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西洋绞杀战(51)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西洋绞杀战(51)

    ps:本章4000字略补以前旧账感谢支持……

    随后哈特曼又将目标对准了下一个但开火之后他自己也愣住了不是因为他轻松惬意地就突破了100架的大关而是他只打了几个点射对面这架p51居然爆燃成一团火球从空中坠落下去。这场景看得他目瞪口呆?仔细一想猛然联系到昨天夜间航空工程师和他介绍飞机性能时说的话:do-412装了最新的空战神器mg-213威力之大您届时一定会深有体会。

    哈特曼只知道mg213和mg151都是20mm机炮直觉认为无非前者是转膛炮的缘故所以发射速度快威力更猛却忽略了弹药差异——两者虽然都使用20mm直径的弹药但前者使用的是20?mmx?146?mm的弹药后者却是20?mmx82?mm威力岂可同日而语?正因为如此原本do-412是要安装4门mg-213的但因为发动机功率有限扛不起这么重的武装最后上机变成了2门mg213+2门mg151的组合即便这样还有工程师嫌重希望将其调整为4门mg151的组合但道尼尔先生死活不肯答应。

    不仅道尼尔不肯答应就连谭克博士也把这个配置抄了去后面出厂的fw-190a8\a9系列全都是2门mg213+2门mg151的组合采用全4门mg213的飞机有没有呢?答案自然是有的一个是换装发动机后推力大增的me-262另一个就是空军这次带来验证的8架ta-152。

    ta-152在空军系统中拥有一个代号叫终极螺旋桨战机与历史上不同拥有优先权且保障供应的谭克博士这次没有用jumo213液冷发动机而是直接采用了2300匹马力、带有两段三速增压器和l型中冷器的db603液冷发动机最高速度轻轻松松可达727公里/小时如果再搭配使用mw50+gm1两个嗑药系统速度可提升到76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4000米。最快的速度、最猛的火力、最高的高度使其一诞生就成为空军大佬的宠物用凯塞林、耶顺内克等人的评语来形容就是——“完美!”

    当然完美这句话谭克本人是不敢说的因为他碰上了对手。ta-152最初有两个版本一是ta-152c另一个是ta-152h前者主打7000米以下的中低空后者主打7000米特别是9000米以上的中高空两者最显著的区别就是h型比c型的翼展长2米多所以高空效用更好。而他的老朋友道尼尔同样不甘心do-412只能在中低空使用同样偷偷摸摸开发了do-412h型试图在高空截击领域也分一杯羹。

    双方飞机经常凑在一起较量、研究。结果发现在中低空特别是6000米以下的中低空虽然ta-152的绝对速度快于do-412(当然也快于p51\p47等)但机动性和灵活性不如do-412而在高空领域费尽心机开发的do-412h型也不是对手——液冷发动机在高空具有天然优势而且这已是考虑了do-412没能得到2300匹风冷发动机的因素如果光目前这台2000马力的801发动机那彼此落差更大。最后双方达成了一致观点7000米以下do-412可完美取代fw-190和bf-2197000米以上ta-152可完美取代fw-190和bf-109g\k(这是梅塞施密特公司对109系列的最后改进系列主打高空截击)。

    这个一致观点毫不掩饰地渲染着两人的野心——把梅塞施密特公司从战斗机市场中彻底赶出去!do-412和ta-152联手就没梅塞施密特公司在螺旋桨领域什么事而单发的ta-183试飞成功意味着喷气机领域在未来一年也将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听到该消息后梅塞施密特博士又气又急一方面该公司主打的bf-319(烈风改)目前还不成气候另一方面me-262的双发固有弱点已没法调整只能寄希望于更新一代为此还大病了一场不过主持319项目的堀越二郎劝他不要着急一切还未定论呢……

    飞行员可不管这些大公司后面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他们只管要好飞机作战在哈特曼开火当口其余作战飞机也在猛烈、持续地开火攻击对象有p51也有运输机虽然护航的p51数量足足是德军战斗机两倍但数量优势不等于战术优势特别是这次抽调而来的fw-190a8都是在亚速尔岛上对付4发轰炸机最有经验的老手马沙尔把他们调过来的本意为了对付层出不穷的美军重型轰炸机因为用bf-219打起来总是力不从心没想到居然碰上比轰炸机还弱的运输机那基本等于虎入群羊肆意收割了。

    只见一架fw-190扑到c-54空中霸王近距离虽然美军机枪手猛烈开火但德国飞行员熟视无睹猛烈对准对方机翼部分持续扫射20mm薄壳弹如同暴风雨一般地揍过去不到5秒钟这架飞机机翼就从翼根处被连根打断结局可想而知——带飞机带人一起扑棱扑棱掉下去!还有的飞机瞄准运输机那硕大的垂直尾翼开火。这都是打惯鸟的老手知道美军飞机皮厚肉糙一般位置开几个孔奈何不了他们但机翼翼根、垂直尾翼却是致命要害只要打中绝无幸存之理而mg213的出厂更加剧了这种恐慌只要命中8-9发一架4发轰炸机或运输机就要完蛋了。

    当然mg213还不是对付运输机最有威力的武器最丧心病狂的是fw-190携带的r4m火箭弹24发齐射时漫天飞舞的绚丽光彩让人看得头皮发麻所有已落地和正在空中降落的伞兵们都不敢抬眼去看这种火箭弹只要一发就能把硕大的运输机给炸下来如果有伞兵不幸在爆炸范围保管成为一具黑炭!短短2分钟已有4架拼命逃窜的运输机被德军战斗机轻松追上然后又打成火球揍下来。幸亏德军还是有绅士风度的凡跳伞的美军官兵无论机组人员还是伞兵一律不杀因为飞行员都清楚自己难免也有跳伞的那一天今天杀了跳伞的对手明天说不定轮到自己跳伞时全身上下就会布满机枪孔。这种默契还延伸到对舰攻击时对舰扫射当然天经地义但沉船后失去反抗能力的落水官兵就没必要赶尽杀绝了。

    当德军用层出不穷的厉害武器展开攻击时他们的对手美国陆航的p-51b战斗机飞行员却只能守着4挺或6挺127mm机枪过日子更悲催的是由于弹链供弹角度设计问题还经常卡弹(p51正在设计d型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这个卡弹问题)这当然不是美国军械设计师脑残不懂得给飞机安装机炮也不是美国没有机炮——美国国产货有an/n2机炮英国也有西斯帕诺这款出名的机炮。

    美军飞机大多数不安装机炮其实是综合体制问题。一方面美军战斗机前期主要在太平洋战场和零式较量就日本那些脆皮特点用127mm机枪绰绰有余对付了效果还好因此本能地认为127mm勃朗宁机枪天下无敌;另一方面美军飞行员新手居多如果给他们安装机炮只怕他们一紧张按住发射按钮不放不到半分钟就能把弹药全部倾泻光如果是机枪子弹那倒是有足够的发射和火力覆盖时间。

    这套理论到1943年以后就开始不灵了一来因为美军越来越多遇到德国飞机不说那些攻击机和轰炸机就是在零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f-219防御也比零战强得多更不用说还有fw-190这种厚肉机;二来日本海航也在逐渐更换装备大量bf-109\219fw-190开始引入日本飞行员也不傻当然知道哪种飞机更容易让人活下去。这时候美国方面手忙脚乱也想安装机炮结果却傻了眼!

    美国军工产业中口径达到20mm的一律叫做炮既然叫炮就必须走炮的流程和规范连带公差也是。所以美国国产的20mm航空机炮公差和大口径野战炮一样这种误差放155mm的长脚汤姆身上当然毫无问题可在20mm的航空机炮身上就完蛋了做出来后能勉强拼上就很不容易根本不能发射——光弹膛就能差1mm公差实在没法用。

    陆航军备委员会发现了该问题并责令改正无奈军工资本家绝对不愿意放弃这块肥肉据理力争死活不愿意改变流程——那样成本会提高很多而价格是锁定的改进后每生产一门都会赔本。而现有体制下不管你实际能不能用至少在检验上是“合格”的能合理合法地管财政部门要战争经费……最后结果就是美国在仓库里堆满了机炮储备(不合格品)却无法装备数量高达5万门——因为不是一个厂这么干而是所有厂都这么干否则怎么能在国防部发布武器招标中用低价“合格”产品中标呢?

    如果是德国这样的独裁国家今天发现问题霍夫曼晚上就要把人召集起来开会下令整改第二天就必须行动如果再没有成效过两天他就要下令枪毙人了——现在元首杀人可比希特勒利索什么将军元帅、容克贵族、工业大亨不听话的一概砍了再说霍夫曼可是知道希特勒吃够底下阳奉阴违苦头的他不想变成地堡里的尸体就只能逼自己大开杀戒。可民主国家就不能这么干必须重新走流程调整招标价格并发布新规范但这样麻烦也大万一有议员闲得蛋疼去翻以前那5万门机炮旧账并进而追责怎么办?万一有人提出既然是不合格品要责令追回经费怎么办?最后在游说集团努力下整件事干脆不了了之。

    最后有聪明人想了办法航空机炮还是急需的国产不行干脆进口英国货——按国内价格再加一部分运输费用和其他成本进口英国的西斯潘诺机炮。于是搞笑的事情就出现了美国出钱进口英国本来自己就很紧张的航空机炮还千里迢迢用战略运输机空运回来更发笑的是这些机炮还是用美国援助物资生产出来的换而言之英国方面其实只代工了一下而且这代工工艺美国完全会!

    然后又有人提出总是从英国进口机炮也不是办法要求美国国内厂商仿制结果更好笑西斯潘诺上本来存在的问题在已被英国方面改进美国厂商一通乱改造出了问题百出的m2机炮下场还是一个——根本不能用!到1942年底美国陆军航空队已储存了400万发弹药却找不到可靠的机炮。

    这种局面直到1943年都快过完还没得到显著改观甚至1944年招标的战斗机说明书中无论陆海航的战斗机武备还是千年不变的127mm勃朗宁重机枪(历史上美军机炮问题到1945年12月才有所解决)。面对这种情况英国人实在是想笑又不敢笑一方面继续按美国要求不紧不慢地“代工”西斯潘诺机炮一边忙不迭把美国人援助给自己的p51b\p47飞机上的机枪拆下来换装西斯潘诺机炮——美国人糊涂英国飞行员可不糊涂。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p51们掩护着所剩无几的运输机仓皇而逃拂晓时分这场激战让德军收割了60%的运输机光哈特曼一个人就笑纳了3架p51和5架c54运输机的战果最后实在苦于弹药用罄而无法追赶……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