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铁十字> 正文 第一百七十九章 抉择(2)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正文 第一百七十九章 抉择(2)

    “这是我军对南洋日军诸岛、塔拉瓦上有关防御工事的总结样子不太美观但很实用而且守军就地取材用的是原木、海沙钢材和混凝土不多防御效果非常理想155mm以下口径火炮难以对付……”

    看着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密如织网、交叉掩护的火力体系核心堡垒三层工事的纵剖面等图纸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冷气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为什么2个师打5-6千人拿不下来的道理——日军的工事体系已如此难缠德国人的还用说么?

    “这套东西不是尖端科技我们也学得会而且纽芬兰、百慕大靠近本土美利坚有的是施工机械、钢筋混凝土和足够的物资为什么不能仿效?先生们做土拨鼠不丢人打败仗才丢人。”尼米茨补充道“这样的防御体系建议国内找几个地方构筑一套陆军、陆战队各师必须进行针对性、适应性训练才能拉上前线去。”

    众人都点头称善有了这套体系百慕大和纽芬兰还是区区几个德国营就能啃下来的地方?

    “在稳固我军自身防御后我建议的战略反攻起点是德属西非理由有三第一德属西非是德军新征服的地方统治基础薄弱虽然一战前德国曾统治过其中一些地方但后来全成为英法殖民地或者委任统治地德国时隔多年回归基础不会很扎实;第二德属西非是轴心军事力量投放的末梢补给困难、兵力稀少、鞭长莫及虽然非洲全境除南非外貌似都落入轴心或亲轴心势力之手但实际控制力度不尽相同轴心控制力最强的是北非其次是德属东非德属西非既不能与这些区域在陆地上相联系海路上的距离也非常遥远控制力不强反映在兵力上也并不雄厚;第三德属西非对我们非常重要性该地对轴心而言既不重要、距离又远、增补又困难如果我军发动反攻有很大成效可获得胜利。”

    尼米茨在地图前详细阐述了拿下西非的重要性:在美军控制住巴西再控制几内亚湾后等于将南北大西洋拦腰截断德军占领福克兰群岛固然是封锁了美国通过合恩角往亚太去的道路但并不等于美军就不能前往澳新了走加勒比海-南大西洋-南非-南印度洋依然可以抵达澳新整体航程将近25万公里但有了南非这个中转站后该距离并非遥不可及从西海岸送到澳新也有14万公里嘛。

    “等等……”艾森豪威尔去过非洲表达了异议“您概括的德属西非几个特点我都表示赞同不过我觉得哪怕占领德属西非也不能打击德国本身正如您所说的德属西非与哪边都不接壤与北非还隔着大沙漠……”

    “德属西非的得失不会影响德军本身但您不要忘了……德属西非与法国、葡萄牙、比利时等一干欧洲国家的殖民地紧密相连打不到德国人不要紧我可以去打德国人的小跟班希特勒不是要组建欧洲联盟并担任盟主么我打击这些盟友他是救呢还是不救呢?救则军事上失分不救则政治上失分!”

    众大佬都点头:光凭殖民地不足以说服欧洲国家转向但至少可以让他们维持一个对美更加有利的态度。

    “关键枢纽点在巴西:巴西一方面是加勒比海南翼的战略掩护另一方面是进攻西非的出发基地、同时也是维系南非、威慑福克兰群岛的重要战略要地我们要进行耐心建设只要巴西不乱不管阿根廷人怎么蹦跶南美至少大部分还控制在我们手中……万一我是说万一如果我们需要和德国进行战略谈判南美的利益可与德属西非的利益进行交换。”

    这句话引起了众人共鸣佛得角战役失败后不是没人提议与德国议和但大多数人表示反对因为美国是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与德国议和条件肯定非常苛刻在战局好转、局面缓解之后再议和要更加从容与有利得多。

    “最后我想谈谈特纳将军的问题这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针对以他为代表的有关战略设计与计划拟定中的误区。恕我直言其中的误区在于过分相信线性思维迷信力量c+计划就是这样层层叠叠堆砌上来。他先估计敌人的实力然后设计保险系数和数学模型综合认为压倒这些实力需要多少力量和资源、最后再安排使用这些力量和资源中间再加上节奏控制、节点审视与进度审核——这是从大学开始一脉相承的逻辑与数学体系。这套体系错么?基本是不错的甚至很多时候解决了不少问题便于指挥艺术的传承和扩散。按这套办法打仗很可能出不了名将但合格指挥官和参谋人员比较容易培养问题在于……”尼米茨来了重重的转折“世界上是有黑天鹅的总有超出人类认知的未知领域存在整套逻辑体系的危险在于敌人一旦忽然拥有一个你说不知道的因素或变量整套体系便有崩塌的危险——这种战术对付一般敌军指挥官是不错的但对付打仗打成精的名将来说恐怕就难以成事。”

    为增强说服力尼米茨举了简单的例子:“比如一块巨石预估是100吨实际重量和预估比较接近但没有能一口气举起100吨的吊车只能提供40吨的吊车。我们的办法通常是安排3台40吨的吊车然后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进行吊装。大多数时候没问题但有一次执行任务时出现了意外一台吊车的绳索突然断裂丧失吊运能力另外两台能正常工作的吊车顿时承受了超过合理限度的力量导致最后全面失败并酿成恶劣的后果。堀悌吉手头只有1台40吨的吊车他是怎么办呢他先把这块石头费点力气爆破开大致均衡的3部分然后一块一块地干掉……”

    “具体到这次佛得角战役也可以看出敌人的思维特点我军攻击佛得角集结了2个师、20多艘护航航母和全部主力舰队出发点是佯攻佛得角实际吸引轴心主力上钩并歼灭之……敌人判断了形势没冲到佛得角来傻乎乎和我们硬拼却出其不意地去威胁进攻东海岸我们只能回防然后敌人又剑走偏锋地进攻了纽芬兰并利用其强势海军打了我们措手不及我军被迫调集主力航母编队回援——这决策是不错的但请注意这时候我军力量便被迫分散了。

    敌人以逸待劳在纽芬兰和坎宁安将军交手取得了战术胜利;然后面临我军在纽芬兰不断强化的力量前果断撤军;在此期间黑天鹅出现了敌人出动了夜战飞机和精确攻击炸弹夜间大大削弱护航航母编队敌人守军骁勇善战死守不退敌人的s艇和潜艇发挥了无与伦比的效果不断打击我军等对方认为我军力量已不足虑时突然出动航母编队杀过来——这时候坎宁安舰队又再次被迫增援然后在双方形成协调力量前被敌人各个击破。

    我军的实力就是这块100吨的大石头敌军没能力一口气吞下我们便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迫使这块石头分裂然后一个一个付诸解决;如果让双方按照最初的力量在其他海域硬碰硬较量再打100次也会是我军胜利!”

    尼米茨叹了口气:“这是东方文化的精髓避实击虚、以柔克刚为什么塔拉瓦明明被围困堀悌吉不来救援偏要去袭扰澳新?我当时没看懂后来仔细想就明白了。德国人为什么不救佛得角而去打纽芬兰道理同样如此。大砍刀、小匕首都能杀人敌人是不是被杀死取决于使用者的手法和攻击部位而不取决于哪个武器用钢多。”

    这番“线型思维”批评论让众人无不冷汗直冒、心虚不已大多数人都是这套培训体系下养成的特纳算是集大成者是有大局观和战略思维的优秀代表了听尼米茨这么说再加上对战役例子的剖析立刻领悟过来。

    “所以我走之前交代哈尔西的方针是很明显的我们目前在太平洋全面处于劣势但并不是无所作为的借口。第一我们要努力维持澳新的补给线巩固盟友关系;第二加快人员特别是舰载机飞行员的培养可以人等舰不能舰等人;第三固守目前占领的岛屿并强化防御体系让日军不能反扑回去。大西洋上我的对策同样如此第一维持对英补给线巩固盟友关系;第二加快后备力量培养;第三强化纽芬兰、百慕大防御体系加强巴西方向的作战力量并为西非战役准备条件……”

    马歇尔和金上将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初步认为可以与会众人决定今后半年内如无特殊变故谨守防御、积蓄力量、等待反攻至于华莱士这里。

    李海插了一句:“我会想办法维持与协调的重要的是总统的病情不能恶化。”

    大家马上听明白了只要罗斯福活着一天不管能不能管事华莱士永远就是“代行”而不能继位至于1944年新一届总统大选鬼才相信华莱士能选上……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